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464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docx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沙尖子

备课人

刘兴媛

谭莉娜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15文具的家(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认读13个生字和斤字旁一个偏旁,会写“问、次、”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

1.学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课前

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

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文具们可伤心了!

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

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探究新知

(一)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

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

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二)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

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三)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

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

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四)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四)学习会写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

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4、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用生字扩词,

出示课件

板书

设计

15文具的家

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沙尖子

备课人

刘兴媛

谭莉娜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教学内容

课文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巩固生字,会写已经两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会写生字,读好人物对话。

2、感悟课文内容,养成好的习惯。

课前

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二、导入新课:

  一、观察图画,训练想像,培养习惯。

1、出示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文具,你会想些什么?

说什么?

2、先自己想,再做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导学生自主表达。

三、探究新知

(一)联系实际,学习表达,自我教育。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推选说得最好的学生作总结。

(二)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全班交流、汇报)

(三)感悟课文内容,读好对话。

 

出示课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

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

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

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

(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会写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五)巩固提升

1、生字找朋友。

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2、描红抄写。

3、教师巡视。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1、巩固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2、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从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

3、说说你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出示课件

板书

设计

15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疼爱平平安安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沙尖子

备课人

张秀芳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教学内容

课文16一分钟(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洗、已、”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区分形近字“己、已”;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

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

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难点:

1、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前

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一)看图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

教师启发谈话:

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

(板书)

(二)游戏:

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自读。

1、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课件

(二)识字。

1、出示生字。

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交流识字方法。

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

并组词,说话。

4、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三)朗读。

1、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互相纠错。

3、汇报读。

指名读全文,集体评议。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钟”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三、巩固提升

词语读写:

一分钟、钟头、时钟、元首、单元、已经、经办

四、归纳总结

 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

板书

设计

16一分钟

欠、元、包、钟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沙尖子

备课人

张秀芳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教学内容

课文16一分钟(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巩固生字,积累词语,正确书写“共、经、坐”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

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

1、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前

准备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一)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

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

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

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二)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

我们应该怎么做?

3、借助“要是......就......”句式,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共、经、坐”,认读字音。

2、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坐”字的第六笔竖的起笔高于两个小人的撇,最后一笔较舒展。

4、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三、巩固提升

1、出示课后第二题“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意思,练习说话。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认识一分钟也要珍惜。

 

出示课件

四、归纳总结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

 

出示课件

板书

设计

16一分钟

叹哈迟闹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铧尖子小学

设计者

李云华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17动物王国开大会(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认识“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13个生字,学会“要、连、百、还、舌、点”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

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

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师:

(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哪?

生:

动物园

师:

同学们喜欢动物吗?

生:

喜欢。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

动物王国开大会)

多媒体出示动物园图片

二、探究新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动物王国怎么了?

师:

动物王国怎么了?

生: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a)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b)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c)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指名读。

(b)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a)出示我会写的6个生字:

“要、连、百、还、舌、点”,指名认读、领读。

(b)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c)要:

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面的西将竖弯改成竖。

(d)连:

半包围结构,先写车,再写走之。

要注意车和走之的笔顺。

(e)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播放音乐

师范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要、连、百、还、舌、点”生字

板书

设计

《动物王国开大会》

要、连、百、还、舌、点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铧尖子小学

设计者

李云华

一年(下)

一年级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17动物王国开大会(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2、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重点

难点

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课前

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探究新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18个自然段)

(3)指几个同学朗读课文。

2、课文详解。

师:

文章里写了多少动物?

生: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师:

狗熊第一次用喇叭通知大家,少说了什么?

生:

(忘记了告诉大家开会的时间和地点。

师:

狗熊第二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Ppt课件

生:

狗熊没有说地点和具体时间。

师:

狗熊第三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生:

狗熊没有说明地点。

师: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

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3、再读课文。

(1)小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4、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

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我们要做一个思维

严谨、全面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出示课后题中的通知找出信息

 

板书

设计

 

 

《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一次忘记时间和地点

第二次   忘记地点和具体时间

第三次忘记交代地点通知要明确时间和地点

第四次通知成功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八里甸子小学

设计者

李海燕

马惠珍

年级

一年

(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18.《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重点:

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7个生字组词。

难点:

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1:

谜语导入家住深山里性情最调皮

惯会模仿人样子很滑稽

(打一动物)

2:

板书课题:

《小猴子下山》

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2字,读准多音字:

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常、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研读新知

 1、感知课文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

玉米地、桃树底下、西瓜地

掰、扛、扔、摘、捧、抱

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谁能尝试举例子。

(3)开火车认字(生字卡)

2、学习第一节(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来了,它首先来到玉米地里。

它看见玉米结的又大又多怎么做的呢?

(板书:

玉米地)

  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

它看见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掰、扛

3、理解掰、扛两个词语

 

(1)指名学生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一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都这样的动作呢,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导表情朗读

  指名上台表演

4、小结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

(三)、再次读文,学习生字

1、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生字。

2、指名认读,口头组词。

3、辨字:

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4、指导书写:

块: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右部的横折往上收,一撇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较舒展。

非:

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

两竖有长短,左竖稍短。

横画之间距离均匀。

常:

小子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

“巾”字略宽于“口”。

往:

三横距离均匀,长短不一。

(三):

课堂练习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2、仿写:

例:

又大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使用课件

三、拓展延伸:

自读课文2、3、4自然段,把读懂的地方记在书旁

板书

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

玉米地、掰、扛

教学

反思

学校

八里甸小学

设计者

马惠珍

李海燕

年级

一年

(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18.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重点

难点

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填空

又____又______又_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

课件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本节学习目标

(二)利用学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说说上节课的学习方法),教师引导,课件出示。

(1):

读一读:

读通课文。

(2):

想一想:

小猴子:

来到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_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

(3)议一议:

找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

(4)演一演:

有感情的朗读并表演。

2:

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组内学习

(2)汇报交流

 (a)提问:

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摘了什么?

(b)提问:

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

它的玉米呢?

 (c)提问:

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桃树底下:

扔____________摘______________捧____________

西瓜地:

扔__________摘_______________抱_______________

回家路上:

扔___________追_____________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过渡:

小朋友们,小猴子下山来,它白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国有大有多的桃子,摘到过又大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它这次下山来看到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板书:

空着手回家)

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

2、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提问:

那么第五自然段呢?

  问:

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

(参:

不好)

  问:

为什么?

大家讨论一下。

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三)巩固练习,学习生字

1、认一认,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2、找出本节会写的字,读一读、辨一辨。

3、指导书写

瓜:

第一、二笔均为襒,两撇方向不同。

竖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与撇相连。

进:

“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第三笔靠近横中线。

走之第二笔写的要短小,横中线起笔。

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

空:

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

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小结

本节你有什么收获?

 

出示课件

三:

拓展练习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都会去到那些地方?

会做些什么?

他会有收获吗?

自编故事。

板书

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桃树底下:

扔、摘、捧

西瓜地:

扔、摘、抱

回家路上:

扔、追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铧尖子小学

设计者

张晓宏

年级

一年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重点

难点

重点:

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

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课前

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

老鹰捉小鸡

师:

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

好玩极了!

师:

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

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

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

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4:

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

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长。

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6、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7、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

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太好啦!

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

(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 

生:

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

师:

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师:

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

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

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

(全班同学哄笑。

生:

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

“往下!

再往下点!

再往左!

”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

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师:

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

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

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学们提醒呢!

二、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出示白板课件

 

出示白板课件

板书

设计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八里甸子小学

设计者

李海燕

马惠珍

年级

一年

(下)

组长

李云华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