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219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docx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

海外教授中文应当注意的七个技巧

2010-01-1312:

37

2010年01月12日16:

02 来源:

中国华文教育网

  1、中文字有很多是一字多意,在给学生讲解生字时,最好不要一次给学生太多的意思,只教授课文中相关的意思。

一次给学生讲解太多的意思容易引起学生对字意的混淆,记得就会不扎实。

  2、用英文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学习中文的初级阶段,并不懂很多中文。

  3、虽然中文学校只是星期六开一次课,这就更要利用一些时间(如入学时),好好了解学生的中文水平和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背景。

利用一些时间和学生聊天,可以增进他们对中文学校的兴趣。

  4、课堂上要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学习中文,同样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中文学校和中文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影像方式(如给他们欣赏一个短的中文电影或者中国音乐)。

还有,有些故事可以分角色表演,这样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当教室里学生比较多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分组表演,还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5、要及时鼓励每个学生拥有的长处(比如有些发音很准,有些字写的很漂亮),同时也要鼓励大家互相学习。

有些学生只是中文课见面,彼此并不是很熟悉,因此要督促他们互相尊重,以便更好地在中文课堂交流,把中文教室变成他们学习的另一个小团体。

  6、奖励成绩优秀、作业做得好的或者进步大的学生,发一些小的奖品给他们,比如一支铅笔,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7、对于有些学习中文比较慢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往往是当他们获得一点小的进步就要鼓励,这样会增强他们学习中文的自信心。

(南澳中华会中文学校/周文宇)

海外中文教师分享教学心得:

赏识教育收获幸福

2010-01-1311:

11

  作者简介:

臧婷老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现正在攻读康普顿斯大学教育学硕士。

她在小学教育领域有深刻的研究,并且身体力行,在华商中文学校任教,担任一年级班和暑期班的班主任。

她带的班出勤率高,学生喜欢学校,对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班级教育效果显著。

  接任华商中文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的付出,一年的收获,一年的成长,一年的快乐。

这一年里,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渐渐地成长、进步,特别是看着那些原来不爱学习的孩子越来越认真地上课的样子,我深深地感受着为人师的幸福的。

同时,也体会到,每一朵花儿都值得去灌溉,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赏识。

  赏识教育的基本概念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这一理念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它的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这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说: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

成人如此,孩子更是这样。

  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抓住机会为孩子创造被赏识的机会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导致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有快慢之分,老师不能一味地要求每个孩子都能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和作业。

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作业评分标准。

只要孩子能够做得到,就应该得到及时的肯定。

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叫安俊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他不随便说话,但是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举手,不回答问题,不写字。

班级里实施的积分换奖品的办法,他也不是很感兴趣。

可是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孩子。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问到一些简单的问题的时候,他不举手我也会请他回答,答对了及时给他表扬和鼓励。

渐渐地,他开始举手发言了,听讲也越来越认真了。

现在,每次的课堂上,都能看到他高举的小手和认真做作业的样子。

  二、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赏识适度

  每个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背景、经历、家庭环境等各种状况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方法。

对有的孩子,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可以达到赏识的效果;但是有的孩子需要得到物质上的奖励,比如一颗糖果,一个小小的贴花。

有个孩子,他从来都不会计算自己已经得了多少颗星星,每次答对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他都会非常高兴,听讲也会更认真。

  三、明确目标,持之以恒

  古人云:

贵在持之以恒,对孩子的赏识也是如此。

今天表扬和赏识,明天不顾孩子的自尊心严厉批评,这样不仅会让孩子迷失方向,也会让他失去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我们需要他们在哪方面取得进步,就应该不断地给他鼓励。

安凯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知识量很丰富。

每次组词,他总能给我一个惊喜,但是他的注意力却很难集中。

所以我在这方面对他比较关注,每次他有点小小的进步,就会给他表扬。

慢慢地,他走神的时候少了,作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营造良好的赏识氛围,让孩子学会自赏和相互欣赏

  学会欣赏别人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孩子都具有别人不可取代的优点,孩子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学会抓住别人的闪光点,并真诚地赏识别人。

我经常会和孩子们说:

老师爱你们每一个人,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很棒。

安凯,你知道很多老师不知道的知识。

雅敏,你的思维很灵活。

家欣,你上课听讲很认真。

媛媛,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有时候我也会问其他的孩子:

“大家觉得安俊最近上课有进步吗?

