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967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docx

学年八年级生物复习计划

八年级复习计划及教案

复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

面对这一届八年级学生目前已进入生物总复习阶段,若还简单地按课本来重复,难以提高复习效果。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以《中考要求》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但学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有序的总复习计划,并使总复习计划顺利妥当实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我认为这才是我们生物教师当务之急的,也是能够让学生从容面对中考的有力武器。

一、制定复习实施方案

1、确定复习目标:

从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2、考虑复习形式:

复习大体有“讲”、“练”、“评”三种形式,具体要求是:

①精讲:

抓住本质,建立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精讲就要精选,精选要做到:

训练同一个知识点的题目不重复做,选择这一题目要训练哪方面的知识,我一定要有数;一个知识点可能要通过多种形式或多种题目来考查,我可以把这多种形式的题目进行优化组合;对同一题目进行扩展和变形;及时做好检测,并且进行认真的讲评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错在哪,为什么错了,到底哪方面的知识疏漏,再指导学生弥补缺陷;过一段时间,再用相似的变形后的题目进行训练或检测,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

②多练;科学选题,注意点面,强化训练;③细评:

细致分析练习与试卷,指导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选择复习方法:

可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练习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我们主要练的是《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导》通过选择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采取矫正补救来确保目标的实现。

在练的基础上进行讲评,可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

只讲不练不行,只练不讲也不行。

只有讲练结合,和谐交替,才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果。

5、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在复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练习、讨论、讲评可巩固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

选择适量情境新、联系实际、开拓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

二、制定复习方法

“两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复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中考模拟考试。

做到着眼全面,突击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即系统全面又有侧重的复习,基本上能使大部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

一、各阶段时间安排及要求:

(一)第一轮复习阶段:

专题复习

(2011年4月20日—5月30日)本轮复习为“全面复习打基础”阶段,要求:

抓纲务本、夯实基础、全面复习、单元过关。

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师生全面扎实复习基础知识,具体地说:

教师“依纲靠本”扎实地讲清各单元知识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

同时教师在复习前,要向学生说明考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的与老师配合,做好教与学同步,发挥共振的功效。

此阶段:

我将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

1、教师应根据每节课复习内容,精选练习,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供学生练习,并通过适量的检查批改,检测复习效果,为下一轮重点、难点复习提供依据。

2、把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列出复习提纲,让学生课后去整理识记。

3、面向全体学生,对优等生增加试题难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复习难度,并让优等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其共同发展,中等生让其有追赶的对象,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4、深入备课,全面了解学生,从课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复习内容、方法,并把它落到实处。

5、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避免学生的死记硬背,对试题的答案不要求唯一,学生只要思路清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减轻学生的负担。

6、加强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识图外,还要会填图,要具备一定的识图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绘图,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把图展示给学生,以达到将生物知识的掌握融会到图上的目的。

(二)第二轮复习阶段:

试题练习讲评(2011年6月1日—6月27日)

本轮复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阶段,要求:

强化重点、强化难点及疑点、误点、弱点、考点强化,精讲,多综合,多练习。

针对学生第一轮复习,反馈情况,以及《考纲》的重点要求。

强化训练重点、难点内容。

以使学生在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基础上,能把握重点,突破重点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应用。

此阶段:

1、采取五个专项训练,教师应精选练习,在备考过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结合考点,精心组题,提高课堂容量和效率.在课堂精讲,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辨析疑点,查找误点、弱点,突破难点。

2、在复习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师提问、抽写、抽背、自查、课下学习小组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特别是对于班级学习处于中游、中下游的学生,缺少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多加督促和帮助。

个别学生应及时与其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联系,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思想上出现的问题。

3、课后,要精选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练习,供学生在课后专项训练,并尽力使学生题题有所收获。

4与学生谈心、交流,鼓舞学生的斗志。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做学生的朋友,多与他们交流,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信任,促进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及时帮学生解决学习上和心理上的问题,提高教学复习的效果。

二是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自己的教学改进工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促使教学相长。

总之,在生物总复习中,老师要紧扣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将课文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要抓住进化和适应两条主线,紧扣重点内容展开教学。

同时通过一系列训练来巩固知识、深化知识。

这样,才能使生物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难点:

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三、课前预习

1、被子植物繁殖后代一般由果实中的完成的。

2、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由发育成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生殖和生殖。

4、在栽培农作物或水果时,常采用的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有和。

四、学思园地

1、完成下面的图表柱头

花柱

成熟的植株花子房胚珠

花药花粉受精卵

花丝

新一代植株

什么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无性生殖?

