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21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docx

参考借鉴趣味数学100题全部小学阶段docx

趣味数学100题

1.苏步青爷爷做过的题目

甲和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

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几小时两人相遇?

如果甲带了一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10里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

问这只狗共奔了多少里路?

2.分面包

一个大人一餐能吃四只面包,四个幼儿一餐只吃一只面包。

现有大人和幼儿共100人,一餐刚好吃完100只面包。

这100人中,大众和幼儿各有多少?

3.怎样节省时间

烤面包片的时候,第一面要团2分钟,烤第二面时,面包已比较干,只要烤1分钟就够了,也就是说,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

小莉用的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她每天早上要吃三片面包,需要烤多少时间呢?

4.聪明的园丁

公园中心有九棵小树(位置如图)。

一个园丁每天要推车到树边灌水,而他的车子拐弯和后退都不灵活,只有前进才轻便。

所以,行李路线要尽量减少拐弯次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后来,他琢磨出一条巧妙的路线,车子只要拐三次弯就可以浇一遍水,他是怎么走的?

5.奇妙的侦察员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有一次,我们要侦察一座敌战铁路桥的长度。

敌人防守很严密,拔掉了路旁的里程碑,火车过桥时不许开窗,也不许张望。

侦察英雄老陈化了妆,乘上火车。

当车子过桥时,侦察员随着铁轨的“轰隆”声,半闭着眼睛养起神来。

奇怪的是,他下车后就知道了铁路桥的长度。

这是怎么回事?

6.渡河

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

那儿仅有一只很小的旧船,家规最多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否则就有沉船的危险。

起先,他带了菜上船,回头一看,调皮的狗正在欺侮胆小的兔子。

他连忙把菜放在岸上,带着狗上船,但贪嘴的兔子又要吃鲜嫩的青菜,农夫只好又回来。

他坐在岸边,看着这三件东西,静静地思索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渡河的好办法。

7.环城电车

无轨电车规定1-5站收费4分钱,6-10站收费7分钱。

11路电车行驶的是环城圆形路线,全程共有10个站。

售票员要准备几种价格的车票?

8.雨迹速度计

一天,刮着南风,突然下雨了。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西向东,开进车棚。

这时,孩子们发现两辆车侧面玻璃上的雨迹不一样,甲车玻璃上的雨迹较直,乙车的较斜。

你想想,在雨中哪一辆车开得快?

9.波迹速度计

在一条平静的大河里,两船向前航行,船头劈开水波,在船后留下一个楔形的“波迹”。

我们乘直升飞机摄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你看看哪只船开得快些些,为什么?

10.谁先到达对岸?

甲、乙两船在同一渡口摆渡。

两船都开足马力,从A点对准B点驶去。

但由于水流的冲击,甲船在C点靠岸,乙船在D点靠岸。

哪艘船先到对岸,为什么?

11.算术游戏

如果你有自述游戏子10枚:

1,2,3,4,5,+,-,R,÷,=各一枚,你能搭成一个等于22的算式吗?

(可以加括弧)

你还可用1,5,5,5,通过若干加减乘除运算得24.或用3,3,7,7,通过运算也得24.试试看吧。

12.默记数字的好方法

如果你要打电话,而又不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可以拨114或115查询。

服务员默记了不少电话号码。

有的按谐音记忆,有的按区域记忆,甚至年龄,年份,门牌,工号,乐谱等等,都被用来帮助记忆号码。

有一些电话号码是用数学方法记住的,我们抄了几个,请你观察一下,怎样用数学方法记住它们。

454647跃进电机厂

242628长江旅馆

454590建江中学

771542河南南路幼儿园

531357陕西北路粮店

242526闸北区第一制面工场

13.电话

在放学的路上,三个孩子为“上海有多少只电话”发生了争论。

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张华:

“大概有六万只吧。

王强:

“我想有好几十万只。

李庆:

“听说超过一百万只了。

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就一直去问市内电话局的伯伯。

电话局的伯伯向他们介绍了一段历史。

他说:

“解放初期,上海的电话号码是一位数字组成的。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1956年开始改用六位号码。

”三个孩子听到这里,相互使了个眼色,道过谢就走了。

他们已经知道谁说的话是对的了。

你知道吗?

