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12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气象局

2011.3.14

目录

目录2

一、规划编制背景4

(一)“十一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现状4

1.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4

2.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明显6

3.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7

4.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8

5.气象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更加优化9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10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10

1.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11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气象工作提出新任务12

3.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出新使命12

二、发展思路13

(一)指导思想13

(二)基本原则13

(三)发展目标14

三、重点任务16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16

1.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完善气象综合监测能力16

2.提升气象信息系统性能,加强信息产品共享应用能力16

3.改进气象预报预测技术,提高无缝隙精细化预报能力17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18

1.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18

2.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18

3.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19

(三)加强和深化城市气象服务19

1.强化高影响天气预警和精细化服务19

2.强化城市运行气象服务19

3.加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20

4.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20

(四)建立符合首都特色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20

1.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20

2.加强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21

(五)加强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21

1.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21

2.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技术支撑能力建设22

3.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气象服务22

(六)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服务能力23

1.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支撑能力建设23

2.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23

(七)增强基层气象台站综合能力23

(八)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24

1.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24

2.建立健全气象科技管理机制25

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6

(一)北京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服务工程26

(二)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工程28

(三)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与应对工程29

五、保障措施31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31

(二)健全投入机制,保障规划落实31

(三)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人才战略32

(四)扩大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33

(五)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33

(六)加强党的建设,弘扬气象文化34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气象事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精神,紧密结合首都的实际,以城市安全快速发展和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保障需求为牵引,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出色地完成了北京奥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多项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任务,气象服务在城市运行、各行各业发展及应急保障中作用日益彰显,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提供了以人为本、符合国际惯例的,有特色、高水平的气象服务,奥运开幕式活动期间成功实施了奥运史上首次人工消减雨作业,确保了开幕式未受降雨影响,奥运气象服务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表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分别高达93.1%和96.8%,为我国大型活动气象保障和服务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决策服务用户满意度达到97%,受到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批示鼓励。

此外还为第九次全球《财富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中央和首都大型活动提供了气象服务保障。

城市气象服务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围绕城市防灾减灾、城市运行、能源、交通、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在气象灾害防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众气象服务日益满足广大公众的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为交通、能源等10多个行业100余家用户以及市民生活提供了60余项个性化气象服务,受到社会公众赞扬。

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各类电子显示屏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保障了预报预警时效。

专业专项气象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供暖气象预报成为市政府规章《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中确定采暖期起止时间的重要依据,供暖气象节能技术融入市政府供暖改造中,作为示范直接列入了市发改委的延庆供热改造专项,供暖气象服务连续几年统计可以节约3%-5%的能源成本。

加强与地质、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了地质灾害、空气质量、森林/城市火险预报服务业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参与制定《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针对敏感行业,适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初步建立了符合首都大城市特点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拓展延伸,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2.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明显

建立了与市应急指挥中心、水务、市政、交管、路政及重大活动筹委会等部门之间的预警联动、应急响应及信息共享机制。

汛情预警、雪天道路铲雪扫冰等预警联动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实现了与交管局12个站、路政局31个站的道路气象实时监测信息共享,与市信息办、交管局实现道路视频监控信息预约共享,与路政局合作实现利用道路电子显示屏适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区域短信预警发布平台建在我局,覆盖二环至五环、各地铁沿线、高速路、长安街等62个重点区域,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发布给有关决策和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在城市应急保障中发挥了作用。

成立城市突发事件气象应急反恐处置队伍。

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校、城市生命线系统以及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商企系统、部队系统等领域雷电防御技术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奥运工程、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轨道交通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的防雷安全保障。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效益明显,建成以覆盖密云、官厅水库流域约3.5万平方公里范围的“两库增水”及主要农业区的防雹作业体系,在缓解水资源紧缺、防御冰雹灾害、提高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出系统化的防范和减轻气象灾害危害及风险的行动对策,在城市安全运行和重大活动风险应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初步构建了比较稠密的中尺度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络、功能完备的气象服务系统和先进的通信网络系统,以“北京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奥运气象服务系统”为代表的45个系统建设不仅为做好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提供了基础和支撑,也惠及到首都城市和公众气象服务。

