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民风民俗.docx
《宜春民风民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春民风民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春民风民俗
宜春民俗风情
吃红蛋
生了小孩吃红蛋,这在宜春已成为一种风俗。
谈起这种风俗,还有一个传说哩。
很久以前,秀江河边住着一户人家,丈夫刘老汉以打鱼为业,妻子刘婆婆五十来岁从未生育过。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老俩口互敬互爱,相依为命,日子还是过得很顺心。
刘老汉为人厚道,身体健壮,一天,他照常去打鱼,妻子仍旧在家做针线活。
到了傍晚,妻子做好晚饭,象往常一样,站在门口等着丈夫回家。
可是,这天不同往日,盼呀盼呀,等呀等呀,一直到天黑,还不见丈夫回来。
刘婆婆心里忐忑不安,耽心丈夫出事。
等了许久,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几声鸭子叫,渐渐的又听到了脚步声,刘婆婆定神一看,见丈夫抱了一只可爱的白鸭子回来。
刘老汉兴奋地说:
“收工的时候,见江面上一只鸭子,被水蛇追赶着,为了救这只鸭子,耽误了一些时间。
”刘婆婆一面招呼丈夫洗手吃饭,一面高兴地拿些丈夫打回来的小鱼虾喂给白鸭子吃。
从此,刘婆婆便将白鸭子养在家里。
不几天,白鸭子开始下蛋了,刘老汉看见后便在心里嘀咕:
“鸭子能生蛋,为何我老婆就不能生崽哟?
”老年无子的苦恼油然而生。
不久,一向硬朗的刘婆婆突然病了,这一病便卧床不起,刘老汉不但要打鱼,还要料理家务、照顾病人、实在忙不过来,就把白鸭子赶到秀江河里,让它自己觅食。
鸭子好象很通人性,每天觅完食后就回来生一个蛋,天天如此。
好多天过去了,刘婆婆的病总不见好转,为了给她增加营养,刘老汉每天把鸭子生的蛋煮给她吃。
说也奇怪,刘婆婆吃了鸭子蛋,慢慢地病就好了,五十来岁的人,居然还怀孕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更奇怪的是从刘婆婆生了儿子的第二天起,白鸭子就再没回来。
虽然老俩口心里充满了难舍之情,但毕竟有了儿子还是值得高兴的,等儿子满“三朝”时,刘老汉把家里好吃的东西全都搬出来招待亲朋好友,以示喜庆。
刘老汉将白鸭子下的蛋染红,端来请大家吃,并说明了这蛋的来由,而且还告诉大家自从老伴生了小孩后它就走了。
大家都认为这是只神鸭,吃了神鸭的红蛋一定能沾仙气。
这事很快在宜春城乡传开了,于是,人们生了儿女,总要在“三朝”或“满月”的那天,请亲友吃红蛋。
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宜春三席及一品锅
宴请亲朋好友离不开酒席,宜春城乡居民常用的酒席有“大虾席”、“海参席”、“燕窝席”;此外,为答谢地位显赫的亲友,也会做“一品锅”送上门,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大凡都是官高权重者。
一般百姓办酒席,多为“大虾席”和“海参席”,尤其是婚嫁酒席用得最多。
旧时的婚嫁喜事,不象如今只有一餐正席,而是前后要吃三天。
婚礼的头天上午,男女双方家的客人都已各自到齐,这天的晚餐便是“大虾席”。
“大虾席”开席以大虾领头,故取其名,依次端上的是鸡、粉丝、肉丸、氽水蛋、红烧肉、蛭蚶、肚丝、红烧鱼。
次日新娘出嫁的中餐和新郎家新娘进门后的晚餐为“海参席”。
“海参席”以海参领头开席,依次上桌的是鸡、肚片、肉丸、氽水蛋或蒸蛋、扣肉、八宝饭、大肠丝、鱿鱼和红烧肉,其间3道点心随菜添入。
点心多为酥饺、酥饼、猪油糕等。
“大虾席”和“海参席”虽不豪华,但对普通百姓和生活水平低下的民众来说,要办成一桌完整的酒席不啻比登天还难,于是便有了用小河虾代替大虾,用肉皮代替海参等,更有甚者,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红烧白箩卜居然代替起红烧肉来。
而对于富裕大户人家来说,喜庆之时用“大虾席”和“海参席”还嫌寒碜,必备“燕窝席”款待客人。
“燕窝席”在宜春算是最为丰盛、豪华的酒宴,席面为8大8小、4个热盘、12个冷盘,多的16个,3至4道点心。