你知道的有哪些是无性生殖方式?

5、无性生殖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哪些?

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

其过程和优点是什么?

五、课堂检测

1、想一想:

能使植物个体增多,延续后代的器官,不一定就是生殖器官。

()

一种生物只有一种生殖方法。

()

2、试一试:

嫁接可以分为和两种方式。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被接的植物叫做。

六、反思总结

通过本每节课,我认为在 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等方面做得不够充分。

最后针对于教学实践中的生活常识问题还应进一步做补充。

例如:

质疑:

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生物科技在生物发展中的作用

难点:

1、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了解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和过程

三、预习检查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通过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它的幼虫与成虫的

和差异很大,为发育。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蝗虫的幼虫,其和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小,

没有发育成熟,为发育。

四、学思园地

1、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2、家蚕的一生经过几个时期?

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并填写下表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幼虫

成虫

4、蝗虫的生殖方式是怎么样的?

它的一生经过几个时期?

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家蚕

蝗虫

五、课堂检测

1、蚕茧代表家蚕的()

A、卵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

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A、卵若虫蛹成虫B、卵蛹若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D、卵蛹成虫

3、跳蝻是蝗虫的幼虫,它与成虫的本质区别是()

A、形态结构不同B、生活习性不同

C、身体较大D、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六、反思总结

对学生应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感悟,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如蝉的一生,黑暗和光亮处的对比;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灯,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

从昆虫生殖发育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侧面,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难点:

通过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

1、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都是动物。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春末夏初,蛙鸣叫,引来蛙,它们后,并产下卵和精子,精、卵在结合,形成,发育成蝌蚪,蝌蚪进一步发育成幼蛙和成蛙。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两栖动物的和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才能上陆生活,所以,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和有很大的影响。

四、学思园地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

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

2、青蛙为什么要冬眠?

冬眠时青蛙是怎么呼吸的?

3、青蛙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

青蛙的抱对有什么意义?

4、蝌蚪是吃什么长大的?

填表比较早期蝌蚪和成蛙的主要特征

比较

早期蝌蚪

成蛙

外形特征

身体分为、躯干和,

没有

身体分为、躯干和,没有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有

视觉、听觉敏锐,无(有肺),

适于上生活

躯干、四肢、尾

通过和的摆动产生运动,适于在游动

后肢,前肢短小,适于

上跳跃。

后肢趾间有

适于在游泳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课堂检测

1、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了()

A、卵——胚胎——幼蛙——成蛙B、卵——胚胎——蝌蚪——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雌雄蛙抱对时,进行体内受精。

()

六、反思总结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通过本节的学习来看,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可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同时两栖动物可能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本节还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更加爱护我们的地球。

第四课时

一、学习目标

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课后参观或与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

难点:

通过本节所学的内容,总结鸟类比两栖类动物的进步之处。

课前预习

回顾鸟类的特征

四、学思园地

1、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2、气室、系带、胚盘的作用是什么?

3、卵壳上气孔的作用是什么?

4、一个鸟卵就是鸟的卵细胞对吗?

请说明理由

5、概括鸟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

,是否所有的鸟都有这些过程,举例说明。

6、鸟在筑巢时,往往向巢内垫上干草、兽毛和羽毛等物,对它们的生殖和发育有什么作用?

7、总结一下鸟类比两栖类、爬行类有哪些方面的进步特征?

五、课堂检测

1、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胚盘不一样,前者的胚盘()

A、色农而略小B、色浅而略小C、色农而略大D、色浅而略大

2、鸟卵的结构中,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有能提供水分的结构是()

A、卵黄B、卵白C、胚盘D、系带

3、鸡卵在体内受精后就开始,但鸡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A、有阳光照射B、温度太低C、温度太高D、缺少水分

六、反思总结

关于技能训练,类似一道数学应用题,我们小组合作讨论,比比哪个组算得最快最准确。

(技能训练意在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让学生自读“带你参观养鸡厂”。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一个学生做向导,“领”学生参观养鸡厂。

)应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通过观察试验,多媒体课件,培养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及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难点:

理解生物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课前预习

预习:

1、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生物的性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四、学思园地

什么是遗传?

