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791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IV.docx

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V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

葛志坚审题人:

丁艳萍

第Ⅰ卷(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扪参历井(shēn)胳肢窝(gē)

B.贾人(gǔ)崤函(yáo)瓮牖绳枢(yǒu)窄裉袄(kèn)

C.蹙缩(cù)歆享(xīn)鸡豚狗彘(zhì)急暮砧(zhēn)

D.句读(dòu)监生(jiān)畏葸不前(xǐ)争喧豗(huī)

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罔炮络妆成每被秋娘度

B.放涎湮没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璎珞苌弘苍海月明珠有泪

D.槁暴杜撰寒暄空闻虎旅传宵柝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B、“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

C、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挪威之所以能够在巴以和谈处境困难之时成为巴以和谈的中间人,挪威的权威人士认为挪威政府一贯重视中东问题和与巴以双方长期保持友好。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

D.。

他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系是由气体、尘埃和恒星群(上千亿个恒星)组成的,每个恒星对某人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

B、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

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D、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

“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

“林姑娘到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理解及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天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在《红楼梦》中,除了几位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

如:

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晴雯等无一不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

就连书中一些着墨不多的焦大、傻大妞、小红等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C.《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

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D.高老头是一个爱女如命的没落商人,他把两个女儿看做他的心肝宝贝、情妇,一辈子过得屈辱、逆来顺受、与世无争,最大心愿就是能得到女儿的认可与接见,可这些都因为钱,他一样都不能实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刚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

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

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

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

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

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

我觉得也不是。

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

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

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

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时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

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

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

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

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

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

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

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

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

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2010年7月26日《文汇报》)

7.下列有关“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

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8.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

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众多“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

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

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公

修政,施惠百姓。

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未尽行赏,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

,来告急晋。

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

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

推曰:

“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推曰:

“尤而效之,罪有甚焉。

且出怨言,不食其禄。

”母曰:

“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

“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

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

“能如此乎?

与女偕隐。

”至死不复见。

  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

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文公出,见其书,曰:

“此介子推也。

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

”使人召之,则亡。

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

”文公报曰:

“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

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復受次赏。

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

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晋人闻之,皆说。

(选自《史记·晋世家第九》)

[注]①文公:

此指晋文公重耳;②带:

周襄王的弟弟;难:

发难;③怼(duì):

埋怨,怨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而效之,罪有甚焉尤:

过错,此处作动词用。

B.言,身之文也。

文:

装饰

C.使人召之,则亡亡:

D.矢石之难,汗马之劳难:

危难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周襄王以弟带难出居郑地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且出怨言,不食其禄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①亦死知之,若何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①以亡吾过,且旌善人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依次体现文公贤明、介子推不言禄的一组是()

A.①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②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①文公修正文,施惠百姓。

②君三行赏,赏不及臣,敢请罪。

C.①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②身欲隐,安用文之。

D.①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

②能如此乎?

与尔偕隐。

第Ⅱ卷(6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①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4分)

②能如此乎?

与女偕隐。

(4分)

③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4分)

四、诗歌鉴赏(8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

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

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4分)

15.古诗文填空。

(5题选做4题,8分)

(1)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

【《咏怀古迹(其三)》】

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_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蜀道难》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

(4)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

【《登高》】

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2019-2020年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V)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的一件貂皮大衣被人偷走了。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嚎哭起来。

他真心疼这件皮大衣呀。

他说:

“诸位,我那件皮大衣可真是好货啊。

太可惜了。

钱我舍得花,我非把这个贼捉到不可。

我要啐他一脸唾沫。

于是,叶列麦伊·巴勃金叫来警犬搜查。

来了一个戴鸭舌帽、打绑腿的便衣,领着一只狗。

狗还是个大个头,毛是褐色的;嘴脸尖尖的,一副尊容很不雅观。

便衣把那只狗推到门旁去闻脚印,自己“嘘"了一声就退到一边。

警犬嗅了嗅,朝人群中扫了一眼(四周自然有许多人围观),突然跑到住在五号的一个叫费奥克拉的女人眼前,一个劲儿地闻她的裙子下摆。

女人往人群里躲,狗一口咬住裙子。

女人往一旁跑,它也跟着。

一句话,它咬住女人的裙角就是不放。

女人“扑通”一声跪倒在便衣面前。

“完了,”她说,“我犯案了。

我不抵赖。

她说:

“有五桶酒,这不假。

还有酿酒用的全套家什,这也是真的。

都藏在浴室里。

把我送到公安局好了。

人们自然惊得叫出声来。

“那件皮大衣呢?