”“进步在什么地方?

”“你觉得最近谁上课发言很积极啊?

”“你希望向谁学习什么?

”这样的氛围会让每个孩子都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爱和乐观,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赏识教育误区

  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是无原则的表扬,赏识要有节制,不可滥用。

赏识并不等同于表扬,更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

不要为了达到赏识的目的而无意间肯定了不良的行为。

另外,及时指出并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和赏识教育并不冲突,因为教育方法不是只有赏识教育这一种,应该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亲爱的老师们,赏识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繁杂的技巧。

用心发现孩子们的优点,不要吝啬你对他的赏识。

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一个赞许的手势,都可能让被赏识者铭记终身,甚至改变他人生的轨迹。

(摘自:

西班牙《欧华报》,作者:

华商中文学校/臧婷)

我在美国教中文的一点体会

2009-12-3109:

43

  若敏

  2009年是全世界学习中国的文化,语言和历史的高潮年。

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使世界对了解中国文化的愿望更加高涨。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

电视和广播每天都有的中国消息,AP中文,SAT中文,高中的中文课,中文学校,孔子学院,汉语桥比赛---。

“学汉语吧!

那意味着那未来十几年的机会和财富。

”美国白领精英的教育投资之一,就是让孩子学中文。

  我有一位学生叫可莉儿(Clair),她的父母都是美国人,她在亚特兰大的私立国际学校读书,她的父母每周风雨无阻送她到我们的中文学校读书,已经坚持了5年。

为了让她学好中文,还为她请了中文家教,每周2次,每次2小时。

我问过她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她学中文?

她说:

我要为她创造条件,当她长大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

我记得,当我们班表演唐诗8首时,她表演的是第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她字正腔圆的表演,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看看美国人,他们都意识到中文的重要。

  我的大儿子在芝加哥上大学,他在高中修过AP中文和AP西班牙文,但他进大学后,马上修高级中文课。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我是学经济的,中国的市场那么大,我当然要学中文。

现在中文是最流行的外语。

”我记得,当年他可是每周都不愿意去中文学校,每个圣诞节的愿望,都是不要学中文。

我很惊讶他的转变。

但是,他的另外一句话,让我想了很久,他说,”中文学校教的太单调和无趣,我不欢。

”其实,他在中文学校学了8年,我做了8年的班长(负责安排值班,与教师沟通),我也听了8年的课,教师确实参差不齐。

当中文学校创办西校时,他们急需教师,我就在这时上任了。

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让孩子们学快乐中文。

我们作为华人父母,应该抓住华人的优势,让孩子重视中文学习。

这将意味着孩子们的未来与中国和世界接轨。

我们作为中文学校的教师也感到了肩上的重任。

在中国时,我是医学院的大学教师。

尽管我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可是,在美国教中文,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的课题。

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学习和总结经验,我有了一定的教学体会。

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80后女生:

我是这样在加拿大教中文的

2009-12-3109:

25

发表日期:

2008-02-22  来源:

新华人网

你吃了吗?

中国人见面最常用的招呼语,在加拿大教中文,就先从这句开始吧,倍儿亲切!

  日子真不禁过啊!

加拿大十一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有时还下着雪。

温度每降低一度,饭量增加一个百分点。

我最近给自己加了一餐,改为一日四餐了。

这样,我和食堂里的工作人员就混得熟了。

有的时候,会碰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他总是慢悠悠丶颤巍巍地和你说话。

跟我熟悉之后,他就介绍起自己的身世来。

       原来,他也不是加拿大土生土长的,是欧洲过来的,具体哪个地方听不太懂了。

他就问我是不是中国来的。

我说,是呀是呀,你怎么猜出来的?

