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65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案例分析题.docx

数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所谓案例,是指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

事件只是案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包含有问题在内,并且也可能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反思。

小学数学学科的案例分析,一般是提供一个教学的片断或几个相关的教学片断,要求用课改的有关理念或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一教学片断作出重新设计。

对案例进行分析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是分析有新意。

三是论据要充分。

教学案例分析要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虚实并重,小中见大”。

1.分析案例传递的理念。

认真思考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并把教师的这种行为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加以分析,用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加以说明。

当然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也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分析内容。

2.分析案例带来的启示。

案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有何成功之处,闪光点是什么?

或者说不足在哪儿,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

它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哪些启示?

3.分析案例中教学的改进。

分析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分析是为了改进,所以有些案例分析,会提出改进的要求,要求我们对案例中的教学进行重新设计。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

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

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

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

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

r=d/2。

师:

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

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

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

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

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答:

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答:

A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

B教师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

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答:

前者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的,课堂的气氛沉闷,效果较差;后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操作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好。

(4)案例分析:

两案例都采取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但A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的,课堂的气氛沉闷;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效果较差。

B教师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出发,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学效果当然好。

这主要是两位教师选折的教学方式不同引起的。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真正掌握教学设计的要素,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应以了解学生的现状为基石,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位要准确。

在设计实践操作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为操作而操作。

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实践操作会不断强化学生对操作的兴趣。

同时,应改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操作中敢做、敢思、敢说,真正使实践操作成为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详见:

红第24—25页。

2、案例描述: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

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

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

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

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

“哇!

这么多呀!

”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

“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

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思考题:

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

由于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应用题的教学要注重进行生活化处理,应紧跟时代的发展。

本案例把原教材中缺乏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把原教材中缺乏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觉不难而且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得到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本案例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在目标上也得到拓展,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详见:

红第51页。

3、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

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

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

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生1:

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

2×8=16(人)3×3=9(人)。

师:

掌声鼓励!

生2:

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

算式:

8×4-7=25(人)

生3:

派5辆面包车。

师:

说说你的理由。

生3:

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

5×5=25(人)

师:

也可以!

生4:

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

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算法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在班级授课制下解决数学问题,要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各种差异的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必定是多样化的,教师的教学一方面不要把这种多样的现象一样化;但另一方面应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对几十个学生去解决同一个问题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

因此,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能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要求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案例中教师通过掌声鼓励,用肯定性的言语和行为来积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激发,兴趣盎然。

但是在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同时要注意解决问题符合合理性原则和优化。

虽然该教师让学生通过说说理由的方式注意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要符合合理性原则,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得出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强化合理性判断,以致出现了8种方案的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显然与现实生活的常识是不符合的。

详见:

红第57页。

4、案例描述:

师:

(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

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

(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

生1:

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

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生1(边比划边说):

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

还有不同的吗?

生2:

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

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

(从问题品质的角度分析):

发现始于问题。

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源泉,问题质量的优劣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何把握这个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设计优良的数学问题,将教学引向成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该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感的,但是没有问题应当具有的思考价值,即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历经真实的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组合进行苦苦思索、探究后,才能找到问题的结果。

该教师在提出的问题中暗示性太强,把学生需要深深思考的东西明确提出来了,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更要注意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

详见:

红第81页或教材23页②——⑥。

5、[案例描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片断:

⒈教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

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⒉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

[案例分析](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素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主要从与合作学习有关的因数的角度上加以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合作交流,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恰当的。

因为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和有成效的。

但该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发现有一个小组得出计算方法时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在时机上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得当的。

因为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交流的时间和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只有大部分的学生或普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才能宣布合作结束。

详见:

新课程教学设计第63页。

6、[案例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1出示买卖的情境图(图标有泳圈的单价12元,篮球的单价15元)。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算式怎样列?

生:

15×3=

师:

应该怎样算呢?

生1:

我用加法15+15+15=30+15=45(元)

生2:

我用乘法10×3=305×3=1530+15=45(元)

生3:

把15看成3个5,共有9个5,得45(元)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生1:

用加法。

师:

用加法也可以。

生2:

用乘法。

师:

好的。

④练习13×370×524×213×531×334×224×4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主要从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由于学生不同的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能力水平,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常常找到不同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不再是一个依赖教师的模仿者,而是独立探索的求知者。

同时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是不矛盾的。

两者可以而且应该统一于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应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好的方法的过程来展开,不要追求全班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只要学生认为合适,自己喜欢,教师应当加以肯定与鼓励。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解决同一道题目,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创新的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着手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

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

应该提倡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算,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但是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差距,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题,达到算法最优化。

因此,本案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屏弃学生自己低水平的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题,实现算法优化,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7、请你举一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的片断。

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联系城市高架路建设,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修高架路中的数学问题。

如果让你来当总指挥、打算怎么办?