”有人问,她说:

“皮大衣我可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

我说的都是实话。

抓走我好了,随你们罚吧。

这女人就被带走了。

便衣牵过那只大狗,又推它去闻脚印,说了声“嘘”又退到一旁。

狗转了转眼珠,鼻子嗅了嗅,忽地冲着房产管理员跑过去。

管理员吓得脸色煞白,摔了个仰面朝天。

他说:

“诸位好人呀,你们的觉悟高,把我捆了吧。

我收大伙的水费,全让我给乱花了。

住户们当然一拥而上,把管理员捆绑起来。

这当儿警犬又转到七号房客的跟前,一口咬住他的裤腿。

这位公民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人群前面。

他说:

“我有罪,我有罪。

是我涂改了劳动履历表,瞒了一年。

照理,我身强力壮,该去服兵役,保卫国家。

可我反倒躲在七号房里,用着电,享受各种公共福利。

你们把我逮起来吧!

”人们发慌了,心想:

“这是条什么狗,这么吓人啊!

”那个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一个劲儿眨巴着眼晴。

他朝四周看了看,掏出钱递给便衣。

“快把这只狗牵走吧,真见它的鬼。

丢了貂皮大衣,我认倒霉了。

丢就丢了吧……”他正说着,狗已经过来了,站在商人的面前不停地摇尾巴。

商人叶列麦伊·巴勃金慌了手脚,掉头就走,狗追着不放,跑到他跟前闻他那只套鞋。

商人吓得脸色倏地就白了。

他说:

“老天有眼,我实说了吧。

我自己就是个混账小偷。

那件皮大衣,说实话也不是我的,是我哥哥的,我赖着没还。

我真该死,我真后悔啊!

”这下子人们哄地四散而逃。

狗也顾不得闻了,就近咬住了两三个人,咬住就不放。

这几个也一一坦白了:

一个打牌把公款给输了;一个抄起熨斗砸了自己的太太;还有一个,说的那事叫人没法言传。

人一跑光,院子里便空空如也,只剩下那条狗和便衣。

这时警犬忽然走到便衣跟前,大摇尾巴。

便衣脸色陡地变了,一下子跪倒在狗跟前。

他说:

“老弟,要咬你就咬吧。

你的狗食费,我领的是三十卢布,可自己吞了二十卢布……”后来怎样,我就不得而知了。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便赶紧溜之乎也。

(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100篇》,有删改)

16.这篇小说以“狗鼻子”为题,有何深刻含义和作用?

(6分)

答:

17.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8.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警犬,有人认为是事件中的所有当事人,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5分)

答: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综合运用对比、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表达技巧,形象地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B.小说对所有当事人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增添了文章的生动色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形象而生动地暴露出人的内心世界丑恶的一面。

D.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跌宕起伏,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E.小说最后对便衣的描写是故事的高潮,不仅使情节波澜起伏,而且深化了作品主题。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

20.不改变原诗意境,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扩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要求运用第一人称,情景交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00字左右。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梦想的种子播下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学会了成长。

成长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羊肠小道,我们在跌跌撞撞中渐渐脱去稚嫩的外衣,换上理智的新装。

成长更是一段从昨天通往今天、明天的路,这段路永远不会是康庄大道,但它却是我们一生为之奔跑的方向。

在成长的路上,爱与我们相随。

当父母拉着我们稚嫩的小手,一步步耐心教我们学走路的那一刻,父母便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第一份爱。

从此,我们开始涉入爱的旅途。

因为爱,我们学会了在父母烦恼的时候泡上一杯热茶;因为爱,我们学会了在老师迎面走来的时候礼貌地道一声“老师好”;因为爱,我们学会了在别人给自己帮助时说声“谢谢”;因为爱,我们学会了爱别人。

爱,给我们的旅途增添了无限色彩。

   请以“成长路上爱相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700字。

 

班级姓名考号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题卡

第Ⅰ卷(36分)

一、(每题3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第Ⅱ卷(6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①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4分)

②能如此乎?

