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657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品质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研究

可行性报告

 

南昌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二○○六年十月

一、总论

(一)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

以前辣椒育种强调早熟性和丰产性,现在根据国家“863”项目提出的材料选育和新品种选育方向的要求,新育辣椒品种以优质、抗病、专用型为优先目标。

本项目将依靠南昌菜科所丰富的辣椒品种资源为基础,以赣北特有的枫树辣椒和海南灯笼辣椒王为主要选配育种材料,综合采用远缘杂交、航天诱变、雄性不育及花药组培等高新生物技术,开展以高品质(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和商品性状优良)为育种目标的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

力争获得3-5个能分别满足早春保护地、晚熟越夏、秋延后栽培等系列专用品种。

该类品种将比常规品种每亩增收30%-50%,并彻底改变当前辣椒产量高而口感差,风味淡的缺陷,为多样生态化、专用品种化的辣椒产业格局打下基础。

(二)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辣椒育种目标主要是早熟及丰产性,随着栽培模式不断变化,特别是早春和秋延大棚、日光温室的应用及反季节栽培面积的增加,辣椒市场已实现周年供应,因而早熟性不再是衡量品种市场优劣的决定因素,而辣椒的营养品质(Vc、可溶性糖、干物质)、风味品质(辣椒素、挥发油及氨基酸)和商品性状(果形、果色、肉厚及可食用率等)则越来越受市场关注。

新世纪辣椒育种应以优质、抗病为首要选育方向。

针对当前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形式的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选育出适合保护地栽培、温室长季节高产、露地低成本栽培等不同生态条件和用途(鲜食、加工等)的专用品种符合今后辣椒产业发展的要求,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

辣椒是我国大宗蔬菜品种,我国在“六五”至“八五”期间把辣椒早熟品种选育作为主攻任务之一,这期间育出了早丰l号、湘研1号等早熟品种。

但由于早熟,生育期过短,产量不高,品质也不太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辣椒的风味品质、营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辣椒育种目标也由原先单一追求熟性和产量而转变到以品质、抗病性等为首要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多种气候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类型的水、热、光等自然条件状况分别订立育种主攻目标,所育成的辣椒品种才能适用不同的生态条件,并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随着保护地生产的发展,微生态小气候,施肥种类和水平、病害生理小种等等与几十年前露地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农作物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也已大不相同了。

因此要求分别选育适合冬春温室大棚,夏季遮阳及露地低成本栽培等不同的专用型品种,并要求有早、中、晚熟品种的配套。

近年来随着国外及台湾、香港大型的种苗公司进入内地市场,针对不同地区的栽培方式和栽培特点而引入专用品种,以其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特点,对原有的国内辣椒产业品种格局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优质型、专用化的品种选育已经成为新时期辣椒育种的首要目标。

(四)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

南昌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

南昌市青云谱区展览路79号邮编:

330001

主管部门:

南昌市农业局

业务主管部门:

南昌市科技局

2.概况:

南昌市蔬菜科研所成立于1972年,是全省技术力量较强的蔬菜专业研究机构,科研、经营、办公设施齐全,科研实验菜地沟渠配套,有科研实验楼1幢计1400m2,组织培养室1个,钢架大棚35套,连栋温室6000m2,设有科研生产办、良种开发部、组培室、综合实验室、食用菌开发中心、原种圃及蔬菜品种开发试验基地。

建所30多年来,共获得省、部级、市级科研成果26项。

本所科研方向主要有:

⑴以辣椒为主的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

⑵蔬菜组织培养研究及开发;

⑶蔬菜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

⑷食用菌的研究及开发;

⑸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

在全所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上述五个领域均取得了进展,尤其品质型辣椒研究开发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3.项目主要负责人基本情况

胡晓文科研办主任江西农大园艺系九一届毕业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的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了“航天辣椒诱变育种”、“蔬菜种苗工厂化育苗”、“蔬菜组织培养”、“优质、高产抗病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生米藠头的茎尖培养及组培快繁”等10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本项目现有的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

我所开展辣椒育种的研究有近三十年二十多年,是江西省权威的辣椒育种单位。

经过长期的收集鉴定评价,拥有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有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现有专业辣椒研究人员8人,先后培育了赣椒1号、2号、4号等系列辣椒品种,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及海南南菜北调基地重要的辣椒品种,同全国主要的辣椒育种单位有多年合作关系。

从2004年开始,以赣北的枫树辣椒和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主要育种材料,结合本所积累的丰富的辣椒品种资源,以及航天辣椒诱变材料,进行了杂配试验,初步选定了杂配组合。

在本所拥有用于试验的基地有10亩,大棚400m2,在海南有常年育种基地10亩,为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达到的目标及考核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选育出的品质型辣椒新品种,Vc含量达到300mg/100g、干物质含量在20%左右,辣椒素达到0.2%,其它理化指标均优于现在常规主栽品种。

