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jily.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13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jily.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细胞生物学jily.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细胞生物学jily.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细胞生物学jily.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细胞生物学jily.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jily.docx

《细胞生物学jily.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jily.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jily.docx

细胞生物学jily

细胞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

结构简单的细胞,没有膜包被的细胞核,如细菌等。

2.细胞融合:

两个细胞通过质膜的接触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的细胞只有一个;连续的细胞质膜。

3.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需要能量。

4.光合磷酸化:

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将ADP和无机磷(Pi)结合形成ATP的生物学过程。

是光合细胞吸收光能后转换成化学能的一种贮存形式。

5.细胞内膜系统:

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6.过氧化物酶体:

又称微体,真核细胞中含多种活性酶的细胞器。

利用分子氧化有机物。

7.溶酶体:

是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8.信号假说:

认为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质转至内质网上合成,然后在信号肽引导下蛋白质边合成边通过易位子蛋白复合体进入内质网腔,在蛋白质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出。

9.细胞通讯:

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受体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0.G蛋白:

是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βγ以异二聚体存在,α和γ属脂锚定蛋白。

11.染色质:

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12.基因组:

某一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

13.细胞骨架:

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蛋白网格结构,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和细胞运动等功能。

14.核仁:

细胞核内rRNA转录及加工产生核糖体亚基的结构,其构成包括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和颗粒组分。

15.奢侈基因:

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特征与功能。

16.细胞周期:

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

17.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18.癌基因:

通常表示原癌基因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19.细胞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20.细胞程序性死亡:

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某种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死亡”控制,所以也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二、简答题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1)原核细胞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无核膜包被,有拟核区;真核细胞核具有核膜。

(2)原核细胞无内膜系统,缺乏膜性细胞器;真核细胞以内膜系统的转化为基础,分化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内又以膜系统为基础分隔为结构更精细的单位——各种细胞器。

(3)原核细胞不存在细胞骨架系统:

真核细胞内有一个比较复杂的骨架系统,对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对细胞内部的一系列功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举出5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扼要说明其基本特征及在科学研究中的贡献。

(1)病毒和细菌的基因组很小,适于遗传分析。

最初关于基因调控的研究就是采用这些生物的。

病毒还可以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转染真核细胞以研究基因的功能。

(2)酵母有着真核生物的细胞组织结构,但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生长迅速并且易于遗传操作。

(3)线虫只有少数的细胞,且个体细胞数恒定,在发育过程中每一个细胞的形成都可以被追踪。

(4)果蝇最先被用于染色体特性的研究中,它在揭示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有很多基因在进化上很保守,与人类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

(5)斑马鱼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身体几乎透明,可用于快速寻找调控发育和组织发生的基因。

3.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

(1)线粒体和叶绿体有自己的DNA,以及自我复制、转录、合成蛋白质的一套结构,在遗传上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再转移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控制。

4.简述过氧化物酶和溶酶体的主要区别。

1、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形态与大小类似,但过氧化物酶体中的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晶格状结构,可作为电镜下识别的主要特征。

2、通过离心可分离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

3、过氧化物酶体和初级溶酶体的差别:

特征

初级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形态大小

多呈球状,直径0.2-0.5um,无酶晶体

球形,哺乳动物细胞中直径多在0.15-0.25um,内常有酶的晶体

酶种类

酸性水解酶

含有氧化物酶

pH

5左右

7左右

是否需要氧气

不需要

需要

功能

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多种功能

发生

酶在粗面内质网中合成

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经分裂与组装形成

识别的标志酶

酸性水解酶等

过氧化氢酶

5.举出5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

(1)2007年,M&P,基因打靶技术

(2)2006年,M&P,RNA干扰——双链RNA能够沉默基因表达

(3)2006年,Chemistry,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基础

(4)2004年,发现气味分子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成

(5)2004年,Chemistry,发现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6.NO是由哪些细胞生成的?

它使血管舒张的机理是什么?

NO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生成

机制:

乙酰胆碱→血管内皮→Ca2+浓度升高→一氧化氮合酶→NO→平滑肌细胞→鸟苷酸环化酶→cGMP→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2+离子浓度下降→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血流通畅。

7.试比较细胞质骨架三种主要成分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之间的主要异同之处。

细胞骨架主要成分的比较

微管(MT)

微丝(MF)

中间丝(IF)

成分

微管蛋白

肌动蛋白

6类中间纤维蛋白

相对分子量

纤维直径

22nm

7nm

10nm

纤维结构

13根原纤维组成的空心管状纤维

双股螺旋

多级螺旋

极性

单体蛋白库

踏车现象

特异性药物

有(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等)

有(细胞松弛素β、鬼笔环肽等)

结合蛋白

8.简述核小体的结构要点。

1、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核心颗粒;

2、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

3、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15-50bp的连接线DNA。

4、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组蛋白的H1

5、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9.染色体的三种基本功能元件是什么?

