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68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docx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问题

王道勇

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副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最近几年以来中央着重提出并着重推的一个新的战略,是我们推进城镇化在新时期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今天时间有限,我和大家共同讨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最近几年以来有关城镇化的一些中央精神,我们稍微提一下、解读一下。

第二,中国推进城镇化是在西方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城镇化,还有一些发展中大国如印度、巴西等国,它们的城镇化推进得也很快,国外城镇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也值得我们去借鉴、去学习、去警惕。

第三,结合前面讲的中央精神和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谈谈如何具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它的具体思路有哪些。

一、近年有关城镇化的中央精神

下面,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最近几年以来,有关城镇化的中央精神。

我们结合最近几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尤其是十八大及以后的一些精神,和大家简单说一下,今年以来在城镇化这一块一些新提法和新说法。

城镇化问题非常重要,中央早就很关注它,一直以来都把城镇化作为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城镇化的重要性在学术界,在民众中间,在各国政府之间都已经形成了共识。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

他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

“21世纪有两件事情能够影响全世界,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美国的高科技,第二件事情是中国的城镇化。

”只有这两件事情能够影响全球的文明的进程,可见中国的城镇化的重要程度有多高。

但是我们也知道城镇化把农民转化为市民,城市地区日益占着主导地位,城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城市的整个生活理念,现代文明日益向农村地区扩散,农村日益消亡,城市日益增加,农民帝国转变为市民中国,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程。

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并不是说农民变成市民了,农村变成城里了,城镇化就必然带来好处。

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沃特•恩道曾经说:

“城镇化极有可能是光明的前途也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凶兆带来巨大的问题。

城镇化关键是好是坏,带来的好处是好还是坏关键看人,看国家的战略。

”这两个基本的论断,中央早就认识到了。

并且近年以来不断地谈城镇化,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

到2012年初的时候,中国的城镇化的进程是51.3%,马上到51.4%、53%、55%、58%、60%、70%,当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城镇化在30%到70%这个阶段,这是城镇化的加速时期,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发展预测未来二三十年之内会非常快,城镇化中央非常重视,有它的必然性。

从中央精神来说,最近几年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对城镇化有一些新提法,像我们说三个新的提法。

(一)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李克强同志非常强调的,并且在相关的会议上逢会必讲的一个概念,它是在新型工业化基础上,跟过去城镇化不同的一个城镇化道路。

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个叫“新四化道路”,所谓的“新四化道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新四化道路”里面有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有信息化,同时有城镇化。

前面三个是从农业、工业、信息业,实际是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角度来说问题的,只有城镇化是跟前面三者是完全没有并列关系的,是专门提出来的,一二三产业讲完过后直接讲城镇化,城镇化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城镇化和农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一个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这是我们的一个新的提法,在党的十八大里面。

对比一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就可以发现: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五化”,没有农业现代化,但是十八大报告里面把市场化和国际化给删了,然后城镇化保留了,加了一个农业现代化。

可以看出来,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的无论是“五化”,还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它的变化是很大的,但是唯一不变的最核心的内容是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二)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

第二个新说法,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这也是一个最新的提法。

我国经济发展现在处在动力严重失衡的境地。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三种动力,经济发展动力有三种:

一、内需;二、投资;三、出口。

在我国来说,过去30多年一直依赖的是投资和出口,我们现在出口的依存度是全世界大国里面最高的,投资这一块,我国每年投资增长率非常之快,在全世界大国里面也是最高的,投资率过高和出口依存度过高,它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地存在巨大的风险,它具有不可持续性。

比如说,国际金融危机,你出口就会受影响;比如说国内的一些信贷危机,对投资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国过去30年,不太依赖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不太依赖于内需的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简单地说,过去30年我国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的速度也比较快,经济发展速度是很快,但是老百姓的改善的速度是比较快。

典型的例子,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GDP的增速都是高于老百姓的人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的,显得国家财富增长速度非常快,但老百姓财富增长速度相对比较慢。

“十一五”期间,我国规定的GDP增速是7.5%,但老百姓的居民收入增速是5%,这样的话显得国家越来越富有,老百姓相对而言比较穷,这样的话,虽然老百姓的工资增长,但是为了看病,为了养老,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买房子,他长期不敢用钱。