客人进门后,主人必然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面让客人品尝,或献上一碗杏仁茶(杏仁、百合粉泡浓茶),这便是进门点心。
不等客人上席,餐桌上便摆满了12或16个冷盘,荤多素少,如猪舌、猪腰、猪心、金银猪肝、火腿、香肠、京陵鸡、鸡肫、薰鱼、卤肉,素菜一般用上品罐头,或自家腌制的佳品。
客人上席后,4个热荤盘随即端上:
即鸡丝、椒盐鸡肝、炒猪腰及大肠;尔后便是3冬:
即冬笋、冬茹、冬菜和蜜饯火腿;紧接着8大碗鱼贯而入:
即燕窝、全鸡、鱼翅、甜菜、肉丸、扣肉、肚丝、全鱼;最后登桌的是8小碗,多以鸡、鱼、肉为主,炒法不同,口味各异。
其间还有4道点心随菜添用。
再好的酒席不是随便可以宴请客人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尊卑有别,等级森严,地位低下的人,那怕家有万贯,也请不到达官贵人,于是就有了“一品锅”。
“一品”即有官职之意,也有极品之义。
在旧时的宜春城乡,凡亲朋做了大官,而自己地位低微,不便宴请,但又恐失礼,便会将“一品锅”送上门去。
其烹制方法是:
用一只大钵,盛鸡、鸭、猪肘子(即三牲)摆成品字形,再用海参、鱼翅、鱼丸、虎皮蛋等菜填满空隙,形成一整钵。
体面一点的再加上鸡、鸭、鱿鱼、金鲤四菜。
“一品锅”是封建礼教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已成过去
丰城的婚嫁、春节和祝寿
丰城自古就有尚儒术,好经学;守本业,勤耕织;务节俭、持清朴;慎名检,明善道的社会风尚。
反对嗜巫、荒礼、索鬼神,喜争、暴葬、赛祷丧诞,溺女弃婴等残害和毒化人们思想的淫靡恶习。
这种主张移风易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新风尚的观念,至今仍在丰邑民间继承和发扬。
对少数地方的少数人嗜巫、拜鬼神、弃女婴等恶习,正通过破除迷信,崇尚科学,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时代新风取而代之。
今天,丰邑社会民情风俗,仍有所传承,略有变化。
如婚嫁习俗,旧时男女订婚,首先必须相婚“合八字”,即男方向女方求取生年、月、日、时辰。
叫“年庚八字”,双方八字合,则委托媒人去女方说亲定彩礼。
然后,男女相约见面议婚。
这种相婚形式,仍在社会少数户家保存,多数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
女子出嫁时,“新娘开脸”,着婚(新)衣,头披红纱(布),由兄长背(抱)上轿(马)或车。
在迎娶路上,新娘不准回头看娘家,意在到了婆家对丈夫永不变心。
此俗仍在民间流行。
又如春节,大年三十的晚上吃过团圆饭以后,一般来说户主和成年人都不睡,大家围在火盆旁一边喝着茶,嗑着瓜子,一边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筹划来年的生产生活,这样一直坐到天明,此俗为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回屋后拜祖求神,祈求祖神保佑全家人平安,生财发福。
今“出方”拜天地之俗已废,初一开财门习俗沿袭不衰。
祝寿,经久不减的礼仪俗规,有五十、六十、七十、九十、百岁大寿之祝,且都在寿满头一年做寿,故素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取天长地久之意。
寿筵之前,给亲朋好友发出请帖,届时众人备礼前往致祝、女婿为祝寿主角,送礼品簋重讲究,富有寓意,如寿糕的“糕”字与“高”谐音,表示德高望重、高福高寿;寿桃的“桃”字与“陶”谐意,表示乐陶陶;寿面的“面”字与“命”谐意,表示长命百岁。
寿堂布置也有讲究,厅堂内张灯结彩,寿匾、寿联、寿画等环堂悬挂。
上面书写祝寿类词语,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花甲同春,龟鹤遐龄”等,歌颂寿翁寿母德高望重,红颜永驻,有的还沿袭旧习,举行拜寿仪式,按字辈大小依次拜祝,颂扬老人生平功德、业绩和所作出的贡献等吉语。
寿席上多吃面条,意在长寿延年。
至于八十岁为什么不做寿,俗语称八十为人生大难之一,不宜张扬,只能悄悄地过。
打麻糍
