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262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古丈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古丈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紧紧围绕“生态文明立县、特色产业富民、发展环境创优”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特色产业、重点项目、新型城镇、民生事业、生态文明“五大攻坚”,经济社会保持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古丈县实现生产总值202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5%。

第一产业增加值45403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8703万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97961万元,增长13.2%。

  工业增加值42055万元,增长2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8%,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4491万元,增长3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

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46.8%和47.9%,分别拉动GDP增长0.8、6.8、6.9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5651元,比上年增加2310元,增长1.7%。

  在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0∶28.3∶49.7调整为22.5:

29.0:

48.5。

  涉及我县24项省为民办实事任务,通过考核验收,全面完成。

节能降耗总体保持下降态势,2014年单位GDP能耗1.2520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79%。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807万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农业产值46581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5991万元,增长8.8%;牧业产值13014万元,增长4.6%;渔业产值1641万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80万元,增长7.4%。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0.0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99%;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9千公顷,增长11.02%;蔬菜种植面积2.92千公顷,增长3.03%。

全年粮食总产量32922吨,比上年增长3.50%。

  全县生猪、牛、羊、家禽出栏(笼)分别达6.21万头、0.40万头、3.02万头和36.6万羽,肉类总产量5499吨,增长9.13%。

全年水产品产量1984吨,增长7.82%。

  全力推进“两叶一果”工程,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全年茶叶加工生产总量达3389吨,茶叶年产值首次突破3亿元,分别增长10.2%、19.2%;启动了1.6万亩有机茶园认证工作,茶叶产业向“有机”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古丈县荣获“中国名茶之乡”,成功举办“2014古丈毛尖中国行”系列活动。

柑橘产业实现产销两旺。

全年柑橘产量达3.8万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同比增长55.6%,均价同比增长63.7%,创近年来新高。

全年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2万亩,完成柑橘品改2500亩、低改5000亩。

烟叶产业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完成烟叶种植1.6万亩,收购烟叶2.75万担,实现产值3462万元,新型智能化烤房使用率达89%以上,烟叶均价每斤同比增加1.46元,烟叶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7.6%,增速位居全州八县市第一,较上年快3.5个百分点。

南方水泥全年实现产值3.3亿元,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亿元,增长31.9%。

从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823万元,增长26%;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1668万元,增长32.7%;总计中:

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1910万元,增长35.5%,非公有制企业12581万元,增长28.4%;分轻重工业看:

重工业增加值16851万元,增长16.7%;轻工业增加值7640万元,增长89.3%。

年末,全县规模企业已达22家,比上年净增10家,这些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40%,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

在销售产值中:

轻工业完成2.24亿元,增长82.8%,重工业完成5.88亿元,增长15.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0亿元,同比增长41.8%。

实现营业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223%。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6647万元,比上年增长7.6%,占生产总值的8.2%。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14920万元,增长58.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80万元,增长10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35万平方米,增长2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9万平方米,增长3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州返数)226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州返数)109525万元,增长14.3%。

城镇投资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投资64690万元,增长73.2%,非国有投资(即民间投资)44835万元,下降23.4%;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65万元,增长-49.3%;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764万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96万元,增长117.6%。

按投资方向看:

基础设施投资45672万元,增长336.6%;产业投资38066万元,下降14.4%;工业投资46764万元,下降14.5%;生态环境投资10891万元,增长49.3%;民生投资14996万元,增长0.3%;技改投资34843万元,增长89.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0891万元,增长37.1%。

  保障性安居工程均超额完成任务。

全年计划完成公租房(含廉租房)690套,农村危房改造60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1627户,实际完成公租房建设756套、棚户区改造1700户、农村危房改造1100户。

  五、贸易和物价

  社会消费品市场繁荣,城乡消费需求两旺。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63万元,增长13.3%,按城乡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32153万元,增长8.5%;乡村实现13210.万元,增长27%。

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12323万元,同比增长12%,零售业实现22588万元,增长12.9%,住宿业2436万元,增长23.7%,餐饮业8016元,同比增长13.8%。

  招商工作再创佳绩。

全县共实施内联引资项目31个,合同金额377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4350万元,同比增长22.5%

  市场物价控制卓有成效。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0%,比上年上涨1.0%,测算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呈六升两降格局,其中上升的有食品类、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增长2.3%、2.0%、0.2%、0.1%、0.2%和0.1%,下降的有烟酒和居住类,分别下降0.5%,0.7%。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6%。

  六、旅游业

  全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逐年提高。

全年共接待游客130.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6亿元,分别增长73.8%和35.8%。

  全力推进“一线四区”工程建设,实施了景区提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特色民居改造工程。

全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突破1亿元,红石林景区二期网络公路拉通,掏土亮景工程进展较好,“酉水画廊”水上新游线已试运行。

坐龙峡景观提质工程稳步推进,坐龙峡、天桥山、高望界景区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景域集团四星级酒店项目奠基开工。

岩排溪村、老司岩村、龙鼻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岩排溪村、龙鼻村和罗依溪镇毛坪村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实施特色民居改造512户,夯吾苗寨、墨戎苗寨等乡村旅游来势喜人,全年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成为我县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14公里,其中,省公路233公里,县公路148公里,乡公路271公里,专用公路10公里,村公路352公里。

全社会货运量75万吨,周转量8847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0663万人公里,客运量293万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038万元(201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9.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410万元,邮政业务总量628万元。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0.93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5.75万户。

年末函件6万件,其中快递1.27万件。

订销报刊期发数1.3万份,订销报刊累计数229万份。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全县财政总收入27611万元,比上年增长20.04%。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81万元,增长18.35%。

