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623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docx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优秀QC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

新加坡项目部QC小组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小组概况3

三、选题理由4

四、现状调查4

五、目标设定5

六、原因分析5

七、要因确认6

八、制定对策10

九、对策实施11

十、效果检查13

十一、效益分析14

十二、巩固措施15

十三、总结和今后打算15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新加坡项目部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新加坡轨道交通大士西延长线C1686和C1687标段主要包括三座高架车站和3.9公里铁路高架桥梁。

C1686标铁路桥面防水层面积共计29000㎡,C1687标铁路桥面防水层面积共计25760㎡。

该防水工程由三道工序组成,首先滚刷双组份环氧树脂底涂,然后喷涂双组份聚氨酯面涂,最后施作双组份环氧树脂防滑层(同步撒布石英砂)。

防水工程量大,新加坡天气多雨,工期紧张,防水喷涂质量直接影响该市政工程使用功能和外观。

图1-1梁面防水示意图

二、小组概况

QC小组概况表2-1

小组名称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新加坡项目部QC小组

课题名称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

小组成立时间

2014.12

TQC教育

100学时/年

注册编号

课题编号

活动时间

2015年1月-2015年6月

活动次数

20

出勤率

100%

小组成员概况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职务

职称

学历

小组职务

小组分工

魏景涛

35

项目总工

高工

本科

组长

小组活动总部署

胡国云

34

技术部长

工程师

本科

副组长

PDCA体系运行

罗志强

30

质检员

工程师

本科

组员

质量检查

郑皓文

27

技术员

助工

本科

组员

方案实施

李永建

27

技术员

助工

本科

组员

方案实施

涂涛涛

27

质检员

助工

专科

组员

方案实施

周飞

24

质检员

助工

本科

组员

质量检查

Shafiqul

28

现场督工

-

-

组员

质量检查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01月05日

三、选题理由

1、由于公司首次接触防水工程,无防水施工经验,导致施工初期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返工率较高。

2、工程施工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必须保证防水的一次性喷涂合格率。

3、工程成本控制的需要,必须降低防水喷涂的返工率。

4、有必要总结防水施工工艺,形成企业标准。

5、优良的施工质量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

经以上分析,我们小组确定了QC课题为:

《提高双组份防水涂料一次性喷涂合格率》

四、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对本项目已施工防水随机抽查100点,调查结果如下表4-1,并绘制排列图:

防水质量调查表表4-1

序号

检查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防水层产生气泡

20

66.7

66.7

2

防水层厚度不足

4

13.3

80

3

基层处理不合格

3

10

90

4

防水层搭接不足

2

6.7

96.7

5

防水堵塞预留孔

1

3.3

100

合计

30

100

注:

合格率(100-30)/100=70%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01月10日

 

图4-1防水质量影响因素排列图

制图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01月20日

由以上图表可知:

防水层产生气泡质量问题最多。

影响防水喷涂质量的主要问题为防水层产生气泡,在施工中应重点控制。

五、目标设定

通过以上分析,只要解决防水层气泡问题,就能够使防水一次性喷涂合格率达到(100-30+20)/100×100%=90%。

因此,我们设定活动目标为:

防水一次性喷涂合格率达到90%。

图5-1目标设定柱状示意图

制图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01月30日

六、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针对可能导致防水产生气泡的所有原因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因果分析图。

七、要因确认

根据末端因素,绘制要因确认计划表,对末端因素逐一进行分析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表7-1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施工未交底

