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5940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docx

化学海洋学第七章

第七章海水中的同位素

海洋学历史中的同位素化学,最初只是海洋学研究的手段,然后才成为海洋学研究的目标,现在它是更好的手段。

相关知识:

1、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element: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所有原子的总称。

同位素isotope: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不同质量数的核素,互(共)称为同位素。

少数元素只有一个天然同位素,但所有元素都有人工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可以表示成:

核素nuclide:

具有相同质量数、核电荷数和核能态,而且平均寿命足够长(大于10-10秒)的所有原子的总称。

目前已知核素1250种,其中280种是天然存在的稳定核素。

2、放射性同位素radioactiveisotopeorradioisotope:

极易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在已知核素中除了稳定核素外,均属于放射性同位素。

3、稳定同位素stableisotope:

不发生或极不易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是与放射性同位素相对的概念。

已知81种元素有稳定同位素。

4、自然界中的稳定同位素。

在自然界中质量数A的稳定范围1~209(Bi铋),但没有A=5、8的稳定核素;质子数(核电荷数)Z的稳定范围0~83,但没有Z=43、61的稳定核素;中子数N的稳定范围是0~126,但没有N=19、21、35、39、45、61、71、89、115、123的稳定核素。

A在40以内(Z在20以内)的元素N/Z基本等于1,此后N/Z呈现上升势头到Bi铋时N/Z=1.52,以后不存在稳定核素。

注意N/Z≤1.52元素中也有放射性同位素。

Z为偶数的元素比Z为奇数的元素有多得多的稳定同位素,而且偶Z偶N占大多数。

7.1海洋中的稳定同位素

7.1.1海水中的稳定同位素丰度

表1海水中几种重要稳定同位素的丰度

同位素

1H

2H

3He

4He

10B

11B

天然丰度%

99.985

0.0156

0.00014

99.99986

19.90

80.10

同位素

12C

13C

14N

15N

16O

17O

18O

天然丰度%

98.90

1.10

99.63

0.37

99.762

0.038

0.200

同位素

32S

33S

34S

86Sr

87Sr

88Sr

天然丰度%

95.02

0.75

4.21

9.86

7.00

83.14

7.1.2同位素组成的表达(海洋化学常用的表达方法)

我们不妨将每种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同位素称为主导同位素,丰度较小的同位素称为从属同位素,从属同位素丰度与主导同位素丰度的比值称为相对丰度。

当探讨同位素化学时,其实后者才是我们所关注的。

因为自然界各种体系中从属同位素的浓度大多非常低,所以为了便于描述某体系中目标同位素的浓度、浓度差异和同位素的含量变化,常常采用以下方式表达同位素的组成:

1、相对丰度比:

两种物质间(a和b)目标同位素的相对丰度的比值。

以氢为例:

相对丰度比恒大于零,当其值大于1时,说明a物质中目标同位素含量高于b物质,否则相反。

2、相对丰差:

表示两种物质a和b间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以氢为例:

相对丰差可以是任何实数,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a物质中目标同位素含量高于b物质,否则相反。

3、标准丰差:

表示一种物质a与标准物质Std间目标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仍以氢为例:

相对丰差也可以是任何实数,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a物质中目标同位素含量较高,否则相反。

7.1.3同位素组成的标准物质

作为衡量同位素含量差异的所谓“标准”,这里的标准物质应该具备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1)目标同位素丰度适中,接近地球体系中该目标同位素的平均丰度;

(2)目标同位素含量稳定,丰度较少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比较容易取得。

通常,不同的目标同位素选用的标准物质也不同。

例如:

1、用于氢氧同位素时,常用标准平均大洋水SMOW。

SMOW中氘的相对丰度(D/H)SMOW=0.16×10-3。

SMOW中18O的相对丰度(18O/16O)SMOW=2.0×10-3。

2、用于碳时,常用PDB:

它是用皮迪组拟箭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在25.2℃时与100%的磷酸作用,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作为13C的标准物质。

