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1960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某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为扎实推进**村新农村建设,切实完成县重点示范村的综合改造任务,根据来凤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下设5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为1372人,总户数为349户,有党员35名,耕地1397.7亩。

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592元,主导产业为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

**村现状,基本实现了村内通水泥路,通电,通电话电信。

自然排水设施通畅、道路畅通、电话进家。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团结、重干,实干,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

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以住宅改造、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

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

开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县、镇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

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整体推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倒排工期、落实保障,争取2012年10月1日之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达到申请验收标准,确保2012年12月30日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四、实现目标要求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到年末,实现工农业产值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以上。

小康住宅率达到4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40%、电话拥有率均要达到100%,全面实行合作医疗,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一)努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新型产业

1、做大做强品牌产业。

在现有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发展精细、高档蔬菜种植,并实现无公害林棚种植,提高来凤县菜市场的占有率,实现农民农业增收。

2、发展养殖业。

利用现有养猪、养羊的技术基础,扩大养殖规模,并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发展养鸡、猪、羊,实现养殖户创收,促进农民养殖业发展。

(二)村庄建设

1、道路改造。

加快村内道路建设,完善公路网络体系,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在短期内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建设任务,包括村庄主干道2条,宅间道路6条,通户道路200户共计10000米、达10000平方米,建设标准要求水泥路面,主干道水泥面宽6米、厚15厘米。

宅间道路水泥面宽2.5米、厚10厘米。

2、供水设施建设。

总铺设水管道2800米,其中主水管道800米、为内径30厘米,分支水管道2000米,为内径15厘米。

要求供水设施达到完善通畅。

3、庭院改造。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为体现农民的主体作用,庭院改造主要有农户出资,自行改造,村委会进行指导。

(1)院落:

地面要采用水泥硬化或水泥板硬化,院墙采用涂料统一刷白,改造后要达到院内干净整洁,房屋四周排水通畅,农具柴草堆放整齐,门窗墙壁无乱贴乱画,庭院美化绿化。

(2)厨房:

四周墙壁1.8米贴面转,以上部分涂白,有条件的可以吊顶,并要使用沼气灶或其它节能灶具,总体要达到整洁卫生、地面硬化、墙壁干净、案台清洁和物品摆放整齐。

(3)厕所:

均为水冲式厕所,地面铺设地板砖,四周墙壁贴面砖,要达到无积粪、无尿垢、无臭味、整洁卫生的标准。

(4)淋浴间:

四周墙壁贴白色瓷砖,地面硬化,顶部统一刷白或有条件的进行吊顶,最终要达到墙壁无水锈、无污渍,地面硬化合理,干净整洁,无污水。

(5)门楼:

进行统一改造,贴红色瓷砖,基本要达到统一颜色、统一高度、统一大小。

(6)推广使用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农户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可以有选择建设沼气池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也可以两样都使用。

改造的总户数为40户。

4、村内街道和游园绿化。

按照村庄规划和道路布局,对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和公共场所要进行绿化,绿化种类要涵盖树、花和草,具体道路两侧绿化5000平方米,500户门前绿化5000平方米,游园和花园绿化1100平方米,农户庭院内有条件的也可以栽树、种草、种花,总体绿化率达到35%。

同时规划建设的入村广场1个,2012年9月完工使用,游园以绿化为主,配备有石桌、石凳,健身广场配套有体育健身器材,供群众休闲娱乐和锻炼。

5、公共设施建设。

卫生室及村委会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其中卫生室150平方米,村委会及文化体育活动室面积150平方米,硬化室外面积500平方米,其中藏书800册以上,报刊10种以上,文体活动器材5种以上;健身广场人行道砖铺地,设置宣传栏,内容粘贴到位,并根据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达到地面硬化、宣传村情和休闲娱乐的效果。

(三)“五通”建设

1、通水:

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自来水到户率40%。

2、通电:

根据村庄规划,对村内的变压器、电线线路改造标准达到来凤县电业公司的要求,实施电网改造工程,供电可靠率、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用电户数均达到100%。

3、通广播电视:

按照来凤县广电局的要求,广播电视用户入户率达到100%。

4、通电话电话(含手机)入户率100%以上。

5、宽带:

宽带到村,入户率达到10%以上。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及卫生防疫体系健全,适龄儿童入园率、入学率达到100%,村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到100%;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有效开展,农民技术员比例达到15%,信息、通讯畅通,电话(包括移动电话)入户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五)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效推进

村级民兵、妇女、共青团、调解、治保、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组织机构健全,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全面落实村务公开,积极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经常化,村民的科技意识、民主意识、诚信意识及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加。

五、具体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

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要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首先要建立一个固定的版面和宣传栏,第二印制新农村建设宣传条幅6条、刷写小标语50条,第三利用群众代表、党员代表进行宣传,达到家喻户晓。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向农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让他们懂得新农村建设既是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更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

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投资投劳,从改造道路、住宅、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治理村容村貌入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有序进行

1、村庄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积极配合县镇规划部门对村庄进行整体的改造规划,并要在抓好村庄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内道路改造、供水设施的修建及改造、房屋的改造、村庄绿化和沼气建设带动的“三改”工作。

使村庄改造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标准。

2、村庄建设。

根据**村的实际情况,以新农村居住区建设为中心,采取传统与现代房屋建设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村庄改造。

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村庄内废弃的旧房、已新建房需退旧房、猪牛栏、厕所和一户多宅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

对尚可利用的房屋在村委会安排下依法流转,对废弃的或是无人管理的建议折掉,在规划范围内重新建设。

村庄整治改造:

以“环境整洁,道路通畅”为基本目标,在全村全面推开“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工作,整治脏、乱、差现象,准备增设垃圾箱2处,柴草垛设在村上指定位置。

搞好房屋建设规划,实行人畜分离,适当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建立村规民约,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

村庄整体改造:

全部淘汰石棉瓦棚、土草房、砖土混合平台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行改造。

按照规划要求建成新农村居住区,以供养沼气为主在居住区周边发展养殖区、加工区等。

养殖区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以鸡、猪养殖为主,设立“养殖小区”,带动群众养殖、供应群众用沼气有保障,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3、“三改”工作

改水:

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好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

通过对水源改造和供水工程设施建设,使我村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20%。

改厨:

厨房改造率达到40%。

改厕:

坚持户厕改造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全面推广水冲式厕所,户厕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

4、农村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服务中心建设:

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

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

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置村民教育、健身娱乐、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

村庄绿化:

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把我村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六、工程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工程建设投资概算

**村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分为七大块内容:

即村内道路、供水管网、房屋改造、庭院改造、产业建设、绿化工程、村委会办公大楼等多项工程。

经专业人员测算共需资金约300万元。

2、资金筹措方式

按照向上争取一大部分,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

2011年上级安排项目130万,争取2012年从项目中安排140万元,剩余30万由村民群众筹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

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要求领导小组成员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新农村步伐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在镇党工委的领导下,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抓好各项利民政策的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为保障村庄建设及改造质量,积极吸纳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督察小组。

通过督察组对工程质量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程度,并对工程的质量、数量和进度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工作组,针对出现的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从而确保村庄改造如期并保质保量完成。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我村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要把共产党员先进、表率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以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效来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将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

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附件:

1、**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村新农村建设监督组

组长:

成员:

 

**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