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609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docx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

建言《珠三角纲要》和深莞惠合作——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

研究报告说明:

1、本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引起深圳市、龙岗区主要领导的重视,有关领导已经作出批示,指示要加深研究并尽快推进,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予以立项。

2、区委党校课题组于2009年下半年承接了龙岗区“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龙岗区区域合作战略研究》,在2009年年底形成了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深莞惠合作示范区”的构想,指出在深莞惠三市交接处的坪地街道、清溪镇、新圩镇,以深圳的高桥工业园作为核心启动区,三市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坪新清产业生态城区”(笔者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并提出“坪新清”构想,承担课题的部分撰写任务。

前期课题成果另见本博客其它博文)。

3“坪新清产业生态城区”的构想得到龙岗区有关领导的肯定,受龙岗区发改局委托,课题组在地理范围、产业规划、合作机制、管理模式、利益机制等方面深入研究,提出了具可行性、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形成了《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研究》,以下为课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4、本报告为后期研究报告,珠三角区域合作、深莞惠合作尤其是坪新清三地合作的意义、路径和效果等,另有专文阐述,并已提交给龙岗区有关部门。

承担单位:

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

课题组组长:

杨刚勇

课题组成员:

曾旅天陈鼎谌毅兵

刘继国蔺蔚青赵一婷

  2010年6月6日

摘要

  深圳市坪地街道、惠州市新圩镇、东莞市清溪镇是深莞惠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属于城市边缘、后发展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颁布实施和深莞惠合作的深入推进,使该区域的深度合作意义凸显。

为实施《规划纲要》,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规划建设深莞惠‘城际高新技术产业带’,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的战略要求,报告提出:

以高桥工业园为核心区,启动坪新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突破行政、土地、财政、税收、社会管理的制约,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成为深莞惠产业合作示范区,实现深莞惠经济社会一体化从设想到实践的战略性转变,为珠三角区域合作及一体化的推进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坪新清三地合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合作前景广阔。

规划中的示范区包括“一园六村”:

高桥工业园、南坑村、红卫村、红田村、约场村、东风村、铁场村,总面积9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

  示范区定位为深莞惠深度合作先行区、低碳新兴产业聚集区、高科技产业服务创新中心,设四大功能区,即创智中心区、高端制造区、生态景观区、生活配套区,预计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税收150亿元,地区人口20万人。

  报告提出两种合作的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委托管理模式。

  股份合作模式。

深莞惠三市成立合作开发协调小组,挂靠三市市长联席会议。

龙岗、惠阳、清溪成立合作开发协调委员会,作为合作开发的最高决策机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成立管理委员会,人员主要由龙岗区派出,三地授予管委会一定的政府职能,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龙岗、新圩、清溪按照商定比例出资成立股份开发公司,初期与管委会合署办公。

股份开发公司负责规划、投资开发、土地经营、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等工作。

股本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经费,不足部分主要通过市场融资解决。

土地管理遵循属地原则。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合作园区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列入各自行政区域的经济总量,在广东省的GDP统计中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建立土地共同收益机制。

税收收入按照三方股本比例或商定办法分成。

  委托管理模式。

签订委托管理协议,龙岗独自成立园区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全权负责托管园区总体发展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土地管理、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

新圩镇及清溪镇将托管给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开发建设。

委托管理年限宜长不宜短,原则上应至少50年。

土地所有权、办理产权证遵循属地原则。

托管园区内土地增值收益的50%归属地政府,50%归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用于托管园区滚动开发建设。

托管园区产生的税收按商定办法分成。

目录

一、坪地、新圩、清溪的基本情况......................................1

二、规划范围........................................................2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4

四、基本构想.......................................................5

五、运作模式......................................................13

六、三点建议......................................................15

  深圳市龙岗区的坪地街道、惠州市惠阳区的新圩镇和东莞市的清溪镇是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属于城市边缘、后发展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和深莞惠合作的深入推进,使该区域的深度合作意义凸显。

