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10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docx

高考历史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第51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案

第5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知识分子对“      ”深感失望。

 

(2)特点:

深入发掘人类的     ,富于想象和夸张,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3)成就:

法国雨果的《       》,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

(3)成就

国别

文学家

代表作

备注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堪称资本主义的“     ”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朵夫》

 20世纪早期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萧伯纳

《     》 

 20世纪早期

俄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

 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丹麦

     

《卖火柴的小女孩》

 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挪威

易卜生

《玩偶之家》

 “       ” 

美国

     

《百万英镑》

 批判种族歧视,痛斥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史论拓展】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评价

(1)积极作用:

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2)局限性:

它只是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并没有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同时,它所宣扬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幸福,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3.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严重。

(2)特点:

集中      ;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

 

(3)成就: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     》。

 

【概念辨析】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现实主义文学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中的罪恶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4.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1)苏联文学

①背景: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成就:

高尔基的小说《     》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亚、非、拉美文学

①特点:

反映反帝反殖和      精神。

 

②代表人物: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

【史论拓展】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特点的表现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二、美术的辉煌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2)特点

①内容:

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

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成就:

法国大卫的《       》《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

 

【教材补遗】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就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为典范而得名。

到了18世纪中叶,庞贝城的发掘,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美学思想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的兴趣,古典主义又重新复兴起来,故称新古典主义。

2.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

19世纪早期,人们对“       ”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      的作用。

 

(3)代表作品: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         》。

 

3.现实主义美术

(1)背景:

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代表作品:

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罗斯画家列宾的《              》。

 

【易错提醒】浪漫主义美术与现实主义美术艺术特色的区别

(1)浪漫主义美术注重主观、内心世界,揭示了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2)现实主义美术注重客观现实,描绘变化的大千世界,真实地表现现实世界,注重对现实加以揭露和批判。

4.印象画派

(1)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关心主题思想”宗旨的推动。

(2)特点

①前期:

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捕捉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

②后期:

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作品

①早期:

法国莫奈的《      》。

 

②后期:

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的塞尚被称为“        ”。

 

5.现代主义美术

(1)背景: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的推动;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2)特点

①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②流露出艺术家的复杂心理。

(3)代表:

西班牙毕加索的《      》。

 

(4)新发展

①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②表现:

表现形式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绘画材料种类繁多;充分表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易错提醒】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

(1)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现代主义美术(即立体派)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1.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19世纪的音乐

①浪漫主义音乐: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      。

杰出代表有     和约翰·施特劳斯。

 

②歌剧:

意大利威尔第的《        》,法国比才的《卡门》。

 

③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     》。

 

(2)20世纪的音乐

①概况:

19世纪末爵士乐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②影响:

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      ,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史论拓展】现代主义音乐、美术的特点

(1)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现代主义音乐、美术作品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2)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3)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4)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征。

2.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①条件:

     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

 

②发展历程:

1895年底,电影诞生;20世纪初,“默片”出现;1927年,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      》拍摄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

 

(2)电视

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③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

(3)影响

①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      的变化。

 

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考点一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不同流派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描写

对象

 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

 强调再现、剖析社会现实

表现

手法

 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有幻想和传奇色彩

 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思想

内容

 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对现实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地揭露和强烈批判

【史论结合】

史料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这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解读 史料反映了《巴黎圣母院》的艺术风格与成就。

阅读史料时,要注意史料中结论性的句子,这些往往是史料的主旨。

对于史料中一般叙述性语言,可以一略而过。

对“宗教”“劳动人民”的对比描述,实际上是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与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

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有何突出特点?

 

考点二 19世纪以来世界艺术的特点及影响

西方不同时期美术流派兴起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1)新古典主义美术:

伴随着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下的陈腐艺术风格,用艺术宣传革命,鼓吹自由、平等和共和。

用艺术培植人们的斗争勇气,树立英雄主义的气概。

(2)浪漫主义美术:

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失望,一些知识分子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3)现实主义美术: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的黑暗使得人们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

他们要求真实地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揭露和批判。

(4)印象画派:

19世纪后半期,一些青年画家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在科学证明“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启发下,主张户外写生,他们从画室里走出来,发现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

(5)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各种社会思潮出现。

在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史论结合】

史料 席勒认为艺术活动应当归结为“满足人类的爱好与感情的活动”。

斯宾塞提出,艺术活动是基于内在的“游戏冲动”而发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活动”。

左拉明确指出:

“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摘编自朱铭《外国美术史》

解读 史料说明了印象画派强调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及印象等强烈个人感受,善于捕捉光与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问题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印象派“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2018·全国卷Ⅱ·34

 现实主义文学

 以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梗概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6·全国卷Ⅲ·34

 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发展历程

 以近现代美术作品为载体,考查美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历史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2016·全国卷Ⅱ·35

 现代音乐作品的传播

 以美国支持摇滚乐歌手非洲巡演切入,考查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史实,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4

 电影艺术与经济危机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考查电影艺术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及电影的功能,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考题1[2018·全国卷Ⅱ]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考题2[2016·全国卷Ⅲ]以下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四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考题3[2015·广东卷]有文学家宣称:

“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

不再有平民!