目前中国基本情况是中国老百姓挣100块钱,只用35块钱左右,而美国他们会用70%、80%块钱,低收入国家一般挣钱100块钱会用80块钱,中等收入国家会用56块钱,高收入国家会用63块钱左右。

所以我国老百姓不消费,不消费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多,市民少,市民愿意消费,而农民不愿意消费,而且市民的消费能力明显比农民强。

通过城镇化,一方面可以把大量的农民转变成市民,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带动相关的一些产业的发展,包括老百姓的工资日益上升,市民更愿意消费,城镇化如果搞得好的话,它是未来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一个发动机,李克强同志,还有中央的一些相关精神对这个问题已经达成了共识,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希望所在,我们不能再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了,这是第二个新的提法。

(三)提高城镇化质量

第三个新的说法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这个说法我们过去也很少提,因为质量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重要。

过去我们过于追求的是城镇化的数量,城镇化率有多高,我的城镇化率比隔壁市的城镇化率要低,我今年的城镇化率一定要提高两个百分点,一定要超过它,五年过后一定要超过谁,这是城镇化的数量,百分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多少,尤其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多少。

全国总水平为51.3%,但是有些地方很高,比如说有70%、80%的,像北京一些地方甚至达到了90%以上,有些地方还比较低,像宁夏、贵州这些地方只有30%、40%,所以不同地区城镇化的数量有巨大的差别,但是进一步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这段时间最为关心的是在数量差别的基础上,它还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是质量的差别。

有些地方是有城镇化之名,无城镇化之实,城镇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举几个例子。

一、城镇化总体滞后于工业化。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城镇化和工业化应该是互动的、协调的。

城镇化多少,工业化也应该多少,西方国家基本上是这样的。

而中国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工业化率,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到目前为止仍然都是这样。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城镇化率依然是虚高的,什么叫虚高?

目前我们的城镇化统计的城镇人口,实际上统计的是城镇常住人口。

把没有城市的户籍,但是在城市地区连续居住六个月以上的就计算为城镇人口,这样的话很多农民工长期在城里生活,他没有城里人的户口,这样的话他算为城里人,这些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城里人的一些福利、好处,他是得不到的,但是我们把他统计为城里人了,我们现在51%、52%的城镇化率,它中间包含了很多农民工,常住在城里的农民工,我们现在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大概只占三分之一多一点,不到40%,37%—38%的样子,这十几个百分点里面实际上是两亿多的进城农民工在里面的,所以这个城镇化自然就不高,城镇化率是虚高。

第二,很多城镇化的人,城市人口处在半城市化或者说浅层城市化的阶段,我刚才说进城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人员只是半城市化,他在农村地区仍然留下了很多东西,留下了宅基地、留下了责任田、留下了山地,他未来还想回到农村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好了,交通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他们是处在过渡人的状态,你不能把他算为城里人,也不能算为农村人。

还有一种现象是被动城镇化现象也比较普遍,有些地方为了贪大求洋,为了提高城市化率,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做了很大的规划,有些很小的城市也做个二环、做个三环,做个四环,然后把周围方圆几十公里的农村全部圈进城市范围之内,通过征地、拆迁等方式把一些农民,尤其是一些失地农民把他变为市民。

在大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失地农民仍然是传统的农民,他可能地失去了,但他工作没有,他社保没有,他的前途也没有,他成了“三无”人员,这种人员把他算为城里人的话,有时候是非常可笑的。

最后一点,现在城市化由于规划、由于等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不好,城市交通非常拥堵,城市房价没有高,城市人口非常集中,城市人的生活节奏过快,很多城市病就暴发了,这种城市病也让人们感觉城市生活并不比乡村好多哪儿去,城市的质量问题有待提升,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是中国最新的三个精神,简单地提一下。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下面,我们说第二个问题,如果推行新型城镇化,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城镇化的一些新的精神的话,我们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要借鉴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墨西哥、印度等这些大国,它们在城镇化过程当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先讲经验,总结一下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可以认为以下一些在我们城镇化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尤其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应当实施的新理念和新做法。

