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829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25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docx

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第一章总论

1项目背景

****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的跨国化工集团――****公司在中国江苏****经济开发区独资建设的氯乙酸生产企业。

投资方****公司在全球70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8万6千名员工,1998年公司营业额138亿美元,其功能化学品部是产品多元化业务部门,也是世界最大氯乙酸生产商,其中三个生产厂,年产11.5万吨一氯乙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

同时,它还是世界上甲胺、氯化胆碱、螯合物、有机磷化合物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在****、德国、意大利、瑞典、美国、巴西及日本共设有20个生产厂,无论其生产能力,还是技术水平均处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意识到中国市场对氯乙酸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1999年决定注资1000万美元,在中国成立****氯乙酸化工(****)有限公司[AkzoNobelChemicalMCA(Taixing)CO.Ltd]。

1999年12月,经****市外经贸委(泰经贸资[1999]57号文件)批准了****氯乙酸化工(****)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即行在****市化工开发区由其独资建设氯乙酸生产企业。

生产建设工程由英国科特公司(CELProjectManagement&Engineering)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的管理总承包;由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作为设计分包商负责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并完成建设项目工程施工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其2.5万吨/年氯乙酸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评价依据

2.1法律、法规、规章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3月11日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63号发布

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7月27日卫生部令第49号令

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⑸《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4月20日国务院第352号

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3号发布

2.2规范、标准

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

⑵《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⑶《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⑷《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⑸《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⑹《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⑺《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⑻《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⑽《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⑾《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⑿《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⒀《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7-2002)

2.3基础资料

⑴《****有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可行性报告》1999年12月。

⑵《2.5万吨/年氯乙酸生产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综合评价报告》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2002年7月。

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限公司签定的《新、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服务协议》

2.4其它资料

****有限公司提供的评价项目相关批文、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布置图、生产工艺流程图等与评价有关的资料。

3评价目的

3.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3.2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3.3针对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3.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4评价范围

****有限公司2.5万吨/年氯乙酸生产项目生产系统及其辅助生产系统,主要针对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6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及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6.1现场调查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落实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

6.2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等,通过对该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该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6.3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该评价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6.4综合分析法

采取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判断以及定量分级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7评价程序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准备、实施和完成三个阶段(图1.1)。

7.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查,确定质量控制的原则及要点等。

7.2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测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

7.3完成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准备和实施阶段所得的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书进行评审等。

8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本中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要求》。

质量控制贯穿于评价全过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的合同评审和评价方案的质控审查、实施阶段的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执行本中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完成阶段的专家审查(图1.1)。

质量控制措施

图1.1建设项目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

第二章工程分析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5万吨/年氯乙酸生产项目

建设性质:

技术引进

建设地点:

****市经济开发区滨江北路2-8号

投资主体:

****公司

项目投资:

总投资1000万元美元

占地面积:

26000m2

1.2建设及试运行(运行)情况

该项目经有关部门立项审批后(泰经贸资[1999]57号文件),于2000年初开始建设,2003年初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及正式运行期间,实际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现有各项卫生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2选址

****市经济开发区[中国精细化工(****)开发园区]始建于1991年9月,于1993年被江苏省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2年4月,该园区被中国石油化工协会首家命名为“中国精细化工(****)开发园区”,同年11月被列为江苏省沿江开发十五个重点园区之一,近期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远景规划面积39.4平方公里,是一个专业的化工工业园区。

该园区地处****最西部,背靠长江,西与扬中市隔江相望,东邻****城区,地处****经济最发达地区。

区内化工、机械、轻工、电子企业密布,配套齐全。

****有限公司位于****市经济开发区的西北部。

厂区位于新浦化学(****)有限公司之南,****沿江热电厂之北,建设项目地理区域详细位置见图2.1。

3水文气象条件

全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年平均大气压:

平均相对湿度:

最大风速:

基本风压:

年主导风向:

夏季主导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年平均降雨量:

最大积雪深度:

常年平均水位:

历史最高水位:

历史最低水位:

地下及地表水:

15℃

38.8℃

-12.5℃

101.61KPa

80%RH

14.8m/s

380Pa

东南风、东风

东南风

西南风

1031.8mm

120mm

长江:

4m,内河:

2.04m

长江:

5.95m,内河:

4.46m

长江:

0.51m(1979年),内河:

1.18m标高在2.2-2.3m

4总体布局

在满足总体布局和生产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明确,管线适当。

该评价项目分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

办公生活区设置行政办公用房、控制中心;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

生产区位于厂区西部,主厂房位于生产区东北部,东南部为切片和包装车间、仓库区和污水处理站,西部为公用工程区和贮罐区。

该公司设有两个出入口,主入口(人流)向东,北侧设有运输门,使人流物流分开(见表2.2、表2.3)。

图2.2****有限公司厂区平面布置图

图2.3**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布置图

5生产工艺流程

在氯化工艺单元,氯气、醋酸和醋酸酐按一定比例进入氯化反应器、水反应器,氯气和醋酸在醋酸酐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氯乙酸和二氯乙酸及副产品HCl气体。

