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4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docx

《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点整理

土地利用规划学

考点整理

题型:

1、填空15*1'

2、名词解释6*3'

3、简答5*5'

4、计算与应用32'

5、论述1*10'

 

 

【第一章导论】

1·土地利用规划:

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分类:

按等级层次划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水利工程用地规划、农业用地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按行政区划单位划分:

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1·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①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②因地制宜原则;③综合效益原则;④逐级控制原则;⑤动态平衡原则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概念:

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和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特点:

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

2·土地利用结构:

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以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②土地供给量预测;③土地需求量预测;④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⑤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⑥土地利用分区;⑦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v县级土地总体规划侧重点:

①落实市级土地利用任务,确定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

②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合理具体安排;

③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划;

④城镇村用地扩展便捷的划定;

⑤土地管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安排。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

1)准备工作阶段(①组织准备;②制定工作计划;③制定技术方案;④收集资料)

2)方案编制阶段(①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②土地供需平衡分析;③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④编制供选方案;⑤方案择优;⑥编制成果规划成果资料)

3)规划审批阶段(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评审;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程序:

①审查报批的前期工作;②申报;③审查;④批复

6·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①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②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③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④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1·人口自然增长法:

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部分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1)土地利用基本状况描述;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①土地资源数量分析;②土地资源质量分析;③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④土地利用结构分析;⑤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3)土地利用评述

3·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A)

①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②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土地总面积*100%

③土地农业(或建设)利用率=农业(或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④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⑤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人/平方公里)

⑥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口总数

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B)

①单位用地产值率=土地产出价值/用地面积

②单位产值占地率=用地面积/土地产出价值

③交通密度=交通线总长度/土地总面积

④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数/人口总数

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C)

①单位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产量(或产值)=作物总产量(或总产值)/作物总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②粮食耕地年单产=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复种指数

4·土地适宜性评价:

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5·土地生产潜力:

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

6·土地人口承载力:

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1·耕地需求量预测:

(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

v以粮食用地为例:

总人口=基期人口*(1+自然增长率)年数+机械变动人口

粮食总量=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耕地单产*耕地面积=粮食播种单产*粮食种面积↓

粮食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

v经济作物用地和蔬菜用地同上

2·居民点用地需求量(指标概算法)

(Z2—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N—规划人口数J2—人均用地定额)

【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土地利用结构编制方法:

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v重点:

综合法P97土地利用综合平衡表填写

2·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常称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

常见模型有:

①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是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条件、特征、发展方向及途径的相对一致性而划分的土地利用综合区域。

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又称土地利用控制分区。

是在土地适宜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划分的用地区域。

分区方法:

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聚类法

②土地利用类型

【第三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是在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直接对某一地段或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及其配套设施作出具体的安排,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深入和细化。

 

【第八章交通运输用地】

1·公路的三个投影面:

①平面上的投影—公路平面图;②平行路中线的立面投影—公路纵断面图;③垂直路中线的立面投影—公路横断面图

2·公路选线原则:

①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②因地制宜;③要根据城镇和居民点的布局状况,做到路线顺直短捷,节约用地;④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交通网;⑤要经济合理

3·山岭、重丘陵地区选线特点:

其线形可以归纳为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

v沿溪线就是沿溪流岸铺设的线路,选线时应综合考虑定位(路线位置的高低)、选岸(选择走溪流的哪一岸)和桥位选择(路线选择在何处跨桥)

4·选线方案择优:

评价时可采用三项指标:

①道路的工程造价;②年度运营费用;③占地面积损失

 

【第九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水利工程用地类型:

①防洪工程;②灌溉工程;③治涝工程;④水电工程;⑤输水工程

2·水库用地要求:

水库库址选择是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库址选择要做到经济合理,以求达到省工高效之目的。

具体要求包括:

①库址地形:

地形要肚大口小;

②库址水源:

水源丰富,要有足够的积水面积;

③河段落差:

库址河段应有适当的落差,能够集中满足发电需要;

④坝址地质条件:

坝址地质条件好,基础稳固不沉陷、不漏水;

⑤灌溉条件:

库址距离灌溉区要近,地形要高于灌溉区地面,以使引水渠道短,沿渠水量损失小和建筑物少,并能保证自流灌溉;

⑥淹没损失:

库区淹没损失要小,淹没农田、村庄和交通设施少,避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3·灌排水工程系统:

灌溉

①取水枢纽:

从水源饮水灌溉农田;

②输水配水系统:

通过各级渠道输送和分配水道田间。

灌溉渠道一般分为干、支、斗、农、毛五级;

③田间调节系统(田间工程):

将水输送到田块,满足作物需要;

排泄

④排水泄水系统:

将田块多余的水排至容泄区。

排水渠道一般分为干、支、斗、农、毛五级;

⑤排水枢纽和排水容泄区

⑥灌溉排水系统上的建筑物

【第十章农业用地规划】

1·耕地规划的内容:

①耕地组织形式;②耕作田块配置;③田间灌排渠系配置;④田间道路配置;⑤农田防护林配置;⑥田间设施综合配置

2·耕地组织形式:

系指实施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

①轮作田区组织形式(固定轮作或分区轮作);②耕作田块组织形式(单田轮作)

3·耕作田块配置内容:

①耕作田块的长度;②耕作田块的宽度;③耕作田块的规模;④耕作田块的外形;⑤耕作田块的方向;⑥耕作田块的质量组成

4·田间道路的种类:

机耕道、田间道、田间小道(辅助田间路)

5·田间设施综合配置具体形式:

(具体图示见P218)

①道路设置在灌水地段上端与斗渠结合布置;

②道路设置在灌水地段下端与斗沟结合布置;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一种土地利用规划类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基本农田:

系指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基本农田保护区:

指为对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规划原则:

①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②综合协调的原则;③双轨并行的原则;④区划完整性的原则

划区定界(规划步骤):

①实地勘察;②编号登记;③签订公约;④设置标志

5·土地开发:

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扩大对土地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人们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①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即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②土地利用深度的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土地整理:

系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

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7·土地整理的范畴:

农地整理:

①农田整治;②农地改造;③地块调整;④土地结构调整;⑤宜农荒地的开发;⑥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市地整理

8·土地整理的规划程序:

①选择土地整理单元;②编制土地整理规划;③审批土地整理方案;④组织土地整理实施;⑤土地整理成果检查验收

9·土地复垦:

凡是在生产过长中,因塌陷、挖损、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称作土地复垦。

10·土地整治:

系指改变土地利用的不利生态环境条件的综合措施

土地整治规划:

是指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1·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四个阶段:

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决策阶段

财务评价指标:

①静态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

即投资返本年限

N=K/M(N—投资回收期K—规划项目的投资额M—年平均净增收益)

②动态评价指标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1·土地利用规划图设计程序:

分为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阶段

2·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整饰内容:

图廓、比例尺、指北针、图名及图签、图例、土地利用统计表、图幅结合表、轮作计划表

3·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内容:

①前言;②基本情况;③土地利用战略研究;④土地利用供需平衡;⑤居民点、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各项建设用地规划;⑥农业用地规划;⑦土地利用专项规划;⑧土地利用规划效益预测;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措施

4·土地利用规划文本内容:

①前言:

简述规划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②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简述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阐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③规划目标与方针:

阐述规划背景、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近期规划任务和土地利用方针,展望远景土地利用;

④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阐述规划期各类用地调控数量、结构变化,各类土地利用原则、调控措施;

⑤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阐述规划期内主要用地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调整原则、布局方案和调控措施;

⑥土地用途分区:

明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面积、分布和分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⑦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

阐述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配置情况;

⑧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

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区域范围、利用方向和目标;重点项目概况;分期实施计划;管理措施;

⑨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简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的规模、范围、对策等;

⑩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简述中心城区发展目标、人口和土地规模、土地利用方向和开发次序等;

11、乡级土地利用:

简述各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分解方案;

12、实施规划的措施。

阐明实施规划的行政、经济、法规和技术手段。

5·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包括现场铺图和编制实施计划两部分

6·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概念:

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

内容:

①土地按用途进行合理分类;②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③土地登记注明土地用途;④对用途变更实施审批许可制;⑤实施土地利用监督管理,对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严格查处

7·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是在划分土地分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对土地使用和用途变更作出的限制、许可或限制性许可的条款,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8·农业用地区管制规规则:

包括农地非农化的管制和农地农用的管制。

坚持的原则“农地、农有、农用”。

9·建设用地区管制规则:

包括建成区和规划区。

规划区内的耕地及其他农用地,在批准用于建设前,应当按原来用途使用,不得擅自转用,也不得废弃撂荒。

耕地转用前必须在本区外开发复垦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或交纳相当的耕地造地费。

10·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概念:

就是国家通过编制计划和下达控制指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宏观地指导和约束人们有计划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行政调控措施。

内容:

包括计划编制、指标下达、计划实施三部分

编制程序:

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程序。

中期计划一般采用两上两下的程序,年度计划一般采用一上一下的程序。

11·土地利用计划的实施:

1)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①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分解与执行: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规划区内应按批次使用农用地转用计划,实行成片开发。

②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的分解和执行

③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的分解:

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的分解一般要求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动态平衡。

2)严格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

3)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相平衡:

为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计划应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的计划挂钩,建立占补平衡台账。

4)加强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5)建立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报告制度

1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

①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监测;②土地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监测;③土地生产力监测;④土地环境条件监测。

【补充部分】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

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具体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

2·统计分析中描述数据一般水平的指标:

平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极差(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d.deviation)、偏度系数(Skewness)、峰度系数(Kurtosis)

3·回归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

 

v一元线性回归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t

Sig.

95.0%ConfidenceIntervalforB

B

Std.Error

Beta

LowerBound

UpperBound

1

(Constant)

306.899

62.871

4.881

.000

177.139

436.65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609

.011

.996

55.312

.000

.586

.632

a.DependentVariable:

城镇居民消费额(元)

根据输出结果写出线性方程,并进行相应计算:

如上表中所给出数据,我们可得到一元线性方程:

v多元线性回归

Coefficientsa

Model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t

Sig.

CollinearityStatistics

B

Std.Error

Beta

Tolerance

VIF

1

(Constant)

13.392

1.999

6.698

.000

卷烟销量(X2)

.320

.048

.879

6.640

.000

1.000

1.000

2

(Constant)

17.240

.545

31.647

.000

卷烟销量(X2)

.315

.012

.865

27.347

.000

.999

1.001

打火石销量(X4)

-.243

.017

-.465

-14.689

.000

.999

1.001

3

(Constant)

17.420

.394

44.243

.000

卷烟销量(X2)

.254

.019

.698

13.228

.000

.185

5.417

打火石销量(X4)

-.243

.012

-.465

-20.526

.000

.999

1.001

煤气户数(X1)

.049

.014

.185

3.516

.005

.185

5.415

a.DependentVariable:

火柴销量(Y)

根据输出结果写出线性方程,并进行相应计算:

根据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多元线性方程:

4·聚类分析(谱系图识别)

vP115动态聚类谱系图识别

5·主成分分析法

(要求:

根据特征值判断主成分指标,并写出主成分函数)

①将数据导入SPSS内,并进行数据的标准化(x→zx)

②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TotalVarianceExplained

Component

InitialEigenvalues

Extrac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Total

%ofVariance

Cumulative%

dimension0

1

6.363

70.703

70.703

6.363

70.703

70.703

2

1.470

16.333

87.036

1.470

16.333

87.036

3

.664

7.380

94.416

.664

7.380

94.416

4

.227

2.519

96.934

.227

2.519

96.934

5

.139

1.546

98.480

.139

1.546

98.480

6

.076

.849

99.329

.076

.849

99.329

7

.031

.349

99.677

.031

.349

99.677

8

.027

.300

99.977

.027

.300

99.977

9

.002

.023

100.000

.002

.023

100.000

ExtractionMethod:

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

由于前两个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87.036%(超过了85%),因此选取前两个特征值。

所以决定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九个变量。

但这三个新变量的表达还不能从输出窗口中直接得到,在“ComponentMatrix”可以找到表示主成分与对应变量的相关系数,、将前两个因子载荷矩阵输入到数据编辑窗口(为变量B1、B2),然后利用“计算变量compute”,在对话框中输入

“A1=B1/SQR(6.363)”[注:

第二主成分SQR后的括号中填1.470],即可得到特征向量A1。

同理,可得到A2。

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

③将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就可以得到各个主成分得分Z1、Z2,最后的需求综合评价函数为

(ɑ为贡献率/累计贡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