第一个基本的做法,城市发展不能以乡村的衰落为根基,为前提,城市发展和乡村繁荣应该并行不悖的。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中国现在共同的一个现象,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地区只剩下389961部队,三八是女性,九九是老人,六一是孩子,三八、九九、六一部队和三八、六一、九九部队,老年、孩子和妇女存留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日益空心化,人口日益减少的现象,发达国家都有过,但是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城市繁荣的同时农村地区也没有衰落,这是我们中国这次的一个做法。

比如韩国搞了“新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就是跟中国现在搞的“新农村建设运动”有很大的相似形。

如美国都有很多规定,在美国有这么一个规定:

很多人买东西,他愿意在城里买,这样的话农村地区就会比较萧条,这样的话国家就有规律,或者联邦政府、州政府有规定,如果你在城市地区买的话,价钱就比较贵,在农村地区的城市、商场买这些东西的话,它可能会有税收的减免,这样的话,很多人为了图便宜就专门跑到农村地区买东西,这样的话农村地区相对而言就比较繁荣了。

像韩国的“新村运动”更是这样了,它导致了韩国到目前为止,农村地区都比较繁荣,比较发达,而中国尤其应当借鉴。

可以看一下图片,如美国的乡村,这是美国的乡村,它规划得非常好,中国有些农村地区的规划非常糟糕。

这是乡村的一些图片,可以看一下,这地方是小别墅区,很多人愿意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话,比较安静、生活节奏慢一点,就可以到乡村来住,乡村不再是落后、愚昧、贫穷的标志,而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更美好生活方式的标志,对中国来说现代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这是第一个经验。

第二个经验,城镇化要保证城市的不同区域都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简单地说,不能使中心地区非常繁荣、郊区比较乱、远郊地区一片混乱,不能说不同地区的繁荣程度不一样。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人口迅速向市中心聚集,这是集中阶段。

过一段时间过后,过多少年过后,人口迅速向郊区扩散,这是第二个郊区化。

第三,乡村化,远郊化,很多富人甚至把自己的家搬到农村地区,甚至搬到一些远郊地区的别墅区里面去居住,市中心比较衰落,所以政府又通过市中心地区重新振兴了政策,美国城市重建运动,在市中心地区人口重新聚集起来,所以一部分人又回到市中心居住。

经过这么几个阶段,集中-扩散-再次扩散,然后人口重新一部分回流,通过整个过程让城市在不同区域,市中心、核心区、建成区,还有边缘区、远郊地区都得到了协调的发展,它们关系比较和谐。

中国现在总体而言是处在集中化阶段,人口集中往市中心,一部分大城市出现了郊区化阶段,但是郊区对全国大部分城市来说仍然是比较落后的,比较混乱的,自然条件也不好,贫民窟,甚至是一些城中村,它是比较落后的代名词,这是中国未来在城镇化过程当中也应该学习的经验。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片,远处是一个市中心地区,人口并不是在市中心地区居住,而是在周围的几十公里的一些比较小的人口相对少一点的,建一个聚落区来居住,这样市中心的压力就会比较小,交通非常发达,通过公共交通等各种方式四通八达。

第三个经验,发达国家的城市圈和城市群都得到了充分的发育。

比如欧盟大都市区,像汉堡、伦敦、巴黎、慕尼黑、米兰,它们的大都市区和城市圈、城市群发展得都非常好,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城市之间的结构、比例,它们相互之间的功能分工都是有明确的说法的。

像美国大都市区,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迈阿密、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等,它的大都市区都是结构非常合理的。

日本也是这样,日本的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群发展得非常好。

我们过去只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但是各地都开始开始城市群的大发展大建设,甚至全国有23个城市群,这个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现在要汲取它们的经验。

第四点经验,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

无论是美国、德国、日本还是这些国家,它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在城市里面,大城市永远只是很少的,绝大部分城市都是中小城市,大城市也很少,主要是中小城市,城市结构是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

