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六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442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1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 六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语文教案 六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语文教案 六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语文教案 六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语文教案 六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 六下.docx

《语文教案 六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 六下.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案 六下.docx

语文教案六下

教学内容

1文言文两则

知识基础

1、学生能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后续延伸知识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地引导。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琉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断句,流利的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情与意。

感受读、背文言文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习朗读。

熟读课文。

3、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词意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二、初读《学弈》

1、.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学弈?

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

(学弈:

学习下围棋。

2、.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4.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掌握生字字形。

专心致志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

5.汇报交流

●字音:

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易错音:

为弗与

(1).教师范读。

(2)指导文言文读法。

尤其是断句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3)学生练读。

●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逐句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

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以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我说不是这样的。

三、初读《两小儿辩日》

1、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2、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掌握生字字形。

3、汇报交流

(1).教师范读。

(2)指导文言文读法。

尤其是断句

(3)学生练读。

4、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

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

“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收集两小儿辩论的理论常识知识(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一天之中有无变化?

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些,中午却看起来小?

为什么早晨感觉凉些,中午热些?

板书设计:

1、文言文两则

思/援弓缴/而射之

weifuyu

为是其智弗若与?

 

课堂小测: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二、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二、体会文章中心

1、为什么说“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

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谈谈为什么“专心致志”和“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会造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结果。

这里的“联系生活实际”很可能是浅层次的,“上课专心听讲”之类就事论事的;

3、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不局限于就事论事,从学习到做事,从自己到他人,从现象到规律,谈得越广、越充分越好。

4、“为是其智弗若与?

”你将怎样回答?

仿照文中的表达形式来说。

可以回答:

“为是其志弗若与”;“为是其态度弗若与”等,教师仿照用文中语言回答:

“然也”。

5、带着感悟,朗读全文。

四、背诵课文。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五、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3)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及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

2.

3.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

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

小孩。

(3)其:

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读一读原文。

(2)始出:

刚刚,开始升起来。

(3)也:

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

(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

(他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

读一读他的理由。

(2)如:

好像。

此:

这。

乎:

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3)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

(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4)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2)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

(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

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为:

说。

(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断。

两个小孩笑着说:

“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

四、体会文章中心。

1.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从多种不同角度有所感悟。

如:

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要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值得肯定和学习;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是很可贵的品质。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分组背)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1、给家长讲讲两个故事

2、预习第二课

板书设计:

1、文言文两则

三个重点句

三行式

 

课堂检测

1、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2、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

3、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课后小记

 

教学内容

2、匆匆

知识基础

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优美的语言。

后续延伸知识

1、初步感受朱自清作品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边度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清层次,抓住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4、熟练的朗读课文,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掌握生词,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层次,抓住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新课

1.齐读题目

2.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有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

朱自清:

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

他不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响很大。

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走上生活道路,开始文学生涯,直至逝世。

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踪迹》。

《匆匆》选自他的散文集《踪迹》。

三、新授

1、自由读课文,交流生字词

易错字:

蒸融

形近字:

融( )

 隔(   )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自己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四、质疑

(1)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要记住,一会准备交流。

(2)你有哪些读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讨论

五、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作者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的?

(用一个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问题。

十分新颖,引人入胜)

(3)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情

六、总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

板书设计:

2、匆匆

易错字:

蒸融

形近字:

融( )

隔(   )

 

 

课堂小测:

一、听写读读写写词语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描写具体的方法

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回忆主要内容,导入

二、新授

1、.读第二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读第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

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

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理解“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

也没有影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找出这样含义深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句话跟后面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的?

作者是怎样具体讲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吃饭的时候……默默时……遮挽时……天黑时……睁开眼时……掩面叹息时……”

①日子是怎样溜走的?

②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3.读第四段,解决问题。

(1)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作者以了优美的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课文很生动的表达了时间匆匆的感情和珍惜时间的感叹。

五、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时光,想到自己贪玩,浪费时光,想到今后应该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

2、有感情朗读“阅读链接”

3、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4.仿照课文的手法,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六、总结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的手法,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预习第三课

3、学探诊

板书设计:

2、匆匆

洗手时……吃饭时……

一去不复返默默时……遮抚时……

天黑时……睁开眼睛……

掩面叹息时……

 

 

课堂检测

一、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二、改写句子:

(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课后小记

 

教学内容

3、桃花心木

知识基础

学生能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体会出文章的中心。

后续延伸知识

1、练习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

2、加深对课文主旨的感悟,并能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六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熟练的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层次,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板书:

3、桃花心木)看到题目,你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值得同学们探讨?

如:

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目?

2、介绍作者老师或学生

二、自学生字词

1、易错字:

插秧语重心长转化

形近字:

萎(   )  汲(   )  赖(   )  旦(   )  雅(   )

委(   )  极(   )  懒(   )  但(   )  稚(   )

番(   )  锻(   )  炼(   )  勃(   )  忧(   )

翻(   )  段(   )  练(   )  脖(   )  优(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3、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先写乡下老屋旁的大片空地被人租种桃花木树苗,树苗尚小;再写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使“我”非常奇怪;接着自然引出种树人的一番道理,使“我”从中悟到了育人之道;最后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人不再来了,证实了种树人道理的正确。

三、读课文,了解中心

1、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想表达什么/

2、找出课文的重点句段,自学画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或理解一篇文章,都要抓住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

四、总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易错字:

插秧语重心长转化

形近字:

萎(   )  汲(   )  赖(   )  旦(   )  雅(   )

委(   )  极(   )  懒(   )  但(   )  稚(   )

番(   )  锻(   )  炼(   )  勃(   )  忧(   )

翻(   )  段(   )  练(   )  脖(   )  优(   )

 

课堂小测:

一、听写读读写写词语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萎( ) 汲( ) 赖( ) 旦( ) 雅( )

    委( ) 极( ) 懒( ) 但( ) 稚( )

    番( ) 锻( ) 炼( ) 勃( ) 忧( )

    翻( ) 段( ) 练( ) 脖( ) 优( )

三、给画下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或注音。

1、莫名其妙

  

(1)名字,名称。

(2)出名,有名。

(3)说出。

(4)量词,用于人。

2、无缘无故

  

(1)缘故。

(2)缘分。

(3)沿着,顺着。

(4)边。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复备

一、回忆主要内容,导入

二、新授

1、默读课文,思考;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抓住重点语句,简短画批

2、学生交流

3、出示投影,学生填空,检测是否理解了种树人为什么有令人奇怪的做法。

由于老天下雨总是(算不准)的,如果无法在(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就会(枯萎);即使幸而存活,但是它的根却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拼命(扎根)。

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样子,浇水没有规律,浇水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也(不确定),他是想让树苗不要养成(依赖)的心,要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能长成百年大树。

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4、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1)出示重点句: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默读思考

(3)交流理解

理解“不确定”的意思

联系生活实例,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

感悟生活的“不确定”与“经得起生活考验,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的关系。

(先让学生联系实例,教师酌情补充)。

(4)填空:

由于不只是老天下雨是不确定的,(生活)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只有在艰苦环境,才会锻炼出(独立自主)的心,才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5)指导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第十四自然段。

(6)再次出示重点句,但括号中的提示不再出现: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7)回忆:

刚才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理解重点词语“不确定”——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句子含义)

(8)补充括号中提示

(9)观察,发现什么?

(括号中提示的就是理解的方法)

(10)出示重点句,理解: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5、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文后的感悟。

6、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写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7、交流

8、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诵读。

三、体会中心

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目?

借种树喻育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告诉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