它们在稳定传代中各发挥什么作用?

(1)自主复制DNA序列:

至少一个DNA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2)着丝粒DNA序列:

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端粒DNA序列:

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0.比较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异同。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而吞噬泡直径往往大于250nm.

2、所有真核细胞都能通过胞饮作用连续摄入溶液及其可溶性分子,而较大的颗粒物质则主要是由特殊的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摄入的。

胞饮作用是一种连续发生的组成过程。

吞噬作用首先需要被吞噬物与细胞表面结合并激活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到细胞内并起始应答反应,因此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

3、吞饮泡形成机制不同。

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络蛋白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

吞噬泡的形成则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如果用降解微丝的药物处理细胞,则可阻断吞噬泡的形成,但泡饮作用仍继续进行。

同:

胞饮作用与吞噬作都属于胞吞作用

11.何谓蛋白质分选?

图解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分选途径。

蛋白质分选主要是指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在翻译的同时进入内质网,然后经过各种加工和修饰,使不同去向的蛋白质带上不同的标记,最后经过高尔基体反面网络进行分选,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并运送到目的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

广义的蛋白质分选也包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定位。

12.何谓信号转导中的分子开关蛋白?

举例说明其作用机制。

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除细胞表面受体和第二信使分子以外,还有两组进化上保守的胞内蛋白在信号转导途径中行驶功能,起着贩子开关的作用,称为分子开关蛋白。

 

13.已知的膜泡运输有哪几种类型?

各自主要功能如何?

衣被类型

GTP酶

组成与衔接蛋白

运输方向

Clathrin

ARF

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1

质膜→内体

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1

高尔基体→内体

Clathrin重链与轻链,AP3

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

COPI

ARF

COPαββ’γδεζ

高尔基体→内质网

COPII

Sar1

Sec23/Sec24复合体,Sec13/31复合体,Sec16

内质网→高尔基体

14.试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核孔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由胞质纤维、胞质环、腔内亚单位、柱状亚单位、带状亚单位、中央栓、核质环、核篮组成

功能:

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

双功能: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双向性:

物质入核转运&出核转运

15.细胞周期同步化有哪些方法?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人工选择同步法

1.有丝分裂选择法:

用于单层贴壁生长细胞。

优点:

细胞未经任何药物处理,操作简单,细胞同步化效率高。

缺点:

分离的细胞数量少,成本高。

2.密度梯度离心法:

根据不同时期的细胞在体积和重量上存在差别进行分离。

优点:

方法简单省时,效率高,成本低。

缺点:

同步化程度低,对大多数种类的细胞并不适用。

(2)药物诱导同步法

1.DNA合成阻断法:

最终将细胞群阻断于G1/S交界处。

优点:

同步化效率高,几乎适合于所有体外培养的细胞体系。

缺点:

诱导过程可造成细胞非均匀生长。

2.分裂中期阻断法:

将细胞阻断在细胞分裂中期。

优点:

操作简单,效率高。

缺点:

药物的毒性相对较大。

16.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请予以说明。

调节蛋白的组合是影响细胞分化的主要的直接的因素。

1.胞外信号分子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一部分细胞会影响周围细胞使其向一定方向分化,这种作用称近端组织的相互作用。

另一种远距离细胞间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激素来调节的。

2.细胞记忆与决定

一个细胞接受了某种指令,在发育中这一细胞及其子代细胞将区别于其他细胞而分化成某种特定的细胞类型,或者说在形态、结构与功能等分化特征尚未显现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细胞的分化命运。

3.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在卵裂过程中不同的细胞质分配到不同的子细胞中,从而决定未来细胞分化的命运,产生分化方向的差异。

4.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

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细胞分化的命运有明显的影响。

5.环境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温度、个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某些爬行动物、软体动物等的性别有影响。

6.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排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马蛔虫在卵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消减现象;纤毛虫营养核中染色体DNA大量缺失现象。

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而浆细胞由淋巴B细胞分化而来。

17.简要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1)cAMP信号途径

在cAMP信号途径中,细胞外信号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通过第二信使cAMP水平的变化,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

反应链:

激素→G蛋白耦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2)磷脂酰肌醇途径:

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使质膜上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18.简述cyclinB的降解过程。

19.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有何不同。

(1)细胞凋亡:

是一个受基因调控的主动的生理性细胞自杀行为。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段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apoptoticbodies),凋亡小体则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

整个过程中,细胞质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去,因而不引发炎症反应。

(2)细胞坏死:

是因病理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细胞坏死时,细胞质膜发生渗漏,细胞内容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

20.何谓细胞程序性死亡?