14.电视机

小良家买了一架12吋电视机。

他觉得,屏幕长度好象没有12吋。

拿尺一量,果然只有23厘米左右,相当于7市寸。

小良到商店请教营业员叔叔。

叔叔说:

“小朋友,你不该量屏幕的长度而应该量对角线。

小良回家又量开了,嘿,对角线也不对啊,只有31厘米,还不到一尺呢!

他拿了尺又要出门,正好与下班回家的爸爸撞了个满怀。

爸爸问清了事由,看了看他手里的尺,笑着作了解答。

爸爸讲了些什么,你知道吗?

15.拼音积木

桌上有四块六面体积木,上面都写着A、B、C、D、E和F六个拼音字母。

每个六面体上,字母的排列是完全一样的。

请你说出A对面是什么字母?

B和C对面又分别是什么字母?

有什么根据?

16.速度惊人

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日益提高。

目前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每秒钟能进行1亿5千万次运算。

有一次,我问一群孩子:

“1亿是多少,你有没有一个概念?

比如说,一秒钟数一本书,数一亿本书要多少时间?

孩子们想了一想,叽叽喳喳地讲开了。

小珍说:

“从早上数到晚上。

小玲说:

“要数有三天三夜。

小琪说:

“今年数到明年。

小珊说:

“要数三年多。

小玮说:

“一辈子也数不完。

亲爱的小朋友,你想想,谁的回答正确。

17.漏掉的生日

一个小学生说,他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两个生日,其余的生日都漏掉了。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他很正经地说:

“真的,是这样!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吧?

他是哪年哪月哪日出生的?

18.小有理的故事

(一)

“小有理”常自以为聪明,提出一些似乎很“充分”的理由,有一次,他参观菜场卖蟹,大螃蟹每斤1元。

来了一个顾客说:

“我只要吃蟹脚,是否。

”营业员说:

“那不行啊,蟹掰掉脚要死的,蟹身卖给谁呢?

”这里,又来了一个顾客,他说:

“我正好只要吃蟹身。

嘿,这事真巧,小有理就对营业员说:

“那这么办吧,您把那堆蟹的脚都掰下,四角一斤,卖给这位伯伯,蟹身留下,六角一斤,卖给那位叔叔。

这样加起来,仍是卖一元一斤,不是很好吗?

哪知叔叔、伯伯和营业员都哈哈大笑,说他的办法不对,那么错在哪里呢?

19.小有理的故事

(二)

“小有理”对小朋友说:

“《学雷锋》这支歌,你们会唱吗?

有一次,我唱这首歌用了2分钟。

我们班的三个同学一起温暖这支歌,要用多少时间呢?

我算了一算:

2R3=6分钟。

小朋友,小有理错在哪里了?

20.汤姆的钢笔

外宾汤姆把钢笔遗忘在宾馆,上轮船回国了。

当宾馆服务员发现钢笔追到码头时,轮船已在十分钟前离岸。

服务员就乘快艇去追赶。

如果快艇的速度是轮船速度的三倍,服务员将在什么时候可以追上?

如果快艇的速度是轮船的两倍呢?

如果快艇的速度和轮船一样呢?

21.比赛

清晨,树林里的动物们都活跃起来了。

白兔兄弟商量进行跳跃比赛,看谁跳得快,跑得远。

兔弟弟建议,应让它先跳10次,兔哥哥才可开始起步。

兔哥哥同意了。

假如在同样的时间内,兔弟弟跳4次,兔哥哥跳3次,而兔哥哥跳5次的距离相当于兔弟弟跳7次那样远。

低廉,兔哥哥能赶上兔弟弟吗?

如果可能,它要在跳多少次以后才能走上兔弟弟呢?

22.采蘑菇

清晨,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走进森林采蘑菇。

九点钟的时候,他们准备往回走出森林之前,各人数了数篮子里的蘑菇,四个人加起来总共有72只。

但甲采摘蘑菇有一半不能吃。

在往回走的路上,甲把有毒的蘑菇全部丢了;乙的篮子底坏了,漏下两只,被丙拾起来放在篮子里。

这里,他们三人的蘑菇数正好相等。

而丁呢,他在出森林的路上又采了一些,使篮子里的蘑菇增加了一倍。

到走出森林后,他们坐下来,又每人各自数了数篮子里的蘑菇。

这次,大家的数目都相等。

你算算看,他们准备往回走出森林时,各人篮子里有多少蘑菇?