检查技术交底情况

查看记录

现场考核

交底合格率100%

涂涛涛

2月15日

2

工人无岗前培训

检查新上岗人员培训情况

查看记录

培训合格率100%

涂涛涛

2月15日

3

分工不明确

检查工人定岗情况

调查分析

主要技术工种不换岗位

周飞

2月15日

4

喷涂机未定期维修保养

检查日常维保情况

查看记录

定期维保且有记录

Shafiqul

2月20日

5

重复利用工具未清洗

检查重复利用工具清洁情况

现场调查

用异丙醇、二甲苯等溶剂清洗干净

郑皓文

2月20日

6

环氧树脂底涂搅拌不均

检查现场实操情况

现场调查

底涂搅拌不成团、表面无气泡

李永建

2月20日

7

聚氨酯面涂混合不均

喷涂机的混合原理

调查分析

面涂呈均匀灰白色

李永建

2月20日

8

材料过保质期

检验进场验收记录

查看记录

现场调查

12个月保质期

罗志强

2月25日

9

储存环境不宜

检查现场储存环境

现场测量

在15-35℃的干燥的环境下储存

罗志强

2月25日

10

环氧树脂底涂配料误差

检查现场实操情况

现场观察

按规定比例配料

李永建

2月25日

11

未检测基面残余湿气

检查基面残余湿气含量的检测情况

现场调查

基面残余湿气含量不高于4%

李永建

2月25日

12

环氧树脂底涂未充分固化

检查施工工艺

现场调查

严格按标准实施

罗志强

3月1日

13

养护差

检查养护措施

现场调查

养护期内封闭交通并避免直接遇水

郑皓文

3月1日

14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检查夜间施工照明设施配备情况

现场调查

每跨4个1000瓦LED照明灯

涂涛涛

3月1日

15

温度高且施工速度慢

调查施工现场温度和环氧树脂底涂施工时间

调查分析

23℃,30min完成30℃,20min完成

郑皓文

3月1日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2月10日

要因确认1:

施工未交底

标准:

交底合格率100%

实测:

小组成员涂涛涛于15年2月15日随机调查了5名工人技术交底情况,形成统计表7-2。

交底情况统计表表7-2

工人

Shafiqul

Jimmy

Navas

Jahangir

Zainal

是否交底

掌握程度

合格

制表人:

涂涛涛时间:

2015年2月15日

结论:

通过检查发现工人对交底内容掌握良好,100%达到合格标准。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2:

工人无岗前培训

标准:

培训合格率100%

实测:

小组成员涂涛涛于15年2月15日调查了5名工人培训情况,形成统计表。

培训成绩表表7-3

工人

Shafiqul

Jimmy

Navas

Jahangir

Zainal

培训时间

24.10.14

24.10.14

24.10.14

24.10.14

24.10.14

考核成绩

100

100

94

90

88

制表人:

涂涛涛时间:

2015年2月15日

结论:

通过检查发现工人培训成绩达到合格,100%达到合格上岗标准。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3:

分工不明确

标准:

主要技术工种不换岗位

实测:

小组成员周飞于15年2月15日对防水施工班组人员定岗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组存在人员流动情况,但主要技术工种比较固定,很少更换,班组内具有1年及以上本工种实践经验的工人超过半数,不影响施工质量。

操作人员从业时间调查统计表表7-4

施工班组

班组人数

从事本工种时间

1年及以上

半年至一年

不足半年

C1686班组

11

7

3

1

C1687班组

9

6

3

0

合计

20

13

6

1

制表人:

周飞时间:

2015年2月15日

结论:

班组成员分工明确,很少临时转换岗位,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4:

喷涂机未定期检修

标准:

定期维保且有记录

实测:

2015年2月20日,现场防水督工Shafiqul对现场两台机械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设备均定期维保,且均有维保记录,且喷涂机计算机系统可准确设定组料配比、加热温度、泵送压力与速率,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结论:

聚氨酯面涂A组料呈白色,B组料呈黑色,按既定比例混合喷出后呈灰白色,工人很容易发现设备故障和控制材料配比,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5:

重复利用工具未清洗

标准:

重复利用的工具用异丙醇、二甲苯等溶剂清洗干净

实测:

2015年2月20日,郑皓文对现场重复利用工具进行检查,发现现场使用的滚筒、混合管均为一次性使用,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结论: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6:

环氧树脂底涂搅拌不均

标准:

底涂搅拌不成团、表面无气泡

实测:

2015年2月20日,李永建对工人现场搅拌操作进行检查,发现工人均采用手工搅拌方式,环氧树脂底涂组料局部成团,表面有气泡。

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

要因确认7:

聚氨酯面涂混合不均

标准:

面涂呈均匀灰白色

实测:

2015年2月20日,李永建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聚氨酯面涂混合后色泽不均匀。

分析喷涂机混合原理后,发现混合管可以优化。

结论:

根据调查分析,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

要因确认8:

材料过保质期

标准:

12个月保质期内使用材料

实测:

2015年2月25日,罗志强检查了所有批次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所有防水材料都没有过保质期,并坚持先进场先使用的原则。

结论: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9:

储存环境不宜

标准:

在15-35℃的干燥的环境下储存

实测:

2015年2月25日,罗志强检查了材料储存环境,材料储存地设在桥梁下方,可避免日晒雨淋,现场测试气温变化范围为25-30℃。

结论:

经现场测量,储存环境气温在规定范围内,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10:

环氧树脂底涂配料误差

标准:

按规定比例配料

实测:

2015年2月25日,李永建在现场检查了环氧树脂底涂组料的配料比例,组料已经按比例预先包装,AB组料只需按照包装1:

1拌合。

结论:

经现场观察,配料无误差,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11:

未检测基面残余湿气

标准:

根据巴斯夫产品说明书技术指标要求,基面残余湿气含量不高于4%

实测:

2015年2月25日,李永建现场调查了工人对基面残余含水率的检测情况,发现工人都是凭主观臆断去判断基面残余湿气含量合格与否。

结论:

经现场调查,工人凭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基面残余湿气含量,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

要因确认12:

环氧树脂底涂未充分固化

标准:

严格按标准实施

实测:

2015年3月1日,罗志强现场调查了聚氨酯面涂喷涂前环氧树脂底涂的固化情况,均在底涂养护4小时以上再喷涂聚氨酯防水,此时环氧树脂底涂已经充分固化干燥。

结论:

经现场调查,环氧树脂底涂充分固化不会影响后续防水施工,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13:

养护差

标准:

养护期内封闭交通并避免直接遇水

实测:

2015年3月1日,郑皓文现场调查了工人对刚完成防水的养护情况,现场封闭交通,并派专人值守,并避免前道防水直接接触水而影响后续防水质量。

结论:

经现场调查,防水养护良好,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14: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标准:

每跨4个1000瓦LED照明灯

实测:

2015年3月1日涂涛涛对现场夜间照明情况进行调查。

结论:

现场夜间照明充足,不影响防水施工。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非要因。

要因确认15:

温度高且施工速度慢

标准:

23℃,30min完成;30℃,20min完成

实测:

2015年3月1日郑皓文对现场温度和底涂施工所用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形成下表7-5:

施工时间调查表表7-5

序号

现场温度(℃)

要求施工时间(min)

实际施工时间(min)

1

30

20

29

2

31

20

30

3

32

20

35

4

32

20

32

制表人:

郑皓文时间:

2015年3月1日

结论:

经调查发现,双组份环氧树脂底涂混合后,没有在材料性能指标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涂刷,将影响材料的混合粘度。

因此确认该末端因素为要因。

八、制定对策

根据以上要因确认,小组根据“5W1H”的原则,制定了如下对策表:

对策表表8-1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1

环氧树脂底涂搅拌不均

采用机械搅拌环氧树脂底涂组料

环氧树脂底涂混合均匀不成团

使用低速电钻搅拌器

现场

李永建

2015年

3月10日

2

聚氨酯面涂混合不均

优化喷涂机混合管

聚氨酯面涂色泽均匀一致

采用方形混合管替换圆形混合管

现场

李永建

2015年

3月15日

3

未检测基面残余湿气

使用专业湿气检测仪检测基层残余湿气

基层残余湿气含量低于4%方可施工

每跨使用湿气检测仪检测残余湿气含量频次不少于6

现场

涂涛涛

2015年

3月20日

4

温度高且施工速度慢

提高环氧树脂底涂的涂刷效率

环氧树脂底涂搅拌后20min内完成涂刷

组料混合后分成两桶由两组人从两端像跨中涂刷

现场

郑皓文

2015年

3月25日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3月5日

九、对策实施

实施一:

采用机械搅拌环氧树脂底涂组料

1、使用低速电钻搅拌器

杜绝直接把环氧树脂底涂AB组料倒在一起直接涂刷,要求工人使用电钻搅拌器以低速(300rpm)搅拌。

在容器内缓慢搅拌A组份,之后将B组份倒入,再搅拌2-3分钟。

若局部底涂固化后任产生气泡,应用小铲子铲掉气泡,再铺设第二涂层。

措施实施后,环氧树脂底涂AB组料搅拌均匀一致,组料不含气泡,涂刷后基本无气泡产生。

图9-1活动前直接混合环氧树脂底涂组料图9-2活动后使用电钻搅拌器

实施二:

优化喷涂机混合管

1、采用方形混合管替换圆形混合管

小组用方形混合管替换圆形混合管,其原理是由上下左右叶片依序排列组成,当聚氨酯面涂AB组料经过每一节叶片时,将被切割成4份,而圆形混合管只能将涂料切割成2份,因此其它是圆形混合管的混合均匀度的两倍,从而使涂料混合更均匀,混合效果大幅度提升,从而降低防水喷涂的不良率。