他就特诡异地笑笑,说我就是能猜出来呢。

有时食堂事情不忙时,我就和他聊会儿天。

他后来就想让我教他说两句中文。

他说中国学生背井离乡来求学不容易,应该让大家感受到些温暖。

我心说了,这好事儿啊!

我就把英语的头两句问话翻译了一下:

你好!

你好不好?

听上去有些别扭,不过中国同学也能听明白,况且多了老爷爷也记不住。

  就这样,这位老爷爷见了中国学生就“单挑”那两句,估计也没放过韩国和日本的同学。

过了两天,和中国同学聊天吃饭时,他们都特纳闷,说,逗了,怎么总有一位老爷爷,见了中国同学,甭管是谁,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问那两句中文,问完还冲你微笑。

都给他们问懵了,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啊,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了。

我窃喜,看来我的小小努力还是有些成果的。

我就对同学说,你就说,我挺好的,你怎么样?

到时候他肯定说,我也挺好的,谢谢。

我的同学就问,你都会抢答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说这一整套问候语都是我教的。

我还说其实人家老爷爷还等着你们用中文问候问候他,他再用后几句回答呢,都憋了好几天了,你们也不回应一下,人家该多失落啊!

同学们恍然大悟,说这原来是你干的好事!

  现在,每次老爷爷看到我,都会特兴奋地问:

“詹妮,你好不好?

”我都得非常配合地笑笑说:

“我很好,谢谢!

你怎么样?

”他就特有成就感地回答:

“我也挺好,谢谢!

”还冲旁边工作的阿姨笑笑。

言外之意,听不懂吧,人家正进行流利的中文对话呢!

  天天如此……

  有天,在完成了这套标准“程序”后,我们的对话终于又有了些新的内容。

他兴冲冲地问我:

“詹妮,我这有一部中文电影呢!

你看不看?

”我心说,他怎么对中文电影也有兴趣吗?

就问:

“什么名字?

”他说:

“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

一个韩国人把这部电影刻在光盘上,送给我。

我想你可能更需要它。

你不是挺喜欢看电影的吗?

”那倒也是,鄙人就这么点儿爱好。

我说:

“好啊,那就谢啦!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用纸口袋装的光盘,从窗口上方递给了我。

我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把它装在书包里侧的夹层里,心说这能是哪部电影呢。

  下午的时候没课,我就打开电脑,放上盘,期待着这部电影……一看,熟啊!

这不是《英雄》嘛!

不过有意思的是,电影里是英文配音,韩文字幕,弄得我哭笑不得。

呜呜。

不过,在异国他乡,从一个外国人手中接到自己国家的电影,有一个外国语言的配音,有另一个外国语言的字幕,也挺有感觉的呢。

这说明人家也在看咱的东西啊!

想这中国《英雄》,带着英文配音远渡重洋,不远万里来到西方,又到了韩国人那里得了韩文字幕,韩国人又把他复制,送给了这位食堂的老爷爷,而他,又把他送给一个中国留学生。

感觉《英雄》出国进行了一番非正式友好访问,回家的时候又带回来两样本领:

英文配音和韩文字幕。

他会说英语和韩语了。

这样,《英雄》就不只是中国的《英雄》了,而是世界的《英雄》,因为能听到他声音的人会更多些,能被它影响的人能更多些,能理解他的理念的人能更多些。

然后,中国的“英雄”和外国的“英雄”就能更好地交流和相互理解。

  不错不错!

晚上,我在自习室复习完功课,像往常一样,又到饭堂吃顿饭。

咳,第四顿了!

权当宵夜吧。

在食堂小卖部,我又碰到了老爷爷。

“程序”客套之后,我说:

“我看了那部电影,不错呢。

”老爷爷说:

“是啊!

