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106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docx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

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法身...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

【(佛言:

)「大慧!

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

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

【(佛言:

)「是故大慧!

诸菩萨摩诃萨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

大慧!

若如来藏阿梨耶识名为无者,离阿梨耶识无生无灭;一切凡夫及诸圣人,依彼阿梨耶识无生无灭。

一切凡夫及诸圣人,依彼阿梨耶识,故有生有灭;以依阿梨耶识故,诸修行者入自内身圣行所证,现法乐行而不休息。

大慧!

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

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

」】

《入楞伽经》〈剎那品第十四〉:

【「大慧!

言剎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

」】

《入楞伽经》剎那品第十四云:

【(佛言:

)「大慧!

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剎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

『无漏之法亦剎那不住。

』破彼真如如来藏故。

」】

《入楞伽经》:

【「大慧!

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着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

」】

《契经》: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

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

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

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

」】

依持身之功德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央掘魔罗经》说:

阿赖耶识是持身识。

既然在阿含部的《央掘魔罗经》里面说如来藏是持身识,可是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也都说:

持身识就是阿陀那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

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阿含经、华严经》里面也都说:

持身识就是如来藏。

现在请大家看经文,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

【文殊师利白佛言:

「世尊!

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

」佛言:

「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复次,文殊师利!

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

【彼有菩萨以胜解力,为诸众生堪受化者,于彼一切诸世界中,现为如来出兴于世,以至一切处智。

普遍开示如来无量、自在、神力、法身遍往无有差别,平等普入一切法界;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

证法实性超一切故,得不退转无碍力故,生于如来无障碍见广大威德种性中故。

《华严经》,在卷四十四中就说:

【出生一切『如来藏色』,不可说音声开示演畅一切法色,具足一切普贤行色。

佛子!

菩萨摩诃萨深入如是无色法界,能现此等种种色身,令所化者见,令所化者念,为所化者转法轮。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也说持身识就是如来藏:

【大药白佛言:

「云何『识』取天身、乃至取地狱身?

」佛言:

「大药!

『识』与法界持微妙视,非肉眼所依以为见因。

此微妙识与福境合,见于天宫欲乐嬉戏,见已欢喜,『识』便系着。

……『识』者是身之主,遍行诸体,身有所为莫不由『识』。

不迁者谓身语意净,证获道果;此人死已,『识』弃有阴,不重受有,不流诸趣;极乐而迁,不复重迁,是名不迁。

」于是贤护与大药王子礼佛双足,白言:

「世尊!

佛一切智,说此法聚,当于未来作大利益,安乐众生。

」佛言:

「如来法聚常住非断,一切智者知而不为。

我经无量勤苦,积集智光,今说此经;此正法日,为诸众生作大明照,德誉普流一切智海,为能调心流注者说。

此经所在之处,读诵解说,诸天、鬼神、阿修罗、摩睺罗伽,咸悉拥护,皆来拜礼;水火王贼等怖,皆不能害。

诸比丘从今已往,于不信前勿说此经,求经过者慎勿示之;于尼干子、尼干部众诸外道中,亦勿说之;不恭敬渴请,亦勿为说。

若违我教,亏损法事,此人则为亏损如来。

诸比丘!

若有礼拜供养此经典者,应当恭敬供养是人,斯人则为持如来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佛告大慧: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解深密经》卷一:

【(佛云):

「广慧!

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

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

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语译如下:

佛说:

「广慧啊!

这一个识藏、如来藏,祂又叫作阿陀那识,为什么叫做阿陀那识呢?

因为这个第八识,祂在我们的色身里面,一直都追逐、执持着我们的色身,和我们常在一起。

这一个持身的,执持我们色身的这个第八识,又有一个名称,叫做阿赖耶识。

这个持身识,为什么又叫作阿赖耶识?

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一直都在我们的色身里面,执持着我们的色身,而且藏在我们的色身里面,而躲起来。

由真如含藏诸不善法故说真如即是阿赖耶识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中:

【(佛言:

)「贪欲是实际,性性无欲相故;乃至愚痴是实际,法性无痴。

」离于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故,示现法密意。

此明何义?

实际法性无痴相故,此示现法密意。

此以何义?