PDB中13C的相对丰度(13C/12C)PDB=11.23×10-3。

另外PDB中18O的标准丰差等于:

说明PDB是一种富含氧18的物质。

3、用于氮时,常用大气中的N2作为标准物质。

4、用于硫时,常用迪亚布罗峡谷的铁陨石作为标准物质。

7.1.4大洋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大洋水中氢氧同位素组成(D/H和18O/16O)的变化主要是海水与大气作用引起的。

1、18O的纬度效应。

海水在蒸发和凝结时,两种同位素在蒸气和海水之间发生某种程度的分离被称为分馏。

海水在蒸发和凝结时,18O分馏的原因是:

18O较16O更难于蒸发;而在凝结时18O较16O更容易由气态转化为液态。

经估算,蒸发时逸出海水的水汽中18O要比原海水中的18O少0.8%。

这些水汽再凝结时,水蒸汽中氧18的丰度进一步减少。

全球而言,(副热带、南北回归线附近)低纬度的海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高纬度相反。

水汽在由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的过程中,由于不断凝结降水18O逐渐变小。

故高纬度海水中18O贫乏,而低纬度海水中18O富集。

与此同时,盐度也呈现了相同的现象。

图7.1太平洋表层水样中的δ18O与盐度的关系

从图7.1中可以看出:

高纬度的表层水中18O和盐度都比赤道海区低。

说明水汽通过大气向南北极迁移,致使高纬度的雨水缺少18O,盐度也几乎为零。

这一点在右图更明显,赤道产生的水汽经过多次分馏到两极时,降水中18O已非常贫乏。

2、表层大洋水2H的纬度效应[14]。

氘的纬度分布特征与诱因与氧18非常相像。

黄亦普等对采自东海、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的43份表层水样的δD的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发现δD明显随纬度改变,而几乎不随经度变化;同时发现表层大洋水的δD在纬度上呈现双峰分布的特征:

即在南北回归线附近δD呈现两个极大值,赤道附近形成峰谷,南回归线以南随纬度增加而减小。

7.1.5稳定同位素在海洋学上的应用

1、作为水团的示踪剂

2、18O/16O法测定海水的古温度

海水中的18O和16O与动物壳体中的18O和16O之间存在如下平衡:

K是温度的函数,当把海水的18O/16O(即H218O/H216O=δW)视为常数时,也就是假设δW比值古今相同时;动物壳体中的18O/16O(CaC18O3/CaC16O3=δS)只取决于形成时的温度t(℃)。

生物存活时,通过新陈代谢实现上述化学平衡;当生物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δS值不再改变;其壳体会成为沉积物的组成部分,而将δS值保留下来,则其生成时的温度为:

t=16.9-4.2(δS-δW)+0.10(δS-δW)2

结合14C测年法,可以估计相应年代的海水温度。

7.2海洋中的放射性核素

7.2.0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

1、放射性活度A又称核衰变速率:

次/分钟[dpm],单位时间某物系原子核的绝对衰变数,

N是某物系中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

λ核衰变反应常数:

即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是放射性核素的固有物性,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2、A的单位有:

dpm:

每分钟衰变一次,称为1dpm;

贝可勒尔Bq:

每秒钟衰变1次,称为1Bq;

居里Ci:

每秒钟有3.7×1010次衰变,称为1Ci,废止单位,单位较大。

放射性活度A不能单独用来表示某核素的放射性强弱,一般与质量、体积等单位结合使用。

以x和y两种物质为例:

假如Ax=10dpm,而Ay=100dpm,我们不能据此确定y的放射性比x强。

因为当x和y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不相同时会得到相反的结论。

如:

Ax是1dm3河水中的放射性活度,而Ay却是1m3海水中的放射性活度,显然,这种条件下,x的放射性比y更强。

3、放射性比度:

dpm/l一升海水中,某种放射性核素在一分钟之内的衰变数。

类似的还有Bq/l,dpm/ton海水dpm/g元素。

具体表达见P246,P248。

另外对氚,常用氚单位T.U.,1T.U.=7dpm/l。

4、半衰期T1/2:

原子数衰变到原有原子数的一半所用时间。

半衰期大说明放射性核素活度小,衰变很慢。

否则相反。

5、计数率I:

探测器测到的每分钟衰变的个数称计数率,I=ηA,这里η表示探测效率

6、浓度表示:

g/l——表示一升海水中某种放射性核素质量。

单位g/g——表示1克元素中所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克数。

7.2.1海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分类和来源

按来源划分成如下三类:

1、原生放射性核素及其子核素(地球来源);

2、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宇宙来源);

(1、2两类又合称天然放射性核素。

3、人工放射性核素(人工来源);

表2几种放射性核素的天然来源

核素

天然来源

核素

天然来源

14C

由大气层的N中子俘获产生

222Rn

大气和海底沉积物释放

3H

由大气层的N散裂产生

226Ra

海底沉积物释放

32Si

由大气层的Ar散裂产生

230Th

河输、大气尘埃,铀蜕变

10Be

自大气层的氮和氧

231Pa

[包括其母体]铀蜕变

210Pb

海水中放射系蜕变产生

U

河输、大气尘埃

7.2.2原生放射性核素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不成系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和三大天然放射系

表3海洋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Picciotto,1961)[15-187]

放射性核

半衰期(年)

浓度(克/升)

同位素丰度(%)

蜕变次数/秒.升

3H

12

3.2×10-18

1.0×10-16

1.1×10-3β

14C

5.5×103

3.1×10-14

1.3×10-10

5.2×10-3β

10Be

2.7×106

1.0×10-13

7.0×10-5β

40K

1.3×109

4.5×10-5

1.2×10-2

11β+γ

87Rb

5.0×1010

3.4×10-5

27.8

0.1β

238U

4.5×109

2.0×10-6

99.3

2.5×10-3α

230Th

8.0×104

6.0×10-13

>3×10-3

4.0×10-4α

226Ra

1.6×103

8.0×10-14

~100

2.9×10-3α

239U

7.1×108

1.4×10-8

0.7

1.1×10-3α

231Pa

3.4×104

5.0×10-14

~100

8.0×10-5α

227Th

7.0×10-20

8.0×10-5α

232Th

1.4×1010

2.0×10-8

~100

8.0×10-5α

228Th

1.9

4.0×10-18

1.2×10-4α

228Ra

6.7

1.4×10-17

~1×10-2

1.2×10-4α

注:

1953年热核实验前测定结果,包含了三个放射系的核素,与教材表7.2数据存在差异

1、不成系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

如40K、87Rb。

海水总放射性主要是由40K、87Rb和U产生的,其中90%以上是由40K(半衰期1.29×109年)产生的;而87Rb的放射性少于1%,其他都很低。

见上表3。

2、三大天然放射系:

铀系,钍系,锕铀系。

包括11种元素的38种核素。

铀系,钍系,锕铀系在周期表中均为锕[Ac]系元素。

表7.2给出了这38种核素在大洋中的浓度和半衰期。

特别注意:

三大天然放射系的始祖元素都是本系中寿命(半衰期)最长的核素。

在海洋环境中,这些放射系各成员的浓度比地壳低很多。

而且他们的比值也与地壳有显著的差别。

例如;地壳中Th/U=3(地壳环境下二者的平衡比例),而海洋中Th/U=0.01。

这表明放射性元素在海洋中经历的地球化学过程不同于地壳。

科切(Koczy,1957)提供了其中较为重要的过程。

三大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图

 

 

7.2.3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见P246表7.3]

1、宇宙射线及诱生核素。

宇宙射线是一种来自地球之外的高速质子流(1p)。

它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撞击气体分子、诱生核反应产生放射性核素。

此种来源的放射性核素已检测到20余种;在各种储库中存在量很少,测定困难;同时多数半衰期很小,价值不大。

其中,在海洋学上有研究价值的有7Be、3H、39Ar、32Si、14C、36Cl、26Al、10Be(半衰期从0.146年到2.6×106年由小到大排列,见P246表7.3);而浓度高、海洋学应用较多的只有3H(氚,常用T表示)和14C。