如美国有3000多个县和郡,有35000个市镇,10万人以下的小镇,数量占99.3%。

像德国,人口在2万-20万人口的城市占60%。

巴西,1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占98.6%,它们特别是城市多,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聚集度高,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这给中国有一些值得警惕的东西,中国现在全国660个城市里面有100多个城市要建国际化大都市,要建中心城市,要把规模越扩越大,如果我们过于重视大城市的话,忽视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发展的话,整个大城市最终也获不得发展,因为大城市的发展需要中小城市的支撑,需要它们的后盾,它们的结构应该是合理的,我们必须形成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镇体系,否则大城市病会非常厉害。

这是经验。

(二)国外城市化发展的教训

我们再简单说一下教训,在国外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教训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我们说一说下面几个教训。

第一,城市发展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西方国家过去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做法,先污染,把自己的国家和城市污染得差不多了,再回过头来治理。

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污染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过后的事情,到现在为止是60年,尤其是绿色和平运动,环保运动兴起过后,尤其是绿党兴起过火,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西欧,它们的环境治理得非常好,环境污染非常少了,但是过去二三百年以来西欧国家污染是非常厉害,它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伦敦烟雾事件,这是我们看到的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是当时的伦敦的图片,伦敦地区用煤特别多,天特别冷,烧煤特别多,工厂在市中心聚集,结果长年累月的,导致城市污染非常严重。

在1952年12月4号到12号的连续7、8天之内,伦敦的大雾从来就没有散过,就7、8之内没有白天,没有太阳。

,能见度只有1到2米,能见度非常之低,可以看一下这个图片,当时警察都是拿着火把来指挥交通的,车子根本没法走,都不认识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整个城市瘫痪了,更为糟糕的是,就在这7、8天之内伦敦地区有将近8000人死亡,老人、孩子将近8000人死亡,这个大雾在12号散了之后,在随后的一、两周之内又有4200多人死亡,加在一起是1.2万多人死亡,一个城市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之内一口气死亡了一万多人,这个损失太惨重了,有病的人,还有老人、有呼吸道疾病的、一些小孩、抵抗力弱的人都基本上死得差不多了,死亡率非常高,这都是环境污染导致的结果,这是烟雾事件。

20世纪曾经有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其中有8到9件都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十大事件,有八个是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另外一个是在印度,另外一个是在前苏联,有八个在发达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比如说洛杉矶的烟雾事件,美国也是这样,一样的道理。

现在中国人城市的呼吸的空气相当于他们的70年以前城市呼吸的空气,当时洛杉矶的烟雾事件也很常见的,它们是后来治理得好,中国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了,否则的话代价太惨重了,我们现在马上就要治理,这是第一个教训。

第二个教训,城市化进程,政府必须强力调控。

政府如果不发挥自己的宏观调控的功能和作用的话,恐怕问题非常麻烦,我们可以看一下拉美地区,它就是一个标志,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率是非常高的,我们到目前为止只有50%多一点,但拉美地区现在至少有70%、80%,它们的城市化率非常高。

我们可以看1900年的时候,它的城镇化率就有25%,到了1980年的时候就达到了65%,到现在为止,它大概是80%以内,78%、79%、80%的水平。

中国现在的城市化率只相当于拉美城市化率的60、70年代的水平,我们比它们低得多。

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失误是,拉美地区因为人口可以随便迁移,城镇土地都是私有的多,这样的话,人口大规模无序地向城市地区聚集,结果导致农村地区的很多地区没有人耕种、荒芜、抛荒,城市地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多人没有住房,只能临时搭一个窝棚临时居住,然后结果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

比如说城市拥堵就出现了,城市非常堵,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教训,我们一定要防止农村问题演变成城市问题。

我们过去二三十年在城市地区,像拉美国家地区的贫民窟现象在城市地区基本上没有出现,我们城市地区不断通过改造棚户区,通过不断地改造城中村的方式把城市地区搞得相对而言比较繁荣,基本上没有落下什么大的死角。

但是,我们城市地区的繁荣是以牺牲农村地区的繁荣为标志的,所以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所谓了“三农”问题,农民、农村、农业都有问题,“三农”问题,但是我们在城市地区没有问题,所以过去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农村地区为标志,同时来发展城市,最终通过城市来反哺农村,以工带农,反哺农村,城乡协调发展这样一个道路,这是我们过去的路,如果我们不汲取发展中大国的一些教训的话,政府不对城镇化进行一些调控的话,我们的城镇化率可能会迅速地提高,但是我们会把农村的“三农”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转变为城市的贫民窟问题,转变为城市的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所以,农村问题一定不要演变为城市问题,否则问题非常重。