什么是变异?

什么叫生物的性状?

什么是相对性状?

父母的性状通过什么途径传递给后代?

4、仔细阅读资料分析,思考:

(1)在这个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被研究的性状与被注射的基因有什么关系?

(3)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5、生物的性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列举所知道的转基因生物。

7、畅谈你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下列人的几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双眼皮和单眼皮B、金发和卷发

C、有耳垂和无耳垂D、白皮肤和黑皮肤

2、下列不属于人的性状的是()

A、皮肤的颜色B、血型C、眨眼反射D、牙齿的龋齿

3、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D、羊生下的是羊,牛生下的是牛

六、小结和反思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无论从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都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标。

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培养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分析思考、综合能力。

4、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激发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珍爱。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难点: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三、课前预习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传递给子代。

2、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上。

3、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样的。

4、生物体细胞里的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少的规律是

四、学思园地

基因的存在场所?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一条染色体中含有几个DNA分子?

人体内有多少个DNA分子?

3、每对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样吗?

为什么?

4、以人为例,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为多少?

5、形成受精卵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6、为什么一对夫妻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有差异?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已知果蝇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依次是()

A、8条、8条、16条B、8条、8条、8条

C、8条、8条、8对D、8条、8对、8对

2、在人体的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

A、受精卵B、卵细胞C、肌细胞D、神经元

3、关于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D、基因是遗传物质

六、小结和反思

本节课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创新设计,并结合录像、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步步推理,层层深入,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应加强版图的直观化教学。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豌豆杂交实验,了解基因可分为显性和隐性。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学习孟德尔的实验,要培养分析实验的能力,并要学习他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基因的遗传规律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难点:

基因的遗传规律。

三、预习检测

1、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相对性状有和之分,基因也有和之分,基因常用大写字母,如D;基因常用小写字母,如d。

当基因组合为DD和Dd时,表现为,只用基因组合为dd时,才表现为性状。

2、禁止近亲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

血亲或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会导致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学思园地

1、孟德尔为什么要用豌豆做杂交试验?

2、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

组成它们的基因都能遗传给

后代吗?

3、杂交一代的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

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d没有传下去?

什么是显性性状?

什么是隐性性状?

5、为什么杂种高豌豆自交后成长的豌豆有高有矮,并且高和原来的一样高,矮的和原来的一样矮,不过矮的数目要少的多?

并画出遗传图解。

6、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2、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小牛,那么

棕色和黑色哪种是显性性状?

3、已知决定白化病的基因(a)隐性基因,决定肤色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

基因,现有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

请问:

这个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这对夫妇生正常孩子和白化病孩子的机会哪个大。

六、小结和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并应用理论来解释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将生命科学和社会法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1、说明人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男女染色体的差异。

3、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人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难点:

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

三、预习检查

1、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分别称为染色体和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都被称为染色体。

2、精子细胞的性染色体数目是,它是染色体;卵细胞里的性染色体的数目是,它是染色体。

3、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其数量和种类(填“都一样”或“不一样”)

四、学思园地

什么是X染色体?

什么是Y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什么?

女性呢?

那么染色体组成各自又是怎样的?

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

女性可以产生几种卵细胞?

男性可以产生几种精子?

你认为生男生女是由父母双方哪方决定的?

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吗?

能说出为什么吗?

你如何看待重男轻女的思想?

提出你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课后练习及同步作业

(二)、拓展延伸

1、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XB、22条+X

C、44条+XXD、44条+X

2、下列关于人的精子内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精子内染色体数目是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一样多

C、精子内染色体数目多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

D、精子内染色体数目少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

3、一对夫妻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是()

A、100%B、75%C、50%D、25%

六、小结和反思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活动得出结论,教学效果良好。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生命起源学说。

2、生掌握研究生物进化的比较方法。

3、理解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4、培养善于实验分析,观察实验和总结实验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科学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米勒关于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和推测

(2)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方法——比较法

(3)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和大致历程

难点:

同重点

三、预习检测

1、原始地球的特点:

原始地球的温度很,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地面上,熔岩横流。

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构成了原始的。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

原始大气在、以及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这些物质进一步在原始

中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及其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

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

四、学思园地

阅读P47-49的资料分析,讨论1-4题。

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2、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做出怎样的推测?

4、从米勒实验推测,原始地球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哪些条件?

5、陨石中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