走出森林后,又有多少蘑菇?

23.奇妙的循环数

有一个奇妙的六位数,左边第一位是1.把该数乘以3,只要把左边第一位的“1”字移到最右边,而其他五个数字依次左移一位就行了。

这个数字是多少?

这个奇妙的数乘以2,4,5,6,7,答案也很有趣,当你知道它的来历以后,还可以救出其他几个类似的奇妙数字。

24.馋嘴的猴子

小猴子采来一些桃子。

它吃掉了一半,觉得不过瘾,又吃了一只。

第二天,它也是这样,先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一只。

第三天,又吃掉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一只。

第四天,小猴子打开柜子的时候,楞住了。

柜子里只剩下一只桃子了!

请问:

那天小猴子空间采来多少只桃子,怎么会那么快就吃完了呢?

25.铅笔、刀片、和橡皮

小郑过生日。

妈妈买一枝铅笔和一把刀片,花了一角一分钱;爸爸买一把刀片和一块橡皮,花了一角三分钱;爷爷买一枝铅笔和一块橡皮,花了一角二分钱。

他们一起把东西送给小郑,要他先算一算,铅笔、刀片和橡皮各要多少钱?

26.气垫船与快艇比赛

在平静的湖水中,一艘小快艇的最高速度是20米/秒,一艘气垫船也以20米/秒的速度和它并排前进。

气垫船说:

“快艇兄弟,我们就用这样的速度,到那条流速为4米/秒的河中去比赛。

先顺流而下1000米,再逆流回到起点,看谁先完成?

”小快艇想:

比就比吧,我逆流时虽然要慢一些,但是顺流时要加快的啊。

于是它们就开始比赛。

比赛的结果怎样,请你算一算(调头时间不计)

而如果河的流速是10米/秒或20米/秒,结果又怎样?

27.高明的蜂王

有一箱蜜蜂,每天辛勤地采蜜。

但是如果它们归巢时蜂拥而来,就会拥挤碰伤。

聪明的蜂王想了个办法,把蜜蜂分成三群,第一群50分钟归巢一次;第二群60分钟归巢一次;第三群70分钟归巢一次。

这样就避免了全体一起归巢的情况发生。

你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

28.电车相遇

叔叔给小冬出了一道题目:

“电车从某条线路和起点行驶至终点需要40分钟,回来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

如果每隔10分钟,从这条线路两端同时发出一辆车的话,那么,每一辆车共要遇到几辆对面驶来的电车呢?

小冬听了忍不住要笑,叔叔出的题目太容易了。

“全程40分钟,间隔10分钟,40÷10=4,迎面遇到4辆车”。

他正要回答,又一想,不对。

应该是5辆,因为一辆车离站时,正好有一辆对面开来的车进站;而它到终点站时又正好有一辆车发回,所以应该遇到5辆车。

他就这样作了回答。

频频表扬了小冬,因为他已考虑到离站时和到站时各要遇到一辆车的情况。

但是叔叔又指出,他应该对问题进一步思考、分析,才能正确解答这道题目。

29.小纸条变五角星

不用圆规和直尺,只用一张小纸条来帮助,你能画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吗?

30.圆里面的三角形

剪一张圆纸片,在里面折出一个正三角形,使它的三个顶点都在圆上。

你会吗?

(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圆内接正三角形)

31.布置跑道

要开运动会了,黄老师带领同学们布置场地。

200米赛跑的终点在直道,因为绕过一个半圆圈,外跑道的起点要挪前一点。

黄老师说:

“每道跑道宽1.22米,那么外圈跑道的起点分别要比相信的内圈跑道挪前多少米呢?

小林听了说:

“那你还没有告诉我们半圆跑道的半径是多少啊?

黄老师说:

“半径是用不着告诉你的。

小林和同学们讨论了好久,终于弄懂了。

你知道为什么吗?

32.地球的“腰带”

黄老师见同学们都懂了跑道的事情,就问了下面一个问题:

赤道是地球的“腰带”,它近似等于4万公里,可算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

如果假设这根“腰带”长出10米,那么它离开地球表面有多少高?