老远以来,慈化人就作兴麻糍。
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今。
慈化人打麻糍,平时是一家一户悄无声息地打,打的数量也少,只打几升米甜甜嘴。
可是到了每年除夕,就家家动手,热热闹闹地打起来。
“年三十打麻糍”成为不成文的乡规,似乎不打麻糍不像过年,乡里人家里有专打麻糍的石舂和粗大的麻糍棒槌。
打麻糍颇要几分力气。
打时,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舂,三个人各握紧一根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再用力打一阵,使它烂无米烂,即可做麻糍了。
除夕打麻糍,是专为新春正月待客“煮碗”用的。
慈化人正月里待客“煮碗”一律用麻糍。
所以就有讲究,每个麻糍必须是圆的。
麻糍打好后,家主毫不厌烦的一个一个做。
做时用左手食指与中指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然后再一个一个地用手压扁,五个或六个层成一叠,有行距地排在桌面上,再压上平整的大锅盖,锅盖上加上适量的重物,压一晚后便定型为大小、厚薄相差无几的圆麻糍了。
乡民们过年过春最讲吉祥,因此麻糍要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义。
杀鸡念咒语
樟树、丰城一带过去杀鸡时,要先念几句咒语:
“扁毛畜牲,不杀不生;不关我何事,只怪你前生。
”说完再用刀割断鸡的气管。
源远流长的丰城“社火”
河西地处丰城赣江西岸,有七镇二乡一街办,面积近800平方公里。
区域内有142个村(居)委会,824个自然村,7万余户,31万余人。
河西地区,文化积存厚重,各种文化并存,特别是“社火”文化更具有特色,成为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社火”是源于人们对菩萨、历朝文臣武将的祭祀而来。
从宋代起,各种祭祀活动流传开来,形成丰富多彩的“社火”文化。
社火在同田叫“游神”或“社火”,客人谓之“过神”,东家谓之“看神”,上塘称“社火”为“游神”,董家称“社火”为“迎神”,尚庄、泉港称“社火”为“故事”,隍城、湖塘以“社火”称之。
关于社火的来源,有以下几种传说。
佛教诸神祭祀
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母亲摩耶夫人在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生了悉达多(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名字)太子,难佗与优波难陀龙王口吐清水为之沐浴。
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徒便于每年其诞辰日,按此传说举行沐浴仪式。
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中印历法不同,浴佛节有二月初八、四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几种说法。
汉代始,浴佛节成为寺院与民间共有的节日,《三国志吴书、笮融传》,东汉末年,“(笮融)大起浮图祠……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区亿计。
”浴佛人数之多,规模之宏大,已在民间形成一时风尚。
随着历史的变迁,浴佛演变成今日的各地风俗,董家柏树、塘头、老塘、上塘柘里等地均有此俗。
据《悲华经》说,观世音原为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的长子,名不日旬,次子名尼摩。
宝藏如来出现于世时,父子供养如来,出家修道。
佛为转轮圣王改字为“无量清净,”授记于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号“无量佛”。
长子不日旬向佛请求,“愿行菩萨道,救助受苦受难众生,若众生受难,念我名字,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即前往救护,众生之苦不解脱,便不成佛。