”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

门打开了,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一个比一个想得全面,还真有总指挥的超前意识和胆略。

教师抓住时机出示例题,两个学生列出算式:

1÷(l÷10+l÷15)和l÷(

)。

老师耐心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很快解决了单位“l”和工作效率问题、认定了第二种解题方法。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发展智力,体验成功的愉悦。

8、[案例描述]

一年级上册P34《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

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

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挂图。

②提问题。

师:

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我看见了房子?

师:

你真能干。

生2:

我发现了红旗。

生3:

我发现了树木。

生4:

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

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

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

“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从问题的目的来讲,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目的性或者说太过于开放,没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问题是开放了,但是在开放的基础上,没有了指向性,从面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只是讲出自己看见的,但与本课的教学却是没什么关系的一些零碎信息,教师在学生表现出这倾向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任其发展过了五分钟还是没讲到教师所讲的点上,这样虽说有了开放性,有了民主性,但是对本课的教学失去了可用性。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性,但也要适当的要有指向性,比如“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各有多少个?

”,这样的提问才有目的性与开放性。

9、[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

米,宽2

米,求草坪的面积。

”列出算式:

5

×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

①(5+

)×(2+

)②5.8×2.5③

×

,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

但合作教学也有一定的问题,以合作学习时,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个性强、能说会道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致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益比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更甚的,有时一个小组都是一个人在思考,其他人都在不思考。

如何处理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户呢?

我认为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的学生动口、动手,学困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住信息现象。

合作学生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10、[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

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

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

“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

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

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

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

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

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

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面向全体不是从叫学生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多少来定的,而从教师对提问的设计、练习的设计是否具有层次性,设计的问题是否全体学生都会回答;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是否大家都会做,而且对不同质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等来决定的。

本节课从学生的评价就能反映出是不是面向全体,面学生所说的“四分之一”的遗憾,并不能怪老师,因为在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面面具到,每人都有机会回答,但不一定都要回答。

回答问题并不能说明什么。

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应从多方面衡量,是不是每个人都站起来回答问题,不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的标志。

11、案例描述

师:

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

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

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

3.2+11.5=?

师:

(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

(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

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

师:

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

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

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

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

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

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

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引出小数的加法,而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创设了一个购书的情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学到知识,而且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直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比教师教学生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更好。

让学生直接去尝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形成,也培养的了学习的学习能力,促进了学习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

为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学生看书的环节,我觉得很有必要。

这样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后,提升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

这其实就是数学从生活中来的问题,让生活化的数学,进一步提升为真正的数学。

(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

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书中三种算法的共同性都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小数加减法的核心问题,理解了这个问题那么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因此要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中弄清区别,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

12、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

(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

(⒉学生合作交流9+5=?

(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9+4=9+3=

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

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了弄清原因,于是我又出了一些9加几的算式让学生口答,每人5题,抽测了十位同学,只有一人算错了1题。

问他们怎样算的,多数同学回答,想出来的,在幼儿园里就会算了。

位数不少的同学能把“凑十法”的过程说得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思考题:

(1)、摆小棒计算时学生为什么先写得数再摆小棒?

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摆小棒的作用是为了什么?

摆小捧是为了使学生遇困难计算时更简便一种辅助之法,学生心算已经能够完成的练习,还要让学生摆小棒,起不到辅助作用,反而变成了计算之累了,因此出现了学生为了听教师的话通过摆小棒计算题目,就出现了先写得数,后摆小棒的现象。

(2)、我们应如何对待书中所安排的动手操作?

我们在教学前应认真的钻研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认知水平。

合理的安排动手操作。

对书本中安排的动手操作,要分仔细领会其意图,结合教学实际看是否能为教学服务,如果操作没有什么意义,能省略的要尽可能省略,不要按步就搬,一切都要为课堂,为学生服务。

案例分析:

13、设计一个你认为较理想的问题情境,并加以分析。

《求平均数问题》

在本课教学的末部分,教师让学生评价自已的表现。

老师问:

同学们都觉得今天表现都很棒,那觉得老师的表现得怎样呢?

想给老师打几分?

生1:

95分;生2:

97分;

生3:

98分;生4:

93分;

生5:

95分;生6:

9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