比如,一只小蚂蚁能从下面钻过去吗?

33.没有毫米刻度的尺

给你一把只有厘米刻度而没有毫米刻度的尺,要你在一张5厘米宽的纸上面画5根线,把纸分成同等宽的六条,你应该怎样画?

34.拼三角形

用橡皮泥把三根火柴粘接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正三角形。

再给你三根火柴和一小块橡皮泥,你能搭出四个正三角形来吗?

35.眯起眼睛想一想

一个正方体每边长3寸,表面涂着黑漆。

如果把它锯成每边长1寸的小正方体,可分成多少块?

其中:

四面有黑漆的小正方体;三面有黑漆的小正方体;二面有黑漆的小正方体;一面有黑漆的小正方体;每一面都不涂黑漆的小正方体各有几块?

你有没有立体的概念,眯起眼睛想一想吧!

36.从上海到哪里

有一次,一群孩子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有一场每边长1米的立方体木头,被割成许多每边长1毫米的小立方体。

这些小立方体一个挨一个地边起来,可以排多少长?

比如说,能不能绕你的学校一圈?

多数孩子说能绕学校一圈,也有的表示怀疑,绕这么大一圈,得要多少小木块啊!

后来,他们决定先算一算,计算的结果使大伙目瞪口呆!

你知道这些小木块将从上海一直排列到哪里?

37.小电视塔有多高

几个小朋友在科技活动的时候,讨论了这样的一个题目:

上海电视塔高206米,重约400吨。

如果在设计的时候,用同样材料做一个重量0.4公斤(即塔重的1000000分之一)的模型,开关完全相似。

那么,这个模型应有多高?

小鲁说:

“塔高206米,重400吨,多少米高重0.4公斤呢,比一比就行了。

即206:

400000=R:

0.4

R0.0002(米)=0.2毫米

不过算完这道题,小鲁自己也笑起来了,电视塔的模型竟然只有0.2毫米高,那得用放大镜才能看见它。

这种模型既难制造,又没实际用处。

大家都说小鲁算错了,错在哪里呢?

38.九子棋和象棋

九子棋九枚和象棋十六枚的匣子一样大小,正好排紧整整一盒。

现在要给棋子的表面涂色,问每副象棋的表面积与每副九子棋的表面积哪个大?

提示,假设匣子每边长12厘米。

39.从平面到立体

上题可以改为:

在两只边长相同的正方体匣子里放着两种球。

第一匣每行三球,第二匣每行四球,都正好如果球的材料完全相同,哪一匣重一些?

提示:

与上题一样,可以设匣子每边长为12厘米。

40.对虾

外贸人员为出口对虾设计包装。

如果对虾成对出售,每一对装一塑料依,每两袋装一小盒,每两小盒装一中盒,每两中盒装一大盒。

在四种包装上他应该分别写上几只装?

如果有一批对虾,装了大盒再装箱,装箱后余下一大盒,一小盒零一只,一共余下几只对虾呢?

41.蝉翼似的纸

一般的练习簿纸,厚约0.08毫米,和一根头发丝的差不多。

如果有0.01毫米的纸,真可说是“薄如蝉翼”了。

现在将一张这样的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

共折30次,你知道这一“叠”纸一共有多少高吗?

42.快菜

参观团来观摩朝红饭店的“快菜”-------炒蛋。

朝红饭店的同志问:

“要炒几只蛋呢?

”参观团的同志笑笑说:

“那要看顾客胃口的大小啰,最少吃1只,最多吃15只,我们临时通知吧。

不过,上菜速度是越快越好。

朝红饭店的一位老厨师把15只鸡蛋分别打入四个盘子,悠闲地等待他们要菜。

随便他们要吃几只蛋(1-15的范围内),他都能保证快速上菜。

你想,厨师的四个盘里,各打了几只蛋?

43.红绿灯

马路边的指挥灯是由红、黄、绿三盏灯组成的。

绿灯最高,黄灯居中,红灯最低。

请你回答一下,由三盏灯的亮或暗,一共可以发出多少种信号,其中我们用了哪几种?

它们的意义怎样?

没有用的是哪几种?

