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592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练习.docx

《心理学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练习.docx

心理学练习

作业

一、填空

1、认识过程具体包括、、、和

,其中核心是。

2、心理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中,同时也表现在人的中。

3、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其活动的神经通路叫

4、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是心理活动的;心理是脑

的,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

5、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按起源可分为两类和

6、人的心理一方面受制约,一方面又是受人的折射,是

的对立统一。

人的心理主观能动性的大小也要接受的衡量。

7、调查法包括、、和四种。

8、实验法可分为和两种。

二、选择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了心理是()

A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B脑的机能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D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

请给下面2—8题的心理现象进行选择属于什么反射:

2、“异物入气管引起打喷嚏”属于()

3、“谈虎色变”属于()

4、“望梅止渴”属于()

5、“谈梅生津”属于()

6、“把香喷喷的肉丝放进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

7、“进了食堂餐厅,看见案台上放着炒肉丝,闻到了喷喷的香味,口中分泌了唾液”属于()

8、“画饼充饥腹更饥”属于()

A无条件反射B具体信号类条件反射

C抽象信号类条件反射D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反射

9、请判断下面的心理学研究中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1)中国心理学家陈鹤琴1925年写的《儿童心理研究》第一章“照相中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发表他的儿子陈一鸣从一个月半到二岁七个月的生活照片86幅,展示婴儿的发展进程,这在当年可算是先进的研究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2)一位教师说:

他经常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等,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甚至从学生作业本的封面上的整洁程度、班级和姓名的书写方式以及封面装饰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特点的某些表现。

这些研究方法属于()

A长期观察B定期观察C全面观察D重点观察E群体观察

F个案法G谈话法H问卷法I测验法J产品分析法K实验室实验

三、判断

1、健全的人脑一定能产生正常的心理。

()

2、大脑皮层是控制整个机体活动的最高的管理者和调节者。

()

3、大脑额叶损伤会导致人的智力低下,这说明心理是由额叶产生的。

()

4、学生在学校的活动都属于条件反射。

()

5、形成条件反射的抽象信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

6、条件反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由人脑自发产生的。

()

8、人的心理就其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的,从其反映的形式而言,又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

()

9、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

10、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

()

一、填空

等四种。

1、注意的品质表现为

2、上课时要使学生保持注意,使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又是思考等几种活动并举,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的能力。

,待使用时又失去教具

4、教师在课堂上过早出示教具会分散学生的

的。

5、要提高小学生注意的广度,组织材料的最佳方式是

6、强刺激可以使感受性逐渐,微弱刺激可以使感受性逐渐

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

7、感受性的变化,固然有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但要使个人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有关。

8、感觉按照感受器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等五种外部感觉以及、_内部感觉。

9、在同一种感觉之间发生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对比现象有对比。

10、按知觉对象的时空特性划分的知觉有

知觉,包括

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等。

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叫、、等。

11、知觉活动规律具有、、

___和

__等基本

特性。

12、知觉的理解性依赖于过去的,也受

的制约。

13、常见的知觉的恒常性有、、__

等。

二、选择

1、当你晚自习中途走出教室,一开始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才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

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

2、当VCD里播出《春天里的故事》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合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教师在黑板上用红粉笔标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知觉()规律的具体运用;听同样的一个报告,懂行的人和不懂行的人相比,结果大相径庭,这符合知觉的()规律;教师上课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要适当放大放慢,使学生听的清楚,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3、名橱做饭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为此能提高人的食欲,这是()。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同时性对比

C感觉的相继性对比D感觉的相互作用

4、穿竖条图案衣服的人,显的苗条些;穿横条图案衣服的人,显的丰满些;这是()缘故。

A平衡作用B错觉作用C空间想象作用D对比作用

5、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是由于()。

A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B适应现象

C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D抑制作用

7、写美术字时,在字的旁边加些笔划,使字产生立体感。

这是利用()。

A视觉对比B感觉对比C视觉适应D视错觉

11、人们用手拿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总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属于()

