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459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docx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针对甘肃省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阐述了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地质灾害现象,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形成该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针对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矿业开发、超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大坝等导致的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并结合近年来甘肃省和其他地区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实际案例,进行了展开式的讨论。

本论文数据详实,论据充分。

选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写作格式符合学院规范要求,结构安排较合理;论文无明显问题存在,总体来看,本论文写作符合规范要求,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要求。

 

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

姓名

所在单位

兰州工业学院

指导时间

2014.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阅意见:

(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

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

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甘肃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对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说明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论文选题基本合理,逻辑结构清楚,语言较为流畅,基本达到了学位论文的水平和要求。

论文不足在于论述较为流于表面,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撑,建议可以选择研究区某种或几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灾害发生的原因、现状及具体治理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加深论文研究的深度。

 

修改意见: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选择研究区某种或几种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灾害发生的原因、现状及具体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加入一定的具体数据资料和图表作为论据,提高论文论述的说服力。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

62

评阅结论:

修改后答辩(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

所在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评阅时间

2014.9.28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浅析甘肃省的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日期:

2014年09月09日

 

摘要

本文针对甘肃省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阐述了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地质灾害现象,客观、公正的分析了形成该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针对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矿业开发、超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大坝等导致的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结合近年来甘肃省和其他地区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实际案例,介绍了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时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防治对策,提出了自然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总结出了人类在取得经济的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积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人类才能更好的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经济,最终取得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

1、地质灾害2、地质环境3、和谐4、生存

目录

一、引言1

二、甘肃省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2

(一)地震2

(二)崩塌3

(三)滑坡3

(四)泥石流4

(五)土地沙漠化5

三、环境地质——人类与地质作用6

(一)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6

(二)人为地质环境的利与弊7

四、自然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生存10

五、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一、引言

甘肃省位居我国西北地区。

构造上受鄂尔多斯地台、阿拉善—北山地台、祁连山褶皱带和西秦岭褶皱带的控制,是我国西北地区五大板块交汇地带。

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和频繁的地质构造事件造就了区内复杂的地质环境、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条件、差异极大的气象水文条件。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灾害范围有逐渐扩大趋势,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高,生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长江流域所处的陇南地区地势高峻,河流切割强烈,降水量丰富,滑坡、泥石流集中发育。

中部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交织、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相对丰富的洮河中游、渭河、泾河上游地区黄土滑坡集中、泥流发育.河西走廊自然环境较差,由于人为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造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

随着我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各级地质灾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领导下,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二、甘肃省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一)地震

1、概述

地震(earthquake)是地球(或岩石圈)某部分的快速颤动。

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作用。

2、震级和地震烈度

地震能量的大小和所产生的破坏程度,分别由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表示。

震级(earthquakemagnitude)是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

依次地震只有一个等级。

发生地震时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地震烈度(intensity)是指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通常震级越大,震中地区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则烈度越小。

一般浅源地震产生的破坏程度大、烈度高,而深源地震虽震级较大,但产生的破坏程度较小。

3、甘肃的地震

甘肃省位于地震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侧,地震活动很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本省有记载的第一次破坏性地震是发生于公元前193年2月(汉惠帝二年正月)的陇西地震。

两千多来甘肃有记录的地震共540次,5级以上地震137次,7级以上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有12次。

其中自1900以来,地震频次明显有增加,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有感或破坏性地震发生。

全省地震活动强度大的地区主要是祁连山-河西走廊地震带和会宁-武都地震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震中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

灾区总面积约50万km2、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

地震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

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我省共有32个市、县在汶川地震中受灾,其中文县、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徽县、西和县、两当县、舟曲县受灾严重。

死亡365人,受伤10158人,紧急转移安置179.7万人。

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和统一布暑下,灾区迅速展开抗震救灾活动。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从而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发生。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崩塌

1、崩塌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是指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经风化、剥蚀、地震、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完全脱离母体,以滚动、跳跃、坠落等方式运动的过程,属斜坡破坏的一种形式,对崖壁下的房屋、道路和其他建筑物,特别是线性工程的危害严重。