提示,因为要你把三盏灯可能发出的信号全部找出,所以最好想一个排列的规则,以免遗漏或重复。

我们假定,每天开绿灯要耗费4度电,开黄灯要2度电,开红灯要1度电。

那么三种灯全部不开是0度电,全开要7度电。

利用其他各种刑法需要电的数目,可以对所有的进行编号,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重复了。

44.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每天要抓到不少老鼠。

但它在吃老鼠以前,先要叫老鼠列队报数。

第一批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

第二批,花猫仍吃掉报单数的,第三批也是如此。

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与第二天近年来的老鼠一起重新排除报数。

后来,发生了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被留下的问题一只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就问小白鼠:

“你想了什么办法,能每天都留下呢?

小白鼠说:

“尊敬的大花猫先生,每天排除前我都先数一数人抓到了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相应的位置,就可以留下来了。

大花猫听了小白鼠的详细回答,很感叹地说:

“没想到,害人的老鼠里居然也有你这样聪明的小白鼠啊!

小白鼠行了一个礼,恭敬地说:

“尊敬的大花猫先生,不瞒您说,我并不是害人的老鼠,我是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溜出来玩的,您放我回去,好吗?

大花猫高兴地放它回去,临别的时候,大花猫还感谢小白鼠给它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呢!

你知道吗?

小白鼠每天应站在什么位置才能不被花猫吃掉?

(为了方便,我们假设第一天共有10只老鼠排队,第二天是20只,你拿出你的算术游戏子来试着排排看)

45.一个古老的游戏

这是一个古老的游戏,原来的名字叫做“八仙过海”。

认年纪,它恐怕比你爷爷的爷爷更老了,奇妙的是,其中的“诀窍”却是现代电子计算机用的二进制。

玩法如下:

取算术游戏子(或纸片)0,1,2,3,4,5,6,7共8枚,按图放置。

请小朋友默记某一个数字,但不要具体说出,只要告诉你他心中记的数字在上一排还是下一排就可以了。

你按图2所示的顺序把棋子收迭起来,

再按图3所示的顺序摊放开,

于是就成了图4.请小朋友再讲一次上一排还是在下一排。

再按图2收

再按图3放

成了图5

再请小朋友讲一次,你就可以猜出他心中默记的是什么数字了。

你想想看用什么办法算?

46.流向图

两个孩子在左岸,来了一队战士,需要渡河到右岸去。

但只有一只小船,每次仅能载一个大人或两个孩子,应该怎样渡河呢?

请你指挥吧。

你可能要提出问题,这队战士一共有多少人?

当你做完这道题后,就会明白,这个数字对你指挥渡河来说,关系不大。

47.牧羊少年的鞭子

杂技团正在演出“绳鞭”,穿着牧羊少年服装的演员拿绳鞭一挥,就把对面助手手中的纸一劈两半。

助手把手中留下的半张纸转过90º,“啪”一声,纸又被劈掉一半。

问劈了几鞭之后,助手手中剩下的纸是原来纸面积的

如果演员劈了10鞭,助手手中的纸剩下原来的几分之一?

48.排课程表的数学

要排好课程表,并不是很容易的。

某班上午的三节课为数学,语言,自然知识各一节。

但数学老师第三节课要出外听课;语言老师第二节要参加中心级备课;自然知识老师,一早要去记录和分析小气象台的数据,不能上第一节课。

问课程表应怎样排法,才能保证老师们既能按时教课,又能完成其他工作?

49.著名的“九宫算”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有的成果还被编进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去。

大约20KK年前西汉的《大戴礼》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夏禹治水的时候,洛水里出现了一只很大的乌龟,龟背上有一张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

图案用数字表示就是将于1至9九个整数填在方格里,而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加起来都等于15.

你知道这张图的填法吗?

你当然可以用凑数的方法将它完成,不过,若用移动某几个数字的方法,可能更加明确简单,且容易记忆。

50.角上的重复

1)一个三角形,每边有四点,至少有多少点?

2)一个正方形,每边有四点,至少有多少点?

3)一个五角星,每两个不相邻顶点的连接线上都有四点,共有多少点?

注意:

第三个问题没有指明“最多”或“最少”有多少点,因此答案在一个范围内都是正确的,并不能确定具体数字。

51.填正方形

把1,2,3,4,5,6,7,8八个数字填入图中空格,使每行每列的和为12。

提示:

与上题一样,注意角上的重复,你就可以先找出顶点的四个数来。

52.填三角形

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填入图中空格,使每条边上四个数的和都为17。

如果要求和都为20,应怎么填?

