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3164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 123有机合成材料.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123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跟踪训练12.3有机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 灼烧羊毛线,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自来水和蒸馏水

加肥皂水

过滤

B

尿素和碳铵

闻气味

加稀盐酸

C

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用手触摸

D

18K黄金和黄金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A. A                                           

B. B                                           

C. C                                           

D. D

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 棉花                                     B. 羊毛                                     C. 蚕丝                                     D. 尼龙

5.人们发现组成为铝﹣铜﹣铁﹣铬的准晶体具有低摩擦系数、高硬度、低表面能以及低传热性,正被开发为炒菜锅的镀层,这为准晶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先例.下列关于准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准晶体具有的耐磨性、耐高温、低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B. 准晶体铝﹣锰合金中的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C. 准晶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

D. 准晶体的优良性能将会在材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6.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塑料盆                             B. 腈纶桌布                             C. 纯棉围裙                             D. 橡胶手套

7.在生产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 为使农作物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 太阳能热水器既节能又环保

D. “白色污染”是指哪些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8.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庄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关于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铝合金灯柱属于复合材料                                    

B. 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灯泡中填充氮气作保护气                                    

D. 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9.两会“实名制”矿泉水亮相,服务员们“沏茶倒水”的场景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为每名委员提供一瓶矿泉水,而且每瓶矿泉水上还贴有委员名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做法是倡导节俭新风

B. 水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之一

C. 矿泉水中的钙、锌、铁、硒都属于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D. 罐装矿泉水的塑料瓶子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

10.下列有关物质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 用氢氧化钙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铵

C. 实验室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D.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绒线和棉线

二、填空题

11.河南鲁山县的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1)消防员在现场发现了下列残留物品:

①涤纶面料窗帘、②纯棉床单、③大理石桌面等,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填序号),物品①和②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 (填燃烧的条件).

(2)电器着火时常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后生成碳酸盐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2.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大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为________.

(3)汽车轮胎的主要成分硫化橡胶属于________ .(选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13.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________实验.

(2)鸡蛋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___.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夏天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2)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会带来“白色污染”,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镁,它起什么作业?

四、综合题

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同学一家利用假日到郊外游玩,亲近自然,在游玩活动中,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认真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1)野炊中,他取来一些清澈的泉水,进行了加热煮沸,从化学的视角看,给泉水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________。

(2)他们的野炊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配菜;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填一种食品)________会更好。

(3)准备做饭时,他找来一些木柴,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仔细观察发现木柴过于潮湿,后来它捡来一些干燥的木柴,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利用燃烧的条件,解释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________。

(4)吃饭时,小明看到爸爸喝的是“雪花”啤酒,盛装啤酒的铝制易拉罐的底部未经任何防腐处理,也没有腐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5)野炊结束后,剩下了大量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由此,他想到人类面临的“白色污染”的问题,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

16.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图标示的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

A. 价格低廉                                                           

B. 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

C. 铝、钡、钛是人体非必需元素                             

D. 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

(3)刷洗后的铁锅,第二天常常会看到锅内有暗红色的物质出现,原因是________。

(4)小英同学在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错误;

B、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故灼烧羊毛线时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正确;

D、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物质溶于水的能量变化解答;

B、根据羊毛的成分解答;

C、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解答;

D、根据工业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自来水和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都会产生泡沫,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由于碳铵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氨气,通过闻气味,能鉴别出尿素和碳铵;由于碳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稀盐酸,能鉴别出尿素和碳铵,故B正确;

C、羊毛和涤纶从颜色和感觉上不能鉴别出来;羊毛点燃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点燃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闻气味可以鉴别,方法不都是合理,故C错误;

D、18K黄金和黄金加热后,黄金颜色不会改变,18K黄金颜色会变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也排在银之后,不会与硝酸银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

B.

【分析】A、根据自来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进行分析;

B、根据碳铵常温下能分解放出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C、根据羊毛和涤纶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3.【答案】A

【解析】【解答】A、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符合题意;②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的羽毛味,涤纶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气味,可用燃烧的方法,根据气味不同可区分羊毛和涤纶,符合题意;③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易升华且大量吸热,常用用于人工降雨,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焚烧植物秸秆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B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C不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不能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根据生活中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几羊毛燃烧有焦羽毛味解答,根据灭火的方法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解答,人体缺铁会得贫血,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据此解答

4.【答案】D

【解析】【分析】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C、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D、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纤维的特征(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物质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耐磨性、耐高温、低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错误;

C、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抗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准晶体的优良性能将会在材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分析;

B、根据原子不断运动分析;

C、根据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

D、根据准晶体的用途考虑.

6.【答案】C

【解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类,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从概念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B、晴纶是合成纤维,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C、纯棉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不属于合成材料.

D、橡胶手套是合成橡胶,也是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C

【点评】材料的分类判断,关键要掌握概念的实质,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一方面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同时里面含有很多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必须经过处理,进行再利用,然后排放,故正确.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和粮食污染,所以要合理使用,故错误.

