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501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1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docx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谋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3年9月,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然而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宁波经济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扩大)提出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水清、地绿、天蓝、宁静的良好环境,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

市人大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市政府制定了《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

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六大联动”战略,提出了实施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要求。

1.2规划目的

编制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宁波生态市建设面临的形势和艰巨任务;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构建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结合宁波实际,有针对性研究制定生态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使生态市建设有组织、有领导、有重点、有秩序地深入开展。

1.3规划理念

本规划贯彻“健康、安全、活力、发展”这个基本理念,遵循客观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以我市主要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制定区域长远发展目标,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建设优美生态人居环境,培育区域生态文化体系,拓展生态支持系统支撑能力,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水平,建立区域联动互补的管理体系,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环境安全、具有生态活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适宜于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市。

生态系统健康健康是生态市的必要条件和基本特征。

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意味着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也包括城市人群的健康和社会健康,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良好的生命支持系统,完善的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使人们在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在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安全阈限内得到发展。

具有生态活力活力是生态市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体现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各个方面,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效率。

通过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城市发展与生态支持系统的互动调控及生态系统培育,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活力水平。

保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与和谐,在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本规划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和整体效益观,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宏观把握和科学指导。

1.4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指标(试行)》(国家环保总局,2003)

《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

《宁波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1.5规划范围

宁波市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19123平方公里(陆域9365平方公里、海域9758平方公里)。

1.6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

2003年;

近期(启动期):

2003-2007年;

中期(发展期):

2008-2012年;

远期(深化期):

2013-2020年

1.7规划定位

本规划是宁波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区、行业、部门必须在遵循生态市建设规划前提下,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随着生态市建设的推进,市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

 

第二章生态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2.1基本概况

2.1.1自然环境概况

我市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有舟山群岛作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分别与舟山和嘉兴隔海相望;南连天台山,紧靠三门湾,与台州地区的三门、天台县交界;西接绍兴市的上虞、嵊州和新昌三县。

我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长江流域经济区的主要核心城市之一,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地势特点是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有低山、丘陵、半岛、平原等地貌类型。

西南部属浙东丘陵带,多为丘陵山地,富风化沃土,宜于耕作;东北部和中部属宁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泊众多,土地肥沃。

平原、山地面积各占全市陆域面积的46.6%和53.4%。

我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四季分明,呈冬夏季略长、春秋季稍短的特点。

全年气温适中,平均气温16.1℃-16.5℃,年均降水量1520.9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属湿润丰水区域。

我市水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门湾地区组成。

主要河流有甬江和大嵩江、白溪、凫溪、颜公河等。

鄞州区境内拥有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东钱湖。

甬江由姚江、奉化江两大支流及其干流河段组成,流域面积4518平方公里,其中姚江全长107.4公里,流域面积1934平方公里;奉化江全长93.1公里,流域面积2223平方公里;甬江干流全长25.6公里,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

2.1.2自然资源概况

2.1.2.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5.31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323立方米,远低于全省平均2123立方米的水平。

水资源总量分布不均,西部大于东部,山区大于平原。

全市建有亭下、皎口、横山、四明湖和白溪等5座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及遍布全市的379座小型水库,合计水库、河网兴利库容12.68亿立方米,通过调节后可供水量约21亿立方米。

2003年用水总量约为18.08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用水约占52.3%。

全市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为23.5%,其中甬江流域开发程度相对较高,为33.5%,象山港三门湾为11.3%。

2.1.2.2土地资源

我市土地资源主要由山地丘陵、水网和滨海平原等构成。

全市土地总面积为969550.53公顷。

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面积最大,为679568.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0.09%,其中耕地222025.59公顷(22.9%)、园地57151.65公顷(5.89%)、林地345465.47公顷(35.63%)、牧草地75.13公顷(0.01%)、其它农用地54851.13公顷(5.66%);其次是建设用地,为118956.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27%,其中居民点工矿用地97627.01公顷(10.07%)、交通用地7843.59公顷(0.81%)、水利设施用地13485.62公顷(1.39%);未利用地171025.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7.64%。

2.1.2.3森林资源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8.9%,人均林业用地面积1.2亩。

全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余姚南部、奉化西南部、宁海、象山等地较多,东北部平原区森林资源占有量极少。