与女偕隐。

(4分)

③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

(4分)

14.

(1)答:

(4分)

(2).答:

(4分)

15.古诗文填空。

(5题选做4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答:

17(6分)答:

18(5分)答:

19.(4分)()

20.(15分)

21.作文(50分)

请以“成长路上爱相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1.C.(A.胳肢窝gāB.崤函xiáoD.监生jiàn)

2.D.(A.迷罔炮络秋娘度B.放涎气潇森C.苍海)

3、C(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B.“不孚众望”,孚:

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此处应用“不负众望”。

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手脚做出各种动作,句中应用“七手八脚”,用以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4.C(A.句式杂糅;B.中途易辙:

D.语序颠倒)

5.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6.B.(忍辱吞声的是尤二姐)

7.C(根据第5段可知)

8.D(“文学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而不应指责演员。

9.D(“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的是越剧《红楼梦》)

10.C逃亡

11.B代词(A因为,介词/按照,介词;C它,代词/的,助词;D并且,连词/将近,副词)

12.C(A文公贤明/介子推的不满;B文公贤明/壶叔请功;D文公贤明/介子推母亲对儿子做法的支持)

13.①上天在保佑国君,可那些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得分点:

开、二三子、诬以及句意)

②你能这样吗?

(真能这样,)我同你一起去隐居。

(得分点:

女、隐、省略成分及句意)

③那能用仁义来引导我前进,用德行贤惠来防范我过失的,这类人授于上等赏赐。

(得分点:

介词结构后置、导、防以及句意)

【译文】

晋文公修明政治,施舍恩惠给百姓。

赏赐随从他流亡的人以及其它有功之臣,功劳大的封给食邑,功劳小的奖给爵位。

论功行赏还未完毕,周襄王因其弟带发难逃出京都栖居郑国氾地,派人前来向晋国告急。

晋国刚刚安定下来,文公打算出兵,但又怕别的乱子起来,因此赏赐随从流亡人员的事还没顾及到隐居的介子推。

介子推自己也不提爵禄的事,爵禄便没有给到他头上。

介子推说:

“晋献公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

惠公、怀公无人亲附,国内国外都离弃他们。

但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运脉,那就必定会有人出来主持国政。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上还能是谁呢?

上天在保佑国君,可那些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说是盗贼,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呢?

下面的臣子贪冒罪过,上面的君主赏赐奸邪,上上下下相互蒙骗,实在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他母亲说:

“你何不也去邀功请赏呢?

即便这样死了,去埋怨谁呢?

”介子推说:

“明知错误而效法它,罪过就更严重了。

况且我已口出怨言,不能再吃国君的俸禄了。

”母亲说:

“那就让国君明了事情真相,怎么样?

”介子推回答说:

“言语,好比是人身上的装饰;连身子都要隐藏起来,哪里还用得着装饰它呢?

装饰身子,这是企求显耀啊。

”他母亲说:

“你能这样吗?

(真能这样,)我同你一起去隐居。

”介子推一直到死也没有再露面。

介子推的追随者同情他,于是在宫墙门上挂了一条字幅,写道: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

龙已升云,四蛇各人其字;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晋文公出门,看见那字幅,说:

“这讲的是介子推啊。

我正忙于操心王室之乱,还没来得及报答他的功劳。

”派人召见介子推,人已经逃走。

便寻找他的住所,听说介子推进入绵上山中,于是晋文公下令环绕绵上山的中心区域修筑封疆,作为介子推的禄田,称之为介山,并说:

“用这来记录我的过失,同时表彰善人。

随从重耳流亡的贱臣壶叔说:

“国君三次论功行赏,赏赐都没有惠及臣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