等于23呢?

提示:

先找出顶点的三个数。

53.填正六面体

把1,2,3,4,5,6,7,8八个数字填入图中空格,使立方体的任何一个平面上四个数据和都一样。

提示:

如果符合题意的话,任何一个平面上的四个数加起来都等于几?

54.花样填数

(一)

把1,2,3,4,5,6,7,8八个数字填入图中空格,使每条线(直径或圆周)上的四个数加起来的和都相等。

55.花样填数

(二)

把1,2,3,4,5,6,7七个数字填入圆圈,使每条线(半径或圆周)上的三个数加起来的和都相同,有几种可能的填法?

56.乘法填数

把1,2,3,4,8,12这六个数字填入圆圈,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乘积相等。

57.填成倍数

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填入图中空格。

这样,每一横行的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如果要使第二行的三位数是第一行的两倍,第三行的三位数是第一行的三倍,应怎样填数?

58.有几种填法?

把1,2,3,4,5,6填入表格内,要使得每一行右边的数字比左边的数字大,每一列下面的数字比上面的数字大,问有几种填法?

59.密码游戏

在这张纸上写着一段“密码”。

你要翻译它的话,可以把图上的字抄在方格纸是,再照另一张图画的方框,挖去阴影部分,盖在有字的图上,使箭头向上。

这里你就可以在挖去的方孔里,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地念了九个意思连贯的字来。

念完了这九个字,再把纸框顺时针方向转90º,继续念下去,念完再转90º,36个字都念完了,就明白这句“密码”的意思了。

如果你能懂得设计这种纸框和书写“密码”的窍门,当然可以自己另行设计。

60.24点(四人游戏)

取一副扑克牌,拿去其中J,Q,K,并指定A代表1。

然后平均分给四个人,各人都把牌理成一叠,数字向下,放在面前。

一位小朋友喊:

“一,二,三”,大家同时各翻出第一张,谁能运用加减乘除法先算出这四张牌是24点,就说声“有”。

三人说了“有”后,第四个人可指定三人中某人讲出算法来。

如果他讲对了,第四人把这几张牌收进。

如果他讲不出或讲错了,由他收进,游戏。

如果翻出的四张牌,四人都承认无法算得24点,则重来(翻过来諥各人牌尾)

某人的牌先完,他就得胜,其余感人按牌有多少排名次(越少越好)。

61.人人都会变的魔术

小明变魔术,拿出一叠预先编好号码的纸,共有20张。

他翻开第一张,上面写着1,然后把第二张放在一叠的底下,又把第三张放底下。

再翻开第四张,上面写着2,然后把第五张放底下,第六张放底下。

如此下去,翻完20张,张张连号。

表演完了,观众争论起来,有的小朋友认为,这算什么魔术,预先排好的嘛,人人会变。

也有的小朋友认为不那么容易。

你赞成哪一种意见呢?

我看你应该先试着变变看!

62.从谁开始

二十个小朋友坐成一个大圆圈,围住老师,要她出谜语给大家猜。

老师说了第一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水里就不见。

”二十个都举手要求回答。

老师说:

“这样吧,第一个谜语我请某个同学回答,而下一个谜语就由他左邻第三个同学回答。

这样轮流下去。

但回答过的同学就不再计算在里面了,好不好呢?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

只有小童站起来提了个附加要求,他希望回答第二十个谜语。

老师说:

“好的,最后一个就留给小童。

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应该让哪一个同学来回答第一个谜语呢?

63.分清奇偶数

你请一个同学在两张小纸片上分别写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两手各握一张,不给你看见。

你再请他将右手中的数乘2,左手中的数乘3,把乘积相加的结果告诉你。

如果是奇数,你即可猜出同学左手握的是奇数。

若是偶数,你即可猜出同学左手握的是偶数。

这样猜肯定是正确的,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64.猜年龄

你请一位小朋友不要把年龄告诉你,由你来猜。

但是你要他把年龄乘以3,再加上3,再除以3,再减去3,然后把答案告诉你。

这里,你再把答案加上2,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