”宝藏如来答应了他的请求,为其取名为观世音,为尼摩取名大势至。
至西方极乐世界后,观世音即实践其诺言,只要遇难时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去拯救。
观世音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出现。
传说其诞辰日为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涅槃为九月十九,民间多在此日奉祀,演变成今日“社火”。
上塘、董家等地流传。
文臣武将祭祀
人死后化为神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传说关羽死后,头葬河南洛阳,身葬湖北当阳玉泉山,人感其德义,岁时奉祀。
至宋代,流传其应龙虎山张天师之召,现形御前,降魔伏怪的显灵故事。
宋徽宗于崇仁元年(1102年)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义勇武安王,配祀于武成王姜太公。
元天历元年(1328年)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初祀为关壮缪公,与岳飞同祀武庙,各地称关岳庙。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封三界太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清康熙五年(1666年)敕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勒石立碑于今洛阳关林。
据传,农历五月十三是旱魃(制造旱灾的怪物)经过的日子,因此祭祀关帝求其显灵,以求驱邪避灾,普降甘霖。
清朝时割牲演戏,华灯万盏,鼓声爆响隆重热闹,尚庄、候塘岗等村故事盖来于此。
竹岗魏家魏时应传说。
魏时应生于明嘉靖庚申年十月十四日,明万历乙未进士,初授福建建阳知县,累官光禄寺正卿,南京通政司,卒赠南京工部左侍郎。
据传,魏时应冠带在家,朝庭颁旨任为吏部尚书。
(现竹岗魏家尚存天官第)。
由于钦差行来缓慢,在行进途中,魏时应鹤驾归西,成为没有接旨的天官。
后人为纪念其于明万历年间从南昌县田湖魏家迁居竹岗魏家之功,于其生日开展祭祀活动,并抬魏时应神像游村,亲朋到此饮酒,成为习俗。
商业帮会传说
清末民初,抚州客商到白富采购马匹,拉动白富人到高安采购马和耕牛。
由于马交会场面大,参与人员多,在这些做马生意的人家有客商和亲朋参与交易,东家要安排酒饭招待。
久之,在农历8月20日,形成马会集会,亲朋都要来喝酒,形成“社火”习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马交会的繁荣,1979年,白富人还请来南昌戏班唱了几天大戏,活跃了市场,集聚了人气,今天的白富人仍然乐此不疲。
从正月开始到腊月,一年之内除3、4两个月外,有十个月有“社火”活动,彼停此起,连绵不断。
“社火”习俗悄然退场
在解放前,“社火”活动隆重而热闹。
过“社火”的村庄在当日要进行“游神”活动,村里挑出几十个彪形大汉,家族管事人员,组织出游。
在三响号炮声中,鼓乐齐鸣,爆竹喧天,前面旗幡招展,继而神器法器随之,中间壮汉披红挂彩,抬着菩萨健步如飞,背后乐队随之。
吹吹打打,热闹非常,肃穆异常。
每至一处,摆香案跪拜,爆竹迎送,祈求菩萨保佑。
菩萨归庙后,香火供奉。
这时,各家各户大排酒席,尊者上坐,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尽醉而散。
新中国成立后,“社火”活动降温,菩萨不再出游,但到了“游神”之日,亲朋好友依然相聚,喝一顿“神酒”。
到文革时期,破四旧,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因而“游神”喝酒被严厉禁止。
但仍然有地方躲躲闪闪,偷偷摸摸吃一顿,既偿口腹之欲,又陶然情趣之中。
上世纪80年代中叶,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春风吹绿祖国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一些禁锢悄然解扣,过“社火”由地下转为公开,百姓可以堂而皇之地过“社火”了。