已建成各类自动气象站232个,形成了城区平均间距5公里、郊区10-15公里的地面自动观测网;实现了地面自动站5分钟间隔的实时传输与处理;1部S波段天气雷达、4部风廓线雷达形成的风垂直探测网、29个地基GPS形成的水汽观测网和三维闪电定位系统、3套微波辐射系统,及时监测天气变化。

由气象指挥服务车等4部车组成移动综合观测系统,具有快速追踪监测和应急保障服务等功能。

28套道路自动观测系统,形成具有测降雪功能的道面观测网;建成了专业气象监测网和服务于交通、水、电、热、气等城市生命线的专业服务系统;4部测风塔组成风能观测系统。

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计算能力为10万亿次,为提高数值模式产品的精细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

研发和建立了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系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增强。

基层台站作为防灾减灾的最前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

完成了13个(占台站总数的65%)台站的改造建设;上甸子大气本底站晋升为国家级野外观测站。

4.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以科技为基础,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建立了国际气象合作联系;与国内气象部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多部门合作,建立了“城市气象灾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批成果转化为业务能力和现实生产力,研发了针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多个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城市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城市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系列成果相继转化为业务服务能力,研发的以“四个系统、两个平台”为支撑的精细化预报技术在奥运、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向上海、广州等11个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气象局推广,将核心技术成果的主要模块纳入全国基本气象业务支撑系统中,实现华北区域气象部门内共享应用;北京2008年奥运国际天气预报示范项目B08FDP/RDP,充分证明了气象部门主持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能力;气候与气候变化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与规划、建设、设计等部门合作,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成果应用于包括北京CBD东扩规划方案、北京城市雨水排除规划设计标准等全国20多个省、50多个城市的规划项目中,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节能城市做出了贡献;初步建立了一支30名左右的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预报服务队伍,选拔培养了近40人的科研、业务、技术青年新秀和后备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城市精细气象预报、城市气象探测、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团队。

5.气象事业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更加优化

市政府连续两年以气象为主题,分别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应急委印发《北京市气象应急保障预案》。

较好地依法履行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灾害防御、雷电防护、施放气球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

2006-2009年,市和区县气象局依法受理各类行政许可近1万件,进行各类执法检查2800多次。

行政许可工作按照程序规范办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圆满完成奥运工程、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防雷行政许可工作。

气象法制和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出台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气象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

北京市气象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挥了明显的效益,但气象服务能力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不足依然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相对薄弱环节。

分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气象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气象现代化建设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布局和功能需进一步优化;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区县及基层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尚需大力加强等。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城市安全运行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等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

首都北京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面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把北京建设成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围绕上述目标定位要求,“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气象事业发展必须立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夯实基础、发挥特色,整体推进,提升能力,努力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气象事业发展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1.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

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需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需强化创新驱动、增强服务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管理、推动成果共享。

其中增强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管理等目标的实现都蕴涵着大量的气象服务需求、须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等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应急防御体系,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首都城市安全运行和各类国际国内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市民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信息。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气象工作提出新任务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

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优化一产”的主要任务,气象工作须围绕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沟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做强二产”的一大亮点,气象工作须融入其中,加强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和专项服务,为新能源产业规划和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围绕首都“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做大三产”的需要,须提供多样性、精细化气象服务。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须围绕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城市气候环境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风险评估。

3.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提出新使命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各级政府转型的目标和方向。

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气象部门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性气象法规和标准,完善气象服务部门联动机制,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立覆盖社区、村镇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全社会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和响应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的良好的社会气象发展格局。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立足于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提高“四个服务”的目标,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障民生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

坚持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工作,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紧密围绕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坚持创新服务理念和方式方法,统筹配置各类资源,充分挖掘气象基础业务和服务设施的潜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气象基础条件、科技、人才上的集约化,实现首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依靠科技,人才强业。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实现首都气象事业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夯实基础,加强合作。

坚持立足部门实际,提高基层台站气象观测、信息网络、预报预测业务对气象服务的基础支撑能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对首都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行业内外的开放合作机制,开展广泛深入的科技业务合作,提高气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成适应首都需求、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的科学性均得到进一步提高,气象整体实力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部分领域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发展指标: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气象信息发布手段更加多样,发布频次有所增加,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平均时效达30分钟,公众气象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0%以上。