2、形成系列专用品种,分别满足不同生态条件和栽培模式的要求。

主要靠品种的特有的风味和高营养的特点获得超常的经济效益,亩增收30%-50%以上。

(二)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以南昌菜科所多年积累的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为基础,以赣北的枫树辣椒和来自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主要选配材料,综合运用多种育种新技术,以高品质(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和商品性状优良)为育种主要目标,选育出能分别满足早春保护地栽培、越夏栽培、温室长季节栽培及秋延后栽培等不同生态条件要求的辣椒专用新品种系列。

(三)主要的技术关键及创新点

项目的技术关键是:

远缘杂交配组、回交转育、航天诱变育种材料、雄性不育三系选育及辣椒花药组培

创新点:

以赣北特有的枫树辣椒和来自海南的灯笼辣椒王为选配主要育种材料,进行高品质(营养、风味、商品性)辣椒新品种选育。

(四)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主要实施地点在于本所科研试验地,以及海南辣椒育种基地。

第一阶段:

自2006年10~2007年9月,在海南育种基地上,对辣椒育种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和农业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尤其是对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商品性状这三方面进行重点选择,筛选出符合品质型育种目标的材料。

然后进行选配杂交,留种,并在本所试验地上,按早春保护地栽培、晚熟越夏栽培、温室长季节栽培及秋延后栽培等不同没收,对杂配组合进行全面的性状鉴定和综合评价。

第二阶段;自2007年10月~2008年9月,继续进行杂配选优、组合性状评价等工作,并按试验技术方案进行回交选育工作。

并进行营养及风味物质生理生化测定、商品性状的评价,从中基本筛选出20份株系。

第三阶段;自2008年10月~2009年9月,分别在海南、徐州及南昌等地区进行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栽培季节的田间规模种植试验,全面评价选定株系,最终获得3-5个分别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专用品质型辣椒新品种,联合本省各地的农技部门向广大的辣椒种植户示范布点,并进行成果鉴定。

品质型辣椒专用新品种选育技术路线图:

目标育种材料的获取杂配组合组合的品质性状评价回交选育组合的全面性状评价获得目标株系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选定品种示范推广及成果鉴定

(五)技术风险分析

远缘杂交配组、回交转育、航天诱变育种材料、雄性不育三系选育及辣椒花药组培都是安全的农业生物技术,只要运用科学,该项目的技术风险很小。

(六)年度工作内容

2007年度:

育种材料选配杂交,组合鉴定评价。

2008年度:

杂配选优、组合性状评价、回交选育。

营养及风味物质理化测定筛选。

2009年度:

田间规模种植试验、整体评价选定品种、进行成果鉴定。

(七)主要人员的分工

胡哓文主持全过程并重点开展以枫树辣椒为主的杂配研究

龚明辉主持并重点开展以海南灯笼辣椒为主的杂配组合研究

(八)相关依托工程落实情况

本单位开展品质型辣椒研究工作多年,有8位专业研究人员,并在本所、海南拥有配套齐全的田间及大棚试验基地。

只要经费落实,即可马上开展本项目的工作。

(九)知识产状况分析

本所对已经取得的辣椒育种材料、育种技术及将取得的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三、市场分析

(一)市场预测

以前的育种者往往只注重辣椒的产量和熟性,而忽略了品质这一重要因素,因而消费者抱怨现在的辣椒口味不及过去,风味淡。

高营养、高风味物质含量,而商品性状好的的辣椒品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随着辣椒生产条件和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早熟品种只是作为一个品种类型,不再是衡量品种市场优劣的决定因素。

只选育早熟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使辣椒品种形成早、中、晚熟系列配套,而且能分别适应不同的栽培模式和栽培生态条件,所以选育一系列专用品种而不仅仅靠一个品种“打天下”,是辣椒育种的主要方向。

总而言之,辣椒育种即要瞄准高品质,又要形成系列配套,使辣椒品种专用化。

(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优质型专用辣椒新品种,将比现有常规品种增收30%-50%,增收主要依靠高品质辣椒的较高销售价格,按我们的市场调查,高品质辣椒周年的辣椒均价可达到10-18元/公斤,比常规品种价格高2-5倍,每亩比常规辣椒品种增收1000元以上,通过改良获得的辣椒新品种,预计农户每亩可增收500元左右,另一方面,彻底改变当前辣椒产量高而口感差,风味淡的缺陷,使赣北地区辣椒产业呈现多样生态化、专用品种化格局。

四、经费预算

(一)经费预算

申请项目总资金20万元。

(二)申请经费的主要用途

经费主要用于育种材料评价选取、田间杂配试验、辣椒果实理化性状测定、技术合作及成果鉴定、示范推广等。

其中:

育种材料选取费7万元

田间杂配试验费7万元

理化性状测定费1万元

资料、调研费2万元

技术合作费2万元

鉴定费0.5万元

其他费用0.5万元

合计20万元

(三)分年度用款计划

2005年:

12万元,主要用于育种材料选配杂交,组合鉴定评价。

2006年:

4万元,主要用于回交转育,营养及风味物质理化测定。

2007年:

4万元,主要用于田间规模种植试验、整体评价选定品种、成果鉴定。

五.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综合评价

本项目立项目的明确,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合理,具备了较充分的实施条件,实施方案可行,经费预算合理,项目完成后,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