措施实施后,喷出的聚氨酯面涂色泽均匀曾灰白色,气泡减少。

图9-3活动前用圆形混合管

图9-4活动后用方形混合管

实施三:

使用专业湿气检测仪检测基层残余湿气

1、每跨使用湿气检测仪检测残余湿气含量频次不少于6

我们要求工人施工防水前,使用湿气检测仪对每一跨桥梁基面进行残余湿气含量检测,每跨抽检频次不少于6,全部检测结果均低于4%方可施工。

若只是局部基面湿气含量检测不合格,可用强力手持式鼓风机吹干,检测合格后施工防水。

措施实施后,气泡大量减少,特别是喷涂聚氨酯面涂时基本杜绝了气泡产生,基面残余湿气抽检频次越高,效果越好。

图9-5工人正在检测基层残余湿度

实施四:

提高底涂的涂刷效率

1、组料混合均匀后分成两桶由两组人从两端像跨中涂刷

小组把涂刷环氧树脂底涂的人分成两组,每组2个人,环氧树脂底涂组料混合均匀后,分成两部分由两组人从两端想跨中涂刷,这样既提高每批次环氧树脂底涂混合料涂刷效率,也避免因工作面狭小出现窝工。

郑皓文对现场温度和环氧树脂底涂施工所用时间再次进行调查统计,形成表9-1。

活动实施后,能确保在材料性能指标要求的时间能完成环氧树脂底涂组料的涂刷,材料混合粘度得到保障,气泡有所减少。

施工时间调查表表9-1

序号

现场温度(℃)

要求施工时间(min)

实际施工时间(min)

1

29

20

17

2

31

20

18

3

32

20

19

4

30

20

16

制表人:

郑皓文时间:

2015年3月25日

十、效果检查

1.活动效果

全部对策实施后,小组成员检查防水涂料喷涂质量,共检查150点,不合格频数、频率统计列表如下:

实施后防水质量统计表表10-1

序号

检查项目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防水层产生气泡

3

25

25

2

防水层厚度不足

3

50

50

3

基层处理不合格

4

33.3

83.3

4

防水层搭接不足

2

16.7

100

5

防水堵塞预留孔

0

0

100

合计

12

100

注:

合格率(150-12)/150=92%

制表人:

胡国云时间:

2015年04月20日

图10-1小组活动效果柱状图

制图人:

胡国云时间:

2015年4月20日

由上表及柱状图可知活动后防水喷涂质量合格率达到92%,实现了活动目标。

防水工程活动前后照片对比:

图10-2活动前环氧树脂底涂和聚氨酯面涂

图10-3活动后环氧树脂底涂和聚氨酯面涂

十一、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的努力,大大降低了防水返工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使得项目部能按期完成新加坡陆交局下达工期目标,得到了陆交局认可,树立了公司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了荣誉。

同时,我们及时进行了归纳、总结,完善了桥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为同类型防水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可以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发挥一些作用。

2.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

本项目防水工程量工54760㎡,合同综合单价为S$44.16。

经计算,共节约成本54760×44.16×(92%-70%)=532004新币,约人民币240万元。

十二、巩固措施

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每个月的返工率情况进行记录并绘制出折线图,发现活动后每个月的返工均控制在8%以内,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准上,达到活动目的。

巩固后防水返工率统计表表12-1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10月10日

全面整理本次QC活动资料,编制了《双组份防水施工工艺》,本次QC成果将在今后类似防水工程中推广应用。

如今所有铁路桥面防水已完工,防水表面平整、无空鼓、无开裂、无起砂、无渗漏,得到新加坡陆交局高度评价,为以后再次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也为拓展业务迈出重要一步。

十三、总结和今后打算

公司首次接触防水工程,无任何经验可借鉴,小组成员通过此次QC活动及PDCA循环过程,QC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均大幅提升,增强了对工程质量改进的意识,提升了技术攻关的能力和信心,同时也更深刻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小组活动素质自我评价表表13-1

项目

自我评价

活动前

活动后

质量意识

2

4

个人能力

3

4

QC知识

3

5

团队精神

2

4

安全意思

3

4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制表人:

李永建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我们的下一个课题是“提高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这给我们QC小组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将再接再励,运用科学的QC方法,力求在此工艺上探索新的技术工艺和质量管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