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554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docx

高考模拟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题理科综合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B-11O-16S-32Zn-65Ba-137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蛋白质分解的酶都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胰岛素、RNA、淀粉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

C.脂质中的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含量迅速增加

2.下列生物学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人体无氧呼吸产物

C.用预实验可以为正式实验的可行性摸索条件

D.用卡诺氏液可以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此新闻一出,舆论瞬间被引爆。

下列有关基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等位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控制的性状不同

C.种群内显性基因的频率不一定高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细胞衰老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量减少

C.细胞凋亡是特定基因表达出相关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细胞发生癌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5.据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温暖海水中生活着一种致命的细菌,美疾病控制中心称,这种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可通过人体表面伤口或者是游泳者吞咽海水而进入人体内繁殖作乱。

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创伤弧菌细胞内的DNA呈环状,而人体核DNA呈链状且与蛋白质缠绕在一起

B.人体被创伤弧菌感染后,创伤弧菌与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此时该菌属于分解者

C.创伤弧菌能通过表面伤口进入人体内繁殖,可见皮肤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D.创伤弧菌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这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变异无关

6.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

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

正确的是

A.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需要使用样方法

B.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

C.若曲线表示死亡率减出生率的差值,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时最大

D.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则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期处于下降阶段

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2molSO2与1molO2反应制得2molSO3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

H2O2+2H++2I﹣═I2+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2O32﹣+4H+═SO42﹣+3S↓+2H2O

11.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H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所得的沉淀为BaSO3,后转化为BaSO4

B

向足量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氯水

溶液变蓝

还原性:

I->Fe2+

C

向FeCl2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FeCl2溶液部分变质

D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了吸水性和脱水性

12.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其反应原理如下,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电解池:

2Al+3O2Al2O3+3H2

电池

电解池

A

H+移向Pb电极

H+移向Pb电极

B

每消耗3molPb

生成2molAl2O3

C

正极:

PbO2+4H++2e=Pb2++2H2O

阳极:

2Al+3H2O-6e=Al2O3+6H+

D

1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

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

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

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2-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一个重为10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

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60°时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所用拉力F的值不可能为

A.5.0NB.

NC.

ND.10.0N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B.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能产生3个不同频率的光子

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16.把图甲所示的正弦式交变电流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A、B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t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

B.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V1、V2示数的比值不变

C.在t=1×10﹣2s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D.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50πt(V)

17.如图所示,同心圆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的电场的等势面,已知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

两点在另一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

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

曲线、

曲线运动,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电性相同

B.甲粒子经过

点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

点时的速度

C.两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D.经过

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

18.某地区的地下发现天然气资源,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P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内储藏有天然气.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k<l).已知引力常量为G,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

μmg时,A的加速度为

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μg

20.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斜面AC长为L,B为斜面中点.一物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最低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拉到B点撤去拉力F,物块继续上滑通过最高点C,设物块由A运动到C的时间为t0,下列描述该过程

中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物块的动能

随位移x、

加速度a随位移x、机械能E随位移x变化规律的

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21.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的水平光滑矩形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左右两端接有定值电阻R1和R2,R1=R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为m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导轨与棒的电阻。

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

甲和乙一端固定,另一端同时与棒的中

点连接。

初始时刻,两根弹簧恰好处于

原长状态,棒获得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第一次运动至最右端的过程中Rl产生

的电热为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刻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B.棒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的时刻,R2的电功率小于

C.棒第一次到达最右端的时刻,两根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的总量为

D.从初始时刻至棒第一次到达最左端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电热大于

三、非选择题:

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主要过程如下:

A.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B.分析纸带,求出橡皮筋做功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1、v2、v3、……;

C.作出W-v图象;

D.分析W-v图象。

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

等关系。

(1)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求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D”)段来计算。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

A.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B.通过改变小车质量可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3)在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纸带足够长,点迹清晰的纸带上并没有出现一段等间距的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23.(9分)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需测量一个标有“3V,1.5W”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

现有如下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3.0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约0.1Ω)

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0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kΩ,额定电流300mA)

(1)在该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填“A1”或“A2”),电压表应选择______(填“V1”或“V2”),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填“R1”或“R2”).

(2)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在乙图方框中完成实验的电路图.

(3)该同学连接电路后检查所有元器件都完好,电流表和电压表已调零,经检查各部分接触良好.但闭合开关后,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__.

