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73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 课文1620.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集课文1620

16、小松鼠找花生

教学要求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

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2、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1、花生实物、电脑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2、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树上、地里植物开花结果的情形。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揭题:

(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学习“生”字)

花生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们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看多媒体动画,教师范读全文。

2、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1)(电脑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

(指名说说)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小老师教读生字后同桌互相正音。

注意读准“找、种、生”。

(3)学习新偏旁“夕”和“母”

(4)小组合作记字形,指名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巩固字词

(1)同桌互助,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3)游戏:

开火车找朋友

三、写字指导:

“生、里、果”

1、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关键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三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卡。

2、听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1、结合插图自由地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2、思考: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一幅图的内容?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1-2自然段写了图1的内容,3-5段写了图2的内容)

3、学习1-2自然段

(1)自读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你觉得花生的花怎么样?

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鲜艳)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好看。

(3)思维拓展:

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

(五星红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

(4)读好句子:

“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样问鼹鼠的呢?

(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点拨:

“这是什么花呀?

”要突出问话的语气。

“花生可好吃啦!

”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学习3-5自然段

(1)引读3、4段:

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读: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结果怎么样?

(学生读:

“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

(2)朗读指导:

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觉得怎样?

(很奇怪,也很失望)谁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指名再读:

“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

(3)引导置疑:

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问题?

(电脑出示:

“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读出疑问语气。

点拨:

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

(4)小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

(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5)思维拓展:

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

(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

(对答得正确的学生奖以花生)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实践活动:

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1、讨论:

小松鼠后来找到花生没有?

它是怎样找到的?

(去问鼹鼠、自己上网查资料、请土地公公出来帮忙等等)

2、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和鼹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来留着冬天吃等等)

3、点拨:

讲故事不但要讲清楚事情的经过结果,还要讲清楚小松鼠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4、自由准备后在小组内先讲。

5、指名上台讲给大家听。

6、集体评价(普通话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利、故事内容是否合理等)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二)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板书:

13雪地里的小画家

1.“雪地”是什么样子的?

(下大雪以后,地面上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把大地都变成银白色的了)

2.什么是画家?

(绘画技艺很高的人)

3.课题讲的谁?

(小画家)

4.什么地方的小画家?

(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述:

我们学学课文,看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是怎样画人的,都画了些什么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生字的音。

1.学生自练看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记住生字的读音,要读成句。

(读几遍后教师检查,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3.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从哪儿到哪儿是一句?

(说出每一句是第几行)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

(四种小动物的爪或蹄子的形状不同,青蛙是冬眠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1句,问:

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

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很高兴?

(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它们很高兴)师述:

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

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

(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

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

来了谁?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雪地”与上句有什么关系?

(冬天下了大雪,才会有雪地)

(3)“一群”是多少?

(好多个)

(4)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

(雪地是小画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

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它们都画了什么?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板书:

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说出它们形状上的特点,说说它们的名称。

看书上插图与图片比较,说说小画家们画得像不像。

(3)说说小画家画的画是什么?

(是它们在雪地上踩出的脚印)

(4)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呢?

(小鸡的爪子印出的形状像竹叶)依次问其他几个动物画的为什么是……(小狗爪子下面的肉垫像梅花,小鸭的脚趾间有蹼连着,印出样子像枫叶,小马的蹄印像月牙)

4.读第4句话。

(自己练读后指名读)

(1)你们平常画画时要用什么?

(2)这4位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呢?

(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画)

(3)“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

(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或蹄子踩在雪地上,在雪地上留下的爪或蹄印就是它们画的画。

把它们各种形状的爪或蹄印比作一幅美丽的画)(自己练说后,指名回答)

5.读第5、6两句话。

想一想,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

它为什么大白天“在洞里睡着”了呢?

(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动物)

师述:

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都很缺乏,青蛙为了减少消耗,就卧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像睡觉一样,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等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再恢复正常活动。

(四)指导朗读。

师述:

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读出小动物的快乐的情趣。

(自己练读后,指名读,找2~3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

画、叶、牙、用、笔、几,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二)完成书后作业第2题。

(三)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学会6个生字。

1.画,huà,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自学后指名提问。

(画,huà,用部件加笔画方法记,半包围结构。

上面是“一”,中间是“田”,下面是竖折、竖两笔,一共8笔)

(2)自己默记字形,同桌互相检查。

(3)口头组词语。

画家图画绘画画报笔画

2.叶,yè,读准字音,读词语:

枫叶。

(1)识记字形。

自学后提问。

(略)

(2)口头组词语。

树叶叶子落叶绿叶

3.牙,yá,拼读音节,读词语:

月牙。

(1)识记字形:

自学后指名说。

(用数笔画方法记,一笔横“一”,二笔竖折“”,三笔竖钩“”,四笔斜撇“牙”。

一共4笔,月牙的“牙”)

(2)口头组词语。

月牙牙齿

4.用,yòng,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

(用,yòng,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半包围结构,外面同字框,里面是横、横、竖。

一共5笔。

第一笔是竖撇)

(2)口头组词语。

用处作用用电功用费用

5.笔,bǐ,拼读音节,读词语:

画笔。

(1)认识新偏旁“”,竹字头。

笔顺是撇(),横(),点(),两边一样。

(2)识记字形。

(笔,bǐ!