我很高兴你喜欢它。

”我又说:

“不过,是英文配音,韩文字幕,挺有意思的。

我还从没看过这样的电影呢。

”老爷爷笑笑说:

“是哦。

那你能看懂吗?

”我说:

“不还有英文配音嘛!

虽然那个韩文字幕有点……还是挺亲切的。

  老爷爷想了想,说:

“詹尼,你能再教我两句中文吗?

”我说:

“没问题啊!

嗯……”你猜怎么着?

我当时立马就想到了电影《不见不散》里的情节,就是那段葛优在美国教情景中文对话,打招呼:

“你吃了吗?

”“我吃了。

你吃了吗?

”“还没呢。

”“那……回家吃去!

”我一想,这么有生活质感的语句应该在国际友人中广泛散播开来,要不多浪费,多可惜啊!

  我抖擞抖擞精神,说:

“干脆,我教您一句倍儿亲切的吧!

见面第一句,把‘你好不好’替换为‘你吃了吗’”。

老爷爷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露出惊讶的表情,半天没晃过神儿来,一会儿又恢复正常的表情,说:

“哦……怪不得。

我听人说中国人见面都问‘吃没吃饭’。

果然是这样。

”我说:

“这得特别亲的人之间才能用呢,表示关心。

”老爷爷学得也挺快。

我接着说:

“然后回答问题时,将‘我很好,你呢’替换为‘我吃了,你呢’。

”这句也简单,就是把“很好”变成“吃了”,不难吧!

然后,就是“分类讨论”了,因为有两种可能。

我想先教他比较理想丶圆满和谐的那一种。

我说:

“这时候,如果吃完了,就把‘我也很好,谢谢!

’换成‘我也吃了,谢谢!

’”到这儿,都不是太难,都没有对话技巧上质的飞跃。

  下面,对话中就有些转机了。

我一想,这位老爷爷在食堂工作。

他碰到中国同学时,大概都是他们还没吃正要打饭的时候。

我应该设身处地为这位老爷爷考虑,根据他的工作性质,量身打造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对话。

  我很实在地说:

“对于您吧,由于工作的性质,可能碰到的中国同学还没吃呢。

否则,也不太可能碰到。

”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说:

“这样吧,我们可以把这套经典对话略加修改,为您私人定制一套极具个性的,好吗?

”老爷爷听了,点点头,可能觉得我说的也有些道理。

我说:

“如果对方说‘我还没吃呢’,您就说‘多吃点儿’。

”当时,我还是有点儿私心,心想,那句最经典的“回家吃去!

”还是咱们自己留着解闷儿吧,也不能把什么精髓都教了去,咱也得留个杀手锏不是!

然后,我们又把这段对话分角色演练了几遍,直到他觉得有些信心施展这一整套复杂些的对话,并能熟练应对不同情况为止。

       我说得有些口渴,打了一杯咖啡。

结账时,老爷爷硬是不让我付钱,说权当是请我的了。

嘿嘿,教了两句中文对话,就换来了一杯咖啡!

不错啊!

擎着这杯香气弥漫的热咖啡,我走出了食堂。

奇怪!

这十一月加拿大的天气好像也不太冷了呢!

【注意经历】我在加拿大教中文

2009-12-3109:

23

  1997年年初,在结束了英国的求学生涯后,我们一家3口迁居到加拿大小城金斯顿市。

由于急着找份工作,我也效仿众多求职者,向几个不同的方位散发了个人简历,其中有一份电传到了当地教育局。

教育局人事部把我的那份简历转给了局里主管国际教育项目的教育中心主任波娜戴迪。

  不期而至的机会

  1998年圣诞节前夕,我突然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对方是个陌生人。

她告诉我,她是市教育中心的主任,受教育局局长的委托与我联系。

他们准备与当地另外一个教育局联合为在校高中生开设一个题目为“学习中国”的课程,正需要一位中文老师。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对我这个中文科班出身,曾在国内当过老师的人来说,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求之不得。

