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534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docx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成为高考的考查热点,建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2.中国与区域经济集团的关系,与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关系。

3.在全球化趋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考纲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史论共享:

1.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除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还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结构要点

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后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

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德、意、日战败,国内废墟一片;英法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32.5%,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③美国企图凭借经济实力确立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2.召开:

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

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意义:

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建立: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成员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即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双挂钩)。

宗旨:

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2.世界银行(IBRD):

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建立: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宗旨:

向成员围提供贷款,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3.美国特殊地位的体现:

①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的资金由成员国认缴,而认缴资金的多少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战后初期,美国认缴资金最多,因此掌握大约1/3的决定权。

所以那时美国取得支配世界银行的主导权。

②固定汇率制使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4.影响:

①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1.原因:

①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②美国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2.产生: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3.宗旨(目的):

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职能:

是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

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四)认识

①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②美国在其中拥有特殊地位。

③它们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组织

原因

概况

特点

欧洲联盟

EU

1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2西欧开始一体化探索1969

3为了加强竞争实力

11992《马约》93年成立

21999年欧元问世02通用

32004年成员增加25国家

欧洲由单一的经济联合走向货币、政治和防务全方位的联合。

(政治一体化趋势)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为扩大经济往来,促进自由贸易

21988年《美加自贸协定》

a1992年《北美自贸协定》

b1994年NAFTA成立

第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体团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A加强贸易、投资、技术合作

B89年霍克访韩提议亚太国家广泛支持

A1989.11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立

B1991年《汉城宣言》宗旨目的

C1993年名称变化:

(APEC)

D1994《茂物宣言》时间表

E1995年大阪会议:

议程

F2001年上海会议:

上海共识

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及经济技术合作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全球化前提条件

(1)、第三次技术革命,交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联系加强

(2)、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3)、“临时性”的关贸总协定(GATT)无法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2、全球化概况

(1)、历史沿革: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开始

b、工业革命之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国际机构成立和经贸规则的确立--WTO

a、GATT规则:

1948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第八轮)

b、WTO成立及统一的规则

成立:

《马拉喀什协定》1995.1.1总部(日内瓦)

宗旨:

有效合理运用世界资源,保证正充分就业,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能:

促进市场开放、调解纠纷,实现贸易自由化

规则:

一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二透明度原则

三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四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特惠制)

意义:

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3)、中国与WTO2001.12加入--机遇与挑战

a、中国是GATT的创始成员国:

1948.1.1

b、新中国入世谈判历时十四年(1987—2001)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12.10)

●机遇:

(六个有利于……)

 ①享受基本权利(货物、服务、知识产权享受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②利用解决争端机制合法解决国际经济争端,营造良好的经贸发展环境

 ③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决策,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挑战:

国内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①经济体制国际化的差距(计划经济转型与世界经济接轨,按国际标准行事)

②新理念、新规则(必须摈弃了传统的保护主义政策)

③新资金、新技术方面竞争力的考验:

④新机制新管理:

新的国际竞争将淘汰落后的工业部门,改革传统的企业机制和管理方法

3、全球化的历史影响

(1)、性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2)、作用:

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

(3)、影响:

双刃剑――贫富差距更大

a、发达国家:

最大受益者(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

b、发展中国家:

机遇:

有一定的进步,改善人民生活

挑战:

落后技术、资金、市场,经济安全、政治压力…

四、补充: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今天)

1、前提条件:

(1)、二战后局势相对稳定,各国加强发展经济对科技迫切需要

(2)、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

2、概况:

(1)、重要标志:

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

(2)、新技术:

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

3、影响:

(1)、生产力极大进步:

——“信息时代”“电子时代”“太空时代”

(生产效率极大提高、要求劳动者文化素质)

(2)、生产关系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A、阶级结构变化:

“知本家”“智本家”“蓝领”“白领”

B、经济结构变化: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新经济”

C、生活结构变化:

科技影响衣、食、住、行

(3)、国际关系变化:

科技竞争导致国家贫富分化日益拉大+全球化程度加强

 

知识拓展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演变趋势

(1)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3)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2.原因分析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惟一超级大国,西欧在战争中普遍衰落,资本主义世界“一枝独秀”。

(2)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3)科技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成为有力的推动者

(5)冷战结束、国际金融的发展、国家协调机制的加强,提供了必要条件。

3.重要认识

(1)要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2)克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适当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改革是强国之路。

(3)经济建设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

(4)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

专题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

英国首先放弃金本位,与它利益相近的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为了与之抗衡,美国及其势力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组织了“美元集团”,法国也曾组织了“金本位集团”

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另以调节。

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材料2:

1948年美国出口贸易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3,到1972年,下降到13.7%,而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占33.7%。

美国和欧共体虽然互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对象,但之间的贸易磨擦不断,欧共体指责美国实行高关税壁垒,而美国认为欧共体是实行贸易歧视政策。

双方在“关贸总协定”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以实现自由贸易的目标。

           -摘自《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①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以后各国为什么会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调整?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分)

②据材料2,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导致这种关系的原因。

(4分)

③据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2分)

答案、

(1)原因:

1929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2分)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局部调整。

(4分)

(2)关系:

20年代形成了竞争关系和伙伴关系。

(2分)

原因:

由于欧共体在许多领域上已赶上美国,另外在贸易上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

(2分)

(3)世界市场上一个互相竞争,又是彼此依存的经济体系。

要想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扩充自身实力,并进行适时调整。

(2分)

 

2.有人说: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

(解析):

此题实质是考查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需从利与弊两面理解。

(答案):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

①发达国家:

利大于弊,是最大的收益者。

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②发展中国家:

利弊共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

从机遇看,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从挑战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

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

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

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化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下。

——摘自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地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源何在?

(3)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答案.

(1)材料三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但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应辩证地分析。

(2)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根源:

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从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

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3)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住机遇,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

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

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②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答案.①范围:

不断扩大;趋势:

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②表现:

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主要受益者:

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③两重性: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

对策:

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大洲20多个国家,美国制造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6个国家的2万家企业制造。

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

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

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26页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从1986年7月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7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分)

 

 (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原则的立场。

试结合材料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4分)

答案:

(1)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一体化和国际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更加迅猛发展。

根源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2)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发展同世界的联系,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发达国家借此机会,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注意自己的政治、经济安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争取加入;但是,我们又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右图:

 

材料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贫富分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世界三大富豪的财富目前已超过35个最贫穷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相当于全球6亿居民的收入总和。

然而,目前全世界有13亿贫困人口,比5年前增加了3亿,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和趋势?

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

(3分)

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

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4分)

答案:

⑴.特点:

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

根源: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2)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富加剧,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

⑶.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7.材料一:

麦道公司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

 

材料二:

漫画:

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三: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

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

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麦道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2)、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家,你在进行投资时,你将考虑哪些投资条件?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以上材料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请分别依据四则材料说明。

答案、

(1)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