虽然餐桌菜肴平常,仅六盘二碗或八菜一汤,但客人还是接踵而来,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不论与东家认识与否,只要和朋友同来就行,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假如有不速之客,虽然都不认识,但会认为是哪位的朋友而成为座上客。
因此,客人是难以计算的,有时,客来多了,好叫主人为难,酒总还是要喝的。
虽然,大部分过“社火”的村庄不知道因何种历史原因过“社火”,不知道过“社火”有何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晓得在“社火”前夕准备足够酒菜,以待宾客光临。
客人多的人家,要准备3-4天的接客日,提前1-2天或过后1天都有客人相聚,热闹是热闹,人情味也浓,但内容单一,就是喝酒。
当然,有些地方也颇具特色,演戏、放电影以丰富群众文娱生活,抑或做活经济收入文章。
精明的隍城人就充分利用过“社火”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物资交流,从十月二十六开始,街头摊位被四面八方的商贾登陆,商品琳琅满目,人流摩肩接踵,家家欢声笑语,酒菜香味弥漫,信息快速交流,形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历史已久的白富马会,成群的牛马,丰富的商品引来各地客商云集。
交易市场的繁荣,更新了农民增收门路的理念,友情商贸两全齐美。
几盘几碗几碟子,寻常百姓消受得起,但随着“社火”活动的升温,上菜质量数量的攀比,烟要好烟,酒要好酒,一场“社火”下来,半年积蓄付之口腹,贫困家庭甚至还要举债,更甭说家庭建设、发展生产了。
一些有识之士就思量,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微薄盈余,就这么几天大手大脚用去了。
虽说亲情友情得以延伸和谐,可有悖于勤俭持家发展生产的要求,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过二次“社火”,当地群众更不堪重负,因此,轰轰烈烈的“社火”活动骤然降温,同田、上塘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自发地鸣金,曲江、尚庄部分村庄也在2002年相继停过“社火”。
八仙打夜歌
在奉新西塔、宜丰花桥和铜鼓带溪以及修水上奉等一带,至今保留着客家人死后由八仙打夜歌的风俗习惯。
“老人仙逝众家丧”,这是客家人互相帮助的习俗,只要闻得哪家死人,鞭炮响了,当地村民特别是“八仙大人”就会去治丧,到孝家去帮主人将已故者入殓,待风水先生择定返山吉日后,八仙便在地理先生的引领下到山上择墓穴,择好墓穴再破土开工,在死者还山头一天就是八仙打夜歌的时候了。
这天晚上,八仙大人要轮流守在灵柩前,一边烧纸,一边拉长高调,手拿着一本半寸厚的“夜歌书”,一板一眼,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大声喊唱,似曲非曲,似民歌非民歌,客人们坐在旁边静听,孝家也派人在灵前伴听,有的地方孝家还要跪着伴听。
夜歌书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地歌颂死者生前怎样吃苦创业,怎样持家待亲友,如何和睦乡邻做善事等。
再就是向死者解释人人都会死,只在早晚,以及怀念之类的词句诗歌。
第三部分内容就是劝死者到了阴曹地府要诚实善待先逝者,求得来生幸福。
第二天凌晨到了,这本夜歌书也就念完了,念完此书后主人要办一桌丰盛酒席给八仙吃。
到了返山时棺材上面还要系一只鲜活的大公鸡在灵柩上,叫“祭逝鸡”,若鸡一路上或到坟地边能啼上几声,则象征着孝家今后会大发大富。
小时候笔者姨父逝世时曾看过八仙打夜歌,趁着中途八仙休息的那阵子,笔者曾偷偷地看了一下夜歌书,记得书本是用毛笔手抄的,字写得端端正正,其中有很多句子至今还历历在目,比如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张果老二万七千岁,至今又何在?
彭子寿年高八百,至今又何在?