以离真如,贪等实际等无法可说故,此义应知是名如来法密意。

在《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第十〉中:

【瞋性本寂静,但有于假名;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第十二毘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四〉》:

【佛告舍利子:

「菩萨摩诃萨法身之相无生无死,坚固难坏犹如金刚,不可思议。

………即此菩萨身,自能知了诸身相,随入自身真如法性。

………又『去来现在真如』即『蕴界处真如』,又『蕴界处真如』即『染污清净真如』;又『染污清净真如』即『流转寂灭真如』,又『流转寂灭真如』即『加行真如』;又『加行真如』即『一切行真如』,而一切行即是真如,而此真如即一切行。

」】

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间之关系

《瑜伽师地论》卷九,当来下生 弥勒尊佛(以下「当来下生」四字皆省略)云:

【云何缘起体?

若略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

中际生已,若趣流转,若趣清净究竟。

云何从前际中际生,中际生已复趣流转?

谓如有一不了前际无明所摄、无明为缘,于福非福及与不动身语意业,若作若增长;由此随业识,乃至命终流转不绝,能为后有相续识因。

此识将生果时,由内外贪爱正现在前以为助伴;从彼前际既舍命已,于现在世自体得生,在母腹中以因识为缘,相续果识前后次第而生。

乃至羯罗蓝等位差别而转,于母胎中相续果识与名色俱,乃至衰老渐渐增长,尔时感生受业,名已与异熟果。

又『此』异熟识,即依名色而转;由必依托六依转故,是故经言:

「名色缘识。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诸识流转。

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

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

由此道理,于现在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

【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种、若根处所,若彼能生大种曰色,所余曰名。

由识执受诸根,堕相续法,方得流转;故此二种依止于识,相续不断。

由此道理,于现在世,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犹如束芦,乃至命终,相依而转。

《佛地经论》:

【摄大乘说:

「转诸转识得受用身。

」然说转去阿赖耶识得法身者,此说转去第八识中二障种子,『显』得清净转依法身。

《成唯识论》卷三云:

【又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驶流中任运转故,能诸行中起诸行故,剎那剎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萨。

然此菩萨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故说不成阿赖耶识,此亦说彼(菩萨)名阿罗汉。

……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勿阿罗汉无识持种,尔时便入无余涅盘。

《成唯识论》卷三又接着说: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

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

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

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

《瑜伽师地论》中说「灭阿赖耶识」者:

【第一义建立者,谓唯无余依涅盘界中,是无心地。

何以故?

于此界中,阿赖耶识亦永灭故(阿赖耶识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染污性永灭,改名异熟识,名为阿赖耶识永灭,非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所余诸位,转识灭故名无心地,阿赖耶识未永灭尽,于第一义非无心地。

由如来藏出生十八界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说:

【「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

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

依圆成实性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说:

【「复次大慧!

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

云何三自性?

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

大慧!

妄想自性从相生。

」大慧白佛言:

「世尊!

云何妄想自性从相生?

」佛告大慧:

「缘起自性事相相行,显现事相相。

计着有二种妄想自性,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所建立,谓名相计着相,及事相计着相。

名相计着相者,谓内外法计着。

事相计着相者,谓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计着。

是名二种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

云何成自性?

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中别译为:

「名相分别,二自性相;正智真如,是圆成性。

如来藏是七识之俱有依故说如来藏是阿赖耶识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佛言:

)「是故大慧!

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

大慧!

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

大慧!

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

大慧!

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

大慧!

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大慧!

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

声闻计着,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

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里面也这么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

「识藏如海因风起诸识浪,恒生不断」;又说:

「藏识海浪法身境界(《大乘入楞伽经》」,「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里面也这么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接着又说:

【「大慧!

善不善者谓八识。

何等为八?

谓如来藏名『识藏』,『心』:

意、意识及五识身。

……大慧!

剎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剎那。

无漏习气非剎那,非凡愚所觉。

计着剎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断见坏无为法。

大慧!

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盘因。

」】【「大慧!

我依此义、依胜鬘夫人、依余菩萨摩诃萨深智慧者,说如来藏阿梨耶识,共七种识生,名转灭相。

为诸声闻辟支佛等示法无我,对胜鬘说言:

『如来藏是如来境界。

』大慧!

如来藏识阿梨耶识境界,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此二种法;诸余声闻、辟支佛及外道等执着名字者,不能了知如此二法。

大慧!

是故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当学此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与七识俱生;取二法则生,如实知不生。

……】「甚深如来藏,与七识俱生;取二法则生,如实知不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佛告大慧: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

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其诸余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

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次第不生;除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

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藏,七识流转不灭。

所以者何?