A形重错觉B图形错觉C大小错觉D方位错觉

12、当月亮分别在地平线上时与月亮在上空时,我们会觉得前一种情况比后一种的月亮显的大,这是错觉中的()

A形重错觉B图形错觉C大小错觉D方位错觉

13、当我们听报告时,声音是从侧面扩音机传来的,但我们却以为是从报告人的正面传来的。

这属于()

A形重错觉B图形错觉C大小错觉D方位错觉

14、一个学生迟到了,推门而进,师生这时不由自主地转向教室门。

这是注意

的()

A分散B起伏C转移D分配

三、判断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

2、注意的外部表现与其内在的注意状态是一致的。

()

3、“注意”随时随地都存在着,不存在“没有注意”。

()

4、在现实生活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总是交替进行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

5、一个人的感受性的高低,不是一成不变。

()

6、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可以发生多种感觉。

()

7、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反映,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

9、我们听到了远处火车微弱的呜叫声,这属于感觉。

()

10、弹琴时进行指法训练主要是促进运动觉发展。

()

11、洗澡时温水没变,但人却觉得渐渐不烫了。

这是由于人的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

()

1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错误的知觉,对人的生活、工作毫无益处,因此要避免其产生。

()

13、吃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格外甜,这是同时性对比。

()

14、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光线下长时间注视,有助于视敏度提高。

()

四、匹配题

1、全神贯注

注意的分散

事变心移

注意的分配

一目十行

注意的稳定

耳听八方

注意的转移

善始善终

注意的广度

心不在焉

注意的集中

同一种感觉之间相继性对比同一种感觉之间同时性对比同一种感觉中的对比

同一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类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3、星稀月明,无月满天星

汤药咽下喝开水,顿觉开水有甜味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欢快乐曲来助兴,病牙拔掉不觉疼黑夜万籁俱寂静,悄声细语听得清

五、改错题

1、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2、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3、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4、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在生活中必须避免。

5、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作业

一、填空

1、画家善于记忆,数学家善于记忆。

2、在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和是有效途径

)会发生变化。

二、选择

1、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

A量B质C量和质D不

2、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性遗忘。

A暂时

B永久C一般D特殊

4、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想象的

形象。

A有意B无意C再造D创造

三、判断

1、天生盲人也可以有视觉表象。

()

2、凡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

3、遗忘是识记的相反过程。

4、采用尝试重现法进行识记是一种耗时较多,极不经济的方法。

()

5、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不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

6、梦中出现的形象离现实很远,是一种创造想象。

()

7、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

8、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所期望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

四、简答

1、你认为怎样进行复习最有效?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思维

填空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的反映,属于认识的

阶段。

2、思维具有性和性。

3、从个体发展来看,思维可分为、、。

根据思

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两种,其中的功

能是求同,的功能是求异。

4、语言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属于一种现象。

言语是个体

对语言的应用,属于一种现象。

言语使更凝缩,并增强社会调

节。

5、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和。

反映事物的要素,

反映事物的整体,在思维的过程中,他们是的。

6、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表现为、、和

7、比较可以从来进行,必须以为依据。

8、概念总是和词联系着,每个概念都有和,它不是

的。

概念的掌握主要有两种形式,。

9、创造性思维也叫做。

11、“对思维进行思维”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

二、选择

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灵活性D稳定性

2、“所有的灯都是照明的工具”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灵活性D稳定性

3、运用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

4、凭借语词达到对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

5、凭借动作进行的思维()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

6、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以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集中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维

7、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它属于()

A心理现象B社会现象C教育现象

8、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

A分析和综合B比较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

9、利用头脑中已经掌握的概念去接受一个新的从属概念是()

A概念形成B概念同化C迁移D推理

12、理论思维的特征主要是指思维的()

A概括性B自觉性C灵活性D稳定性

三、判断

1、成人一般不使用动作思维。

()