它在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死亡往往受到细胞内某种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死亡”控制,所以也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动物细胞典型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包括调亡、坏死和自噬。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生物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诞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

例如,人在胚胎阶段是有尾巴的,正因为组成尾巴的细胞恰当地死亡,才使我们在出生后没有尾巴。

从胚胎、新生儿、婴儿、儿童到青少年,在这一系列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得多,死亡得少,所以身体才能发育。

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一个成年人体内每天都有上万亿细胞诞生,同时又有上万亿细胞“程序性死亡”.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使人体器官维持合适的细胞数量得以正常运作的,正是“程序性细胞死亡”机制。

又如蝌蚪尾的消失,骨髓和肠的细生物发育过程中及成体组织中正常的细胞凋亡有助于保证细胞只在需要它们的时候和需要它们活的地方存活。

这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自稳平衡的保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1.试比较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异同。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它除了仍具有来源细胞的某些特性(如上皮癌仍可合成角质蛋白)外,还表现出癌细胞独具的特性。

(1)无限增殖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

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

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

(2)接触抑制现象消失正常细胞生长相互接触后,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要停顿下来。

癌细胞则不同,其分裂和增殖并不因细胞相互接触而终止。

(3)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癌细胞与其同源正常组织相比,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故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4)易于被凝集素凝集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更容易被凝集素所凝集,故引起癌细胞凝集所需的凝集素浓度要比正常细胞的低得多。

(5)粘壁性下降癌细胞合成葡糖胺聚糖减少,导致细胞粘壁性能下降。

(6)细胞骨架结构紊乱癌细胞中微管变短,排列紊乱,微丝亦发生结构异常。

肌动蛋白丝的量减少,引起质膜流动性增强,细胞属性发生改变。

由于细胞骨架结构紊乱,导致细胞外形亦发生改变。

22.细胞衰老有哪些特征?

(1)细胞核的变化:

核膜内折、染色质的固缩化。

(2)内质网的变化:

糙面内质网的总量减少

(3)线粒体的变化:

线粒体的数量随龄减少,而其体积则随龄增大。

(4)致密体的生成:

色素的积累等。

(5)膜系统的变化: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6)细胞间间隙连接及膜内颗粒的分布也发生变化。

23.说明癌症的发生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

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并不是完全没有活性的,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参与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

因此,确切地说,细胞癌基因是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细胞癌变的一类基因。

当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在没有接收到生长信号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地促使细胞生长或使细胞免于死亡,最后导致细胞癌变。

原癌基因反映了基因的功能获得。

抑癌基因是指能够抑制细胞癌基因活性的一类基因,其功能是抑制细胞周期,阻止细胞数目增多以及促使细胞死亡。

通常是一对等位基因均告缺失或都因突变而失去活性时,细胞发生癌变,此时缺失或突变的基因一般就是抑癌基因。

因此,抑癌基因反映了基因的功能丢失。

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区别在于癌基因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就可引起癌变,而抑癌基因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是野生型时,就可抑制癌变。

24.简述p53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p53由于细胞的DNA损伤而被激活,激活后,其蛋白产物一方面作为转录因子,启动p21的合成,p21与多种Cyclin-CDK复合物结合,抑制他们的活性,使其底物Rb蛋白不会被磷酸化,非磷酸化的Rb蛋白与转录因子E2F紧密结合,使E2F不能发挥作用,而E2F负责转录细胞进入S期的一系列关键基因,于是细胞停留在G1期检验点。

另一方面,p53也启动了与DNA修复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来修复受损伤的DNA。

如果损伤十分严重而难以修复,p53会启动促细胞凋亡的基因的表达,细胞进入凋亡程序,最终死亡。

25.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功能?