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

」】

由真如双具有为无为故说真如即是阿赖耶识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问言:

「梵天!

何故数名有为法耶?

」梵天答言:

「以其尽故,名有为法。

」问言:

「梵天!

有为诸法为住何所?

」梵天答言:

「有为法住无为性中。

」问言:

「梵天!

若如是者,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

」梵天答言:

「有为之法与无为法,文字言说有差别耳。

何以故?

文字言说即是有为,是无为故。

若求有为无为法相,则无差别,以彼法相无分别故。

」问言:

「梵天!

何等法上有此言语?

」梵天答言:

「得无为法,则不分别法上言语。

」问言:

「梵天!

何等言语名为义耶?

」梵天答言:

「所谓为他令心取相,说彼言语。

何以故?

一切文字名为戏论,而佛如来不住戏论,不依不说。

文殊师利!

一切言语本非言语,是故佛说一切诸法不可说也。

何以故?

诸佛如来非彼言语而得名故。

」问言:

「梵天!

诸佛如来云何得名?

」梵天答言:

「诸佛如来非色非相非法得名。

」问言:

「梵天!

诸佛如来可离色法而得名耶?

」答言:

「不也!

 文殊师利!

何以故?

以色身如,及法体如,彼二如法非一非异,诸佛如来如是得名,如来如实真如得名。

若佛如来如实得名,彼则不失。

」问言:

「梵天!

诸佛如来得何法故,号名为佛?

」梵天答言:

「 文殊师利!

诸佛如来皆以通达一切法性清净真如,如彼真如如是而证,诸佛如来如是得名,是故号为正遍知者。

」】

法身即是阿赖耶识

《佛地经论》中曾云:

【如是三身,云何形量?

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法无边际,法身亦尔,遍一切法无处不有;犹如虚空,不可说其形量大小;就相而言,遍一切处。

受用身者,有色非色,非色诸法无形质故,亦不可说形量大小;若就依身及所知境,亦得说言遍一切处。

色有二种:

一者实色,二者化色。

言实色者,三无数劫修感色身相好等业,转五根等有漏色身,得佛无漏五根等色,无量相好庄严,其身周遍法界称实净土。

于生死中业有分限,阿赖耶识所变身形大小不定;且如此界,瞻部洲人善业最劣,所得色身极长四肘;东胜身洲善业次胜,身长八肘;如是善业渐渐增胜,所得色身形量渐大;乃至色界色究竟天,感色业中最殊胜故,所得色身一万六千瑜膳那量。

十地菩萨无漏善根所资熏故,身形转大,如经广说。

金刚喻定现在前时,灭一切障善根势力、量无边故,所得色身充满法界遍实净土;大圆镜智相应净识,所变身土无限量故。

《佛说不增不减经》的经文中如是说: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

「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

舍利弗!

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

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

舍利弗!

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

舍利弗!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中,佛云:

【善男子!

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法身即是如来藏,故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第三云:

【何者非化身、非应身?

是如来法身。

善男子!

是法身者,二无所有显现故。

何者名为二无所有?

于此法身相及相处,二皆是无;非有非无,非一非二,非数非非数,非明非闇;如是如如智,不见相及相处,不见非有非无,不见非一非异,不见非数非非数,不见非明非闇,是故境界清净、智慧清净,不可分别,无有中间;为灭道本故,于此法身显现如来。

善男子!

是身因缘境界处所,果依于本,难思量故。

若了义说,是身即是大乘,是如来性,是如来藏。

依于此身,得发初心;修行中心而得显现,不退地心亦皆得现,一生补处心、金刚之心、如来之心而悉显现。

无量无边如来妙法皆悉显现,依此法身不可思议摩诃三昧而得显现,依此法身得现一切大智,是故二身依于三昧、依于智慧而得显现。

如此法身,依于自体说常说实,依大三昧故说于乐,依于大智故说清净,是故如来常住,自在安乐清净。

《佛说不增不减经》云: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

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

舍利弗!

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

《胜鬘经》法身章云:

【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法身即是异熟识、无垢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六十九云:

【诸法真如、诸佛真如无二无别,法性真如、三世真如不相违逆,过去真如、未来真如不相违逆,未来真如、现在真如不相违逆,现在真如、过去真如不相违逆;三世真如即蕴界处真如,蕴界处真如即染净真如,染净真如即生死涅盘真如,生死涅盘真如即一切法真如。

天王当知:

真如名为无异、无变、无生、无诤,自性真实,以无诤故说名真如;如实知见诸法不生,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名法身。

真如与阿赖耶识之关系│真如以阿赖耶识为体

《大乘入楞伽经》云:

【复次大慧!

