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802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docx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三毛概

一、十七会议:

1一大 2二大 3三大 4四大 5五大 6八七 7三湾 8六大 9古田

10遵义 11瓦窑堡 12洛川 13六届七中 14七大 15七届二中 16七届三中 17八大

二、六大文献

三、二十一条

四、九项问题:

1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3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4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认识和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6两个先锋队的问题

7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8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问题

9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工程”与新时期党建思想的“伟大工程”的问题

 

 

一、十七会议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

(提出革命纲领的因素)(主观)马中结合;国情认识(客观)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反帝反封革命纲

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1923.6)国共合作,党内合作;第二次在抗战,遇事协商  

(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瞿秋白最早提出统一战线概念

(“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4.四大(1925.1)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

(功绩)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资产阶级分为二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的萌芽标志

(特点)首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领导;各阶级地位和作用(农民主力军);首次资分买办和民族

(内容)分清敌友是首要;地主和买办是敌;资分官僚和民族,民族(中间、团结)革命、软弱、妥协;小资是基本动力,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工业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内容)农民革命领导权和武装的重要性、必要性;富、中、贫(贫农最革命);相信、依赖、放手发动群众。

6.八七(1927.8)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蒋的总方针;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了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

(内容)共党领导;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PS:

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9.古田(1929.12)《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无产阶级思想建军建党

(内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军根本原则;思想建党在首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中心-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毛形成重要标志)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一次反教条;第一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基本形成标志)乡村中心;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PS:

基本形成土地革命路线:

依贫、联中、限富、灭地主、变封建的地主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富农

(抗日战争)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土改

(建国以后)保护富农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合作化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

10.遵义(1935.1)军事和组织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毛的领导核心

11.瓦窑堡(1935.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共和国;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四特点)政经发展不平衡;敌人强大;人民军队弱小;共党领导和土地革命

(奠定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践论》、《矛盾论》

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论持久战》作战形式(主)运动战(次)游击战

PS:

中共六届六中-建军(根本准则)党指挥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命线)政治工作;(领导保证)革命纪律和民主制度的高度统一。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马中结合;三大法宝;建党是伟大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新民主主义概念;“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形成(特点)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前途)两步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完整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治纲领)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基础、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民主共和国(政体:

民主集中制)

(经济纲领)没收官僚归国,没收地主土地归农,容许民族资本存在发展;有中国工业的基本思想

(文化纲领)无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的文化;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文化

(新、旧民主革命文化区别标志)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毛发展与成熟标志)《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形成毛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善体系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首次完整提出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区别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

13.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4.七大(1945.4)刘对毛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联合政府》三大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抗日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反封的土地革命纲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首次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归三(收地归农、收垄资归国、保民族工商业);土改基本原则(满足贫雇农、团结中农、不损中农)

(十大军事原则)抗战(游击战)反围剿(诱敌深入)井冈山(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战略战术)基本方针(积极防御);指导思想(消灭敌有生力量);主要形式(游击战、运动战)

  (政治工作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人和优待俘虏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核心)无产阶级领导(新旧标志;成败关键)

(动力)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积极

(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阶级路线;(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总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根本标准

PS: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联系(五四运动是划分标志)

(相同)对象(帝国、封建、官僚);动力(工、农、小资、民资)

(不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领导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5.七届二中(1949.3)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    

(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工作队

(2个转折)由乡到城,恢复和发展生产是中心任务;由农业国转工业国,由新民转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两个务必)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个体经济)集体化、现代化

(新民经济五成分)国营、合作社、私资、个体、国资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纲领)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对人民民主,对敌专政;(领导者和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决定国家政权性质的关键因素);(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

PS:

(国内矛盾)49前(帝华、封人)49-53(人帝,封,国民党残余)53-56(工资、中帝)56后(需要)

16.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

(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

PS:

改造内容

1、(个体农业)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道路(互助合作);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合作化过程)互助社(社萌芽);初级农业合作社(半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2、(资本主义工商业)过渡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经销代销的低级国资-部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资)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和(拥护宪法)接受改造的一面。

3、(三改完成意义)标志(剥削制度消灭,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

(建国初国营经济来源)解放区原有、没收官僚、接收外国;地主土地(归农)、民族资产(只赎买,不没收)