2、任何事物都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

3、凡是有羽毛的动物都是鸟,这是概括。

()

4、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而概念是一成不变的。

()

5、“黄连是苦的”这是对事物属性的说明。

因而这是黄连的概念。

()

6、一个人对他人的帮助越敏感,所需的帮助越少,则他的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就越高,掌握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就越强。

()

7、验算就是对思维进行思维的过程。

()

结果使一些学生把某些非本质属

1、重要属性,实际功用

2、种属关系,正确定义

3、具体实例,直观特征

8、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应用变式缺乏比较,性当成了本质属性。

()

四、匹配

A、皇帝就是沙皇

B、皇帝就是封建社会里欺压人民的人

C、皇帝就是剥削阶级的头子

五、简答

1、简述发散思维的特征。

2、简述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好坏的指标

作业:

一、填空

1、心境是一种比较、而情感状态,它可能是或

,也可能是或。

2、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是人的和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4、意志和是不可分的,意志总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这种意志调节和支

配下的有目的、自觉的、有意识的称之为。

人的意志有

、三个特征。

5、意志品质包括、、和

二、选择(不定项)

1、“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这属于()

A移情B心境C激情D美感

2、人们对风景的欣赏,对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示赞美、歌颂。

这些情感的内容是()

A应激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3、下列关于应激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应激是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

B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C应激是使人把自己的精力用于有益的活动,作出高尚的举动。

D应激是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差的情感特点。

4、“知之深,爱之切”说明()

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C意志是情感的基础D情感是意志的基础

5、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自制性B受暗示性C果断性D独断性

6、“优柔寡断”是和意志的()相反的表现。

A独断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8、过渡焦虑是儿童情感发展中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A过分敏感、多滤B经常为一些小事而烦躁不安C焦虑担忧D绝望

9、儿童恐怖症通常可以归为以下几种()

A动物恐怖症B特殊境遇恐怖症C见人恐怖症D学校恐怖症

三、判断

1、只要是有目的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

2、人们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歌颂是道德感的体现。

()

3、人的情感体验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细腻多样,一般来说都很容易判断出其内心的体验的。

()

4、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

()

5、坚强的意志只有在困难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

()

6、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难度越大,越有利于其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

7、不懈的去追求真理和坚决的维护真理是理智感的表现。

()

8、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的动作,它是实现意志行动的基础。

()

10、动机冲突有正规冲突和非正规冲突两种。

()

四、匹配

1、怒发冲冠、不可抑制①美感

2、手脚失措、行动紊乱②心境

3、人逢喜事精神爽③道德感

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④激情

5、对桂林山水风光的赞美⑤应激

6、好奇、怀疑、自信⑥理智感

五、实例分析

实习生张老师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三

(1)班音乐课。

课前他作了认真的准备。

把今天这节

课要教唱的新歌曲抄在两张书写纸上,放在讲桌的箱子里。

上课了,张老师高兴的走进教室。

当他从箱子里拿出歌曲挂在黑板上时,全班突然哄笑起来,他注意一看,才发现两张歌单中间都被拉扯破了一个大洞。

原来是班上的一个“小调皮”中午乘没人时拿出看后扯去的。

于是张老师“火冒三丈”,大发脾气,责令是哪个同学扯的,赶快把扯去的拿出来补贴上,否则查出来要严厉处分。

全班同学开始窃窃私语,随后便鸦雀无声,任凭张老师吼,无人回答。

张老师气得脸色铁青,课也没有上成。

请问:

张老师发现歌单被扯烂后产生的是什么情感状态?

这种情感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为什么无人回答?