菩萨摩诃萨当善知三自性相。

何者为三?

……何者圆成自性?

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大慧!

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大乘入楞伽经》偈颂品第十之初又云:

【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

《大乘入楞伽经》偈颂品第十之初有云:

【妄计自性故,诸法皆无生;依止于缘起,众生迷分别。

分别不相应,依他即清净;所住离分别,转依即真如。

《入楞伽经》佛心品第四佛云:

【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意身、身、心「等」,故我说唯心。

《入楞伽经》佛心品第四佛云:

【以闻我法,修行寂静诸法无相,得见真如无相境界,入自心见法,远离见外诸法有无,得三解脱门。

《入楞伽经》法身品第七佛说:

【大慧!

我言不生不灭者,即如来异名。

大慧!

譬如……。

大慧!

我亦如是,于娑婆世界中,三阿僧祇百千名号,凡夫虽说,而不知是如来异名。

大慧!

或有众生知如来者,有知自在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者,有知世尊者,有知佛者,有知………者,有知不生者,有知不灭者,有知空者,有知真如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涅盘者,有知法界者,有知法性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缘者,有知佛体者,有知因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实谛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意生身者。

《入楞伽经》剎那品第十四佛说:

【大慧!

言剎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

大慧!

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剎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

「无漏之法亦剎那不住。

」破彼真如如来藏故。

《大乘入楞伽经》偈颂品第十之初,如是开示云:

【众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见皆无相,愚夫妄分别;显示阿赖耶,殊胜之藏识,离于能所取,我说为真如。

蕴中无有人,无我无众生;生唯是识生,灭亦唯识灭。

经中有时以真如一名指称第八识心体

《解深密经》卷二:

【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

诸佛如来密意语言甚奇希有,乃至微妙、最微妙,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正定,及为正定能治所治若正修,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

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世尊!

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世尊!

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是名圆成实相。

世尊!

依此施设诸法一分胜义无自性性。

」】

《大乘入楞伽经》卷二佛云:

【大慧!

事计着相者,谓计着内外法;相计着相者,谓即彼内外法中计着自共相,是名二种妄计自性相。

大慧!

从所依所缘起,是缘起性。

何者圆成自性?

谓离名相事相一切分别自证圣智所行真如。

大慧!

此是圆成自性如来藏心。

】如来藏心体中含藏七识心等染污种子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三:

【(佛言):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于灯光如来(燃灯佛)所、修菩萨行,闻自受记,随顺于如;不谤经故,生舍宅身。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闻如来藏:

一切众生断诸烦恼便得成佛。

因其信乐覆护众生,故生覆护身。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亦云:

【尔时 文殊师利语央掘魔罗言:

「如来藏者有何义?

若一切众生悉有如来藏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一切众生皆当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不善业迹。

何以故?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是指成佛之性,非谓眼见佛性所说之佛性),当一时得度。

若有佛性者,当作逆罪及一阐提。

若有我者我界,当度一切有;是故世间无有『我』,无有『界』;一切法无我,是诸佛教。

」佛告 文殊师利: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佛云:

【「此偈说烦恼义;意法恶者,为无量烦恼所覆,造作诸恶故名为恶。

不知自性心如来藏,入无量烦恼义;如是躁浊不息故,若说若作,一切众苦常随不绝。

如轮随迹者,诸恶积聚生死轮回,转一切众生于三恶趣中,如轮随迹,是故说『于福迟缓者心乐于恶法』。

」】《大法鼓经》卷下亦如是云:

【如瓶中灯焰,其明不现,于众生无用;若坏去瓶,其光普照。

如是诸烦恼瓶,覆如来藏灯,相好庄严则不明净,于众生无用。

若离一切诸烦恼藏,彼如来性烦恼永尽,相好照明施作佛事,如破瓶灯,众生受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九如是载云:

【答言:

「大王!

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诸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

何以故?

此身即是如来藏故。

大王当知:

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牙,如藏中宝,如摸中象,如孕中胎,如云中日。

是故我言:

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大方等如来藏经》云:

【「善男子!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又善男子!

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

如是善男子!

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善男子!

诸佛法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