于是,我马上肯定地回答“我喜欢这份工作”。

对方也爽快,当即约我第二天去见那位局长,一切面谈。

  根据我在西方的生活经历,我知道所谓的面谈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面试,这是西方找工作必经的一关。

第二天下午我按时到达了教育局。

接待室的工作人员径直把我领到了局长办公室。

当门被打开的时候,一位女士和一位年龄偏高的先生正坐在一个圆桌儿前,每人的面前还摆放着笔记本。

不用猜他们准是“考官”了。

见我进来,那女士首先站起来,热情地一边与我握手,一边自我介绍说:

“你好!

我是波娜戴迪,实际上我们已经在打电话中认识了。

请坐吧。

”接着,她指着那位长者说“这是我们主管教育的局长彼德。

”彼德局长也微笑着与我握了手。

一阵寒暄之后,谈话进入了正题。

  在西方求职面试有一定的套路,比如一般情况下,面试中雇佣一方通常向应聘者提些一般性的问题,根据应聘者的回答决定取舍。

通常说来,这些问题侧重于了解人的表达能力、反应速度、应变能力以及专业水平等。

常常被提到的问题大约有30个,无论你申请什么性质的工作,一般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

那天我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简单谈谈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我在海外找工作的经历虽说不多,但较大的面试场面倒也经历过几次。

因此,回答这类问题我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我的话,曾不止一次地被彼德局长和波娜戴迪主任的插问打断,但我还是左右逢源,非常利落地结束了第一问。

  第二个问题是波娜戴迪主任提出来的:

如果你的学生根本不懂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

这实际是个技能测试题。

基于自己在英国教洋学生汉语的经历,我早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路子。

于是,我提纲挈领地对我的教学设想作了陈述。

最后又补充道:

基于我几年来的海外教学经验,我坚信我不会让我的学生失望。

这种充分显示自信的做法是我刚到加拿大时从一本求职技巧书中看到的。

因为加拿大人很器重个人自信心。

  看来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没什么破绽。

这时,两人悄声嘀咕了一阵之后,彼德局长又把话题拉向了我:

“今天我们就谈这些。

回去后请尽早把授课大纲拟订出来,同时考虑考虑选哪本书作教材合适。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直接与波娜戴迪联系,她将负责我们这个中文项目。

  那次面试后,大约有一周的光景我没有收到任何来自教育局的消息,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但这不是我所期待的。

因为我想知道他们的招聘广告打出去之后,是否又有新人被列入候选人名单。

  终于有一天,读高中的儿子告诉我,他们学校已经组织参加中文班的学生报名,据说两周后开课。

儿子带回的消息多少有点强心剂的作用,但我还是打通了彼德局长的电话。

不巧的是彼德局长和波娜戴迪主任去美国开会,一周后才回来。

接电话的是局长的秘书琳达。

当我告诉琳达我受彼德局长和波娜戴迪主任的委托正在准备中文授课大纲时,她马上说出了我的名字,并热情地告诉我,她正准备与我联系,通知我两周后中文班开课。

  我的第一堂课

  中文班开课了。

这是一门为高中生设置的拿学分的选修课,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教学项目。

教学要求指出,学生们不仅要学书本知识,还要做实地考察。

也就是说,一旦书本学习结束后,学生们要飞往中国进行为期15天的参观访问。

这种非同一般的内容安排,吸引了许多的学生。

教育局还决定,中国一行全部费用的80%将由他们提供。

这样算下来,每个学生只需交付750加元就可以参加这个教学项目,这些钱实际只够买半程到中国的机票。

政府的资助对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诱惑,这又为本来就很热门的项目引来了更多的报名者。

据说最后报名的人数多达300多人。

但局里下达的指标只有36人。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过关斩将留下的基本都是优秀生。

