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239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篇一: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处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

整改处理方案

工程名称:

集美滨水小区4#地块号楼

编制单位:

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日期:

年月日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处理方案

我公司承建的集滨水小区4#地块号楼层~层框架砼拆模后,经监理及我公司质检部门检查,发现由于混凝土施工时漏浆造成个别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和小范围的露筋等现象(具体部位详见附表),经现场复核研究拟采用以下处理方案,请监理单位给予审核。

一、质量缺陷情况―――麻面:

1、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造,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

2、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的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

2水泥砂浆抹平。

二、质量缺陷情况―――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2、处理方法: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各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部位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并充分湿润,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三、质量缺陷情况―――蜂窝: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局部疏松,表面缺少混凝土

净浆,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石子外露。

2、处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四、质量缺陷情况―――孔洞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孔穴深度各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2、处理方法:

将混凝土松动的石子各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五、质量缺陷情况―――夹渣: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2、处理方法:

将混凝土夹渣部位的杂物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面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振捣密实,并进行认真养护。

六、质量缺陷情况―――爆模: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断面尺寸比原设计构件断面尺寸涨大或局部涨大现象。

2、处理方法:

对于混凝土表面需装饰的部位,视爆模情况

的大小,若在装饰抹灰或其它饰面可范围内可采用装饰抹灰或其它饰面装饰掩饰方法处理;对于混凝土表面不再装饰或有装饰而无法用装饰抹灰或其它饰面掩饰的部位,应凿除爆模部位的混凝土,凿除后的面层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再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并进行认真养护,表面再进行其它装饰。

在凿除爆模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不得伤害到混凝土结构构件及主筋、副筋、箍筋。

七、质量缺陷情况―――缩径: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断面尺寸比原设计构件断面尺寸偏小或局部偏小现象,此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临边的梁口部位。

2、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缩径深度在钢筋保护层厚度范围内时,可采用在装饰抹灰时抹灰层加厚(抹灰层加厚时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钢丝网等)的方法进行弥补。

若构件出现缩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时应请设计单位出具相应的整改加固措施。

八、质量缺陷情况―――外形、外观缺陷: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出现缺棱掉角、棱角不直、不方正、翘曲不平、沾污、掉皮现象。

2、处理方法:

外形、外观缺陷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观感检查,可不作特别处理。

九、混凝土质量缺陷记录:

篇二: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20XX年9月8日拆模发现,1#楼地下室局部墙柱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存在的混凝土质量通病,13-17轴交H-G轴楼梯间墙、柱出现不密实和露筋现象,我公司项目部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其整改方案如下:

一、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1、员工思想认识不足、未按技术操作规程及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作业,对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容易振捣估计过高。

2、操作工人振捣不到位,振捣不及时,有漏振现象,二次振捣不足。

3、振捣前未对模板内的振动棒插点进行探测和试插,导致混凝土灌入后振动棒插入不畅,振捣不到位。

4、模板湿润不充分,入模混凝土水分偿失,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变差。

5、混凝土分次灌入间隔时间较长,流动性减小,导致振捣难度加大。

6、局部混凝土有振捣过度现象,导致细骨料拌合物流失,形成漏浆、夹渣现象。

7、项目管理人员混凝土调配计量不及时,不准确,过程监督不力。

二、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一)、表面夹渣处理措施:

1、夹渣深度2㎝以内,将夹渣面吹洗干净,浇水润湿,刷水泥浆,采用1:

2水泥砂浆补抹。

2、夹渣深度2㎝以上,将松散石子清理干净至混凝土密实层,将界面凿毛、吹洗干净,浇水润湿,刷水泥浆,采用1:

2水泥砂浆分层补抹压实,补抹厚度35㎝以上除分层补抹压实而外,在层间界面增设钢丝网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开裂。

3、采用草袋捆绑围护浇水覆盖养护。

(二)、内部夹渣处理措施:

1、清理:

将松散混凝土全部清理干净至密实层,适当加宽洞口,方便浇筑混凝土和保证浇筑质量,界面平整凿毛,避免形成死角,吹

洗、冲洗干净。

2、润湿构件:

支模浇筑前提前2天,将界面周边构件捆绑草袋浇水覆盖养护,保持原构件的湿润,以保证新浇筑混凝土内部正常的水化反应。

3、支模:

利用洞口上下构件作为支撑面支模,模板与构件搭接长度大于20㎝,选择钢筋较少、容易灌注、振捣混凝土一侧设置楔形溜槽。

溜槽进料洞口高度大于20㎝,溜槽宽度大于30㎝,溜槽上口距洞口界面大于20㎝,利用混凝土灌入振动形成自重压力,以保证洞口上口界面密实度。

(附件:

支模附图)

4、混凝土浇筑:

1)、提前浇水润湿模板、钢筋、界面,刷水泥浆;2)、采用商混站提供c40微膨胀混凝土(原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运至浇筑地点调匀改善和易性灌入,灌入同时采用单相振动棒振捣,直至模板周边漏浆判定其振捣到位,灌入高度至溜槽上口(即超出界面口20㎝)。

5、剔打: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养护7天后,对溜槽形成的牛腿混凝土进行剔打,采用细凿、轻修成自然蜂包,以免影响新浇内部结构。

6、剔打后的牛腿自然蜂包表面,表面不作抹灰处理。

7、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采用草袋捆绑围护浇水覆盖养护。

三、质量通病防范措施:

1、项目部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和相关班组,召开施工质量现场会,分析原因并总结经验教训,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2、项目部重新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重点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技术交底教育和质量通病防范措施。

3、对本次事件责任班组处以罚款3000元,材料损失另行计算,栋号工长处罚款200元,下不为例。

4、对责任班组人员经项目部教育培训合格,签订质量承诺书后,再上岗作业;对培训不合格人员、班组进行辞退或解除劳务合同处理。

5、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过程的督促管理,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篇三:

混凝土质量通病整改方案

一、关于柱身弯曲、剪力墙端柱弯曲侧扭

现象:

柱上下端位置正确而柱身偏离轴线。

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细而高的柱上

原因:

主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够,斜向支撑不对称、不牢固、松紧不一致,在浇灌砼过程中模板受力大小不一,造成弯曲变形。

预防措施:

柱子要有支模支撑设计方案,按照柱高和截面尺寸设计模板,柱箍间距应适当,沿柱设1.5m左右双向加水平拉杆或斜撑支撑牢固。

二、柱、剪力墙截面扭曲、鼓肚、窜角

现象:

柱中心线位置不变,但柱截面发生平面扭转这种现象容易发生在独立柱施工过程中。

对于截面大、高度高的柱子容易发生扭曲、鼓肚、窜角现象。

原因分析:

1、柱截面扭转主要是放线误差,支模未按照轴线施工,上下端固定不牢、支撑不稳水平杆牵拉不良、上部模板位置不正确和在浇筑砼时碰撞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柱身扭转

2、鼓肚窜角的主要原因是:

无论采用木模板还是组合钢模,对于大尺寸的柱箍如果强度或刚度不足或柱箍间距太大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浇筑砼时振捣不当、振捣器紧靠模板砼产生过大侧压力,引起模板变形(包括剪力墙);柱模的柱箍拉条或螺栓断面较

小或有安装不牢固,浇灌混凝土时伸长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极难纠正势必形成截面变形

3、预防措施

柱箍间距与柱子断面大小及模板厚度有关,一般间距为50cm左右。

木质柱箍断面一般不宜小于50mm×70mm柱底部柱箍应加密;对于截面尺寸大于50cm的柱子,柱箍中部应加穿Ф6钢筋或螺栓撑架不宜用8号铅丝拉结,以防止柱箍受弯变形;浇筑砼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分层浇筑施工振捣器不得碰撞模板。

