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173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17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三年级第五单元《面积》质量检测卷(含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26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幢楼房高20(   )。

    一台电脑的屏幕是12(   )。

卧室的面积是15(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课桌的高是80(    )。

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000(    )。

2、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合(   )平方厘米。

3、一张照片的长是18厘米,宽大约是13厘米,它的面积是(   )。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长是12厘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6、在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刚好拼成一个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8、5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的面积比较大。

10、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11、单位换算

19平方米=(   )平方分米6米=(   )厘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7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00厘米=(   )分米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5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5米,面积是30米。

()

3、8厘米比6平方厘米大。

()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无论拼成哪种图形,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

()

5、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

三、选择题。

(10分)

1、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  )。

A.10      B.100        C.1000

2、下面(  )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大门C.粉笔盒的底面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从10厘米变成7厘米,面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

A.100B.51C.49

4、一块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地,分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每块正方形地的面积是(  )。

A.25平方米B.15平方米C.20平方米

5、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  )周长大。

A.长方形B.正方形C.一样大

四、计算题。

(共20分)

1、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8分)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

厘米)(12分)

 

五、操作题。

(6分)

在方格纸上画周长都是16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

六、解决问题。

(共33分)

1、(5分)一段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

现在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分)小区有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休闲场地。

用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彩色地砖来铺这块休闲场地,共需要多少块?

 

3、(5分)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一侧靠墙,把这块地围上篱笆,共用篱笆63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6分)长方形舞台的周长是96米,这个舞台可以分成两个正方形。

这个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6分)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

(1)明明游泳前先绕池边跑3圈作为热身活动。

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在池底铺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共要用多少块瓷砖?

 

6、(6分)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

(1)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周长是多少?

 

(2)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周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26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幢楼房高20( 米 )。

   一台电脑的屏幕是12( 平方分米 )。

卧室的面积是15( 平方米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平方厘米 )。

  

课桌的高是80( 厘米 )。

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是9000( 平方米 )。

2、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周长是(18)分米,面积是(20)平方分米,合(2000)平方厘米。

3、一张照片的长是18厘米,宽大约是13厘米,它的面积是( 234平方厘米 )。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 16 )平方厘米。

5、长是12厘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是(44厘米 ),面积是(120平方厘米 )。

6、在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50 )平方厘米。

7、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刚好拼成一个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9 )平方分米。

8、5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5 )平方分米。

9、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 )的面积比较大。

10、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

(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11、单位换算

19平方米=(1900)平方分米6米=(600)厘米

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7000平方厘米=(70)平方分米

600厘米=(60)分米8平方分米=(800)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5分)

1、周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5米,面积是30米。

(×)

3、8厘米比6平方厘米大。

(×)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无论拼成哪种图形,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

(√)

5、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

三、选择题。

(10分)

1、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 B )。

A.10      B.100        C.1000

2、下面( C )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A.指甲B.大门C.粉笔盒的底面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从10厘米变成7厘米,面积减少了( B )平方厘米。

A.100B.51C.49

4、一块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地,分成两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地,每块正方形地的面积是( A )。

A.25平方米B.15平方米C.20平方米

5、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 A )周长大。

A.长方形B.正方形C.一样大

四、计算题。

(共20分)

1、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8分)

 

周长:

(10+4)×2=28(厘米)周长:

6×4=24(厘米)

面积:

10×4=40(平方厘米)面积:

6×6=36(平方厘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

厘米)(12分)

 

周长:

10×4=40(厘米)周长:

8×4+4×2=40(厘米)

面积:

10×10-3×7=79(平方厘米)面积:

8×8-4×4=48(平方厘米)

五、操作题。

(6分)

在方格纸上画周长都是16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

 

我发现: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相比较,正方形的面积大。

六、解决问题。

(共33分)

1、(5分)一段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长方形。

现在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

(40+20)×2=120(米)

120÷4=30(米)

30×30=900(平方米)

答: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00平方米.

2、(5分)小区有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休闲场地。

用面积是8平方分米的彩色地砖来铺这块休闲场地,共需要多少块?