为实施《规划纲要》和落实深莞惠三市市长联席会议要求,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规划建设深莞惠‘城际高新技术产业带’,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的战略要求,我们建议:

以高桥工业园为核心区,启动坪新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突破行政、土地、财政、税收、社会管理的制约,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成为深莞惠产业合作示范区,实现深莞惠经济社会一体化从设想到实践的战略性转变。

一、坪地、新圩、清溪的基本情况

坪地街道、新圩镇、清溪镇三地山水相连,是深莞惠三市的地理几何中心(见图1)。

图1坪新清三地地理区位图

三镇(街道)的辖区面积、管理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总额等情况详见下表。

坪地、新圩、清溪基本情况表(2009年)

地区辖区面积管理人口(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税收总额(亿元)

(平方公里)

坪地街道57.61628.884.53

新圩镇158.41233.512.16

清溪镇14338136.3312.19

合计35966198.7218.88

 二、规划范围

  深莞惠(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产业合作示范区)东至深惠路(坪地六联-新圩东风段),南至北通道(坪西-深惠路段),西至清溪镇铁场村、新圩镇南坑村西沿、坪地街道高桥社区西沿,北至新圩镇红田村、约场村、东风村(见图2)。

具体包括“一园六村”:

坪地高桥工业园区域(12平方公里),新圩南坑村(15平方公里)、红卫村(12平方公里)、红田村(26平方公里)、约场村(5.2平方公里)、东风村(18.6平方公里),清溪铁场村(7.3平方公里)。

  规划土地面积96.1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坪地10平方公里,新圩40平方公里,清溪5平方公里)。

图2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范围图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是落实《规划纲要》、探索区域深度合作新模式的迫切选择。

  《规划纲要》已实施一周年,但区域的深度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落实《规划纲要》,迫切需要一个创新区域深度合作机制的实体项目作为载体。

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区,担当先行先试的排头兵,正好适应了当前形势需要。

坪新清三地深度合作条件得天独厚,应率先打破区域分割状态,突破行政、土地、税收、财政、社会管理等制约,尽快启动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建设,率先探索既能均衡各方利益、又利于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深度合作新模式。

  2、是龙岗破解产业发展空间紧约束难题的必然选择。

  当前,深圳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的困境,坪山新区的分设使龙岗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弱化。

我区现在储备建设用地42.45平方公里,其中真正可作产业用途的仅21平方公里,并且成片地少、能直接开发建设的净地少,建成片区改建成产业用地的拆迁成本很高。

向区域合作要发展空间,拓展土地增量,是深圳及龙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龙岗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通过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圳方面可获得高质量连片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长久性地解决困扰龙岗的空间资源不足、土地整备拆迁成本过高、产业基地狭小三大难题。

龙岗中心城将扩展成最便捷的服务腹地,还将带动提升坪地街道城市化水平。

  龙岗区经济发展水平会有质的飞跃,财税来源有新的增长极。

据初步推算,10年后产业合作示范区生产总值至少可达1500亿元,税收150亿。

即使是股份分成,龙岗区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将产生“再造一个龙岗”的经济效益。

  3、是新圩提升工业化水平、清溪提升城市化档次的现实选择。

  通过区域合作,新圩的空间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解决困扰新圩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不足、工业化推进不快、城市化档次偏低三大难题,“借船出海”,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回报。

清溪的生态优势能够得到最佳释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化档次。

 

(二)可行性

  1、天时:

《规划纲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间,省市领导强调了推进一体化的合作要求。

  《规划纲要》指出,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建立有关城市之间的多层次合作机制,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5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落实《规划纲要》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省一级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协调好合作各方利益,促进一体化顺利推进。

省长黄华华同志要求,努力推动珠三角地区从“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发展、从城市“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

王荣书记在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规划建设深莞惠“城际高新技术产业带”,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新模式,对区域深度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地利: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域交通完善便捷。