高山树木有高有低,人的寿年有长有短”等等劝解死者的句子。
在修水上奉镇麻洞村,笔者采访了几位八仙,他们告诉笔者说:
做八仙没有文化不行,每人要认识夜歌书上的字,还要会拉夜歌调,否则不够格。
开面
在高安、奉新一带,一般把未出嫁的姑娘叫做“闺女”,已结过婚的便叫“媳妇”。
哪个已结婚,哪个未出嫁,当地人自然知道,但对陌生人来说,这就要以“开面”这个外貌特征来区别了。
所谓开面,就是在姑娘出嫁前一天,选一名生有多个男孩、没有离过婚、夫妇和睦、称得上是贤妻良母的中年妇女,先在姑娘的额前、两颊、眉毛四周,嘴唇上下和下巴各处汗毛多的地方,擦上一些“开面粉”,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双股棉线,拉成夹子状,用力依次在额、颊、唇、颏等汗毛稠密的部位反复绞夹,直到把汗毛绞得干干净净才罢休。
经过如此一番的“开面”,新娘鬓角整齐,线条分明,眉弯如月,唇、额部光洁、白皙,一下子平添了几分姿色,靓丽了许多。
“开面”这一道婚前着力的修饰,意味着一个姑娘处女时代已经终结,从此将成为有夫之妇,要做个贤妻良母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姑娘结婚前夕梳妆打扮已由化妆师、美容师取代了,发式多种多样。
但在农村,“开面”遗风仍然存在,不少人仍以“开面”这一古老形式来为自家的女孩整容。
哭嫁
哭嫁之俗,早已有之。
《礼记·曾子向》说:
“孔子曰: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
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意思是结婚时,女家三晚不灭灯,男家三天不奏乐,都要沉浸在悲痛中,想离家之苦,思亲人之恩。
这种古俗相沿至今,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尤以宜春等地农村为盛。
女儿出嫁,本是喜事,为何要哭?
听老人们解释,有两种说法:
一是蒙骗妖魔鬼怪。
人间喜事,易遭鬼魅忌妒,必加害于新娘。
为保平安,反喜为悲,哭得惊天动地,用这种“障眼法”使邪魔望而生畏。
二是古代掠夺婚的遗俗。
这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宜春等地没有这一说法。
《周易·爻辞》:
“乘马斑如,泣血涟如。
”说的是抢婚的马五花斑驳,被抢的女子哭得血泪涟涟。
这是古代氏族外婚时用战争手段抢掠妇女的一种野蛮、强制婚姻形式。
现在,我国景颇族等民族仍以劫夺妻子为主要求婚方式,但已由真抢变成了摹拟仪式。
由于上述原因,女子哭嫁之习俗便沿袭至今。
并且流传出许多描述哭嫁的谚语,如我区宜春市的各个乡镇农村有:
“新娘上轿,假哭真笑。
”“姑娘出嫁哭是笑,秀才落第笑是哭。
”等谚。
新娘假哭也得哭,而且哭得越厉害越好,因有“不哭不发,越哭越发”的说法。
新娘不哭,旁人会耻笑为忘本、负义,只想出嫁找男人。
据老年人讲,新娘哭嫁的内容都是十分严肃的,一要“哭自己”,二要“哭爹娘”,三要“哭兄弟”,四要“哭嫂嫂”,五要“哭姊妹”。
哭的过程中还有“两骂”,一“骂”男家,二“骂”媒人。
出嫁时的哭唱,少至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但现在在袁州区的楠木、金瑞、
市等农村,女子哭嫁一般是出门的第一天,特别在将上轿时哭得厉害。
一些地方还有人专教“哭嫁歌”,也有的地方流行哭嫁时收“眼泪线”的风俗,哭到谁,谁就要掏钱以示关怀。
隍城社火
社火,丰城隍城亦称庙会,是一个流传近百年的民间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六至十月二十九。
旧时的社火节来临时,人们都要抬上一尊菩萨在集镇出游。
这一日,家家酒肉飘香,户户亲朋满座。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耍杂技的、赌博的、占卜算卦的……菩萨“来”时,人人自觉地让道肃立一旁,有时拥挤的人们会全部跪下叩头。