注意柱模上下端的固定

三、柱子板墙烂根

1、现象

柱子角板墙底部有空洞

2、原因分析

柱下脚及板墙底部在支模前为彻底清干净,楼板面不平模

板下部有空隙砼漏浆;抗震墙下部钢筋网片位置摆放不当,

妨碍模板落实造成下部空隙;砼和易性差浇灌高度过大发

生离析现象,漏振或者漏捣过度形成跑浆

3、预防措施

柱子立模前,柱脚砼四周清理干净,用水泥浆找平(先浇

4-5mm厚砂浆),板墙下脚支模前最好做导墙然后

把坐落模板的楼板表面抹砂浆找平层。

如模板下口仍有间

隙,应用胶条(双面胶条)堵严。

开盘前先浇灌与所采用砼成分的水泥砂浆层,厚度控制在5mm左右。

4、治理方法

在柱子和板墙浇灌过程中,如发现跑浆现象,应在灰浆凝

固前及时铲除干净,拆模后存在烂根也应及时处理。

修理方法是:

先将烂根部位松散砼剔除,经充分冲洗湿润

后,支模浇灌,提高一级标号的砼,若只有表面局部烂皮,

可用1:

2水泥砂浆补平。

柱子位移错台现象:

多层框架的上下层柱,在楼板处容易发生位移错台,尤其

是边跨柱和角柱更易发生位移,中跨柱因为有层间楼板,

所以较少发生这种情况,也不易发现。

原因分析:

放线不准确,使轴线与柱边线出现过大偏差。

对于柱距大,

轴线尺寸变化多和轴线偏移中的柱子,容易出现放线不准

确而形成错台。

放线不准确,是轴线或柱边线出现过大偏差,对于柱距大,

轴线尺寸变化多。

下层柱模板支设不垂直,支撑不牢固和模板收到侧面撞动

(如砼料斗冲撞模板等)均易造成住上端位移。

预防措施:

首先要有精确是轴线引桩。

作为放线依据。

对于较长建

筑物,放线时应从一头起,宜分段控制。

分间尺寸应以中

间控制点上量测,尽量减少测量累计误差。

柱端下端应牢固地固定在楼板上。

可按柱子准确位置在楼

板上做出截面略小于主界面(每边缩小1~2毫米),高度5厘米的细石砼台,固定柱模下端,防止发生模板位移,支模过程中随时吊直校正,纵横两个方向用拉杆和斜撑固定好。

对于边柱和角柱也可采用;用钢筋缆绳将柱模与楼板预埋的拉环拉结,以防柱模外倾

柱砼分层浇筑,每步不超过50cm高,禁止采用一

次浇筑到顶。

4、治理方法

柱子出现错台移位超过偏差时应进行纠正。

如偏差过大一

般纠正困难时,按照允许偏差值分层逐步纠正。

如果柱子

位移过大影响结构性能,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时,可采取

加大柱子断面的方法处理。

a、截面加大部分厚度〈5cm

时,可用抗裂砂浆分层抹平,方法是:

将砼表面人工剔毛

浇水湿润,钉牢钢筋网片(与剪力墙或柱钉牢)分多层抹

平。

截面加大部分厚度大于等于5cm时,应支模浇灌高

标号细石砼

四、柱子漏筋位移

1、现象

柱子主筋位移,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极易发生。

可分为基

础插筋位移和楼层柱钢筋位移。

位移严重影响结构。

2、原因分析

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主筋被梁钢筋挤歪,造成柱上端外伸主筋位移;柱子箍筋绑扎不牢固,模板上口刚度差浇灌柱子砼时主筋位移;基础或柱的插筋不正确

3、预防措施

无论基础或楼层,在浇筑砼前均检查柱子插筋或外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基础插筋应绑扎牢固并吊直,插筋应有做够的箍筋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应牢固,必要时可焊在底筋上;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设垫块;必要时可加设定位撑,焊在主筋上撑住模板,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钢筋多时可适当的增加撑筋,保证钢筋位置不变。

5、治理方法

a、如果基础插筋偏移尺寸在允许范围以内时,插筋可

按1:

6斜度调整至设计位置并在此段范围加密或加

粗箍筋,以资补救;如果偏移尺寸过大,当地面以

下至基础台阶面间尺寸允许时,可以另做一级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