2.1.2.4港口资源

我市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

岸线绵长而曲折,港湾多而优良,航道宽而水深。

沿海可供开发成港口的岸线有100公里,其中可建造1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有30公里(大部分水深达20—50米),且常年不冻,基本不淤,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建设区。

2.1.2.5海洋资源

我市海洋资源较为丰富。

全市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滩涂面积940平方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356个,海岸线长1488公里,其中西北部多沙岸,是种棉、晒盐的天然良田;东南部多岩岸、滩涂,是建港、海产养殖的优良基地,具备发展海洋经济和建造“海上宁波”的良好基础。

2.1.2.6生物资源

我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植物种类丰富。

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等5个植被类型组,13个植被型,38个群系。

其中针叶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广布于中低山、丘陵山地;阔叶林是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宁海、北仑、鄞州等地;竹林主要有大面积天然林和人工林组成,灌丛以壳斗科、胡桃科、杜鹃花科、金缕花科为主,草丛以芒草、白茅为主。

宁波野生动物属东洋界北缘,代表性动物有猕猴、灵猫、鹿、华南兔以及雉科、棕鸟科、卷尾科、黄丽科、画眉科、眼镜蛇科、龟鳖类等。

昆虫有21目122科,两栖类7科18种,爬行类12科52种。

2.1.2.7旅游资源

我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2处,其中包括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全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保国寺、上林湖越窑遗址、它山堰古代水利工程、镇海口海防遗址、奉化蒋氏故居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的天童寺,珍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阿育王寺,全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弥勒佛道场雪窦寺,有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和东钱湖省级风景区等。

2.1.3社会经济概况

我市历史悠久。

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1949年5月宁波解放,成为浙江省直辖市及宁波专署驻地。

1984年4月,国务院批准我市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6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1988年,被列为全国较大的城市。

全市辖有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和鄞州六个区、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以及宁海、象山二县。

2003年全市户籍人口549.07万,其中市区人口206.91万人。

2.1.3.1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是浙江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粮、棉、油等经济作物和水产品的重要基地。

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86.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0.3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3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2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8.1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20.7亿美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5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277.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为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第二大港口。

2003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12.23亿元,农业结构继续调整,效益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粮棉油面积继续调减,优质高效农产品面积增加;第二产业增加值1001.21亿元,已初步形成以石化、能源、钢铁、汽车、造纸、电子、服装、家电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所有制工业结构以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主,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量五分之四。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73.41亿元。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3:

56.0:

37.7,第二产业仍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1.3.2科教文化

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完善,科研力量逐步增长,科技成果日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03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各类科技计划1431项,获得国家级项目115项。

专利授权数3414件,连续5年名列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

全市人才资源总量3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3万人。

2003年,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701所(含技校),在校学生111万人。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

全市拥有12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7.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2%。

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3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98%。

2.1.3.3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完善。

2003年末全市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15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1.53万张,每千人拥有总床位2.78床/千人。

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5.8岁。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医疗卫生十分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95%。

农村居民自来水受益率90%,卫生户厕普及率68%。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就业保障机制。

2003年,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02%。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处于全国城市的领先地位。

2.1.4生态环境状况

2.1.4.1环境质量现状

2003年全市6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点位中,Ⅰ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为1.6%,18.8%,18.8%,23.4%,17.2%和20.3%,其中达到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占37.5%,主要分布在甬江水系和宁海、象山境内入海溪流;平原河网水质达标率普遍较低。

全市大中型水库水质较好,基本上为Ⅱ类和Ⅲ类水。

1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差,水质全为超四类海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

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优良。

空气质量保持在Ⅰ—Ⅱ级优良水平,其中全年有三分之一的天数保持在Ⅰ级,处于国内城市中等偏好水平。

酸雨污染严重,降水酸雨频率在61.5%—100%之间,降水年均pH值在4.32-5.29之间,酸雨污染严重,已被列为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

城市声环境质量良好,区域环境噪声为5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为70分贝左右。

2.1.4.2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我市地面水系相对独立,水环境质量基本上不受外部区域污染影响。

本市的空气、海域环境质量由于外界远距离污染迁移,在特定季节、区域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污染影响。

我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在冬、春两季会受到北方地区沙尘暴影响,严重时,会出现Ⅲ级轻污染天气。