其中,税收收入10211万元(不含上划),增长8.34%;非税收入8270万元,增长33.58%。

财政总支出124991万元,增长14.85%。

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农惠农等重点民生建设财政资金投入82446万元,增长5.39%,占支出总量的65.96%。

  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6469万元,增长14.3%;贷款余额162212万元,增长42%,存贷比达44%。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总收入3107万元,增长26.5%。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45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062万元。

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1129万元,同比增长15.1%,其中:

寿险满期给付538万元,财产险赔款支出492万元,寿险赔款支出99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大力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合格学校建设和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成功启动了高峰、断龙中学、古阳中学三所学校初中工程建设,断龙完小、岩头寨九年制学校、河蓬九年制学校、山枣九年制学校四所学校学生食堂项目工程建设,完成了高峰九制学校、岩头寨九年制学校两所中心幼儿园建设,启动了全县42所村小小伙房建设,全县9所学校周转房建设招标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古丈一中综合楼已完成基础施工。

贫困学生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发放政府资助221万元,资助3924人次。

社会资助137.1万元,资助1463人。

生源地助学贷款已突破700万元;完成了“控辍保学”任务,高中辍学率控制在2.11%,初中1.38%,小学0.03%。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014年,全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考科科及格率为82.17%,超过州平2.31个百分点,在全州9年州级示范校中排列第3名。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县直升及格率、直升优秀率、直升总均分、九年直升参考率等所有评价指标,在全州8个县市中均排列第2名。

2014年全县本科上线率为60.2%,一本上线45人,二本上线182人。

  德育工作取得新成果。

继续实施“关爱工程”,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学困生”和贫困家庭学生活动,为培养和树立典型,全县评选表彰了61位三好学生、32位优秀学生干部。

山枣乡九年制学校学生向娜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科技成果推广加快。

全县共引进高产优质良种12个,推广面积2.0万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积极组织送科技下乡和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农民、种植大户2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5000余人次,印发资料15000余份,无偿发放10余万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制作发放《幼龄茶园培育管理技术规范》技术讲座光盘100张,在县电视台开展了茶叶技术讲座专栏,发展科技示范户600余户,农业实用科学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精彩纷呈,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

春节期间,全县组织开展了包括舞龙灯、业余剧团调演、猜谜、跳马等活动,参加人数12000多人次,同时组织开展了土家族、苗族山歌表演活动,观众受益面达3800多人次,成功举办了大型迎新春“茶乡梦”古丈春节联欢晚会,同时先后举办了第三届广场舞比赛,“茶乡古丈,巾帼先行”首届“移动杯”茶艺表演大赛,“欢乐潇湘·乐在湘西·歌舞古丈”民族广场舞大赛。

  数字电视无线网络覆盖,对部分乡镇、村无线发射塔设备、电缆线路架设进行了改造,并增添了避雷器、延时继电器等设备,有效的保障了信号畅通,确保广大电视用户正常收看电视。

全年组织送戏下乡60场次,完成送电影下乡1680场、送图书下乡1082册(本)。

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开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

扎实开展“净网”行动,对网上含有淫秽色情、低俗不良信息内容的网站栏目、标题、视频进行整治清理;积极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查堵非法出版物。

  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全县医疗机构共收治病人24.52万人次,其中门诊23.17万人次,住院1.35万人次。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免费为城乡居民开展了11大类,43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已为城乡居民建规范化健康档案10.17万份,建档率达78.8%;疾病预防控制管理规范化,全县三级疫情直报网络基本形成,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全县以乡镇为单位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达99.66%;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53%,无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49‰。

严厉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取缔无证诊所2家,没收医疗药品、器械价值1.3万余元,下达卫生监督文书9份,立案调查1起非法行医案件;在打击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专项整治中,对14起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扣除有关医疗机构新农合返还款19.8万余元,在整治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专项行动中,处理了2起虚假违法广告。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效。

集“体育竞训、全民健身、景观休闲、游憩集会、抗灾疏散”于一体的德润体育文化中心已全面竣工,中心位于县城中心区,占地面积46亩,总投资2200万元;扎实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发行工作,销售额达290余万元,完成年度体育彩票销售任务的95%以上。

进一步加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输送的运动健儿向艳梅在2014仁川亚运会上以268公斤的总成绩,夺取了举重女子69公斤级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亚运会纪录,实现了我县在亚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144810人,比上年增长0.19%,其中,非农业人口27012人,农业人口117798人。

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59万人,其中,苗族6.68万人,土家族5.84万人。

全县常住人口12.91万人,城镇人口4.51万人,乡村人口8.40万人,城镇化率达34.93%。

  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17‰,死亡率为4.07‰,人口自然增长率7.1‰。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80元,同比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6元,同比增长12.1%,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979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49人,全面完成2008年以前8家国有困难企业养老保险清欠工作,累计补缴1302.6万元。

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完成搬迁1214户4807人。

新农合参合率达95.3%。

社会救助力度加大,发放城乡低保金3679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土地面积1286.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46米,最低海拔147米,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

2014年降水量1559.4毫米,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301天。

  全县有森林面积159.4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81.9%,2014年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611.67万立方米,森林活立木蓄积净增长量为9.3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森林覆盖率达72.93%,林木绿化率80.71%。

有大小河流63条,水能蕴藏量6.7万千瓦。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2014年,全县空气质量为良,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率100%。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2014年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44起,安全生产死亡人数8人,事故起数同比增长47%,死亡人数同比增长33%。

经济损失77.16万元,同比增长11.0%。

其中,工矿商贸事故1起,死亡1人,和去年同期同比持平,道路交通事故18起,同比增长20%,死亡2人,受伤18人,同比分别下降50%和增长125%;消防火灾19起,同比增长73%,均无人员伤亡1人,铁路路外交通6起,死亡5人。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9人。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