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026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贝的故事说课稿2.docx

贝的故事说课稿2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第3课          

        《“贝”的故事》说课稿

         丛台区春光小学  史蓓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春光小学的史蓓,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的第3课《“贝”的故事》。

1、说教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看图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这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所在)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

本文共有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出“贝”字的由来,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因此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由此通过“神奇的汉字”这一角度来激发学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2、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归类识字法、图片或者实物识字法、语境识字法、定位联想识字法、熟字带生字的识字法等,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有自主识字的兴趣;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构字原理、书写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如从文本获取简单信息的能力、根据文本信息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根据关键词句整理信息的能力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观察事物大多从兴趣出发,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课堂上教师要采用些活泼有趣的教学环节及时进行调控。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内容,制定本课的目标如下:

1、认识“甲、骨、类、珍、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规范书写“贝、壳、甲、骨、钱、币、与、财、关”9个生字,会写“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恰当的停顿,读出顿号和逗号停顿的区别。

  3、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4、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5、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9个生字和9个词语,积累拓展的12个词语。

  2、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3、读好恰当的停顿,读出顿号和逗号停顿的区别。

教学难点:

1、读好恰当的停顿,读出顿号和逗号停顿的区别。

2、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3、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学情,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本课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利用教学小视频调整课堂节奏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通过读、说、议、写来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4、说学法

学生利用已学会的方法自主识字;利用已学会的阅读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本课的语文要素;利用字卡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并通过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

1、认识“甲、骨、类、饰、品、随、易、损、币、财、赚、赔、购、贫”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规范书写“贝、甲、币、与”4个独体字,会写“动物、张开、样子、可以”4个词语,积累“财、币、赔、购、贫”等生字拓展的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好恰当的停顿,读出顿号和逗号停顿的区别。

 我今天主要来说一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珍”字,会规范书写“壳、骨、钱、财、关”5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钱币、钱财、有关”5个词语,积累“珍”字拓展的“(珍贵 珍惜)”2个词语。

(设计意图: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过多。

为避免学生疲劳,所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分散在两个课时里。

  2、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偏旁表示的意思。

(以上是本节课的语文要素)

4、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是本课的人文主题)

教学重点是:

  1、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2、认识“珍”字,会规范书写5个生字,积累“珍”字拓展的“(珍贵 珍惜)”2个词语。

教学难点是:

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为此我们作了以下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用查字典的方法找出其它3个用“贝”作偏旁的字,不要与文中带“贝”字旁的字重复,做成小字卡。

这第一课时后的一项作业。

2、课件

 首先,用复习导入,分为以下4步

1、分类出示生字,复习识字法,认读生字。

2、出示长句子,检查句子的停顿。

  3、听写“动物、样子、可以、张开”四个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4、齐读课题后介绍双引号这个标点符号,并说:

双引号在这里告诉我们,这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贝”的故事。

(设计意图:

二年级学生对汉字的偏旁、结构、汉字的构字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分类复习是为了再次复习各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双引号只是做个简单介绍,学生能认识就可以。

  接下来我会说:

同学们,看来我们上节课真的是学有所得,相信我们这节课肯定也能收获满满。

接着就进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

二、深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

1、首先我们进行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1)我利用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

第一自然段讲了“贝”的(  )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提出“学会默读,一边想一边读”的阅读要求,而且默读有助于思考。

用填空的方式做支架,帮助学生根据文本信息作简单的推断。

2)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说“由来”和“演变”都可以。

2、接着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

1)出示读文要求: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想一想:

从这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反馈

在反馈这个环节,听学生发言后,我适机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来改变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理解贝壳的作用,如:

因为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这个环节多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

进而再说:

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以此来让学生来明白为什么“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板书

3、接下来拓展其它带“贝”的字。

  1)我会说:

同学们,你们真厉害,能借助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发现“贝”字作偏旁时所表达的意义。

你们能把自己通过查字典找到的带“贝”的其它字介绍给你的同桌吗?