海洋环境污染受外界影响大。

长江沿岸流自北向南流经我市,外界海域(主要是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污染物在潮流携带下输入我市海域。

据研究,外部环境影响我市外海水质中COD、氮、磷浓度的污染分担率已达到95%以上,甬江口附近海域达到75—85%;象山港海域受外部海域影响的COD污染分担率由湾口90%迅速递减到港底10%以下,氮、磷污染分担率从由湾口90%迅速递减到港中部10%以下。

由此可见,象山港有机污染(COD、氮、磷)除湾口部分海域外,本区域内自身污染也占较大比重。

2.2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和机制优势,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显著成就,城市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增强,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生活质量达到较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为宁波生态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经济发展基础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86.85亿元,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

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9.30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工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了以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为主体的板块型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各类市场更趋活跃,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的快速增长。

2003年我市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八位。

2.2.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改革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教、文、卫、体事业发达。

“一号工程”深入人心,全社会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市高科技产业园区等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相继建成。

2003年全市引进和开发各类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69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600亿元。

通过引进、培养等途径,五年净增中高级人才3万余人,我市跨入了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的行列。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全市提前三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

2001年,我市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98%,我市已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的有5个,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区的已有8个。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现了医疗卫生十分钟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达到95%。

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增长,全民健身网络工程进一步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和健身设施日渐丰富。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及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

这为生态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2.3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了快速便捷的交通主骨架,市域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区”的目标。

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5多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5%,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同步提高。

2002年我市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这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城市依托。

2.2.4自然区位条件优越

我市位于天台山余脉和四明山脉东南、西北两翼钳夹的浙东沿海平原上,区域内河网水系发达,奉化江、余姚江、甬江流经整个平原,平原边远山区与平原交界处山地均为丘陵地貌,海拔不高,良好的地理环境为宁波建设生态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区域内拥有江、河、湖、山、海、岛等自然资源,为生态市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

2.2.5工作基础较为扎实

我市建立了以市长环保目标责任制为载体的长效环境管理机制,出台了《宁波余姚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宁波市饮用水资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宁波市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等十多个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为创建生态市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制基础。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03年,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13%,森林覆盖率48.9%。

局部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等工作蓬勃开展,宁海、象山相继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全市共有43个村镇达到了生态村镇的标准,其中余姚泗门镇、慈溪周巷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我市已创建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2.3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

2.3.1经济增长以量的扩张为主,循环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

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经济仍属以量扩张为主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消耗大,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下降。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比重不高,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间功能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差,未形成良好产业链;产业层次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企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周期短。

经济增长还没有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

总体上,我市经济发展仍呈粗放型格局,循环经济体系尚未根本建立。

2.3.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水、土地等资源需求总量急剧攀升,能源消耗基本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还没有形成,中心城区用地紧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且后备资源有限;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农业用水占全市总用水量52.3%,相当部分农田仍采取粗放式大水量漫灌方式,浪费十分严重。

甬江流域水资源可利用率已达37%,接近40%的上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供能力与重点耗水产业布局之间矛盾突出,单位GDP耗水量居高不下;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滩涂湿地开发不尽合理,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3.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大幅增加。

2003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超过国家下达给我市“十五”期末13万吨的总量要求。

酸雨污染形势严峻,已成为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之一。

机动车发展快速,加重了市区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的污染。

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水资源短缺使广大平原河网尤其是农村河道的生态基流难以保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农村河网水质普遍较差。

近岸海域水质普遍超标;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2.3.4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

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治理能力仍相对薄弱。

表现为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未基本形成,绝大多数的城镇未建成污水处理厂,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全面改善;未建成规范的危险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乡镇垃圾处理设施简陋,未能达到无害化填埋要求,不同程度地使土壤、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

2.3.5科技教育基础薄弱,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

虽然我市科技发展迅速,科教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原有科技教育基础薄弱,科研院所和高校数量相对较少,科技人员总量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紧缺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科技人员结构与科技发展需求的错位导致现有科研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满足产业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的需求。

2.3.6生态意识比较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全社会生态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保护生态环境尚未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尚未深入人心。

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配套性政策法规还不健全,环境执法不够有力,部门、地区之间的统一协调有待加强。

 

第三章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建设生态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也是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

3.1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省政府创建“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和《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