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功之路教案及作业题答案.docx
《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功之路教案及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功之路教案及作业题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功之路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功之路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成功之路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荐、陋”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功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通过阅读罗丹的故事,知道成功来自于专心致志和全身心的投入。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罗丹工作时的聚精会神和全身心投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生疑。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
2.质疑:
课文是写谁的成功之路?
成功之路到底是什么呢?
二、简介人物,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人物简介。
罗丹,法国雕塑家。
十四岁开始随名师学画,后又学习雕塑,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5年。
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著名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巴尔扎克》。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荐陋膏翼宛躯善
(2)读一读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简陋宛如无足轻重神采奕奕
身材魁梧喃喃自语大功告成小心翼翼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一位作家的笔讲述了一个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作者感悟到了成功的秘诀。
)
2.给课文划分脉络。
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要介绍“我”25岁时的成就和感觉。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讲述“我”拜访罗丹的故事。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概括写一位艺术大师给“我”的教育,给“我”带来了一生的转折点。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第十二自然段),“我”拜访雕塑大师罗丹。
第三层(第十三自然段),“我”的感悟。
3.课文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罗丹品质的?
板书:
语言:
喃喃自语 把你忘了
动作:
退后一步微笑 眉头紧皱
神态:
眼睛里放出光芒 什么都忘记了
四、读重点句,理解课文。
1.“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还有很多不是,可自己不能确定短处究竟在什么地方。
”
这是主人公“我”成名之后心中的困惑。
下文拜访罗丹为“我”解开了这个困惑。
所以,这个困惑为故事的展开打下了伏笔,做了铺垫。
2.“一位艺术大师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教育。
这教育初看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事实上却是我一生写作的转折点。
”
这是一个过渡段,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出下面的故事;
(2)强调下面的故事在我一生中的重大价值;(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期待。
3.“那是在朋友的引荐下,我被罗丹邀请,参观他的雕刻室。
”
“引荐”是推荐、介绍的意思。
4.“他的雕刻室很简陋,装着高大的窗户。
里面……这地方显示出它的主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工作、不断地研究。
”
这段是对罗丹雕刻工作室的描写。
“简陋”是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他的工作室却很“简陋”,说明罗丹是一个注重实际而不讲求排场的人。
工作室里的许多东西:
已完成的造像、模型、各种速写的图形……说明了罗丹繁忙的工作状态。
“一只膀子,一只手,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指头或一个小关节;桌上堆着各种速写的图形”,说明罗丹对雕塑的研究十分深刻、细致,甚至细致到一个小小关节的雕塑形态。
5.他揭去盖在上面的湿布,露出一个神采奕奕的半身塑像来,“我觉得这已是完工的了。
”
这是罗丹向“我”介绍的最新作品,它是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
因为“我”一眼就看出这尊半身塑像的神情———神采奕奕,说明雕像十分生动传神。
连罗丹自己也认为“这已是完工的了”。
6.这位身材魁梧、一脸灰白胡子的老人,往后退了一步,侧着头仔细端详。
“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
”
“端详”是仔地看。
这是罗丹观察雕像时的动作描写。
“后退了一步”是为了看得更全面;“侧着头”是在找最佳的观察角度,也有边观察边思索的意思;“仔细端详”说明看得非常认真细致。
这样认真细致观察的结果是仍没发现什么毛病,进一步说明了这件作品近乎完美。
7.但审视了一会儿之后,他又喃喃自语道:
“只是那肩膀上面,线条仍旧嫌太硬。
对不起……”
“审视”是仔细看的意思。
加上前一句的“仔细端详”,说明罗丹对着自己也认为已没什么毛病的作品,依旧一看再看,而且看得十分认真仔细。
“喃喃自语”是连续不断地自己对自己小声说话。
一番看了又看之后,罗丹终于在近乎完美的作品中发现了缺点,这说明他对待作品极其认真苛刻。
此时他还知道自己有客人在,所以对“我”道了个“对不起”,表明他要对自己发现的毛病进行修改和调整了。
8.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老人的眼睛里放出光芒。
“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别的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
然后又把架子转过来……有时加点泥。
这是罗丹修饰雕像时的行为和神态描写。
“眼睛里放出光芒”说明罗丹思想深处迸发出了艺术的灵感,对自己的作品有新的发现。