但见游神队伍,由几十或上百人组成,以数十面彩色绣花龙凤旗开路,乐队随后吹打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社火游神活动被取消,但各家各户亲朋好友仍走访不绝,吃喝一顿,热闹一番。
小时候,我几乎每年都要在社火期间和伙伴们满街疯逛。
虽一身泥泞或满头灰尘仍兴奋得屁颠屁颠的。
当时,孩子们最大的奢侈品就是买的一串红枣糖葫芦、一本连环画或一把玩具手枪。
父母呢,则买几块布料或添置些小件农具。
儿时记忆中的社火也就是如此,除了闲逛凑热闹的还是闲逛凑热闹的。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
从1981年起,隍城社火这深深烙上封建迷信印记的传统节日开始受到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勤劳、聪慧、淳朴的隍城人民以他们敏锐的目光开始积极赋予这一传统节日以崭新的内涵。
一年一度的隍城社火节成了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讲的是买卖、招商,兴的是文明、品位。
多彩“六月六”
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在五花八门的民间节日中,“六月六”是个多彩的节日。
宜春地区的西部数县,农历六月六日是一个农祀节日,民间称之为“鄱官节”。
近代有人考释,鄱官是位田神,始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旧时,每逢“六月六”:
,宜丰的家民,特别是菜农,都要“敬鄱官”。
先用米粉做成方形、圆形或三角形,堆砌成塔形,用油煎制,叫做“粘塔”。
然后将“塔”与纸钱一起夹在竹片中,插到田头地角。
点烛、烧香、鸣爆竹,并用燃着的纸在禾上、菜上晃几晃,边晃边念:
“鄱官土地,年年有利。
敬了鄱官老鼠不吃禾尾!
”宜春种园、养鱼人家也家家饮宴。
种园的佃户多在这一天请东家吃酒,请亲友作陪,议定租息。
席面上摆有雄鸡、鲢鱼,寓有“大发”之意。
高安有俗谚云:
“古历六月六,鸡蛋晒得熟”。
故有的地方此日有吃“晒蛋”的食俗,汲取泉水,置鸡蛋于其中,由卯时曝晒至申时,蛋乃熟,食之,据说可得“阳精”。
而丰城人,这一天则作兴吃腌蛋。
有的地方还有“六月六”吃鸡的食俗。
以椒蒸鸡作糜,据说可以补阳,故又有俗谚云:
“六月六,红酒炒鸡肉”。
进入农历6月,早稻熟了,民间又有了一个“吃新节”。
各地日期有所不同,有的就定在“六月六”。
这一天,农家一大早就去田间,撷取新熟的稻穗,敬神祭祖。
然后做一餐新米饭。
就餐前,必须先盛一大碗喂狗。
相传曾有“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沐浴”的习俗。
宜春市西部仍保留有“六月六狗洗澡”的古俗。
是日中午,人们都把自家养的狗丢入池塘中。
据说,这样狗不会生虱子。
故这一天乡村所见之狗,大都有是湿漉漉的“落水狗”,饶有风趣。
宜春市东部的某些地方,六月六日,俗语称“人空亡日”。
有云:
“行年六十六,整理棺材木器厂。
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颐养天年的老人们,也有看破生死之妙语。
“六月六”,是“出霉”后不久的日子,正是曝晒东西的好天气。
这一天,古有“士曝书,农曝谷,妇曝衣”之说。
万载民间谓之“晒鄱官”。
宋开禧二年六月六日,袁州知州罗克开,率宾僚,偕诸生,设酒宴,在州学稽古阁前,左陈经,右列史,举行盛大的“曝书”仪式。
其时,有人记曰:
“曝书有集,自秘监外,列郡无闻焉”。
说明由州郡一级的官员在“六月六”这一天组织进行“曝书”活动,袁州为中国第一。
传说,“六月六”是龙王爷的“晒鳞日”。
这一日,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晒衣被。
樟树一带称之“晒龙袍,亮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