2.气象精细化预报预测能力明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到“十二五”末期,24小时内温度、降水预报准确率较“十一五”期间提高3-5%;基本建立月、季内极端强降水、强降温等气候事件的预测业务,具备向决策部门提供未来10-30天主要天气过程预报服务的能力;月、季节气候预测准确率较“十一五”期间提高3-5%;开展气候和气候变化影响定量评估。

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实现人工防雹保护面积增长10%,人工防雹投入产出比达到1:

43,人工增雨的相对增水率达到15%。

4.气象监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观测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现降雪观测自动化;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业务服务能力稳步提高,75%以上的基层台站达到一流台站标准。

5.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城市气象预报预测和防灾减灾侧重特色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气象科技成果应用率较十一五期间提高5%。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

1.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完善气象综合监测能力

优化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布局,提高对城市中小尺度天气的监测能力;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提高综合观测系统自动化程度,实现降雪观测自动化;完善技术装备保障平台,实现设备运行自动化监控,提高常规和应急装备技术保障能力。

2.提升气象信息系统性能,加强信息产品共享应用能力

完善气象数据的规范化存储管理和共享应用体系;扩充高性能计算能力,满足区域中心数值模式计算需求;强化对高性能计算机的监控、维护和运行管理,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提升区县气象局信息网络系统性能,并达到相应等级要求应具备的安全标准;完成北京市气象局应急备份中心建设,实现关键业务系统的异地备份运行和远程控制。

3.改进气象预报预测技术,提高无缝隙精细化预报能力

改进完善业务数值模式和客观预报系统,建立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流程,加强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提高对局地突发性灾害天气的预报技术支撑;探究城市群中小尺度系统的三维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发生发展消亡的机理以及预测理论,提高对影响城市安全运行的灾害性及高影响性天气形成及演变规律的认识;开展非常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和综合应用,提高灾害性及高影响性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改进和优化临近预报的关键算法,研发雷达资料和地基GPS倾斜路径水汽资料的同化技术,提高对强对流天气0-6小时无缝隙分类预报能力;发展城市冠层模式与精细数值模式的耦合技术,提高城市精细化预报的能力;初步建立人机交互式的北京地区数字化中短期天气预报系统,实现时间和空间多维度的网格预报交互编辑功能,提供网格化、可视化的预报数据。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开展空间分辨率到乡镇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

开展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与完善针对月、季、年及年代气候预测方法,引进与开发区域气候模式,建设气候预测业务平台,开展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等。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1.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加快建立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与北京市各部门的信息发布资源和各种社会信息发布资源的共享共用和有效对接,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建立权威、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发布各类气象信息,扩大预报预警信息覆盖面,实现各类预报预警信息的多渠道和及时有效发布。

2.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加强灾害高风险区、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开展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制度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确保在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

加强建筑物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雷电灾害风险防御工作,提高城市功能区专业防雷保障能力,继续推进中小学校、社区等重点场所的防雷示范工程建设。

3.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

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针对北京地区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和高影响的特点,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重要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

加强与国务院及北京市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应急预案,推进各类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的跨部门交换、共建和共享,保障首都城市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完善气象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象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加强和深化城市气象服务

1.强化高影响天气预警和精细化服务

加强对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等城市气象灾害和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建立适应城市网络化管理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城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提高精细化城市气象服务水平。

2.强化城市运行气象服务

加强与交通、电力、市政市容、水务、旅游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和共建共享。

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加强对大雾、强降雨、降雪等交通高影响天气及低能见度、路面温度、路面结冰等气象条件的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加强电力设施气象监测和电线冰冻灾害预报预估,加强气象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评估服务。

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开展旅游气象指数预报。

3.加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

加强大气成分、花粉浓度、紫外线辐射强度等城市特殊气象要素观测,制作符合城市特点、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及时制作发布城市空气质量、人体舒适度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各类气象信息。

4.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借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气象服务的经验和做法,推进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管理运行体系和业务服务体系,为在首都举办的各类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

(四)建立符合首都特色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1.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加强面向集“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四大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联合农业、林业部门推进设施农业、山区特色林果和林地等小气候监测系统建设,发展农用天气预报,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价与区划,加强农林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高科技试验示范区和种子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及沟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加快建设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

建立多种手段互补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传播网络,加快建立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和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使气象服务快速有序地向乡镇、村庄和生产一线延伸,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气象服务

1.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加强面向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体系,完善评估方法和指标,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平台,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能力,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影响及规划实施和工程建设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2.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技术支撑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