“还有这里……这里……”是他内心的独白,说明他认为还有好几处不够完美。
他对一件近乎完美的作品又修改了好几处,而且在修改之后又“退一步”“细细观察”,说明罗丹对艺术极其认真和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
“把架子转过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有时……有时……有时”等都是对罗丹修饰雕像时动作与神情的描述,生动表现了罗丹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可以说是一种深度沉迷的状态。
他的思想不断涌现出创作的灵感,神情和动作也随着这灵感而变化。
9.如此持续了半小时,一小时……他没对我说一句话。
除了创造他理想中的塑像以外,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工作的存在。
这段文字生动描绘了罗丹创作时的忘我状态。
罗丹维持创作的高度投入状态半小时,一小时……省略号表明这种状态维持的时间还要更长。
他的思想和注意全部倾注于他的塑像。
天地间此时只有他和他的塑像,其余的什么都不存在了。
10.后来,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丢下小刀,用刚才那块湿布把塑像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在给他最亲密的朋友披上披肩。
罗丹全身心地深度投入创作,直到他自己感到满意为止,他才“松了一口气”。
他盖上塑像时小心翼翼的神情,说明罗丹对艺术的强烈执著与热爱。
他花费全部心力所成就的完美艺术品,在他的心中无比珍贵。
11.他好像忽然发现了我似的,一惊,直到这时他才想起了我。
他非常过意不去,“对不起,先生。
我简直把你忘记了。
但是……”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罗丹终于从沉迷的创作状态中“苏醒”过来。
“好像忽然发现了我似的,一惊”表明他确实除了创作什么都忘记了。
他礼貌地向客人道歉,表明大名鼎鼎的罗丹为人非常谦和。
罗丹话中的“但是”后面省略的部分,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罗丹后面的话想说什么呢?
也许他会说“但是我实在不是有意忽略你的”“但是我是情不自禁的”等等,每个读者都可以展开想象,补充“但是”后面的意思。
“我十分感谢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表明“我”并没有等罗丹把话说完,就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紧紧握住罗丹的手,但“我”的情感已融入这“紧紧”的一握———“我”被罗丹的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12.我觉得这一天所得的教益比我在学校里多年的用功还有益处。
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一切人类的工作如果要完善而且有价值的话,就应当像罗丹那样去做。
这是“我”拜访罗丹受到的教育。
“我”和罗丹之间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谈话,罗丹也没有对“我”讲什么名言警句大道理,“我”的整个拜访和参观过程几乎都是在旁观罗丹沉浸在创作中的忘我状态中度过的。
而正是这种无声的行动,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我”从罗丹身上看到了他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完美追求和热爱;看到了他对工作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更看到了他对工作的专心致志。
这些品质身教永远胜于言教。
罗丹用他的行动教育了“我”,让“我”感悟到了成功之路的“秘诀”。
五、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学生交流课文的写法,教师适当点拨。
写作特点:
(1)布局简单,结构严整。
文章线条非常简单清晰,以一个简短的开头引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读来一气呵成,回肠荡气。
(2)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等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品质,使罗丹的形象生动传神,品质震撼人心。
(3)前后呼应,深化主题及教育意义。
文章开头提出了“我”的困惑,最后在罗丹给“我”的教育中解开了自己的困惑。
这样的前后呼应,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又强化了文章对读者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2.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描写一个同学专心致志学习的情景。
六、板书设计:
成功之路
喃喃自语 把你忘了 (语言)
退后一步微笑 眉头紧皱 (动作)
眼睛里放出光芒 什么都忘记了 (神态)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训练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读书并且会读书,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编者的意图。
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课前如果能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写人文章,是如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有很大帮助。
2.应该及时检查每一环节的小目标是否落实,如生字新词掌握到了什么程度,应该有个及时的反馈。
3.读重点句理解课文时,要求还应再细一些,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画,在交流研讨中,细细品读,通过多读去谈体会,学生收获会更大。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引荐(jiàncún)简陋(nòulòu)石膏(gǎogāo)
宛如(wǎnyuán)身躯(qūqī)完善(shànsàn)
小心翼翼(yìyǔ)
附答案:
jiànlòugāowǎnqūshànyìyì
2.写出句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那时我发表的文学作品已得到不少人的赞美。
()
那是在朋友的引荐下,我受罗丹邀请,参观他的雕刻室。
()()()
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
附答案:
称赞推荐邀约访问感谢
3.增加重点句子练习,比如对罗丹全神贯注神态的仿写。
备课资料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家,剧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