  坪新清区域是三市接壤的唯一地区,是深莞惠经济圈三方都可参与、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唯一地区。

合作园区距龙岗中心城仅5公里,可充分分享其建城17年形成的完备服务功能,投资环境因之得到明显优化,区域竞争力因之得到显著增强。

该区域位于深莞惠半小时交通圈内,外部交通网络较为完善。

已建有惠盐高速、深惠路、358省道、北通道,在建和规划建设深博高速、深圳外环高速路、深圳地铁3号和12号线,形成便捷的大循环交通网络。

  3、人和:

人文相近奠定合作基础,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愿。

  坪新清历史上同属惠阳地区,均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相近的风土人情,沟通交流源远流长,区域合作有了天然的人文基础。

发展的差异又形成了三地的互补优势。

龙岗资金、人才、品牌、管理优势明显,但产业发展面临空间紧约束困境。

紧邻坪地的新圩发展程度不高,土地成本较低,可提供4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

清溪生态、产业优势明显,山水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是国内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之一。

优势互补又使得现今的区域深度合作有了现实基础。

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三地的市、区、镇(街道)领导对区域合作都非常重视,合作意愿非常强烈。

四、基本构想

  

(一)战略定位

  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如下。

1、深莞惠深度合作先行区。

利用深莞惠接壤唯一地区的地理优势,率先探索城市边缘接壤地区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以提高城市化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为目标,突破行政、土地、税收、财政、社会管理等制约,通过政府直接主导、市场化运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产业互动、利益共享,实现城际之间协调发展。

2、低碳新兴产业聚集区。

按照低碳经济原则,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集群发展战略,突出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成为深莞惠城际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新兴产业聚集基地。

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前沿技术创新,破解价值链低端循环锁定,提升龙岗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主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引领龙岗新一轮经济增长与腾飞。

3、高科技产业服务创新中心。

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较为完善的新兴产业链,汇集境内外创新要素,营造出一个适合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型企业入驻和风险资本光顾的活力区。

着力引进检测、鉴定、认证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环节,形成服务深莞惠、辐射全国的服务创新平台。

与龙岗中心城联合引进一所境外著名理工科大学,实体办学,打造城市发展、产业创新的“发动机”。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从2010年到2020年,大致用10年时间,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生态为基础、区域合作为特色的产业生态之城。

携手龙岗中心城,打造深莞惠城际高新技术产业带上的“双子城”,成为服务深莞惠、辐射粤东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中心。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0到2012年):

规划建设。

深莞惠三市协商确定产业合作示范区运作模式,成立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投资开发公司等机构和部门。

编制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

三地各自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备。

第二阶段(2013到2015年):

初具规模。

通过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产业发展配套环境的完善,基本形成合作园区总体框架。

创智中心区、高端制造区、生态景观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功能区基本建成。

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高科技企业。

保护中开发利用山水资源,建成园区绿道网和旅游休闲设施。

充分利用龙岗中心城综合服务功能,错位规划建设相关配套设施。

规划人口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5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

第三阶段(2016到2020年):

功能完善。

四大功能区全面建成,创新要素汇集活跃,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区域交通网络完备,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一座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健全、居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产业合作新城基本建成。

规划人口2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达3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税收150亿元。

(三)空间布局

按照散点式、原生态、跨区域的原则,规划形成“一心、一谷、一带、一网”的空间结构(见图3)。

一心:

规划高桥工业园及周边黄竹坑水库、白石塘水库、长坑水库、屯梓水库等区域为合作园区核心,可用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

主要突出总部经济、生产研发、商务办公、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功能。

一谷:

规划高桥工业园以北沿948乡道至红卫村为新兴产业谷,包括南坑村、红卫村,可用土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

一带:

规划高桥工业园以东、至深惠路往北、S358往西至铁场村为高科技产业带,包括东风村、约场村、红田村、铁场村,可用土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

一网:

依托黄竹嶂、屋角头、横坑山、企山、老鹰儿、黄蜂尾、蕉坑岭、亚公山、铁矢岭,以及茅輋水库、沃背水库、黄竹坑水库、长坑水库、白石塘水库、屯梓水库等山水资源,充分利用既有的道路基础,修建园区绿道网。

以人行道、自行车道为主线,突出山水体验、健身休闲功能。

图3产业合作示范区空间布局图

(四)功能分区

合作园区规划为四大功能区:

创智中心区、高端制造区、生态景观区、生活配套区(见图4)。

创智中心区:

以高桥工业园为主,发展功能型总部经济、公共技术平台、研发设计、创业服务、教育科研等。

高端制造区:

以“一谷”、“一带”为载体,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环节。

生态景观区:

利用山水资源,规划生态敏感区、生态保护区、生态开发区,形成靓丽的生态景观,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基地。

包括948乡道和东风路一分为三的黄竹嶂、蕉坑岭、黄竹坑水库、长坑水库区域,亚公山、铁矢岭、茅輋水库、沃背水库区域,以及老鹰儿、横坑山、屋角头、白石塘水库、屯梓水库区域。

生活配套区:

以核心区为重点,建设服务设施齐全、便利居住、生活、交往的公共生活配套中心。

在“一谷”、“一带”,建设5个公共生活配套分中心。

改造提升坪地圩镇、约场、东风等地的建成区,满足部分低中收入人群的居住生活等需要。

利用龙岗中心城健全的服务配套,满足部分中高收入人群居住生活等需要。

图4产业合作示范区功能分区图

(五)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按照产业链条分别向“点”、“线”、“面”聚集。

相同的产业相对往“点”上聚集,相近的产业相对聚集到“线”上,最终形成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面”。

1、物联网产业。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整体产值,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5万亿元。

坪新清产业园区发展物联网产业具有生态环境优美,资金、土地、技术资源充足,周边地区物联网产业资源丰富等独特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形成设备制造、网络运营、产业化应用完整的产业链,3-5年内把物联网产业打造成园区的支柱产业,成为华南地区物联网示范园区。

2、以比亚迪为核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产业。

利用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全球二次电池产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开发电动车、储能电站、太阳能电站等绿色科研项目。

3、以CRO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

引进具有丰富的医药行业经验和信息资源优势的专业性咨询服务公司(CRO),提供专业的临床研究服务,建立研发外包的基础基地。

4、以检测、鉴定、认证等高端环节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

深莞惠三市电子信息业年产值1万亿元以上。

利用园区紧邻产业基地、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等优势条件,引进检测、鉴定、认证等产业链高端、缺失环节,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产业服务基地。

5、其他高新技术产业。

(六)生态规划

把园区打造成生态城,使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

为确保“生态城”田园式绿色生活,规划独特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运行体系,包括能源、人居环境、交通、信息、产业等,形成生态园区、生态社区、生态人文三者联动的生态城区。

1、生态园区。

突出区域特色,做好山水文章,联水、亲山、低碳、绿色。

把本区域7座人工湖用渠道相连,治理成为一个整体循环、自主净化的优质生态资源加以利用。

湖边直径250米之内全部用于建设休闲公园。

所有的山坡保持原生态,25度坡上的山地全部辟为郊野公园。

以网络状的生态山、水体系形成区域生态骨架,生态走廊、滨水绿带、公共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住、工作区域相互渗透、彼此共生,形成充满生机与趣味的宜居宜业环境。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

2、生态社区。

对生态资源进行保育性开发,开发郊野公园、清林绿景等生态项目。

产业结构遵循生态产业原理演进,废水、垃圾能够循环利用,低碳生活成为居民的普遍理念,居民出行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建筑实现低碳排放。

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

3、生态人文。

把生态人文的理念渗透在生态园区、生态社区的建设之中,在生态、休闲、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挖掘本地历史人文资源、营造生态人文景观、做出生态人文亮点,强化历史人文、生态环境对园区的持久支持力,实现经济运营“高效率”、社会步调“下慢棋”、基础设施“近自然”,园区、社区“生态人文化”。

