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48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docx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

主备人:

鹤山乡罗山小学王争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中华第一站”——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繁忙有序的场景为素材,以文字和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

拟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中巴车周一到周五共运送旅客多少人”的问题,展开对乘法运算律的学习。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对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有了积累。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建议:

1.注重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乘法运算律的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律的理解掌握

教学难点;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迁移类推导法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6课时

 

信息窗1

一省

本单元(课)为什么教?

 

二省

教什么?

 

三省

怎么教?

 

四省

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课题: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教学内容:

p19、20,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及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导法   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计算器

预习设计:

练习12+()=a+12a+23+17=()+(23+17)

学生回顾学习过的加法运算律。

检查预习:

回顾学习过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去过济南吗?

这节课我们就先到济南长途汽车站去看一看好吗?

二、观察情境图

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观察: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大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

中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

……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乘法结合律

师:

大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应该怎样解决?

教师指学生列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板书.

36×640×7      36×(640×7)

   (数目较大可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

   同样方法求出中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

           20×960×7      20×(960×7)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小组进行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来验证一下我们说的对不对。

   学生交流。

   谁能用语言来概括一下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

   学生交流: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结果不变。

   师:

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就叫它——乘法结合律。

   师: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试一试。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a·b·c=a·(b·c)

   

(二)乘法交换律

   师:

乘法运算中还有其他规律吗?

   学生交流(加法运算中有交换律,我猜乘法中也有交换律)

   师:

你能举例来验证一下吗?

   小组合作进行验证。

   师:

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a·b=b·a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自主练习1、2、3.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

六、限时作业:

1、填空:

25×67×4=25×□×67(□×29)×8=(125×□)×29

a×□=□×67□×(46×□)=38×(□×57)

2、计算:

125×8=50×2=25×4=40×25=5×20=

 3、火眼金睛辨对错。

25×(8×7)=(25×8)×7        200×b=b+20

15×9×4=9×(15×4)         48+2×10=50×10

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律

济南长途汽车站

大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

中巴车每周运送乘客多少人?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一省

本单元(课)为什么教?

 

二省

教什么?

 

三省

怎么教?

 

四省

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课题: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

P2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体会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究规律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与反应用。

  教学准备:

在一张纸条上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

□□□□□■■■,共做4条。

预习设计:

1、默读教材第24页----25页。

2、写一写你所知道的乘法规律,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我们接续来探讨乘法还有没有其它的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学生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

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抽生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

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

   2、画一画

   在一张纸上每行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共画4排,一共画多少个?

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试着画一画。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汇报:

⑴画法⑵解决方法

   3、上面两题的两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什么联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师出示:

(4+2)×25=4×25+2×25

   4×(5+3)=4×5+4×3

   到底我们的发现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举例。

根据学生举例板书。

   揭示乘法分配律:

   1、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2、共同归纳揭示定律。

(板书)

   板书: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能用你喜欢的符号代替数字表示这一规律吗?

(生写、汇报、师板书)

   4、师小结:

可以用字母表示。

   (a+b)×c=a×c+b×c

   a×(b+c)=a×b+a×c

   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三、巩固练习

   1、P36/做一做P38/5

   2、填空:

   (32+25×4=□×4+□×4

   (64+12)×3=□×□+□×□

   2×45+2×55=□×(□+□)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限时作业:

1、连连看:

(25+6)×448×32+52×3216×(236+78)

 

(31+69)×2832×(48+52)25×4+6×4

2、填空:

①(31+69)×28=□×28+□×28②546×12+546×8=(□+□)×□

325×□+75×□=(□+□)×23④(125+50)×8=□×□+□×□

综合练习: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46+32×54146×38+38×54

 

(80+8)×2532×(200+3)

 

38×39+3835×28+70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4×(5+3)=4×5+4×3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一省

本单元(课)为什么教?

 

二省

教什么?

 

三省

怎么教?

 

四省

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课题:

综合应用——消费知多少

 

教学内容:

课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搜集、整理数据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统计意识。

2、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

3、通过对自我消费行为的反思,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

实践调查

教学准备: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在哪些方面?

你知道你的日常消费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自由交流,师引导学生明确“学生日常消费”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课题。

板书课题:

消费知多少

二、 制定活动方案

师:

我们怎样了解自己一学期的消费情况?

(学生发言)让我们来制定一个方案

好吗?

你觉得制定方案前我们要弄清哪些问题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学生整理。

1、 明确一学期的消费都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

学习消费、生活消费、其他消费。

2、确定收集收据的途径和方法。

可以以家长、老师等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可以以学期为单位,也可以以月为单位。

3、要设计数据记录表格,便于调查记录。

学生分组制定研究方案。

全班交流。

三、 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

1、师:

在收集数据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探讨。

师引导:

照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可以向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也可以查阅自己的消费记录,要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2、 师:

怎么才能科学地整理数据?

学生个别交流后,确定:

先将调查的数据合理分组,用分段统计的方式进行整理,再全班汇总用条形统计图呈现,并与父母的收入进行比较,填写比较记录表。

四、交流与反思

1、 引导学生将统计结果在全班展示,交流。

师: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你都知道了什么?

这些消费都合理吗?

看了上面的

统计图表,你有什么发现?

2、 反思

师: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收获最大?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四、 活动总结

师: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知道了哪个消费区域的人数比较多,反思了自己的消费行为,希望大家能体会父母的工作辛苦,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