给他们两分钟左右的自由交流时间。

  2)在此过程中我巡视并选出3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借用字卡上台来分别介绍。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要学着“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文章内容”,这组关联词的使用正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漂亮、珍贵、当作饰品;随身携带、不易损坏,当作钱币”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字卡的使用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贝”字旁的理解;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是用来达成教学目标中提到的“了解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感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突出本课教学重点。

三、接下来进入本课的第三个环节:

由“贝”字推衍拓展

1、我会说:

同学们,不但“贝”字有故事,“言”也有故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注意看哦。

播放一个2分钟左右的小视频。

在播完后要告诉学生言字做偏旁时我们写作“ ”(板书)你们知道与什么有关吗?

学生们通过看视频可知与“语言”有关,再请他们说几个带言字旁的字。

2、接着问:

还想不想再看一个故事?

由单个字视频介绍“雷”而引出雨字头的相关字,找出“雨字头”的字多与天气有关。

(板书)

3、接着出示课后第三题,说:

同学们,老师来考考你们

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1)出示第一幅图

请学生先观察图文,猜猜加点字怎么读,进而想一想金字旁与什么有关。

(板书)

拓展“钉、钩”二字,让学生看图猜读音。

2)出示第二幅图

请学生先观察图文,再猜王字旁与什么有关。

我简单介绍:

王字在古代与“玉”相通,也称“斜玉旁”。

(板书)由此出示“珍珠”图,引导学生理解“珍贵”并识记“珍”,进而理解“珍贵”一词,因为“珍贵”而“珍惜”,解决34页《读一读,记一记》中的“珍贵 珍惜”。

4、接下来,出示38页语文园地三中的《字词句运用》

         霄  宵  削

元 (   )    (   )苹果    九(  )云外

         赔  陪  培

(  )土      (   )伴      (  )钱

  同学们,难度再次升级,你们还会吗?

请你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猜字的意思,自己在书上填一填,也可以同桌讨论后填。

填完后通过展台展示2名学生的填写情况。

(设计意图:

对本课的课后题和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一是为了随语境认识“珍”字;二是为了就“形旁表义”这一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突破“由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这一教学难点。

四、拓展阅读绘本《小汉字 大故事》

  简单展示后,我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小小汉字多奇妙呀,由一个部件,我们可以串起来一系列的字。

你们想知道更多这样的汉字故事吗?

快来看看这套书吧。

1、出示相关图文,简单介绍图书

2、讲述其中《三只小猪》的动画故事

  讲完后,我问:

同学们,你现在想对小汉字说什么?

(设计意图:

部编教材主张“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着课外阅读的文章。

对于低年级段学生来说,绘本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套《小汉字大故事》绘本以甲骨文为载体,用简单、幽默的文字串联起50个故事,用400多个朴实、简洁的甲骨文“画”出了所有故事场景,图书形式丰富有趣,很适合儿童阅读。

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促进“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一人文要素的落实。

五、然后我顺着学生说:

同学们,我们既然喜欢汉字就一定要把它们写得漂漂亮亮的,我们一起来书写吧。

接着进入本课第五个环节:

按结构分类指导书写“骨、关、钱、财、壳”5个生字

上下结构:

关,师板书,学生观察并说出此字的第二个横要写在

     横中线上,撇捺要写舒展

    骨,视频分解笔画,强调“月”处于底部时,撇变成竖

左右结构:

“钱”,强调左窄右宽,右边的“戋”第一笔和第二  

     笔分别是横。

    “财”,强调“贝”作偏旁时最后一笔变短点。

上中下结构:

壳,视频讲解,强调上边是“士”不是“土”

在写这些字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把本课词语表中的“贝壳、甲骨文、钱币、钱财、有关”这向个词写在相关生字的田字格旁边。

(设计意图:

写字要重视基本功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强调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运用《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扩充词汇量。

六、布置作业

  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此环节视课堂剩余时间而定,如果有时间,教师则与班上的一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老师演妈妈,学生演孩子,师生对话,让学生来讲述这个故事,以此来做个示范。

]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促进“能讲述贝的故事。

”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因“复述课文内容”是一个需长期训练的过程,所以在本课中的教学环节中灵活安排)

4、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知识的梳理,使学生对形声字“形旁表义”这一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