(1)封闭连接:

将相邻上皮细胞的质膜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阻止溶液中的小分子沿细胞间隙从细胞的一侧渗透到另一侧。

(2)锚定连接:

通过细胞质膜蛋白及细胞骨架系统将相邻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间连接起来。

(3)通讯连接:

介导相邻细胞间的物质转运、化学或电信号的传递。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

有机体可由单个细胞构成单细胞生物,也可由数个到无数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生物。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体构成机体的组织。

(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细胞代谢的有序性与自控型的失调。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基础。

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的分裂,细胞体积的增长,细胞的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全能性。

细胞的全能性:

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全套的遗传信息,既全套的基因。

它们具有遗传的全能性,多利羊克隆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并同时说明每一个细胞都有发育为个体的潜在能力。

(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破坏,就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6)关于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1.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

2.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与多层面的复杂结构体系;

3.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与子组织能力的体系。

2.以钠钾泵为例说明什么是主动运输。

钠钾泵由2个α亚基、2个β亚基组成的4聚体,也叫Na+-K+ATP酶,分布于动物细胞的质膜。

β亚基是糖基化的多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跨膜运动,但帮助在内质网新合成的α亚基进行折叠。

钠钾泵的运行机制:

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一位点结合,使其失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

Na+依赖的磷酸化和K+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的构象变化有序交替发生,每秒可发生1000次左右构象变化,每个循环消耗1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2个K+。

整个过程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有载体蛋白参与与能量的消耗,属于主动运输。

钠钾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体积;

②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

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3.试述溶酶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选的途径。

首先是溶酶体酶的合成及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RER),一旦磷酸转移酶识别了溶酶体酶的信号斑后,在每条寡糖链上便可以同时形成几个M6P,而多数溶酶体酶分子上具有多个N-连接的寡糖链。

如果当一个溶酶体酶分子与一个磷酸转移酶的识别位点相结合时,其亲和常常数为Ka=10^5L/mol,在高尔基体的TGN中,含有多个M6P的溶酶体酶与M6P结合,其亲和常常数为Ka=10^9L/mol。

在高尔基体的TGN中,受体分子集中分布在TGN膜的某些部位,使溶酶体酶与其他蛋白质分离并起到局部浓缩的作用,从而保证了他们以出芽的方式向溶酶体中转移。

M6P受体有两种,一种是依赖钙的受体,他作为胰岛素类生长因子II的受体,在pH为7左右时与M6P结合,而pH为6以下时则与M6P分离。

依赖于M6P的分选途径的效率不高,部分溶酶体酶通过运输小泡直接分泌到细胞外;在细胞质膜上也存在依赖于钙离子的M6P受体,同样可与胞外的溶酶体酶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酶送至前溶酶体中,M6P受体返回细胞质膜,反复使用。

还存在不依赖于M6P的分选途径。

4.以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吸收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LDL进入血液,通过与细胞表面的LDL受体特异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内化作用进入细胞,经脱被作用并与胞内体融合,胞内体膜上有ATP驱动的质子泵,将H+泵进胞内体腔中,使腔内的pH下降,从而引起LDL与受体分离。

胞内体以出芽方式形成运载受体的囊泡,返回细胞质膜,受体重复使用。

然后含有LDL的胞内体与溶酶体融合,LDL被水释放出胆固醇和PA供细胞利用。

5.图解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6.请总结细胞信号的整合方式与控制机制。

细胞对信号的整合:

(一)细胞对信号反应表现发散性或收敛性特征

(1)信号的强度或持续的时间不同从而控制反应的性质。

(2)在不同细胞中,因为有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分,所以即使同样受体而其下游通路也是不同的。

(3)整合信号会聚集其他信号通入从而修正细胞对信号的反应。

(二)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细胞信号转导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构成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

各种信号通路之间通过“交叉对话”相互联系。

由蛋白激酶形成的整合信息网络原则上可调节细胞任何特定的过程。

细胞对信号的控制:

细胞对外界信号做出适度的反应既涉及信号的有效刺激和启动,也依赖信号通路本身的调节,还有另一个重要机制,那就是信号的接触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细胞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对信号的适应:

一是逐渐降低表面受体的数目,游离受体的减少降低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敏感性。

二是快速使受体本身脱敏,从而降低受体和配体的亲和力,降低受体对胞外微量配体的敏感性。

三是在受体已被激活的情况下,其下游信号蛋白发生变化,使通路受阻,或者形成的受体-配体复合物不能诱导正常的细胞反应。

7.试述MPF的发现过程、实质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MPF即卵细胞促成熟因子,或细胞促分裂因子,或M期促进因子。

发现过程:

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MPF的研究。

1970年,J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