崩塌的主要特征为:

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体脱离母体而运动;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崩塌物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2、崩塌的防灾途径及治理

崩塌的防灾途径是主动撤离躲避灾害,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拦挡工程措施,限制崩塌体的运动方向或范围,防止崩塌成灾。

崩塌的治理是利用工程措施或其他手段,在受灾对象不撤离情况下,对孕灾地质体进行治理,稳定孕灾地质体或减缓其生成速度,防止灾情发生或扩大。

(三)滑坡

1、概述

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滑坡。

2、滑坡的治理

滑坡的治理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大、中型滑坡一般以搬迁避让为主,对不能采取搬迁避让措施的,则进行工程治理。

滑坡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砍头”、“压脚”和“捆腰”三项措施。

“砍头”就是用爆破、开挖等手段削减滑坡上部的重量;“压脚”是对滑坡体下部或前缘填方反压,加大坡脚的抗滑阻力;“捆腰”则是利用锚固、灌浆等手段锁定下滑山体。

(四)泥石流

1、概述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暂时性急水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

2、形成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山区小流域,是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系由黄土、粘土、松散岩石碎屑与水混合而成的泥浆,由于震动或在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下,沿坡面或槽沟突然流动的现象。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充足的水源条件和特定的地貌条件。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区,境内主要以黄土为主,而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大,渗透性强,具强压缩性和自重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特别是极为发育的顺坡向卸荷节理,使边坡稳定性降低,易发生滑坡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滑坡、崩塌等重力堆积物受暴雨形成的坡面流及洪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地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

甘肃泥石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西秦岭陇南山区、黄土高原及祁连山山前的河西走廊。

其中东部是泥石流的重灾区,也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汛期降水的强度。

据现有资料统计,全省共有泥石流沟6260条,其中河谷型和沟谷型泥石流共4130条,其余为山坡型泥石流。

3、甘肃省舟曲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成因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境内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灾害,泥石流阻截穿城而过的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淹没部分县城。

泥石流灾害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截至8月30日,已有1467人遇难,298人失踪。

经地质专家认真调查,认为造成舟曲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舟曲特殊的地质地貌。

舟曲原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区,该地区山高沟深,沟床比降大,岩体风化严重,这样的地质地貌非常容易松散破碎,极易形成地质灾害。

二是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

2008年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舟曲属重灾区。

强烈的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

岩体稳定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而现在地震刚刚过去两年,岩体仍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是较长时间的持续干旱。

上半年,我省南部的舟曲亦发生较长时间的持续干旱。

干旱使该地区的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

四是瞬时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

8月7日晚,舟曲县城北部突降暴雨,降雨量达96.77毫米,1小时降雨量达77.3毫米。

暴雨直接触发了这起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这次发生灾害的两条沟,汇水面积大,达40平方公里。

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是此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五)土地沙漠化

1、概述

沙漠化是指在沙质地表产生的土壤风蚀、风沙沉积、沙丘前移及粉尘飞扬等一系列过程和现象。

其结果是土地退化、生物产量降低、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及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严重干扰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

2、甘肃的土地沙漠化程度

甘肃省沙漠及沙漠化面积位居全国第四,近30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47Km2。

全省沙漠及沙漠化土地达5.62万km2,占总面积的12%。

河西走廊地区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变成了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和“沙尘暴”的罪魁祸首。

昔日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上的“明珠”,如今成了有风就起尘的主要策源地。

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快向南侵移的步伐;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加剧了雪线升高;中部绿洲地带则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少,耕地大面积沙化,呈现出沙进人退的态势。

据统计,目前河西地区沙漠化面积正在以每年1.2万km2的速度扩张,沙漠化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了78.9万亩。

在8.7万km2草原面积中,80%严重退化。

防治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在于保护天然植被、建立人工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正确的生产经营方针,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态系统。

 

三、环境地质——人类与地质作用

自人类出现后,在其生命和生存活动中就不断使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壳内部构造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速度和规模随着人口增长,科学技术发展愈来愈大。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环境是又产生这些环境的地质作用巧妙平衡的。

