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325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docx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溶液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

 

B.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

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2、(2014•郴州)郴州是“温泉之城”,下列有关温泉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清澈透明的温泉水是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煮沸温泉水可降低其硬度

 

D.

用肥皂水可区分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2014•郴州)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C.

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0%

 

D.

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2014•成都)最易洗净沾有油污的餐具的是(  )

 

A.

冷水

B.

热水

 

C.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冷水

D.

加了餐具洗洁精的热水

5、(2014•成都)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0.09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

 

C.

40℃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

 

D.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6、(2014•赤峰)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高锰酸钾

溶剂

汽油

酒精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7、(2014•广西)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g分别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现象最相似的是(  )

A.CaO,NaOHB.NaCl,FeCl3C.CaCO3,Na2CO3D.KNO3,NH4NO3

8、(2014•大庆)图中a、b、c分别表示KNO3、NaCl、Ca(OH)2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时,A点表示KNO3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且变为T1时KNO3的饱和溶液

 

C.

T1时,将Ca(OH)2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温度高于T1时,KNO3溶解度大于NaCl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KNO3溶解度小于NaCl溶解度

9、(2014•大庆)下列各项指定数据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选项

数据

A

溶液温度

室温下10gNH4NO3溶于100g水中

室温下10gNaOH溶于100g水中

B

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甲醛(HCHO)

葡萄糖(C6H12O6)

C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5℃、101KPa下

25℃、101KPa下

D

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生铁

10、(2014•广东)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

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KCl溶液

 

D.

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11、(2014•贵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12、(2014•贵阳)关于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B.

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

 

C.

75%的医用酒精中,C2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

1

 

D.

在25℃时,KNO3溶液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13、(2014•河北)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

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14、(2014•湖州)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

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

 

D.

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

15、(2014•黄冈)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6、右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ZB、Y>Z>X

C、Z>Y>XD、X=Y>Z

17、(2014•金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

 

C.

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

18、(2014•南通)盐场晒盐后所得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

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

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19、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浓硫酸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20、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浓硫酸  B.医用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21、(2014•青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21

22、(2014•日照)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B.硝酸铵C.生石灰D.氢氧化钠

23、(2014•日照)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液体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说明该温度下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24、(2014•厦门)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C.

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D.

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25、(2014•上海)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泥沙

B.

蔗糖

C.

植物油

D.

大理石

26、(2014•沈阳)如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将110gM配置成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t1℃时,理论上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31.6g

B.

110g

C.

131.6g

D.

210g

27、(2014•泰州)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稀盐酸B.碘酒C.白酒D.KNO3溶液

28、(2014•天津)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氯化钠

C.

酒精

D.

花生油

29、(2014温州)10.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名称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溶解度/克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钾B.硝酸钾C.氯化钠D.蔗糖

30、(2014•宿迁)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

 

C.

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3℃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多的是甲

31、(2014•扬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B.

草木灰与氯化铵混合施肥

 

C.

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

D.

回收地沟油,用作食用油

32、(2014•大庆)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A.

50g

B.

10g

C.

100g

D.

40g

二、填空题

1、(2014•鞍山)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现有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丙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升高温度 .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丙<乙<甲 .

(3)盐碱湖当地的居民,有“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结晶方法,冬天捞到的“碱”,其溶解度曲线与图中的 甲 相似.

(4)在t1℃时,将1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 60 g.

(5)t1℃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演技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

2、(2014•鞍山)某同学欲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步骤:

计算、 称量 、量取、溶解.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

(3)该同学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014•郴州)将20克NaOH固体完全溶解在80毫升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某同学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位同学称取NaOH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花了较长时间,那么,他所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偏小 (填“偏大”或“偏小”).

4、(2014•成都)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

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溶解 (填步骤名称).

(2)配制过程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 3 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左 (填“左盘”、“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

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胶头滴管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如图该同学观察方式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水的体积,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2014•赤峰)如图是物质A和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A

110

114

121

126

139

B

31.6

45.8

85.5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B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填“甲”或“乙”).

(2)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3)温度t1介于 60﹣80 ℃之间.

6、(2014•广西)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 ;

(2)5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精确到0.1%)

(3)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 .

7、(2014•丹东)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在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加入甲物质 ;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丙 ;

(5)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甲物质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

8、(2014•贺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甲 = 乙(填“>”、“=”或“<”).

(2)若想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得甲晶体,常采用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方法.

(3)t2℃时,将15克甲放入装有50克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 .

(4)A点状态中乙溶液属于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9、(2014•呼伦贝尔模拟)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 _________ 克;

(2)在t2℃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 ;

(3)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

10、(2014•定西)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2)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方法是 蒸发溶剂、加入A物质、降低温度 (至少写两种).

(3)图中P点的含义是 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11、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A

2你认为___B__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⑵上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相等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饱和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______升高温度______;②______增加溶剂_______。

12、(2014•牡丹江)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甲 物质;

(2)t2℃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乙 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甲 < 乙(填“>”、“=”或“<”).

13、(2014•牡丹江)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 16 kg;将其中的50g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50 g;20℃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14、请根据溶解度曲线(17题图一)回答有关问题:

(1)1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g。

(2)分别将相同质量的氯化铵、氯化钠、硼酸的饱和溶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析出晶体最少的是。

(3)60℃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铵配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

小小到大的顺序是。

(4)如图二所示,室温条件下,将底部尚有未溶解

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欲使试管中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则可向烧

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B.冰块

C.硝酸铵晶体D.生石灰

15、实验室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的选种实验。

实验员发现实验室中只有粗盐,他决定先将粗盐提纯后再配制。

(1)粗盐提纯的过程为:

操作A→过滤→蒸发,操作A的名称为。

在蒸发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其目的是。

在进行该操作时,通常在实验台上放一个石棉网,该石棉网的用途是。

(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用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其它操作均合乎要求,最后溶液装瓶,请为该溶液写一张标签: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的溶解度 _________ 乙的溶解度(填“>”、“<”或“=”).

(2)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3)t1℃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 (填“>”、“<”或“=”).

(4)若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 _________ 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7、(2014•衢州)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

”是指 溶剂 ;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

 烧杯底部观察不到食盐固体颗粒 .

18、(2014•日照)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2)依据图一分析下列问题:

5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固体各4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其中 NaCl (填写物质化学式)得到饱和溶液;另一种物质的溶液中再加入 45.5 g该溶质,溶液恰好饱和;若将温度都降到2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填“>”、“<”或“=”)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依据图一分析,要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先 蒸发结晶 再过滤的物理方法.

(4)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结合图二分析石灰水中可能出现 变浑浊 的现象.

19、(2014•厦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10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左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100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

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负 极(填“正”或“负”).用 带火星的木条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填“<”、“=”或“>”).

20、(2014•上海)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①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A (填编号);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 CD (填编号).

②氯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