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227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 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李广射虎1苏教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背诵古诗《塞下曲》。

2、难点:

理解古诗《塞下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情绪或情感的不同。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李广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李广的印象和了解,然后介绍李广的一些资料。

李广(?

—前119),汉族人,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

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

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

李广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北方度过的。

当时我国北部的匈奴人不断南下骚扰,李广奉命抗击。

他擅长骑射,身经七十余战,有效地保卫了北部边境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

所以匈奴人给他起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害怕飞将军,不敢进犯。

故事: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

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

匈奴的军臣单于探明了汉兵的情况,知道四名将军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雁门,沿路布置好埋伏,命令部下活捉李广。

匈奴兵多势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李广的人马被打散,李广自己也受了伤,被匈奴兵俘虏。

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单于的大营去。

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真的像死了似的。

大约走了十几里地,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使劲一挣扎,猛地跳上马,夺了弓箭,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调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

匈奴派了几百名骑兵追赶。

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回转身来,拈弓搭箭,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

匈奴兵眼看赶不上李广,只好瞪着白眼让他跑了。

心理战:

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

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了上来。

李广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那么多匈奴兵,不由得都慌了。

李广对他们说:

“我们离开大营还有几十里地。

如果现在往回跑,匈奴兵追上来,我们就完了。

不如干脆停下来,匈奴兵以为咱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

接着,李广下令前进,在离开匈奴阵地仅仅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兵士一齐下马,

把马鞍全卸下来,就地休息。

兵士们都发急了,说:

“匈奴兵马这么多,又这么近,要是他们打过来,怎么办?

李广说:

“我们这样做,表示不走,使敌人相信我们是诱骗他们的。

匈奴的将领看到李广这样布置,真的有点害怕。

他们远远地观察汉军动静,不敢上来。

这时候,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走出来巡视队伍。

李广突然带着十几名骑兵翻身上马,飞驰过去,一箭把他射死。

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下马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

天黑下来,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怕汉军半夜袭击他们,就连夜全部逃回去。

到了天亮,李广一瞧,山上已没匈奴兵,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

2、读题质疑(李广是什么样的人?

李广在什么情况下射虎的?

李广为什么要射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唐代卢纶一组时期巡逻警惕拈弓搭箭猎物惊呆扎进

石棱朦胧搜寻影影绰绰

1、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石棱:

石块突出部分

朦胧:

月光不明,暗淡

巡逻:

巡查警戒

警惕:

谨慎小心,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时刻注意着

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三、检查课文阅读情况

1、分节指名朗读(相机指点)

2、再读课文,相机介绍一些资料

A、塞下曲六首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白羽箭:

古代的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上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白色的羽毛。

诗中“白羽”采用借代的方法,以部分代整体,指的就是白羽箭。

B、介绍诗人:

卢纶:

(748—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

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

其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七言亦佳,多唱和赠答之作。

“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较为雄壮。

C、在我们的课文里,有一对标点符号特别的活跃,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1)找出文中使用双引号的地方,思考用法。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3)小结:

双引号在文中的三种特殊用法。

A、引用古诗里的句子或词语。

B、特别称谓。

C、使用象声词。

《李广射虎》是一个故事,那么故事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呢?

(事情发展的顺序)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复习巩固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李广射虎。

(齐读课题)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

(做填空)

课件出示:

李广是()时期一位()的将领,人们称他为()。

3、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课件出示《塞下曲》)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

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

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

那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3、4两个自然段,了解一下故事的梗概吧!

师:

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

(一)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

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呀?

这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

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

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

(屏幕显示黑夜)师:

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

(指名说)2、读中感悟。

(1)师:

你能读出这样可怕的感受吗?

(2)师:

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没有)这可以看出李广怎样?

(板书:

胆量过人)

(3)具体谈李广没有害怕。

读句子: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李广真是(板书:

警惕性高)

这儿有一个词“搜寻”,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吗?

(4)下面是李广射虎最精彩的部分,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

师:

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

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

拿。

拈弓:

拿起弓。

搭:

架。

搭箭:

架起箭。

运:

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观看李广射虎的图片,李广威武吗?

师:

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

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

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

(板书:

箭法超人)

(5)指导朗读。

你能像讲故事那样,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吗?

3、联系诗句。

师:

你们发现了吗?

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

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指名说)

(二)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

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

默看第四自然段,结果怎样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

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

(呀!

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名读).

(1)使大家“惊呆!

”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

还因为„„....“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板书:

力大无穷)

(2)引导想象说话

师:

这真是出人意料啊!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

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

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

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

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3)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联系诗句。

师:

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

(课件显示: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诗句中表示早上的词语是(),表明箭射的深的词语是()。

师:

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指名说)

三、读好古诗,理解诗意

1.过渡:

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

)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

3、讲解诗意

师:

谁能完整地把这首诗的意思给我们说说?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再指名说。

【注释】:

①塞下曲――古代歌曲名。

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④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⑤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⑥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⑦石棱――石头突兀有棱角的地方。

4、练习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

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

(课件出示):

《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跟老师读。

2.“飞将”就是李广被称为“飞将军”的由来3.课外作业:

师:

李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如果同学们对李广将军很有兴趣,课后可以收集一些他的故事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流。

如果你们对卢纶有兴趣,也可以找他写的其它的诗来读读。

板书设计:

8李广射虎胆量过人

神勇无比警惕性高

箭法超人

力大无穷

 

附《李广射虎》预习单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

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我会识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

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会读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

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2.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并读一读。

比如: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我会思考

李时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一想,还可以和同学交流。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文教学中,先通过闭书回顾预习,说说课文讲的事件,然后引出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然后

根据古诗和故事,在文中质疑,有个别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不理解,提出“李广不是神箭手,因为他没有射中老虎,而射中了石头。

”以这个问题作为引发点,我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李广的神力,了解了李广的英武。

然后在由这个问题引导到课文第三段,使学生了解射箭时的背景,明白“林暗草惊风”的环境,在朗读中深化了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明了了本文中的故事和诗歌都是为了赞颂飞将军

不足之处:

在检查学生对描写夜景的词语理解应用时,让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练习说话,这个环节可放在“拓展小练笔”时进行。

先让学生进行口头说话练习,再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场景,使用描写景色的词语进行写话练习,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这样更好。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通过写景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结合本班的实情恰当地进行小练笔的拓展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