当人类改变某些地质过程时,则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从而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然界形成的地质环境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存在着严重危害的一面。

如何用其利,防其害,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内容。

(一)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1、人类的破坏作用

人类对地壳的破坏作用有机械破坏和化学破坏两种。

机械破坏作用主要是通过爆破和挖掘来进行的。

在采矿和工程建筑中用爆破方式使岩石、矿石破碎最为普遍。

这种破坏作用速度比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风、海水的破坏作用中的任何一种都快的多。

此外,机械破坏作用还可由开采天然气、是由、地下水灯气态和液态物质所能引起的。

这类开采使地下岩石密度下降,不能承担上覆岩石的重量,因而产生沉陷。

其沉陷速度每年达几十厘米,可超过地壳运动的速度,但其下沉幅度有限,一般不超过十几米。

这种下沉也是逐渐产生的,有时伴有微弱的地震。

化学破坏作用主要是人类在加工矿石或利用开采出的矿物资源时发生的。

这种作用使矿石或矿物的成分改变,有的使元素相对集中,有的使元素分散。

2、人类的搬运作用

人类搬运作用的方式是机械搬运。

在搬运过程中分选明显,因为人类总是把同种元素、矿物或岩石放在一起搬运。

搬运方式主要是从地下搬上地面;从山区搬向平原;从海底搬向陆地;从某种矿物岩石集中地点搬向缺乏这种资源的地点;从不发达的国家搬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

例如:

现在人类每年从地下搬动到地面来的铁和煤就有40多亿吨;苏联每年岩石的搬运量达80亿吨。

现代地球上450座活火山从地下喷到地面的物质平允每年也只有40亿吨。

人类的搬运使地壳产生较大变化,可见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后果将是多么严重。

3、人类的堆积作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杂物数量是巨大的。

以甘肃省金昌市为例,2006年金昌市,全年废水排放总量为272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613万吨,比上年减少398万吨,排放达标率为89.33%。

其中,废气、废水由于地面地质作用而流失,废渣则堆积在地面。

另一方面,人类在工程建筑中(如铺水泥路面,建筑地基等)在地面造成大量人工岩石。

人工堆积物除其本身可形成一些特殊的地形外,它还会加重堆积地的负荷,使堆积地地面下沉,同时可形成挤压和断层带。

例如,甘肃华亭矿区目前有固体废弃堆积物268万立方米,平均堆置高度达到近20米,占用耕地将近1000亩、三荒地近700亩。

而且这些废弃堆积物在雨季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华亭矿区每年因矿山开采产生废水将近120万立方米,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悬浮物,年排放2088吨,化学耗氧量年排放量1352吨,消食甜硫化牦牛 排放146.5吨,废水的ph值为8.2。

而这些废水基本上都排入了河道,不但污染了地表水,也污染了浅层地下水,影响着人畜饮水。

(二)人为地质环境的利与弊

人为地质环境是人类的地质作用造成的,可称为次生地质环境,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的地质作用越来越强,使得有害方面也日趋明显。

1、矿业与环境

甘肃省是全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经过几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矿产地,查明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储量,建立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为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3770亿元,其中矿业及相关原料加工业总产值267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

全省工业增加值1135亿元,其中矿业及相关原料加工业增加值77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7%。

甘肃省依赖资源型经济非常典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工业,而工业发展的支撑是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

但是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降低、地面变形(如采矿结束后顶板塌落造成地面塌陷或地裂缝等)和尾矿库等方面。

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提供的数据显示:

甘肃境内开矿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三分之一,也远远大于全国四分之一的比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人为因素发生的地质灾害由八十年代的3-5期增加到7-12期,矿山乱采造成的土地破坏每年达1.3万公顷以上。

