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138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docx

初一七年级人教版生物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生物

下册全册教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

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

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

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

(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

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

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

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

生:

不是。

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

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

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

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二、进行新课(板书: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师: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

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

(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

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

(分组汇报交流)

生1: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

后来他在

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2:

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

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

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师: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生:

森林古猿。

师:

对。

下面你们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生:

(小组合作进行观察、讨论,组间进行补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师: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

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生:

(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

生1: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生2:

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师: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生:

(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生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生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生: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作业:

P6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情感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

讲解、查资料、分析、问答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生:

(阅读、分组讨论)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师: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呢?

生:

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

化石是最好的证据。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

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

(观察、思索)

师:

我们来分析一下: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生:

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东非人"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师:

再来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

"东非人"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

师: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这可能说明"东非人"是处在进化当中。

师:

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

(阅读、回答)

生1:

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2: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

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二、知识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

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

(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三、课外研究:

师:

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四、作业:

P7:

2、4

 

第二节人的生殖

知识目标:

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明它们的功能。

能力目标:

1.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观察的方法,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2.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2.如何理解生殖的过程和胚胎的营养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多媒体课件。

②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多媒体课件示意图。

③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侧面剖图挂图。

④印制好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现状调查》若干份。

建议在讲完本节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下一节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兼做班主任的任课教师来说,借此也是了解学生的一个机会。

问卷调查的试题附在其后供参阅。

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言大家知道,生物的“生”一是指有生命,能够新陈代谢,而另一方面是指种族和生命的延续,或称之为繁殖。

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根据老师的讲解,逐渐进入问题情景。

【提示】学习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求学生要端正态度,不回避,不隐讳,以科学的态度像学习其它章节的内容一样地学习,有不清楚的及时问老师、家长或医生。

其次,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为今后一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言解到被子植物的生殖发育,那么人类新个体的产生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

这一过程是靠人体的什么系统来完成?

组成这个系统的器官都有那些呢?

每个器官又有什么功能呢?

……

新授:

生殖

系统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图3

出示挂图:

男性生殖系统挂图对照图3仔细观察

仔细读图确认各器官的位置

正确填写图4的各部分名称。

请同学们观察与思考图5

出示挂图:

女性生殖系统挂图对照图5仔细观察

仔细读图确认各器官的位置

正确填写图6的各部分名称。

对于重要器官的功能,结合男性和女性成人的第二性征,有助于学生理解睾丸和卵巢的功能。

听讲后结合身边的成年人进行思考,理解掌握睾丸和卵巢的功能。

生殖过程讲解:

1.精子的特点;

2.卵细胞的特点;

3.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课件。

仔细观察,认真听讲,深刻领会,从而理解生殖的过程。

【讲新课】首先了解什么叫生殖。

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人类的生殖细胞是怎样产生的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人类的生殖系统。

人体的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展示】男性生殖系统挂图(侧剖图)。

【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确图中各部分的位置(用投影幻灯片),最后归纳如下:

1.内生殖器:

(1)睾丸:

一对,位于阴囊,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附睾:

贮存和输送精子。

  (3)输精管:

输送精子的通道。

2.外生殖器:

阴囊、阴茎。

从图上可以看出:

男性输尿管长,它有排尿和排精双重作用。

  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精子很小,长约60微米(千分之一毫米等于一微米),有长尾,形如蝌蚪,能游动。

  

下面介绍女性生殖系统和构造。

【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的挂图(侧剖图)。

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的功能如下:

(用投影幻灯片)。

1.内生殖器:

(1)卵巢:

一对位于盆腔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输卵管:

输送卵子的通道。

  (3)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4)阴道:

胎儿产出的通道。

2.外生殖器:

(外阴)。

由于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有妊娠、分娩过程,因此结构要比男性生殖系统复杂。

  女性的生殖细胞叫卵细胞,直径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可以看到。

在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细胞成熟,卵细胞是一个带放射冠的球体。

它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建议】在讲到子宫时是否考虑可增加一点关于它的位置、结构及分娩时变化方面的知识。

(倒置梨形,平滑肌组成,正常重量50克,分娩时净重1500克,腔容量增加500倍等。

)讲到阴道时,阴道口外的处女膜问题,未婚女子从事剧烈运动也可破裂,因此不能根据处女膜是否完整,判别是否为处女。

  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

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之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发育。

(看多媒体课件)

【建议】学生这时肯定会想到,如果卵巢排出的卵细胞没有受精怎么办,应提示学生,这正是下次课要讲的内容之一(月经的由来)。

为下节课内容打下伏笔。

最后讲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时是否可以把本节课内容前后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胚胎在母体子宫发育时所需要的养料和氧,都是通过胎盘(图Ⅳ-9)从母体获得的;胚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因此,妇女在怀孕的九个多月的时间里担负着自己和胎儿两个人的代谢负担,要适当注意营养和休息,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照顾好孕妇是大家的责任。

  【课上作业】

练习:

教材P.13-141.2.3.43题和4题可讨论完成。

  课后作业:

填写问卷调查(请看小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

1.概念: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

  2.生殖系统:

(1)男性A.内生殖器:

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

             B.外生殖器:

阴茎、阴囊

        

(2)女性A.内生殖器: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B.外生殖器:

外阴

  3.生殖细胞:

精子、卵细胞。

二、受精,胚胎发育及营养(用课件,见屏幕上)

好好学习,关心体贴父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解的活,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

第三节青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

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3、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展示表演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

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重点:

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教学准备:

教师:

1.查阅有关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特点的资料。

2.制作课件,准备问卷调查

3.指导学生排练小品

学生:

预习,查阅有关青春期资料,排练小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正处于少男少女时期呢?