  正式开课的那天是个星期六,当我到校的时候,波娜戴迪已站在学校大门前迎候学生。

虽然离上课时间还早,可很多学生已经陆陆续续地赶来了。

我也靠在门边,向到来的学生一一打着招呼,还插空问问他们的名字。

因为我想早一点儿让脑中的名字与那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对上号。

  既然是新班,大家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开课前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让学生们互相认识一下。

我所采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学生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向大家介绍自己,介绍的内容不限。

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学生抢先开了头。

她说她叫凯蕴,17岁,读11年级,来自欧达沙中学,家住在70公里以外的欧达沙小镇,目前还没有拿到驾驶执照,只好由妈妈开车送她来上课。

她喜欢游泳、滑雪和种植各种花草。

她还非常喜欢猫,家里养了3只小猫。

当她谈到自己的宠物时,脸上笑眯眯的。

看得出,这是一个非常快活、温情的女孩儿。

  第二个讲话的是一个长着东方人面孔的女学生,她说她叫“Lingμling(玲玲)”,为了方便起见,大家可以叫她“Ling(琳)”。

她是第三代中国移民。

因为祖上是香港人,她们在家里讲广东话,耳濡目染她也会讲广东话,虽说不太正宗,倒也不差。

但遗憾的是对普通话她一点儿也不懂。

她渴望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因为她准备将来大学毕业后去中国工作。

  继玲玲之后发言的是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女孩儿。

她长得又高又壮,说起话来声音大、速度快。

她告诉大家她出生在温哥华,但后来移居过许多城市和不同的国家,去年刚从魁北克省迁徙到我们这座城市边上的一个小镇。

因为她的父亲是军人,工作调动非常频繁。

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在我们中国之行以前,她爸爸工作稳定,不再搬家。

因为她非常想去中国。

  伊丽莎白的话刚停,一个小伙子便站出来发言了。

这个男孩儿叫斯科特,17岁,正在读12年级,家住在另外一座小城。

他对中国很感兴趣,但从来没去过中国。

他说,他参加这个班的目的,是通过学中文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还有,就是将来有机会去中国,亲眼看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听说他住在另外一座小城,我顺便问道“你家离这儿远吗?

你怎么来这儿上课?

”他说,不是很远。

他还开玩笑说:

“我是自己的出租汽车司机,我开车把自己送到这儿。

”当我问高速公路上单程行驶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到校时,斯科特认真地告诉我,如果他不超车的话,要一个小时多一点儿。

  斯科特的回答真让我大吃一惊。

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个多小时,那么往返就要两个多小时,甚至更多!

这确实是一个不短的车程,对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真是不容易。

我深深地被学生们这种在学习上不辞辛苦的精神所感动。

我对眼前的这群孩子肃然起敬。

同时我感到在我内心深处有一股热流在奔腾:

“你一定要用你120%的努力来教这门课,否则你将有愧于你的学生啊。

  就在我开课的前几天,我还担心教这些学生会遇到什么大麻烦。

因为不止一个人告诉我,其中包括一个曾经做过高中英文老师的朋友,他们都认为,教初高中的学生非常辛苦、非常操心,因为他们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非常散漫,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的老师是管不住他们的。

但是后来给他们上课,使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因为,他们真的很努力,很优秀。

【赴法国老师】我在海外教中文的几种尝试

2009-12-3109:

13

2006年10月09日13:

51

  我是法国巴黎大区凡尔赛市圣心教会中学的中文教师。

近年来,随着全球中文热的日渐升温,法国的中文教学也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且不说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类大大小小的语言学校,单是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就超过了190多所,学习中文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了1万多名。

中文教学已迈入了法国外语教学的前列。

今年3月,法国教育部任命了第一位汉语教学总监察白乐桑先生,足以体现法国政府对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

  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加入到学中文的行列里来。

我们这些海外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课题:

对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去组织中文教学呢?

我很想和海外的同行们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互相交流的作用。

  寻找切入点 从不同着手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每个词都是由独立的汉字组成的,而汉字是字形、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

但是在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