而且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急功近利,只开采不治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要求矿山企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等,采用谁破坏谁治理的办法进行责任落实,通过植被恢复与绿化、对露天开采的剥离物堆积场所进行复垦和尾矿充填采空区等办法,对矿山建设及开发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矿业的发展及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又给环境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怎样在开发矿产的同时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将开采资源与环境保护并行,在开发之前多进行研究论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政府部门既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又要合理的奖惩措施,同时需要科研部门进行技术支持。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矿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对地面流水的改造

人类对自然界地质作用的改造,规模最大的是对地面流水的改造,比如,大坝、水库的筑建给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以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河流开发单向思维模式修建水库,却忽视了河流的其他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结构,打破了原有的水生生态平衡,对库区、库周乃至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就水库大坝流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来说,大坝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地貌形态和岩土体的天然结构,从而产生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如开采石料,岩土剥离后加速风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人工开挖基坑和高陡边坡,岩土体产生临空面和卸荷裂隙,可能滑动破坏;弃石乱堆乱放,引发泥石流;基坑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

而在水库在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水库周边岸坡在水位升降和风浪冲蚀作用下,常引起库岸发生滑塌,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些还甚至引发地震,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以三峡为例,三峡库区,跨越川东平行岭谷和鄂西山地两个地貌单元,是历史上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

由于三峡水库库容量大,江宽水深,既是出现部分江段大型缓坡,泥石流物质入江,都不会对坝体建筑物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发生阻塞长江主航道灾情几率也将不复存在。

但是,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高水位的库水长期浸泡两岸坡体,淹没安坡范围加大,加之高水位是侵蚀基准面抬高,侵蚀的面积也随之增大。

在水位下降时,动力水压,浸泡软化作用最容易引起坡面变形,对山坡稳定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在水位下降的同时有可能发生滑坡。

库区水位的抬高,还会使得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上升较高,使土壤岩隙含水大增,促使古滑坡复活,产生新滑坡、泥石流。

不仅如此,清水下泄还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构成威胁。

近几年,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加。

研究分析表明,今后长江河床将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和横向扩展,对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崩岸。

3、城市化问题

地质条件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由地质构造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已日益显露出来,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日渐突出,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

尤以地下水超量开采所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诸如地下水污染、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并不断扩张、劣质水进入供水含水层、含水层疏干、供水井吊泵、泉水断流、地下建筑工程浸没、地面沉降和塌陷等已经严重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兰州市榆中一镇因大量超采地下水已造成了两平方千米的范围地面下沉、产生地裂缝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灾害,而深居干旱荒漠腹地的甘肃民勤县因过度开采地下水,重度荒漠化面积已达一万多平方千米,约占该县荒漠化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

4、沙漠化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然因素是形成沙漠化的必要条件,而人为活动则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并在很多地区成为沙漠化的主要动因。

一般来说自然因子是历史上形成沙漠化的根本原因,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河西走廊物质多为河、湖相冲积沉积物,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内陆河如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区内河流,因其上游相继建立多个水库,造成部分下游河段及尾闾干涸,为沙化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另一方面,由于走廊地区特殊的地理、地形地貌及地质因素,因长期的风蚀作用,使该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及戈壁,地表砂砾物质较丰富。

而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绿洲外围随意开荒、草场过牧及过度樵采等方面。

如河西为进行大面积的农业综合开发而开发沙荒地、戈壁,导致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原有固沙植物开始枯死,固定沙地已开始活化。

永昌喇叭泉林场4000hm2沙枣林,随地下水位的下降,大部分已枯死,只剩270hm2;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水位的下降,其主要原因也是地下水开采过度,水位下降导致的。

综上,为了科学有效的延缓和防治甘肃尤其是河西地区是土地沙漠化进一步恶化,应始终本着南保青龙,中建绿洲,北锁黄龙的原则,增加对防治的资金、科研、人才的投人,重点解决防风固沙树种的选优、造林密度等研究。

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革水资源管理措施,形成稳定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机制;严格控制开荒和乱樵乱采和优化畜群结构,大力种植优质牧草,减轻荒漠草场放牧压力措施来实现。

四、自然地质环境与人类的生存

甘肃省兰州市近几年的沙尘暴对全市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说明,甘肃省的环境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