,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毛”字,一共10笔)

(3)口头组词语。

毛笔钢笔铅笔画笔笔记本

6.几,jǐ,拼读音节,读词语:

几步。

自学字形。

与“几”字有什么区别?

“儿”第二笔是竖弯钩(乚),“几”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三)指导书写。

1.画:

引导学生自己找准位置(整体部件),看教师范写字后,独立写字头。

2.叶、牙、用、几4个字方法同上。

提示:

“用”第一笔是竖撇。

3.笔。

(1)整体位置:

上小下大。

(2)部件位置:

①竹字头上的两上“”在竖中线左右各一个,左边第二笔横尾压竖中线,右边第一笔撇尖压竖中线。

②“毛”字第一笔从竹字头右边的“”撇点之间起笔,撇到横中线上。

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上。

其他写法同“毛”。

(四)指导背诵。

18、借生日

教材分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

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

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

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

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

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

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

"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

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

(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

"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本课4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

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

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

"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

"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⑴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提示:

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19、雪孩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样的?

课文说了什么事?

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

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

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

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20、小熊住山洞

一、预设目标:

1、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在原有识字基础上,能独立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难点:

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预设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过程:

(一)设疑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

小熊的家--山洞

2、师范背课文第一、二段,随机在课件上出示:

砍树、造房子。

3、设疑:

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却没有砍树造房子,猜猜看这是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全文。

要求:

拿好书,坐端正;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哪段话读得好,读给大家听?

正音:

结满了果子、舍不得、一束束

(三)细读课文,讨论解疑,

1、抛出问题:

他们为什么没有砍树造房子?

2、研读课文第3~6段:

⑴课文哪几段写小熊舍不得砍?

读3~6段。

口头完成填空:

(),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小熊舍不得砍。

⑵出示课件:

四季图。

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季节,说说小熊会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的?

想象说话:

树上(),小熊对爸爸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指导朗读:

读出小熊的舍不得。

多种形式朗读。

⑷表演朗读3~6段。

同桌分工,自由准备,报名表演。

(课件做背景。

(四)认读生字。

1、出示:

砍树、造房子、长满、舍不得、结满

2、认读词语。

3、显红生字:

砍、造、满、舍、结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

捉迷藏。

课件演示字的一部分,请学生猜字。

第二课时

预设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猜字谜:

石头打呵欠。

一口咬掉牛尾巴,伸长腿儿走得快。

风里飘来小雨滴,淋湿两个小朋友,快快躲进草丛中。

2、游戏:

小熊找朋友。

课件演示各种小动物,每种小动物身上有一个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后,该动物移至小熊身边。

(二)学习课文7、8段。

1、出示课文插图第六幅,说说图意。

2、找出有关段落,读读议议。

⑴自由读7、8段,想想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随机理解:

感激。

小动物们是怎么表示他们的感激?

比较"一束"和"一束束"

比较"一束束鲜花"、"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认读"美丽",说说近义词。

⑵小动物送来一束束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分小组每人代表一种小动物说一句感激的话。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⑶指导朗读:

读出小动物们内心的激动。

(三)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

年、直、动、束、丽

2、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3、口头扩词。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

年、左、右

2、描笔顺,说说会写哪个字?

提示大家注意哪一笔?

3、学生练写生字。

4、展示评议。

第三课时

预设过程:

(一)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1、出示:

束一束束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一棵棵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读一读,引导比较。

2、出示课件四季图

用同样的形式说说每个季节树上的东西

例:

片一片片____________绿叶

完成课后:

个_________________只_________________

(二)梳理课文:

1、出示课题:

小熊住山洞。

及课文插图第一幅、第六幅。

2、师:

从图上,我们可以小熊喜欢住在哪里?

可是一年又一年,小熊一家,还是住在山洞里,小熊还是笑咪咪的。

你有没有话要对小熊说或想问小熊的?

3、再读课文,评选小熊为_____宝宝。

(三)课本剧表演:

1、编排指导:

森林里熊爸爸和小熊会说什么?

小动物们会说什么?

加上动作编。

2、自由组合。

3、各组表演。

语文园地六

一.学习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学习猜谜语。

二.课前准备

1.“苹果乐园”图及“红苹果”粘贴纸。

2.“房子”图。

3.本课第二题中的词卡。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香香甜甜的果子真诱人啊!

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

在园地的深处有一座苹果乐园,在那里,智慧老人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棵苹果树。

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苹果树上就会结出一个个有香又甜的红苹果。

(出示苹果园)

(二)我会说

1.出示题目。

(出示“房子”图,上面写着偏旁)同学们知道这些房子里都住着谁吗?

(房子里住着带有这些偏旁的字)

2.小组学习。

A.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拜访谁的家?

(如:

我们要拜访“走字儿”的家)

B.请找出你们拜访的主人,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好。

3.集体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哪个小组说的最多,就在哪组的苹果树上贴一个红苹果。

4.口头组词:

这些字自己住在房子里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5.扩展练习:

你们能帮他们找一些新邻居吗?

(学生交流课外认识的汉字)

A.在老师分的“房子”图上写上其他偏旁,并说说谁住在里面。

(小组合作学习)

B.集体交流,给说的好的小组贴一个红苹果。

(三)我会连

1.小组合作连线,派代表汇报。

2.游戏“找朋友”:

老师将词写在词卡上,分给学生,学生找到对应的词,然后读出来。

(找对了就贴一个红苹果)

3.看图铁词语。

(出示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