在加氢工艺单元,二氯乙酸在加氢反应器内被加氢精制成一氯乙酸,同时生成HCl气体。

在精馏工艺单元,一氯乙酸被提纯后送入切片和包装单元进行冷却固化,并切片、包装入库。

以上各工艺单元的副产物HCl、其他尾气和重馏尾分被送入尾气洗涤净化单元的吸收塔、冷凝器和洗涤塔进行吸收、净化、排放,并产生副产品盐酸。

各种原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品用管线输送各类槽罐贮存。

产品氯乙酸经过精馏、干燥、切片、包装,袋装成品入库。

年产薄片状氯乙酸(MCA)25,000吨/年袋装氯乙酸(MCA)商品,通过公路、铁路和船舶运输销往各地用户。

氯乙酸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4。

 

图2.4氯乙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6生产设备及布局

6.1主要生产设备(表2.1)

主要设备:

氯化反应器、加氢反应器、水反应器、蒸馏塔、吸收塔、洗涤塔、冷凝塔、螺旋输送机、结片机、冷却塔、冷冻机、切片机、自动称量包装机、MCA蒸汽洗涤器、风机、各类泵。

表2.1氯乙酸生产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材料

备注

1

氯化反应器

1

搪玻璃

2

加氢反应器

1

搪玻璃

3

水反应器

1

搪玻璃

4

蒸馏塔

2

搪玻璃

5

吸收器

3

钢衬胶

醋酸等有机物回收

6

洗涤塔

3

FRP

尾气、废气净化

7

冷凝塔

5

石墨换热器

用于有机物回收

8

螺旋输送机

1

不锈钢

9

结片机

1

不锈钢

10

冷却塔

1

FRP

11

冷冻机

1

12

切片机

2

不锈钢

13

自动称量包装机

1

14

MCA蒸汽洗涤器

1

FRP

15

风机

若干

16

各类泵

若干

6.2设备布局

生产设备利用位差由上到下布置,利用各级走廊及楼梯使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用量大的原料都由贮罐直接输送入生产线。

主生产装置为敞开式结构,中控室(操作室)的位置与距离均布置得比较合理。

7主要生产原料、产品(表2.2)

主要原料有:

盐酸、醋酸酐、氢氧化钠等。

主要产品有:

氯乙酸。

表2.2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来源汇总表

生产产品

原辅料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来源

主产品:

氯乙酸

副产品:

30%盐酸

醋酸

15,280

外部采购

醋酐

1,520

外部采购

液氯

21,480

新浦公司

15%NaOH溶液

540

外部采购

氢气

70

新浦公司

氮气

104

外部采购

8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公司总人数为50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14人,生产工人36人,生产工人为四值三班制,管理、技术人员为混合班制。

9建筑卫生学

本项目办公、生产、辅助设施、原料库等分开布置,各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基本上无相互影响,主厂房为露天全钢架式,车间地面平整防滑、易于清扫,设有冲洗地面的设施,以自然通风为主。

控制中心设计为正压室。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检测与分析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电离辐射、氯气、氢氧化钠、盐酸、氮氧化物、氯乙酸、乙酸、乙酐、高温、紫外线等(表3.1)。

1.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及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业人员不存在明显的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仅在巡检及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强迫体位,包装工人长时间站立易引起下肢肢体的疲劳。

1.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3.1污水处理站位于办公楼东南向,由于该区域常年主导风向是东南风,易造成有害物质向办公区域扩散。

1.3.2装卸车间的休息室及污水处理站采样化验室无隔音设施,同时也没有降温设施。

1.3.3检验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单元。

1.3.4切片线通风排风不足。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作用,危害更大。

因此在对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上,要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

尤其不要忽视低浓度、低剂量、短时间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的问题。

表3.1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分布表

职业病危害

作业岗位

放射源位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

密闭放射源(射线)