C、太阳能是洁净能源,应大量开发并推广使用,正确.

D、白色污染主要由于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所以正确.

故选B.

【分析】A、工业上的“三废”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也浪费资源.

B、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要从环境和对人体健康多角度考虑.

C、太阳能是洁净能源.

D、从污染物来源考虑.

8.【答案】A

【解析】【解答】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灯泡中填充氮气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D.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A、根据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硅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塑料是合成材料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这种做法可以起到节俭的作用,故A正确;

B、水是人体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故B正确;

C、钙属于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而不是微量元素,故C错误;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所以灌装矿泉水的塑料瓶子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

故选:

C

【分析】A、根据这种做法可以起到节俭的作用进行解答;

B、根据水是人体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进行解答;

C、根据钙属于人体需要的常量元素进行解答;

D、根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进行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在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不能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故选项正确.

D、羊绒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二、填空题

11.【答案】①;可燃物;2NaHCO3

Na2CO3+H2O+CO2↑

【解析】【解答】

(1)涤纶面料窗帘是有机合成材料,纯棉床单是天然材料,大理石桌面属于无机盐,从燃烧的条件来看:

①涤纶面料窗帘、②纯棉床单属于可燃物;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

(1)①;可燃物;

(2)2NaHCO3

Na2CO3+H2O+CO2↑.

【分析】

(1)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机物,二是人工合成,三是高分子化合物;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2)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原理作答即可.

12.【答案】H2O;糖类;合成材料

【解析】【解答】解: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的种类与数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可已看出X应是水;

(2)米饭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汽车轮胎主要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

故答案为:

(1)H2O;

(2)糖类;

(3)合成材料.

【分析】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

(2)米饭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3)汽车轮胎主要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

13.【答案】灼烧;蛋白质;蔬菜(或水果等);过滤

【解析】【解答】

(1)棉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为带有光泽的硬块,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合成纤维因种类太多,比较复杂,一般现象是:

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燃烧比较慢,有刺激性的气味,趁势可以拉成丝,灰烬为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因此可以通过灼烧进行鉴别;

(2)常见食物中鸡蛋主要含蛋白质,维生素C常含在蔬菜和水果中;

(3)由化学的学习可知过滤是固液分离的操作,此实验类似于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

故答案为:

(1)灼烧;

(2)蛋白质;蔬菜(或水果等);(3)过滤.

【分析】

(1)依据三者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分析解答;

(2)依据常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析解答;

(3)依据过滤是固液分离的操作分析解答.

三、解答题

14.【答案】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

(2)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

(3)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

【解析】【解答】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所以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故填: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

(2)“白色污染”是由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随意丢弃引起的,所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气的塑料,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故填:

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故填:

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

【分析】通过对生活常识的设问考查,体现化学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意义,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为温度和压强,且是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四、综合题

15.【答案】

(1)降低水的硬度

(2)黄瓜

(3)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4)4Al+3O2═2Al2O3

(5)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

【解析】【解答】

(1)给泉水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食谱中缺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食谱中还应添加凉拌黄瓜(合理即可);

(3)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潮湿木柴烧不着的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4)铝性质特别活泼,常温下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继续和氧气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Al+3O2═2Al2O3;

(5)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制可降解塑料产品、回收废旧塑料产品、研制开发生产替代产品(如淀粉包装盒等),提倡使用纸包装袋,控制生产不易降解塑料袋.

故答案为:

(1)降低水的硬度;

(2)黄瓜;(3)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4)4Al+3O2═2Al2O3;(4)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

【分析】

(1)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以实现硬水软化,又可以消毒杀菌;

(2)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六大类;

(3)燃烧的条件由:

是可燃物、和空气或者氧气直接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结合事实解答即可;

(4)铝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三氧化二铝薄膜;

(5)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解答即可.

16.【答案】

(1)③;②

(2)B,C

(3)铁与氧气(或O2或空气中的氧气)、水(或H2O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4)能;Fe、Cu

【解析】【解答】

(1)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铸铁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图甲标示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③,属于合成材料的是②;

(2)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该物品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的原因是:

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铁元素,铝、钡、钛是人体非必需元素,

故答案为:

BC;(3)刷洗后的铁锅,第二天常常会看到锅内有暗红色的物质出现,暗红色的物质是铁锈,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或O2或空气中的氧气)、水(或H2O或水蒸气)同时接触的结果;(4)图1中是不同金属在相同的条件与酸反应,依据气泡产生的快慢,可以得出锌比铁活泼,图2中,铁会与硫酸铜反应,得出铁比铜活泼,能得出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将图1中剩余的两种金属片放入图2试管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③中的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硫酸铜溶液(蓝色),没有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则试管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Fe、Cu。

【分析】

(1)金属材料包括合金与纯金属;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

(2)一是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少会引起贫血,二是如果人体摄入了较多的铝元素会影响人体健康。

(3)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呈红色;

(4)图一通过控制变量,可以验证铁和锌的活动性,图二通过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可以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

由于含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溶液都有色,故试管③中一定含有的是铁和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