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第八章个性及倾向性

一、填空

1、心理学中的个性指的是个体在活动和活动中形成的具

有的的。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性、性、性和

性的特征。

3、心理的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

从功能上讲,个性具有

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个性又是具有性。

4、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种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整体。

这一整体的,决定着个性发展的高度。

5、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的,而不是的。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结构、结构和结构。

7、个性的动力结构包括、、、世界观。

(小

学儿童表现为。

8、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和等心理成分,它是个性

的集中表现。

9、个性的自动调节结构包括、和三方面。

10、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是需要分为、、、

和。

14、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与人的直接相连。

17、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和叫做。

它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选择

1、个性是()形成的。

A天生的B出生后立即形成的C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2、个性从功能上讲,具有()性。

A稳定性B整体性C社会性D可变性

3、个性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性。

A稳定性B整体性C社会性D可变性

4、人的兴趣的转换,必然引起活动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能力的改变,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A稳定性B整体性C社会性D可变性

5、如果一个人在认识过程发展水平很高,在情感过程发展水平很低,其个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将()

A不很高B很低C一般

6、个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社会特征,因此,个性的本质是()

A稳定性B整体性C社会性D普遍性

7、个性的稳定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构成了个性()

A可变性B发展性C普遍性D特殊性

8、个性是()性和()性的统一。

A稳定性和社会性B整体性和社会性

C普遍性和个别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9、()反映的是个人发展的意图和决心的表现,在个性发展中起重要的动力作用。

A需要B志向C兴趣D世界观

10、()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A需要B志向C兴趣D世界观

11、()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

12、()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

A能力B性格C气质

13、()需要是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

A活动需要B认识需要C交往需要D成就需要

14、()是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A活动需要B认识需要C交往需要D成就需要

15、儿童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一般情况下,()程度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

A很高B中等C较低

16、儿童只有形成(),并围绕这一兴趣广度,才能完成一定的目标

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高尚兴趣D中心兴趣

三、判断

3、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

6、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的发展。

()

四、论述

结合实际谈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九章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填空

1、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状况的意识。

包括意识到自己

的、以及。

2、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3、自我意识是由、、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关系、相反制约,统一于的自我意识之中。

4、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是基础是。

5、自我体验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

6、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为、、

7、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作用,一是作用。

8、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主要有:

二、选择

1、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

A自我观察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

2、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比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A早B同步C晚D没有关系

3、曾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的意识。

A自我观察B自我分析C自我评价D自我监督

4、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

A自尊感B成功感C自信感D失败感

5、被比之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的是()

A自我检查B自我控制C自我掩饰D自我监督

6、学习成绩差的儿童通常是自我评价()

A过高B适当C过低D都不是

7、和()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教师B父母C同龄人D其他人

8、当别人不小心把脏水泼在你身上而赶紧向你道歉时,你尽管恼火但也表示:

没关系”。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自我检查B自我监督C自我体验D自我掩饰

三、判断

1、自我意识通俗的讲就是自我认识。

()

2、自尊感是与社会评价相联系的。

()

3、“自我掩饰”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因此,这种现象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

5、自我意识各成分之间的发展是同步的,均衡的。

()

7、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低年级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

8、社会视角转换是指在社会认识进程中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站在别人的位臵

上考虑问题评价自我的技能。

()

9、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

()

12、学习上的“平等竞赛”是指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

四、问答

2、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哪些?

3、为什么说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五、分析

1、小刚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平时沉默寡言,胆小,从不主动表现自己。

老师要他发言或是交给他去完成某一任务时,他总是非常紧张,推说自己不行。

其实,真的去完成,每次又还是完成较好,能力并不差。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是他老师,你将如何对待他?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填空

1、和、自我意识等交互作用。

共同组成了人的完整性。

2、才能的即天才。

3、按能力的倾向性可把能力分为能力和能力;依据能力的

功能可分为、和三种,其中是个体生存的

基本保证。

4、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验有和。

5、“勤能补拙”这个成语在心理学上恰好说明了人的和之

间的关系。

6、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

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组合。

7、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人的,据此,

他把人的气质分成了与之相对应的、、、。

这种分法久远,一直沿用至今。

8、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和

三个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