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705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docx

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

2003年中考化学试题报告评价

评价组共收到包括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淄博市、聊城市、泰安市、济宁市、滨州市、菏泽市共11份试卷。

各市试卷都遵循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大了中考改革的力度,努力发挥每道试题对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正确导向作用。

与往年比较,2003年各试卷的命制水平和试题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都有较高的区分度和效度,适宜的难度,更好地实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和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各份试卷的分值、题型结构见附表1,试卷内容结构见附表2。

 

附表1试卷分值、题型结构

单位

试卷

性质

考试

时间

试卷

满分

题目

数量

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题

实验题

计算题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值

济南

独卷

60

50

22

24

48%

9

18%

11

22%

6

12%

青岛

独卷

70

50

20

10

20%

20

40%

12

24%

8

16%

烟台

独卷

90

120

37

40

33.3%

37

30%

27

23%

16

14%

威海

独卷

60

70

13

14

20%

26

37%

22

32%

8

11%

潍坊

独卷

50

50

18

20

40%

15

30%

10

20%

5

10%

泰安

独卷

50

50

20

15

30%

16

32%

11

22%

8

16%

济宁

独卷

60

50

20

20

40%

14

28%

9

18%

7

14%

聊城

理综

30

16

10

33%

10

33%

6

20%

4

14%

淄博

理综

52

18

20

33%

19

44%

8

25%

5

16%

滨州

理综

50

19

20

40%

14

28%

10

20%

6

12%

菏泽

独卷

50

50

18

20

40%

9

18%

14

28%

7

14%

附表2试卷内容结构

单位

基本概念

元素化合物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分值

比例

济南

13

26%

14

28%

11

22%

12

24%

青岛

18.5

37%

9.5

19%

15

30%

7

14%

烟台

23

19%

46

38%

33

28%

18

15%

威海

20

27%

20

30%

22

32%

8

11%

潍坊

14

28%

19

28%

10

20%

7

14%

泰安

15

30%

14

28%

13

26%

8

16%

济宁

12

24%

17

34%

14

28%

7

14%

聊城

6

20%

12

40%

8

26%

4

14%

淄博

13

25%

17

33%

17

32%

5

10%

滨州

17

34%

14

28%

11

22%

8

16%

菏泽

18

36%

11

22%

14

28%

7

14%

2003年菏泽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紧扣大纲、教材,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实加强了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考查,试题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适当,题量合理。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立足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基本涵盖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2.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试题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利用教材知识解决教材以外的问题,较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

13题通过图象和其它已知信息,让学生判断参加反应的金属和观测图象后能得到的其它结论。

3.试题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14.(3分)家用玻璃水杯中分别装有蒸馏水和10%氯化钠溶液,如果不限定使用化学方法,你有哪些办法可以将他们区别开来(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该题为不定向开放题,方法开放、答案开放,考查学生对同一问题多角度、多方法加以分析、解决的能力。

15.(4分)现有一瓶漏置在空气中而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此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简要叙述实验方法和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原理的掌握和实验过程的设计。

16.(7分)某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该气体的组成(所用试剂均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

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F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的物质。

于是他得出如下结论:

该气体中

①肯定不含CO2②肯定含CO③肯定含H2O④肯定含H2⑤可能含N2

(1)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

(2)为使实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需将上述实验中的实验装置(A—F)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连接顺序按气流的方向从左到右应依次是(填代号)。

(3)重新连接后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重新连接后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该题题目创设情境严密,低台阶、小坡度,第

(1)考查知识;第(3)、(4)考查仪器装置的作用;第

(2)考查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探究性题目在试题中略显不足,建议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2003年青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紧扣大纲、教材,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大纲规定的内容,以双基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着力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

试卷卷首以卡通人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友情提示,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

二、试题特点

1.试题以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依托,注重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全面覆盖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用语、探究实验和基本计算)。

同时避免考核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而是重在考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为培养能力、养成素质而重视课堂、重视学生的参与,进一步重视双基、夯实基础。

2.试题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切实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

特别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

如:

12题物质的检验;13题物质的推断和实验设计。

3.重视对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等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内容的考查,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同时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如:

16题涉及到世界环境日、17题“神州五号”飞船、14题钢铁的腐蚀等。

4.试题重视对思维过程的考查,尤其是对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导向。

14题对钢铁的腐蚀条件进行探究,并且提出防止钢铁腐蚀的措施;20题以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课题的科学探究为线索,进行科学探究基本要素的考查,涉及到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方法、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等,试题难度不大,但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非常明确。

20.(8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

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

用药品如A图所示,

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

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

示,他们在反应前后

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

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

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的结论。

[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

(不超过30字)。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是。

5.试题中设置了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分析及表达等能力。

如:

15题,本题以“维恩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能否准确、合理地表述信息的能力。

试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信息表述方法。

解答该题时,要十分重视所选化学事物的对应关系,找准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对应关系,对于引发学生思考起到了积极作用。

15.(2.5分)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

我们可用下图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

将两种事物的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内。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非选择题的得分点是否多了一些,以至于部分质量较好的题目不能很好地体现它的价值,建议在以后的命题工作中进行考虑。

 

2003年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紧扣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考查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视野开阔;题设情景较为新颖,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的原则,较客观地鉴别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层次。

二、试题特点

1.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理念。

许多试题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体现了用教材知识解决教材以外的问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2.试题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体现出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和教育性。

如:

2题水污染的问题、7题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的问题、19题新能源的开发、氢能源的发展等。

努力创新,注重思维过程的展现,加强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

试题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如:

16题配合抗击“非典”的形势从正面引导学生相信科学。

3.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视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实验内容所占比例为22%。

试题涉及到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与反应、常见物质的鉴别、提纯、以及仪器的使用等。

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评价实验的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考查。

22题第

(1)小题考查装置的连接,第(4)小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设计。

22.(5分)用下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并完成下列任务:

1用干燥的CO还原CuO②检验CO还原CuO的气体生成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流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连接顺序应是(填仪器接口字母):

()接(),()接(),()接()。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气体,后加热氧化铜的理由是。

(3)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该套实验装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你提出的合理处理意见是

4.题型设计新颖、合理,题目难易适当。

既有很好的水平测试功能,又发挥了鉴别选拔的功效。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开放性及探究性的题目略显不足,建议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2.部分题目的赋分合理性有待商榷。

 

2003年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覆盖面宽,全面灵活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题量适中,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例得当。

试卷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以试题为载体,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社会和环境的意识,充分发挥了试题的教育作用。

重视化学实验,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突出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紧密关注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如:

题目中涉及到食品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燃料电池、环境保护、世博会、交通事故、化工厂选址、家用电器线路问题等,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

2.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实验。

考查方式突破了单纯考查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现象的羁绊,加大了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

如:

第7题考查了实验装置及操作的分析;14、17题考查了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18题将探究金属生锈的实验融入生活实际的背景之中,通过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考查了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结论进行反思、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加大了探究题和开放题的考查力度。

全卷有17分相关题目,占全卷的34%。

较为典型的是18题:

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探究的多种要素,而且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开放性均较强。

以小强家的家用电器线路出现故障为背景,提出“不同金属的接口处都易生锈吗?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反思结论与现象的关系等,最后结合实验结论给电工师傅提出合理建议。

这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宽广的空间,不仅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还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情感的理念。

4.计算题把化学计算过程融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对初中化学计算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第16题答案是否具有开放性。

如果选择⑤的话是否合适,请考虑。

2.个别问题的情境设置很新颖,但涉及到的知识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存在一定距离。

请命题时加以考虑,如何使设计的问题情境更好地贴近初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

2003年济宁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教育部中考改革的精神,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着意加强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特点突出。

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考查了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信息给予题、开放性试题较多,体现了中考试题命题方向,贯彻了教育改革方针,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

二、试题特点

1.体现“STS”的教育理念,学科特点突出

试题突出化学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重视与生产、生活、生态、环保等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相联系;注意体现“STS”的教育理念,突出学以致用,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该类试题如:

第1、8、10、11、14、18题等。

10.生产与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将养鱼池中的水通过水泵向空中喷洒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B.化学肥料可引起土壤酸化、使水域氮磷含量升高,严重污染环境,应禁止施用

C.蚊虫叮咬分泌出的蚁酸能使人产生疼痛感,在叮咬处涂抹少量的稀氨水可减轻疼痛

D.用布袋、纸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途径

2.重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试题通过对常见仪器托盘天平(第15题)和检验工业废水成分(第18题)等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考查力度,突出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18.(5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当地农村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探讨综合治理的办法。