(4)右图是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根据测出的数据,

在方格纸上作出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若将该

灯泡与一个6.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直接接在题

中提供的电源两端,请估算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P=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需作图,

可直接画在图中)

24.(12分)

质量为M的滑块由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组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以速度v从滑块的水平轨道的左端滑出,如图所示.已知M:

m=3:

1,物块与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物块从轨道左端滑出时,滑块M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水平轨道的长度;

(3)若滑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物块从左端

冲上滑块,要使物块m不会从右端越过滑块,

求物块冲上滑块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5.(20分)

如图所示的平行板之间,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20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E1=1.0×105V/m,PQ为板间中线.紧靠平行板右侧边缘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边界线AO,与y轴的夹角∠AOy=45°,边界线的上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25T,边界线的下方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2=5.0×105V/m,在x轴上固定一水平的荧光屏.一束带电荷量q=8.0×

10﹣19C、质量m=8.0×10﹣26kg的正离子从P点射入平行板间,沿中线PQ做直线运动,穿出平行板后从y轴上坐标为(0,0.4m)的Q点垂直y轴射入磁场区,最后打到水平的荧光屏上的位置C.求:

(1)离子在平行板间运动的速度大小.

(2)离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C的坐标.

(3)现只改变AOy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的大小,使离子都不能打到x轴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2′应满足什么条件?

26.(14分)

金属钼在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

钼(Mo)的常见化合价为+6、+5、+4。

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可制备单质钼和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

钼酸微溶于水,可溶于液碱和氨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钼精矿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钼精矿焙烧时排放的尾气对环境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一种实验室除去该尾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2的名称为________。

由钼酸得到MoO3所用到的硅酸盐材料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焙烧钼精矿所用的装置是多层焙烧炉,图2为各炉层固体

物料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数(φ)。

①x=________。

②焙烧炉中也会发生MoS2与MoO3反应生成MoO2和SO2的

反应,若该反应转移6mol电子,则消耗的氧化剂的化学式及物质

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5)操作1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碱浸液中c(MoO

)=0.80mol·L−1,c(SO

)=0.04mol·L−1,在结晶前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溶液中的SO

当BaMoO4开始沉淀时,SO

的去除率是________。

[Ksp(BaSO4)=1.1×10−10、Ksp(BaMoO4)=4.0×10−8,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27.(14分)

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

(1)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①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FeO)/n(CO2)=6,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1molFexOy,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醚。

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

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

则2CO2(g)+6H2(g)CH3OCH3(g)+3H2O(g)△H3=______kJ/mol。

①一定条件下,上述合成甲醚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填代号)。

a.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H2的转化率增大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容器中的n(CO2)/n(H2)值变小

②在某压强下,合成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

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T1温度下,将6mol

CO2和12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5min后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则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

=________;KA、KB、KC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3)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溶液中:

c(NH

)_____c(HCO

)(填“>”、“<”或“=”);反应NH

+HCO

+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

(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mol·L−1,K2=4×10−11mol·L−1)

28.(15分)

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橡胶硫化剂,改变生橡胶受热发粘、遇冷变硬的性质。

查阅资料可知S2Cl2具有下列性质:

物理性质

毒性

色态

挥发性

熔点

沸点

剧毒

金黄色液体

易挥发

-76℃

138℃

化学性质

①300℃以上完全分解;②S2Cl2+Cl2

2SCl2

③遇高热或与明火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④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

(1)制取少量S2Cl2

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

 

①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D。

③实验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提高S2Cl2的纯度,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

(2)少量S2Cl2泄漏时应喷水雾减慢其挥发(或扩散),并产生酸性悬浊液,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

①W溶液可以是________(填标号)。

a.H2O2溶液b.KMnO4溶液(硫酸酸化)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

29.(9分)

为探究植物甲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甲在光、暗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甲与一般高等植物相同,其叶绿体可吸收光能,参与这个过程的两类色素为。

(2)在黑暗条件下,植物甲通过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CO2,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暗期植物甲的CO2吸收总量始终大于0,这与ー般高等植物不同。

经进一步测定植物甲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酸性物质的含量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结合曲线图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3)在暗期,植物甲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物质等光合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

30.(10分)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但是组成人体的细胞却能够生活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这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请回答相关问题:

(1)体育课后小明同学感觉口渴,是因为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兴奋传至

从而产生渴觉,此过程是反射吗?

(填“是”或“否”)。

(2)上午第4节刚上课,小强感觉肚子有些饿,可是下课后他又觉得不是很饿了,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中的细胞分泌了,促进,从而升高血糖。

(3)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引起原尿的渗透压升高,进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尿量增多。

31.(10分)

某种鼠的有尾和无尾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

为研究其遗传特点,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合

父本

母本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1

无尾

有尾

全部是有尾雄鼠

2

无尾

有尾

有尾雄鼠:

无尾雄鼠=1:

1

3

有尾

有尾

有尾雌鼠:

有尾雄鼠:

无尾雄鼠=2:

1:

1

(1)根据第组的F1,可判断该种鼠尾长的遗传存在致死现象。

(2)根据组合③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为显性性状,且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②③两组的母本基因型是否相同?

;由于三组的F1中的雄鼠均正常存活,推测致死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32.(10分)

近日,中宣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1)要了解该地区某种野生耐旱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这种调查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2)调查发现,古浪县北部沙区野生植物有白刺、苦豆草、黄沙蒿、赖草等,呈块状或团簇状分布,这主要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需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气体的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