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99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docx

《种群和群落》检测题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综合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组数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

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如图表示的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如果其它环境条件相对稳定,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B.b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C.c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D.种群密度增长趋势为a>b>c

3.下列对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C.年龄组成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D.性别比例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4.我国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

A.提升人口素质B.改变人口性别比例C.调整人口年龄结构D.进一步降低出生率

5.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査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B.可用样方法调査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査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在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査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紫色

B.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

C.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下可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D.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来计算平均值

7.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B.根据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

C.种群性别比例和种群数量变化无关

D.人口数量特征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菌的种群数量

B.种群増长的“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λ必须大于或等于1,并且保持不变

C.“J”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不一定多于“S”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

D.“1mm2的培养液中分布了50个大场杆菌”推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9.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10.如图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类似“J”型曲线

B.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接近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必须在c点进行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2.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

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1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1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15.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所以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仅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引起

C.若环境不变,社鼠的种群密度就不会改变

D.若社鼠的生活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则社鼠的个体数量变化也会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1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2值上下波动

B.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D.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

17.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乙

B.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C.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

18.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54

2.81

3.67

2.94

1.65

0.03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19.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

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达到K值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20.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理想状态下,种群增长的曲线为“J”型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

D.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21.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

C.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D.图中阴影面积代表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2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23.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由于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的年龄组成有可能发生改变

24.2013年4月6日,各大媒体报道:

我国确诊19例H7N9禽流感病例,6人死亡。

病毒只能寄居在宿主细胞内,则进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体的关系是

A.寄生B.互利共生C.竞争D.捕食

25.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株产生的。

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

由此无法推断出()

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

B.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

C.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

D.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

26.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出螳螂和蝉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寄生B.竞争C.捕食D.互利共生

27.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

28.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9.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  )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

B.进行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

30.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有关

B.某河流沿河岸到河床有不同的植物配置,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生物群落类型与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关联

D.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根本区别在于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

二.非选择题

1.“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

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结构如下图甲。

2011年6月种群C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型。

可以预测,种群在2012年6月后数量变化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监测了C种群几年间的数量变化并绘制出数量变化曲线,见图乙。

监测过程中为控制C种群的数量,引入了以C为食的种群D。

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____点对应的时间引入,该时间点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

2.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对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___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

同时,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下。

巢高(m)

池鹭(只)

白鹭(只)

夜鹭(只)

牛背鹭(只)

鹭鸟总数(只)

6~8

6

6

8

0

20

8~10

52

6

6

2

66

10~12

14

4

4

2

24

12~14

10

22

4

0

36

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__是优势种。

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表明群落内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

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

由于这两种鹭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3.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2)若想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_______法;对于一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通常用_____________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3)若下图是某池塘中草鱼的生长曲线图,为了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则在捕捞时应让池塘保持___________(填N0、K/2、或K)条草鱼;当池塘内的草鱼数量达到K值以后不再增长是因为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有限的。

4.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

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结构。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

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海三棱藤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____________命名的。

土地较干旱的地方分布着大量旱柳,在水分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芦苇低处分布海三棱藤草,上述描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

(4)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

6.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某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外地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2)下图甲、乙、丙为红豆杉的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图_______相似,属于_________。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

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__关系。

(4)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

癌细胞在有机体内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细胞膜上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

(5)高效抗癌的药物紫杉醇,虽然能造福人类,但却为濒危的红豆杉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某林场根据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这个理论依据,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养快速繁殖培育红豆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1.D

【解析】分析题图:

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B错误;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2.D

【解析】题图分析:

图中种群年龄组成a为增长型,预测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多;b为稳定型,预测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c为衰退型,预测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

a类型的种群幼年个体数量多于成年个体数量,成年个体数量多于老年个体数量,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A错误;b类型的种群幼年个体数量等于成年个体数量,成年个体数量等于老年个体数量,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维持稳定,B错误;c类型的种群幼年个体数量少于成年个体数量,成年个体数量少于老年个体数量,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C错误;通过ABC三个选项的分析,种群密度增长趋势为

,D正确。

3.B

【解析】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有较大的差异,受多重因素的影响,A错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B正确;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错误。

4.C

【解析】“单独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优生”可以提高人口素质,A错误;“单独二胎”政策不会改变人口性别比例,B错误;“单独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人口年龄结构,使幼年个体增多,C正确;“单独二胎”政策会使出生率升高,D错误。

5.C

【解析】可用样方法调査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A项正确;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査蚜虫的种群密度,B项正确;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C项错误,D项正确。

6.B

【解析】蛋白质鉴定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不需要加热,A错误;由于绿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所以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B正确;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由于解离,细胞已经死亡,在高倍镜下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C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不可以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要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D错误。

【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要理清楚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4点不同,如下:

7.C

【解析】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A正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B正确;种群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C错误;人口数量特征是人口普查的重要内容,D正确。

8.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等知识,要求考生能掌握不同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知道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能正确区分种群数量的两种曲线,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

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显微计数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菌的种群数量,A错误;种群増长的“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λ为定值,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并且保持不变,B错误;“J”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不一定多于“S”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C正确;“1mm3的培养液中分布了50个大场杆菌”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9.D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题中所给的数据不充足,无法判断K值,A错误;岛上的食物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错误;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C错误;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D正确。

10.B

【解析】农户迁入南海某岛m年内,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A正确;人口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题干没有体现岛上淡水资源缺乏),人们为争夺生活资源加剧了种内斗争,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随环境阻力增加,曲线围绕n线波动,n线是该岛环境容纳量,C正确;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正确。

11.A

【解析】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A正确;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c点之后,B错误;病虫害防治应在有虫之时,即a点开始,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C错误;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改善后K值增大,当环境破坏后K值减小,D错误。

12.B

【解析】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环境容纳量(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第5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处于K/2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K值为400只,B正确;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虽然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种群增长率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C错误;防治鼠害时,要在200之前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