(七)基础设施

1、道路交通设施。

构建合作园区内环保型、生态型公共交通系统,路网呈“两横四纵”,完善与地铁3号线、12号线等外部交通的接驳系统(见图5)。

2、公共服务设施。

充分利用龙岗中心城公共服务资源,在合作园区生活配套区规划幼儿园、学校、社区医院、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见图5)。

图5产业合作示范区基础设施图

五、运作模式

跨区域合作建设产业园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主导权确定、土地管理(土地出让、土地经营、土地政策)、利益分配(GDP计算、税收和收益分配)是三大难点,而省市特殊政策支持力度、参与方的诚意和长远眼光、互利共赢机制是解决这些难点的关键。

参照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地的经验和做法,现提出两种运作模式,仅供决策参考。

(一)股份合作模式

1、工作机制:

主导权龙岗为主,新圩、清溪为辅。

深莞惠三市成立合作开发协调小组,挂靠三市市长联席会议。

龙岗、惠阳、清溪成立合作开发协调委员会,作为合作开发的最高决策机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成立管理委员会,人员主要由龙岗区派出,三地授予管委会一定的政府权限,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

龙岗、新圩、清溪按照商定的比例出资成立股份开发公司,初期与管委会合署办公。

股份开发公司负责规划、投资开发、土地经营、招商引资、经营管理等工作。

股本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经费,不足部分主要通过市场融资解决。

2、土地管理机制:

遵循属地原则,“多头进入、一头管理”。

三地各自负责本区域的土地整备,按园区发展规划分阶段无偿交由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设。

合作园区采取“多头进入、一头管理”模式,企业办理用地、报建等手续,统一向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递交材料,由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一个口子按照属地原则办理手续,三地相关部门给予“绿色通道”待遇。

3、利益共享机制:

争取省市支持,采取特殊政策。

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可以借鉴江苏江阴—靖江经济开发区的统计方式,合作园区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共同列入各自行政区域的经济总量,在广东省的GDP统计中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土地收益,原则上“生地变熟地”后的增值收益的50%归属地政府,50%归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用于合作园区滚动开发建设。

税收收入,按照三方投资股本比例分成。

(二)委托管理模式

1、工作机制。

依据委托管理协议,龙岗独自成立园区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全权负责托管园区总体发展定位、产业选择、招商引资、土地管理、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

清溪镇将铁场村适合发展生态产业的5平方公里土地,托管给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

新圩镇将南部五村中18平方公里净地、完成旧改后的22平方公里净地共40平方公里土地,托管给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开发建设。

委托管理年限宜长不宜短,原则上应至少50年。

2、土地管理机制。

土地所有权、办理产权证遵循属地原则。

从委托管理协议生效之日起,土地使用权、出让权归属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

新圩、清溪各自负责本区域的土地整备,按园区发展规划分阶段无偿交由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建设。

托管园区采取“多头进入、一头管理”模式,企业办理用地、报建等手续,统一向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递交材料,由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一个口子按照属地原则办理手续,新圩、清溪相关部门给予“绿色通道”待遇。

3、利益共享机制。

托管园区内土地由“生地变熟地”后,出售所得收益的50%归属地政府,50%归管委会(股份开发公司),用于托管园区滚动开发建设。

托管园区产生的税收按商定的比例分成。

托管园区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共同列入三地经济总量,在广东省的GDP统计中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六、三点建议

(一)加强与新圩、清溪的沟通联络,商讨合作事宜,达成初步共识。

(二)争取三市支持,把产业合作示范区的规划建设纳入深莞惠合作基本框架,并在深莞惠三市联席会议上,将合作示范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三)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将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区域合作的省级战略,批准成立合作示范区,启动合作示范区的运作,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党校课题组

2010年6月6日

注:

由于研究尚未完全成熟,文中涉及到的某些具体数据、股份投资比例及税收分配比例、运作机制等,采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