非洲、拉美、南亚等国家,大量农村人口无序涌入城市过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进去之后没有房子住,自己找个地方住。

可以看到南亚地区的印度达拉维贫民窟,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一个贫民窟,叫达拉维贫民窟,这个贫民窟的规模在全球是第二大的,看上去房子没几户,但是住的人是非常多的,印度官方统计大概会有110万人在里边住,这看上去不大,但是这么多人在里面住,这就可以看出来,这种贫民窟根本就无所谓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城市治安,交通,还有防火,预防犯罪,这对贫民窟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事情。

它是大量的农民无序地转移到城市地区之后,集中到这个地方生活,形成了贫民窟。

这种贫民窟很难根除,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特点,它的城市,尤其是印度也是这样的,它的城市的很多土地都是私有的,这块地可能是一个人了,但是现在被人占了过后他也拿不回去了,政府要拆也没这个力量,有100多万人,他们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在这里面很多问题就都存在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优点,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它们的优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对于它们的教训尤其是一些惨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借鉴,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要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也不要走发展中国、家兄弟国家的一些已经付出代价的一些道路,所以我们要走的是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

这个问题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我们在说新型工业化的时候,很多时候会讲新型城镇化。

李克强同志都非常强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现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之一。

要贯彻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有这么几个基本思路。

(一)贯彻城市发展新理念

第一,一定要贯彻城市发展的新理念。

城市发展中间一定要有新理念,很多城市发展没有什么新理念,完全是按照过去的那一套,随便地规划规划,然后挂在墙上就不管了,随你怎么管怎么办,任何城市发展和规划必须贯彻一个新理念,以下几个理念可能是比较新的,也是比较关键的。

第一个理念,人居环境系统理念。

城市不仅仅是人,

城市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人本身的系统,包括整个社会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居住系统,还有支撑系统等,它包括很多系统,所以吴良镛院士曾经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样一本书,里面提出了人居环境系统理念。

人居环境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从宏观的角度把所有问题,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互动,然后相互良性运行的机制弄明白了,然后在城镇化过程中,你不仅仅要关注人的问题了。

很多人就说城镇化,就把农村人口运到城里来就行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城市的基础设施,整个生态、绿地,城市整个发展的规划都很重要。

如果把城镇化真正搞成功的话,真正要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话,首先贯彻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人居环境系统,必须有系统的管理理念。

第二,必须有生态城市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过后,党和国家对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提出了要求,对于我们城市来说提出了生态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的目标。

生态城市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它的提出也就三四十年的历史,它是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的提出。

要用生态的理念发展城市,不要再走高能耗的道路了。

美国就是一个巨大的反面例子,美国这个国家的城市发展走的是一个高能耗的道路,美国这个国家的城市分布得非常散,有时候我们说它叫“住在车轮上的国家”,它做任何事情出门都必须开车,不开车的话根本就不行,超市离家两三公里,很远,然后你要去大城市的话,都住在小城市,大城市的话很远,几百公里,必须开车,能源消耗度非常高,环境污染非常厉害,到目前为止,美国都不签订《京都议定书》,为什么不签订呢?

它自己无法履行这个义务,根本就不签了,像当时最初起草的时候,它很积极,它后来不签订,因为它无法实现。

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一定要有生态理念,如果没有生态理念的话很糟糕。

目前美国人口占全世界的4%多一点,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的能源、排放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国是3亿,我们是13亿多一点,到14亿了,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它把全球三分之一的能源都消耗掉了,如果中国城市比较不执行生态理念的话,不执行低碳理念的话那就麻烦了,我们城市所需要的能源度会远远超过美国,需要能源的数量远远超过美国,这时候中国本来就是资源和能源比较贫弱的国家,我们根本无力承担,现在就应该推进生态城市理念,生态应该成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生态城市有一个最基本的说法,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