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

考题4[2015·福建卷]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考题5[2014·江苏卷]“它站起来反对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

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母亲》D.《老人与海》

考题6[2017·江苏卷]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右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考题7[2016·江苏卷]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

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

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

有学者认为,该油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秘感。

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  )

A.现实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

考题8[2015·江苏卷]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

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

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考题9[2014·四川卷]右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考向1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

1.[2018·浙江台州质检]近代西方某作者在一封写给出版商的信中谈到创作某部作品的意图:

“我的意图是要让唐璜在欧洲旅行一遭,要经历各种围城、交战、冒险,最后叫他参加法国大革命……”该文学作品(  )

A.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战斗

B.诞生于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的时代

C.是19世纪初期一部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

D.体现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发展

2.[2018·辽宁五校联考]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圣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

这反映出作者(  )

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

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

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

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

考向2 近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2018·江苏苏北四市一模]“他们要画的只是他们目睹的物象,而且也不是在深入仔细的研究以后获得的。

他们的绘画不是要唤起观众的同情或通过作品告诉观众什么道理。

他们的绘画在于说明绘画仅仅作为绘画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

”与这一观点吻合的作品是(  )

 

A   

B

C   

D

4.[2018·江苏盐城一模]下面选项中的美术作品与下图中的流派艺术特征相符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拾穗者》D.《格尔尼卡》

考向3 近代以来的音乐、影视成就

5.[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在近代世界艺术领域,有这么一位艺术家:

他的交响乐和协奏曲以奏鸣曲为框架,表达时代主题;他的芭蕾舞剧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地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将本民族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来自(  )

A.法国  B.德国  C.奥地利  D.俄国

6.[2018·新疆乌鲁木齐诊断]2013年放映的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出现了“天宫一号”,正是中国的航天技术成了本片主人公的“救命菩萨”。

以往的好莱坞大片每逢关键时刻总是“美国拯救世界”,而今是“歹徒肇事,美国遇难,中国施救”。

这种变化表明好莱坞大片(  )

A.受到“中国元素”的影响  

B.仅仅是运用一种营销策略

C.旨在提升影片技术的水平

D.完全是为了刺激观众

第5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主干知识回扣】

一、1.理性王国 感情世界 巴黎圣母院 2.社会百科全书 狄更斯 苹果车 普希金 安徒生 社会问题剧 马克·吐温 3.表现自我 等待戈多 4.母亲 爱国主义

二、1.马拉之死 2.理性王国 色彩 自由引导人民 3.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日出·印象 现代绘画之父 5.工业化 格尔尼卡

三、1.个人感受 贝多芬 茶花女 天鹅湖 摇滚乐 生活方式 2.科学技术 浮华世家 社会风尚 精神追求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创作手法: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的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考点二

史料说明,印象画派的诞生是法国艺术彻底摆脱古典主义艺术形式,抛弃“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这一束缚的标志;大多数印象派画家认为绘画中没有政治的纷扰,只有关于色彩的实践以及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及印象的追求,不提倡更深地去分析研究事物的内在意义。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 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欧洲文学。

根据材料对果戈理所著《钦差大臣》的描述,结合俄国19世纪30年代沙皇专制统治的史实,可以判断该作品是为了揭露专制政体的腐朽,故B项正确、A项错误。

通过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可以判断出《钦差大臣》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拜金主义的风气,故D项错误。

考题2 D [解析]本题以世界近代以来的美术作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本身错误,艺术流派不断出现是艺术发展的特点,是时代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但传统美术流派并没有被全部淘汰;以上绘画作品与理性思维不断深化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B项;C项仅仅是材料部分作品的反映。

故答案为D项。

考题3 A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西方文学艺术流派,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

不再有平民”可知,这种文学风格要求反对封建等级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属于浪漫主义,故选A项。

现代主义表现的是社会的精神危机,B项错误;现实主义强调社会问题,批判揭露社会罪恶,C项错误;古典主义强调的是理性,D项错误。

考题4 C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与材料信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相符合,故选C项。

考题5 A [解析]本题以对作品评价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等信息可以推断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故选A项;B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项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D项属于现代主义作品。

考题6 B [解析]本题以现代主义美术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漫画中房子明显呈现扭曲状态,与现代主义美术中“画面扭曲变形”的特征相符合,《格尔尼卡》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

A是现实主义作品,C是印象画派作品,D是浪漫主义作品,故A、C、D三项均排除。

考题7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代以来的美术流派,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

题干信息未涉及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述,故排除A项;由题干中的信息“该油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可知,该美术作品属于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故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光和色的研究,故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

考题8 A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把未来理想化”的信息说明是对现实不满、注重情感抒发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故A项正确。

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主要注重光和色的描绘,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故D项错误。

考题9 B [解析]本题以电影海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电影作品,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故D项错误;《摩登时代》描写的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使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引发失业浪潮,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的艰难生活,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正确答案为B项;A、C两项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故排除。

•练经典

1.A [解析]该文学作品“叫他(唐璜)参加法国大革命”,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战斗,故选A。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而该文学作品内容涉及法国大革命期间,工业革命还未完成,B项错误;该文学作品内容涉及法国大革命期间,是18世纪晚期一部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C项错误;材料中该文学作品内容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D项错误。

2.D [解析]根据“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可知,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故选D。

材料反映了作者对官僚的讽刺,但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反专制的高度,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未突出个人情感,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C项错误。

3.C [解析]“他们要画的只是他们目睹的物象”表明材料描述的是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的代表作,故选C。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风格,A项错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风格,B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风格,D项错误。

4.D [解析]“超脱社会、超脱自然,采用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语言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重视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明该流派艺术风格是现代主义,《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故选D。

《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A项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代表作,B项错误;《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C项错误。

5.D [解析]由材料可知此艺术家为柴可夫斯基,他是俄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故选D。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