经多次勘测和实验分析初步断定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Cu2+、OH—、NO3—四种离子。

试回答:

(1)经实验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水呈明显碱性,则甲厂排放的废水中一定含有离子,乙厂排放的废水中一定含有离子。

(2)经该化学活动小组对甲、乙两厂废水的深度研究发现:

将甲、乙两厂排放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后,经沉淀、过滤得到的废水澄清、透明,主要含有物质,用于浇灌农田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

(3)请结合你学习的化学知识,设计一确定甲厂废水中所含离子的实验方案(要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并分析得出结论)。

3.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试题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增加了探究性实验。

题目运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确定“水壶一次净”的成分和使用范围(第8题)。

8.市面上出售的“水壶一次净”能较好地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为确定它的成分和使用范围,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加入锌粒后,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可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2)另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后,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经实验,该同学关于“水壶一次净”的下列结论与推论中合理的是

A.主要成分是盐酸,实验

(1)多余

B.主要成分是盐酸,实验

(2)多余

C.主要成分是盐酸,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可放心使用

D.主要成分是盐酸,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应适量使用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收集证据并结合实际进行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4.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吸收信息、分析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

第13题:

足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跟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分析图象后,你可得出的结论有:

(1)。

(2)。

(3)。

试题一是将抽象的函数图象与简单的化学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结合,做到了“高起点、低落点”;二是增加了答案的开放性,体现了中考试题的命题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中考命题的新发展。

试题增加了简答题型,通过考查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个别考核点如:

甲醇的化学式、氨水的使用等超出了大纲要求。

2.个别题目冗余信息较多,有待于在今后的命题中进一步改善。

 

2003年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遵循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思想,紧扣大纲和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特点突出,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考查了初中化学的所有重点内容。

试题的设置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注意联系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

题量合理、结构简明、难度适中,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利于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突出考查了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和学生的化学基本技能,知识覆盖面较广,重点突出、难度适当、结构合理、学科特点突出。

对大纲要求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等基本内容进行了考查,涉及到化学变化、分子、原子、气体的制取、溶液、常见单质与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

降低了化学计算的难度,对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重视课堂、重视学生参与,进一步重视双基、夯实基础,具有积极的作用。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第2题)、日常生活常识(第1、6、13、14⑴题)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了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

1.下列物质的变化:

①铁杵磨成针②刀不磨生锈③舞台上用干冰产生云雾④战场上用红磷制造烟幕。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面对今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民动员,科学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

测量体温用的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

A.用自来水冲洗B.在沸水中煮20─30分钟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D.在火焰上灼烧

通过对温度计、活性炭、碘盐、绿色氧化剂等知识的考查,既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考核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试题注重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例如第17题:

17.依据化学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结论,并根据结论推测同类物质的性质,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请你仿照表中的示例,以所学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例,填写表中的所有空格(所填实验结论不能重复)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结论应用(举例说明)

例: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钾溶液也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氯化钠、氯化钾溶液都能与硝酸银的白色沉淀

(3)

该题适当的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并且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有的题目中量和单位的符号书写欠规范,如将“mL”写作“ml”,“pH”写作“PH”,建议规范各类符号的书写。

2.建议Ⅰ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Ⅱ卷设计版面时应注明各小题的分数,进一步规范试卷版式。

3.建议命题中,进一步提高试题的创新性。

 

2003年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报告

一、总体评价

试题符合教育部中考改革方向和有关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试题兼顾初中毕业和升学双重功能,集“学业标准测验”与“常模参照考试”于一体。

在注重对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双基”考查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测试。

试题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结合本市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环境、科学发展为背景素材,设置具体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了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基础地位,强化了化学实验设计的考查力度。

试题增加了信息给予题和开放性的题目,考查了学生准确利用信息,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对教学改革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特点

1.运用“双基”,考核能力

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运用知识、技能考查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在兼顾毕业与升学双重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突出特点,强化实验

试题中化学实验占整个试卷的28%,题目在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如:

第3、9、13题)、基本技能(如:

第16、17、24题)的同时,加大了实验设计和分析推断能力的考查力度(如:

第18、29、30、36题)。

29.(10分)废物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

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利用废旧干电池中锌皮和下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