氯化反

应单元

氯化反应器

RE-201

氯气、乙酐、乙酸

LT0225,DT0228

水反应器

RE-204、CO-203

一氯乙酸、二氯乙酸

LT0245

HCl吸收塔

CO-206

HCL、一氯乙酸、

二氯乙酸

HCl洗涤塔1″

CO-209

HCL

加氢

加氢反应器

RE-301

TA-305/315/310

HCL、MCA、HAC、H2

LT0316,LS0340,LT0329,LT0361

HCl洗涤塔2″

CO-309

HCL

精馏

单元

轻组分蒸馏塔

CO-401、HE-404

一氯乙酸、二氯乙酸

LT0495

MCA蒸馏塔

CO-402

一氯乙酸

LT0483

冷凝洗涤器

CO-415

二氯乙酸

MCA缓冲储罐

TA-601/602/603

一氯乙酸

尾气

涤净

化单元

HCl主吸收塔

CO-701

HCL

HCl主冷凝器

HE-702、TA-120

HCL

稀HCl缓冲罐

TA-714

HCL

DT0730

碱液洗涤塔

TA-959、TA-120

氢氧化钠

30%HCl缓冲罐

TA-704

HCL

DT0737

HCl小吸收塔

CO-711

HCL

HCl小冷凝器

HE-712

HCL

尾气洗涤器

CO-717

污水处理站

污水

包装

冷却和切片

DA-505、DA-506

噪声、MCA

称量包装机

DA-515、DA-522

MCA粉尘

贮罐

单元

醋酸贮罐

TA-110、TA-111

乙酸

醋酸酐贮罐

TA-101

乙酐

盐酸贮罐

TA-801/802/803

盐酸

氢氧化钠贮罐

TA-120

氢氧化钠

物料

输送

管架、伴热管线

各种气、液、蒸汽

压力输送管线

氢气、氯气、氮气

泵、阀等

各种气、液态物料,噪声

机电

设备

压缩机及其管线

高温、噪声

焊、割、机修

焊尘、紫外线、

氮氧化物

电气设备及线路

办公

区域

电脑、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微小气候、静电辐射

1.4重点评价因子

通过对该项目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劳动过程、作业环境等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各个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种类及其分布,在深入分析、全面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后,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现场采样监测、进一步定量识别的依据:

①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②现场现场浓度(强度)较高、出现机会多;③作业人员接触人数多、机会多;④有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⑤有采样检测国家标准。

参照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公布的毒物种类,该项目在投入生产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噪声、氢氧化钠、乙酸、乙酐、氯乙酸、氯气、盐酸、放射源。

本次评价选择上述各类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为重点评价因子。

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的项目及周期

参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相关职业病因素职业健康体检的项目及周期见附件1。

根据该项目生产工艺及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实际接触情况,按照劳动定员及定岗情况,对各岗位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体检项目进行细化,详见表3.2。

表3.2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体检项目

岗位

人数

接触有害

因素时间

职业危

害因素

职业病风险

预防措施

体检项目

体检周期

操作工

12

2小时/天

辐射、盐酸、MCA、CL2、噪声

眼部灼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皮肤灼伤、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中毒、噪声聋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视力、眼底、眼晶体裂隙灯检查)、色觉、血常规、血小板、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HbsAg、AFP、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续表3.2

岗位

人数

接触有害

因素时间

职业危

害因素

职业病风险

预防措施

体检项目

体检周期

装卸作业

4

7小时/天

盐酸、MCA、CL2、噪声

眼部灼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皮肤灼伤、噪声聋、化学物质中毒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包装工

8

7小时/天

有机粉尘、噪声、MCA

噪声聋、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物质中毒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防尘口罩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污水操作工

1

2小时/天

酸、碱、MCA、噪声

眼部灼伤、化学性皮肤灼伤、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中毒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实验员

2

2小时/天

酸、碱、MCA

眼部灼伤、化学性皮肤灼伤、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中毒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

1年

维修工

9

2小时/天

辐射、盐酸、MCA、CL2、噪声

眼部灼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皮肤灼伤、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中毒、噪声聋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视力、眼底、眼晶体裂隙灯检查)、色觉、血常规、血小板、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HbsAg、AFP、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办公人员

8

4小时/天 

视频辐射

视觉疲劳、骨骼及肌肉畸形

低辐射电脑、用眼卫生

内科常规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膝反射、视力、晶状体、眼底、血常规、尿常规、肌力、颈椎正侧X线摄片。

2年

续表3.2

岗位

人数

接触有害

因素时间

职业危

害因素

职业病风险

预防措施

体检项目

体检周期

管理人员

6

5小时/周

辐射、盐酸、MCA、CL2、噪声

眼部灼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化学性皮肤灼伤、放射性损伤、化学物质中毒、噪声聋

防护服、防护镜、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耳塞

问诊、血压、内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视力、眼底、眼晶体裂隙灯检查)、色觉、血常规、血小板、尿常规、肝功能、肌酐、尿素氮、HbsAg、AFP、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心电图、胸部X射线摄片、B超、肺功能测定、纯音听力测定。

1年

3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常见职业病损及处理原则

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为职业病。

从广义上,凡是由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但从立法意义上,在具体给以保险待遇上,则要根据疾病的危害性,国家的经济、生产和技术条件,由国家对职业病范围加以控制,提出法定职业病名单。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修养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根据卫生部及劳动保障部最新调整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尘肺(1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职业中毒(5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职业性皮肤病(8)、职业性眼病(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职业性肿瘤(8)、其它职业病(5)、共十大类115种。

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性损害、工伤、职业性疾病和伤残或死亡,造成这些结局必须具备职业危害因素、人和作用条件三者联系在一起。

作用条件的主要方面有:

接触机会,如生产中使用某一有毒物质;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间接途径,或意外事故;接触时间,以及一生中的接触年限;接触的强度(浓度)。

劳动者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劳动,又具备上述的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作用条件,就很有可能造成职业性损伤或引起职业病。

劳动者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职业危害因素、人和作用条件三个环节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使职业危害因素不会对劳动者造成损伤,起到自我保健的作用。

职业病预防措施:

⑴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防治职业病的规定和政策,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