2、3H和14C的产生。

3H和14C并不是宇宙射线直接作用的结果,它们是经两步作用产生的:

[1]、宇宙射线(1p)撞击使14N、16O等原子核发生裂变产生中子(1n);

[2]、中子(1n)再撞击14N、16O等原子核发生如下变化:

14N+1n—→12C+3H

14N+1n—→14C+1p

由于此种作用,全球储存的3H:

3.5kg、14C:

75t。

3、3H分论。

目前海水中3H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①宇宙射线诱生核反应生成,②太阳射线中含有的3H直接进入大气和海洋③核武器[氢弹]爆炸生成,1954年美国核试几年后仍然测得比本底值高出10倍的含量。

3H的半衰期为12.3年,相对较短。

作为海洋学的研究工具,适宜于快速短期海洋过程的研究,如垂直混合交换。

4、14C分论。

目前海水中14C的来源有两个途径:

①宇宙射线诱生核反应生成,②核武器爆炸诱生核反应生成。

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相对适中。

而且参与生物化学循环。

作为海洋学的研究工具,广泛用于深水环流模式研究水团、沉积物年龄测定等方面。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

7.2.4人工放射性核素

海水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有两方面,四个来源,

第一种来源:

核武器。

1、核武器爆炸产生的裂变产物、活化产物和残余物。

第二种来源:

核动力设施,包括核电站、核潜艇等。

2、核动力设施放射性废物(低浓度)排放。

3、高水平固体放射性废物投放。

4、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如海洋研究)和事故。

另外上述来源所导致的诱生反应也会生成的放射性核素。

由于原先表层海水中没有这些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这些核素的引入,为表层与深层水混合速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

核武器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1、直接产生200种核素。

原子序数从30(Zn)到66(Dy)

2、诱生核反应。

会产生像3H、24Na、65Zn、59Fe、14C、31Si、35S、54Mn、60Co等放射性核素。

一般认为目前海洋中的3H[12.3年]和14C[5730年]主要来源是核试验。

3、直接和诱生的放射性核素中,多数寿命较短,极少数寿命较长。

核素对海洋放射性的贡献取决于寿命和存在量。

时间

爆炸后最初几周

爆炸后一年

爆炸后20年

爆炸后30年

主要贡献核素

143Pr[13.7d]140Ba[12.8d]

147Nd[11.3d]131I[8.05d]

144Ce[282d]

95Zr[65d]

及其子体

144Pr、95Nb

90Sr[28y]

137Cs[30y]

151Sm[90y]129I[1.7×107Y]

4、90Sr、137Cs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中分布研究得较多的两个同位素。

例如:

在西北太平洋核试验放射性污染区P248和我国渤海湾河口沉积物137Cs高含量的研究[12-226]。

从各大洋时空分布看核爆炸对海水90Sr的贡献:

见[12-226]图8.23。

90Sr的时空分布呈现以下特点:

⑴太平洋高于大西洋和印度洋,

⑵北半球比南半球高1/4,

⑶最高浓度在西北太平洋,

⑷垂直分布层表层最大。

14C与3H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为生物吸收,生物死后可把14C带到洋底,测得珊瑚每一年轮的14C含量可知当年海水中的14C含量。

7.3放射性核素衰变的基本规律

7.3.1衰变反应速率式和半衰期

1、衰变反应速率积分式

衰变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

AB

这是一个较典型的一级不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式表达为:

假设:

在t=0时N=N0(此即初始条件)。

积分上式:

解得:

2、半衰期

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当N=0.5N0时对应的反应时间t=T1/2,很容易得到(7.10):

可见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大小,取决于λ(核素的固有性质),二者成反比。

3、连串衰变反应的讨论

连串核衰变反应可表示为:

A→B→C[稳定同位素]

这属于一一级不可逆连串反应。

假设:

在t=0时A、B、C的原子数分别为N10、0、0,

在t=t时A、B、C的原子数分别为N1、N2、N3;

对A而言:

与一级衰变反应相同,A只有消耗:

(7.9)

对B而言:

前一反应生成,后一反应消耗,其净生成速率:

结合(7.9)可得:

这是一个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应用解的公式,得(7.12);

同理可得(7.14);

7.3.2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平衡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平衡有三种情况:

暂时平衡、长期平衡和不平衡。

结合下面讨论分别介绍:

1、暂时平衡:

母体半衰期大于子体半衰期,即T1>T2。

衰变反应实例:

因为λ与T成反比,所以λ1<λ2;当衰变时间足够长,即t>T1时(7.12)成为,

这意味着,衰变时间足够长时母子体的放射性活度比恒定,或者说母子体达到暂时平衡。

2、长期平衡:

母体半衰期远大于子体半衰期,即T1》T2。

衰变反应实例:

因为λ与T成反比,所以λ1《λ2;当衰变时间足够长,即t>7T2时(7.12)成为,

这意味着,衰变时间足够长时母子体的放射性活度相等,或者说母子体达到了长期平衡。

3、不平衡:

母体半衰期小于子体半衰期,即T1<T2。

衰变反应实例:

因为λ与T成反比,所以λ1>λ2。

起初母体含量多,同时衰变很快,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母体逐渐耗竭,同时子体衰变慢,含量逐渐积累,增加也变缓,此消彼长。

衰变时间足够长(t≈T2)时

这意味着,母子体的放射性活度始终未达平衡,或者说母子体不平衡。

7.4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7.4.1作为海流运动的示踪剂

7.4.2放射性测年法

1、14C测年法。

原理:

生物生存时,通过新陈代谢,组织中的14C/C与表层海水中的14C/C平衡(相等);一旦生物死亡,新陈代谢结束,保留下来的硬组织即构成了“封闭”体系,继而14C按其固有衰变速率常数(λ)衰变(β衰变成14N),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古代沉积物中古生物化石中的14C/C,计算其形成年代

计算公式:

用14C/C表示14C的浓度(C不变量)代入到衰变速率式中得:

(14C/C)现在=(14C/C)形成时e-λt

假设古今表层海水14C/C相同,则形成时间t可以计算

2、铀系测年法。

原理:

230Th是238U经过四次蜕变后的子体。

230Th以水合态Th(OH)n(4-n)+的形式存在极易被清除进入颗粒相,而238U以UO2(CO3)34-的形式存在相对而言难以被颗粒物吸附[14-515]。

前者的地球化学活性高于后者,一旦生成迅速(数月)进入沉积物中230Th在沉积物中继续蜕变,这样在二者之间发生了储库分离。

测定新沉积物中的含量NoTh,再测定古沉积物的NTh,即可计算古沉积物的形成年代。

计算公式:

用NTh表示230Th的浓度,代入到衰变速率式中得:

NTh=NoThe-λt

然而这样的计算是有条件的,见P254。

7.4.3测定沉积物的沉积速率

这里的沉积物沉积速率,是这样定义的:

海底沉积物的单位时间内沉积的厚度,常用单位是毫米/年。

显然,只要各个深度沉积物的沉积年代确定,沉积速率即可算出。

7.4.414C法测定垂直混合速率

原理:

自然条件下空气是海水中14C供给源,表层海水由于与大气充分接触14C的浓度更大些,而深层水则更小些,这种浓度的差异是测定垂直混合速率的基础。

方法:

用双箱模型;列出两个箱体内的水、C和14C物质守恒式;最后计算垂直混合速率。

水守恒图示碳守恒图示碳14守恒图示

水守恒式:

两个箱体内的水量应该保持不变即:

C守恒式:

各箱体内的C遵从物质守恒规律,

对暖水箱和冷水箱均存在:

VupCd=VdownCS+B,由于Vup=Vdown=Vmix,或者:

B=Vmix(Cd-CS)该式称为碳守恒式

14C守恒式:

对冷水箱中的14C作物料衡算有:

BCS*/CS+VmixCS*=VmixCd*+VdCd*λ

因此上式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