解:

8×8=64(平方米)

64平方米=6400平方分米

6400÷8=800(块)

答:

共需要800块。

3、(5分)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一侧靠墙,把这块地围上篱笆,共用篱笆63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

63÷3=21(米) 

21×21=441(平方米)

答: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41平方米。

4、(6分)长方形舞台的周长是96米,这个舞台可以分成两个正方形。

这个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

96÷(2+2+1+1)=16(米)

16×(16+16)=512(平方米)

答:

这个舞台的面积是512平方米。

5、(6分)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

(1)明明游泳前先绕池边跑3圈作为热身活动。

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解:

(45+30)×2×3=450(米)

答:

他一共跑了450米。

(2)在池底铺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共要用多少块瓷砖?

解:

45×30=1350(平方米)=135000平方分米

135000÷(3×3)=15000(块)

答:

一共要用15000块瓷砖。

6、(6分)有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

(1)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周长是多少?

解:

面积:

24×12×2=576(平方厘米)

周长:

(24×2+12)×2=120(厘米)

(2)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周长是多少?

解:

面积:

24×12×2=576(平方厘米)

周长:

24×4=96(厘米)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走向3D时代

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

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

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

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

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

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

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日下午1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

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

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

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

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

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⑥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

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是一个摆设。

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

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1)选文第①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

(3)结合文意,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

(4)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请你发挥想象,举一例加以说名明。

【答案】

(1)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说明对象。

(2)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3)①3D资源相当有限;②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③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4)示例: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解析】【分析】

(1)第一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运用3D技术,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引出说明对象——3D技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字,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

从第二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将这些特征重新组合,用“3D是××”的形式进行概括即可。

(3)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第⑥段“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据此提炼概括解答。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

举例时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

例如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据此选择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故答案为:

(1)①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说明对象。

(2)3D是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像。

(3)①3D资源相当有限;②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③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是3D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

(4)示例:

3D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教学,医学,水下作业,地下采矿,空中导航等领域。

比如,在未来医学领域,利用3D显示技术进行手术,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点评】

(1)本题考查分析开头段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补充一下,如果开头很优美。

作用是: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能力。

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进行提炼概况,最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

(3)作答时要先理解文章内容,包括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以及它的发展进程等。

在全面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

(4)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及迁移运用能力。

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迁移到文段中来。

2.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说:

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

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

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

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

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C. 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D. 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2)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 第③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

C. 第③④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 第⑤段的作用在于:

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3)对文章理解、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以“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为例,从反面证明学和思是不能分开的。

B. 第③段中席勒与托尔斯泰都认为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

C.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面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D. 第④段结尾以孟尝君为喻,证明“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答案】

(1)C

(2)A

(3)C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

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⑤自然段明确了中心论点“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所以答案是C项。

(2)此题考查论证思路。

A项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

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应该是用以证明“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学和思不可偏废”。

(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的是思想者对灵感的重视。

不是强调“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故答案为:

(1)C;

(2)A;(3)C

【点评】在做找中心论点的题目时,要知道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而提取中心论点时还应注意: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词句,但一定要观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陈述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盘曲,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百川千溪,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浩翰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a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侯温暖湿润,土地肥沃。

植物种类繁多;b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在黄河中游。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产生了“仰韶文化”。

后来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而当时的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是居四方之中,所以又称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黄河成为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从西安市半坡村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5000-6000年以前人们使用的简陋木、石农具,木结构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有精美的带有图案的彩陶,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好几个朝代的都城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我国历史上六大都城的一半是黄河流域的古城(今西安、洛阳和开封),特别是几代帝王的都城长安,曾是我国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也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所代表的我国唐代文化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文化。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革命斗争的舞台。

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都曾在黄河流域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推动了我国历史前进。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里打击敌寇,为全国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源头。

(1)在第②段的第a、b两句话之间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应是(   )

A. 青山绿野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B. 青山绿野是原始人类生存的唯一条件。

C. 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有利条件的是青山绿野。

        

D. 原始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是青山绿野。

(2)第①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A. 下定义 列数字               

B. 列数字 作比较               

C. 打比方 举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