其实,这在生理上称为青春期。

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

生:

想。

师:

下面,老师要给每一个同学发一张调查问卷,看一看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

不写姓名。

对于问题的回答,同学们可以用“是”、“不是”或“不知道”的方式作为答案。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问卷调查

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男孩: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出现喉结了么?

3.你有没有出现遗精(回答“有”或“没有”)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

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女生?

你为什么会喜欢她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

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女孩:

1.你是几岁时身高开始突增的?

2.你的乳房开始发育了吗?

(回答“是”或“不是”)

3.你有没有出现月经?

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么?

4.你觉得你是不是进入青春期了?

5.你有没有突然感到很烦躁的时候?

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6.你有没有喜欢过哪个男生?

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呢?

7.你对自身的发育有没有产生困惑?

是否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教师发卷,收卷。

师:

通过刚才的回答,你认为自己是不是完全地了解自己?

生:

不是。

师:

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这是男女生生长速度曲线挂图,同学们看,横坐标表示的是年龄,纵坐标表示的是每年增长的高度。

下面请大家通过看挂图,讨论一下图中男、女生的生长曲线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讨论(两分钟)

生:

女生发育比男生早:

女生平均在8岁至9岁时开始发育,而男生平均在9岁至10岁时开始发育。

师:

那么,你和你的同龄同学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生:

有。

师:

那么,你的身高变化和图中的曲线完全一样吗?

生:

不。

师:

想一想,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

营养状况不完全相同。

生:

身体素质不完全相同。

生:

有的同学加强体育锻炼,身体长得高不锻炼身体的同学身体长的相对矮。

生:

还有一方面是遗传因素。

师:

以上几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第二张挂图。

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

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睾丸、卵巢的重量。

想想看,睾丸和卵巢的发育与体形变化有没有关系?

生:

有。

师:

那么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生:

卵巢优先于睾丸发育,所以女生先长高,男生后长高。

师:

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等的功能也明显加强。

此外,你们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生:

男生声音变了。

生:

体重增加了。

生:

男生长胡须了。

师:

同学们在青春期内身体都会发生变化的,但是每个人的变化又不是完全一样的。

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7页,看练习第1题,想一想想一想这些变化在你们身上是否发生了。

(1分钟)

师: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女孩的性器官都开始迅速发育,并开始出现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

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女同学都应了解。

那么,什么是遗精?

什么是月经?

女生在月经期如何保护自己呢?

请大家看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学生看书5分钟)

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看书,把问题解决了没有?

如果还有问题,你们可以在课余时间询问老师或回家询问你们的长辈。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体育课上发生的小故事。

上课铃打响了,全班大部分同学跑到操场上集合,只有两名女生还在慢慢腾腾、磨磨蹭蹭地走出教室,来到操场的边上。

这时,一位调皮的男生指这她俩喊:

“老师,她俩又在偷懒”。

他这一喊,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那两位女生顿时变得脸色通红……听完这个小故事,我想每位同学的心理都会产生一些想法,你有没有勇气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

这两个女生可能是来月经了,所以不能上体育课。

我认为作为男生不应该取笑她们,应该理解她们。

生:

我认为那个男生太不尊重别人了,她们不上体育课一定是有理由的。

生:

我听妈妈说,月经期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可以的。

她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故意不上体育课。

生:

我认为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更应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发育。

女同学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

师:

以上的同学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师认为这很好,而且同学们的想法都是对的,如果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交流、多理解,那么我们一定会形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的集体。

师:

进入青春期以后,除了身体发生变化,你们的内心世界有没有发生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呢?

下面我们看两个小品,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看看从中你有哪些体会。

播放预先录制好的学生小品《父亲和儿子》和《母亲和女儿》;每个小品播完后适时请同学讨论解答,

教师:

这些现象体现出我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既有独立性,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内心世界开始闭锁。

建议同学们要与家长、老师、好朋友及时沟通。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心理变化。

同学们的观察、思考、讨论都很好,尤其是表演小品的同学更为出色。

希望同学们在青春期立下大志,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增强体魄,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好这人生的黄金时代。

作业:

P18:

2

第四节计划生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技能目标

1、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重点和难点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晚育的意义。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数学推算法及运用。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给家庭的是喜悦,可带给社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像。

生:

观看。

感受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生物圈造成的压力。

生:

在老师指导下讨论。

指导提纲如下:

出示资料: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1996年,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1995年,我国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位。

生:

人口问题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实在该计划生育啦……(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第四节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师:

请同学们汇报交流课前调查的某个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

生:

(选代表汇报交流)。

其中一例如下:

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1949~1989年)请推测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8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试分析这是为什么?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师:

计划生育的目标是什么?

具体要求又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计划生育”部分,找出答案。

生:

在书上划出计划生育的目标: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师:

请大家注意,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有关晚婚这一条的要求是: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想一想,为什么男性的结婚年龄比女性的大2岁呢?

可结合上节课内容考虑。

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到:

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和睾丸、卵巢开始发育的年龄有差别:

一般地说,女孩早于男孩2年,女孩是8.5~9岁,男孩是10.5~11岁。

所以,结婚年龄这么规定,是符合男性、女性的身体发育特点的,是科学的。

生1:

确实该控制人口的增长,若不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生2:

战争、灾荒可控制人口增长。

生3:

但切实可行的还是计划生育。

作业:

P20:

1、2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