《论十大关系》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标志)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内容)(十大关系)重和轻农;沿海和内地;经济和国法;国家、单位和个人;中央和地方;汉族和少数;党和非党;革命和非革命;是非;中和外(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双百方针

17.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

(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

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

(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S: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农、轻、重,工农并举)

二、六大文献

1、《反对本本主义》(1930)第一篇反教条、提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共产党人〉的发刊词》(1939)第一次马中结合;三大法宝;伟大工程

3、《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土改总路线4、《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第一次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收地归农、收垄资归国、保民族工商业);土改两原则(满足贫雇、团结不损中农);人民军队十大军事原则

5、《论联合政府》(1945七大)人民战争思想(中共领导,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正确战略战术,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三大作风

6、十五大报告(1997)两次飞跃、两大成果(毛、邓);三次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伟人(孙、毛、邓);两大任务(民族独立1949、人民解放1956;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三、二十一条

党史上的21条首次提出:

1、思想建党:

《井冈山的斗争》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

《共产党人发刊词》

3、党风科学概念:

《整顿党的作风》

4、三大作风:

《论联合政府》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六届六中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党人>发刊词》

7、思想路线:

《反对本本主义》

8、最完整系统阐述实事求是:

《改造我们的学习》

9、毛形成标志:

农村包围城市

10、毛成熟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

11、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3、人民民主专政:

《将革命进行到底》;

14、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

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5、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

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6、伟大工程:

《共产党人发刊词》

17、系统总结三大作风:

《共产党人发刊词》

1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一切积极因素?

?

?

?

?

“:

《论十大关系》

19、执政党建设:

七届二中

20、毛泽东思想: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2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四、九项问题

一、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在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1、(农资局限性)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2、(无产阶级特点)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

3、(中共领导)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是革命(成败关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1、(任务决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因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

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2、(五新决定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有了新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前途)社会主义;处在新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具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三、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国情决定角色)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要压迫和剥削对象),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2、(任务、道路和人员)中国民主革命反封建的核心是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中国革命走的又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事实上中国革命队伍主要是由穿上军装的农民组成的。

四、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1、(工劳联盟;工非劳联盟)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工劳联盟是基础)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3、(统一战线是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

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4、(工农知3主体、社统2拥的爱国者)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不再是两个联盟,而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者为主体,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5、(民资两面性与阶级关系及状况根本变化)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除了工农联盟之外,还要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从而使统一战线成为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阶级联盟。

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和各阶级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统一战线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而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认识和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看清两面,既联合又要斗争)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出发,去分析论证中共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因而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资产阶级和他结成民族统一的革命战线;同时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斗争。

2、(全面看待,避免两错误倾向)要全面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如果只看到他革命性的一面,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那就会导致(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倾向,相反,如果只看到他妥协性动摇性及其表现,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还有革命性的一面,就会导致对民族资产阶级(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错误倾向。

3、(对大资产阶级特殊时期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对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其(利益受损),因而有(抗日)的一面。

但同时其出于(阶级本性)又具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另一面。

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其进行(坚决的斗争),甚至不惜作流血的(武装斗争)。

六、两个先锋队的问题

1、(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理论和纲领)中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其(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其(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符合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国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既符合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根本利益,因而他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2个矛盾1个任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尽快的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2、(2个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他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得到不断解决。

3、(2类性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

在社会主义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八、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问题

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特点及取的的成绩。

第一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没有一个(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缺乏(重工业基础)。

特点:

1、(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制)下的工业化。

2、(农轻促重)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力图通过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3、(外延3高)以(外延性)的经济发展为主,通过高(投入)高(产出)达到高(速度)。

4、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备战)的需要出发,加快(内地)发展,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成绩:

(工业国经体系,雄厚重工基础)到改革开放前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打下了重工业比较雄厚的基础。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

第二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

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暴露出来,重工业虽然发展很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点:

1、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下的工业化。

2、(农、轻、重)全面发展,(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3、(内向性)经济和(外向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以(外延性)的发展为主。

成绩:

(告别短缺,卖方变买方)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第三代领导人的新型工业化

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其次(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强调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3、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

4、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1.(从特点上看),它们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中国工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从体制基础、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时代是全面的计划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