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109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语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

《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等多项训练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把自己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真实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中外伟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增进了解、激励自我。

学习这组课文后,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永远的童年”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

二、单元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三、教学措施

1、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2、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3、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4、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2

冬阳•童年•骆驼队      2

祖父的园子         1

童年的发现         2

儿童诗两首         1

口语交际习作二      3

回顾拓展二        1

 

5.古诗词三首

教学内容: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像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词的意思。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课前准备:

1、收集吕岩、杨万里、辛弃疾的生平。

2、有关古代童年生活的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牧童》、《舟过安仁》这两首诗。

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

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流程:

一、复习《所见》,导入。

1.齐背《所见》(清袁枚所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交流《所见》一诗中的牧童形象。

3.过渡:

听同学们背《所见》这首诗,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的样子,现在,我也给大家读一首题目就叫《牧童》的诗,看看诗中的描写敢一个什么样的牧童。

二、学习《牧童》,理解诗意。

1、简介作者。

2、师配乐范读。

3、思考:

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引导学生用一些词来描述,如:

悠闲、舒适、自在、自得其乐等。

4、生自由读全诗,要求读通,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

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6、指名诵读,正音。

7、理解古诗大意。

8、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9、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

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感悟诗情。

1.想象:

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

2.交流。

小结:

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

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3、背诵全诗。

体会感情。

四、学习《舟过安仁》

1、出示课件——《舟过安仁》

2、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3.生自由读诗。

4.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具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5、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3).交流诗的大意

6.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你喜欢他们吗?

为什么?

7.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

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8.背诵古诗。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诗。

预习《清平乐.村居》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草色葱茏牧笛声声

牧童安然恬静自由自在

饥来即食困来及眠

 

收篙停棹

舟过安仁聪明童稚

张伞使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诗词《清平乐·村居》,想像诗中情景,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四时田园杂兴》、《村居》。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后面是词的题目。

3.简介作者。

4.师小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启发谈话:

课文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课件

2.练习朗读,读准生字音,读顺诗句。

3.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4、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初步理解词的大意。

5、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文。

(2)交流理解的词。

(3)指名说说词的大意.

三、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1.师:

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2.交流。

3.请同学们边读边在头脑里产生相应的画面,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你最喜欢谁?

课件

4.生自由练读。

有感情的朗读。

四、改编成短文。

先说后写。

五、总结升华。

1、有感情的朗读,你体会到什么?

(幸福、快乐)

2.背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诗词。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文扩写成3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屋溪上

清平乐.村居幸福、快乐

锄草织鸡笼剥莲蓬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内容: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的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去了。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难点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2.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一)解释课题引入: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资料袋内容)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借助文中的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思考: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这些片段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中?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出示课件我会读。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学骆驼咀嚼(4)

想象驼铃用途(5-9)

想替骆驼剪毛(10)

追问骆驼去向(11-14)

4、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品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在四个片断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2.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②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交流体会(天真)。

有感情的朗读。

③总结学法:

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④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自学后三个片断

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出示课件。

读、体会(淡淡的忧伤)

三、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

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忧伤,暖暖的心情,失落和怀念)带着自己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

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

2.学完本课,你又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语言淳朴。

五、作业。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淡淡的忧伤

想象驼铃用处

想替骆驼剪毛深深的怀念

追问骆驼去处

7*祖父的园子

教学内容:

随着作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是一副明丽漂亮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萧红的资料。

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

(2)交流主要内容。

4、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摘吃黄瓜,追蜻蜓,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5、思考: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2、汇报交流:

⑴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

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让你的眼前一下子就明亮绚丽起来。

留意一下这句话中的“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

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⑵“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⑶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

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

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

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

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⑷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布置作业。

1、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

 

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自由、快乐幸福

       

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表达感受

8、童年的发现

教学内容:

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过程,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流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

2.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小组讨论: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我会读。

并指导书写。

(2)交流。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飞鸟等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化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3.分层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思考: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含义,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我”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二、探讨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三、再读课文,体味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的意思。

(1)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

“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布置作业

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板书设计

8.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善于发问

地理课上――>胚胎发育仔细观察

生物课上――>驱逐迫害认真思考

9*儿童诗两首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本课的教学课件,本课的教学挂图,课外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

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

(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1、指导学习《我想》

(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