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158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docx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

1报告目的

本评估报告旨在分析3#楼的的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的“8.1.6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2评价依据和方法

2.1评价依据

本次评估分析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和业主提供的项目资料进行,包括: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施工图设计说明、墙身大样图、节能计算书

2.2评价方法

1.根据施工图中的围护结构构造,提取围护结构中内表面温度最高的部位(东、西墙面、屋面)进行分析;

2.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对围护结构隔热要求,计算以上部位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内表面最高温度;

3.将计算的温度与标准要求的上海地区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1℃对比,判断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

3评价过程

3.1围护结构构造

本项目建筑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采用石材、铝板或玻璃外装饰面+空气层+矿(岩)棉毡(75.0mm),屋面由上至下构造为: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0mm)+热固型改性聚苯板(TPS板)(80.0mm)+防水卷材(4.0mm)+水泥砂浆(20.0mm)+轻质混凝土((10.0mm)+钢筋混凝土(140.0mm)。

屋面与外墙的详细构造表如表3.1和表3.2所示。

表3.1屋面构造参数表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0.0

1.740

17.20

0.023

0.40

1.00

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

0.930

11.37

0.022

0.24

1.00

热固型改性聚苯板(TPS板)

80.0

0.036

0.42

1.709

0.93

1.30

防水卷材、聚氨酯

4.0

1:

2.5水泥砂浆

20.0

0.930

11.37

0.022

0.24

1.00

轻质混凝土(容重小于800kg/m3)

10.0

0.360

5.64

0.022

0.16

1.25

钢筋混凝土

140.0

1.740

17.20

0.080

1.38

1.00

屋顶各层之和

310.0

1.88

3.36

屋顶热阻Ro=Ri+∑R+Re=2.04(m2.K/W)

Ri=0.115(m2.K/W);Re=0.043(m2.K/W)

屋顶传热系数K=1/Ro=0.49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

面密度=533.2

普通结构屋面传热系数满足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3.3.1条规定的K≤0.50的要求。

表3.2外墙类型构造参数表

外墙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矿(岩)棉毡

75.0

0.049

0.62

1.276

0.95

1.20

外墙各层之和

75.0

1.28

0.95

外墙热阻Ro=Ri+∑R+Re=1.43(m2.K/W)

Ri=0.115(m2.K/W);Re=0.043(m2.K/W)

外墙传热系数Kp=1/Ro=0.70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

面密度=9

 

3.2东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条规定:

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5.1.1条规定: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

1)内表面平均温度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上海地区取值31.2℃;

(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W(E)昼夜平均151.6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规范表中选取0.50;

(3)东向外墙的传热热阻:

Ro=1.43(m2./W)

内表面换热系数:

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

2)相位差修正系数

(1)与比值

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上海地区取值4.9℃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

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节能计算书取0.50;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W(E)16时最大取640W/㎡;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W(E)昼夜平均151.6W/㎡;

——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W/(㎡.K);

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2.62。

(2)与差值

——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

——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8时(东向);

根据以上条件,东向: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

0.76;

表3.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

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

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

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

其中外墙热惰性指标D值,按围护结构参数表取;

与分别为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取8.7W/(m2.K),19.0W/(m2.K)。

外墙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

矿(岩)棉毡(75.0mm)

D1=0.95<1,S1=0.62,R1=1.27,则:

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

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

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

——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

——空气间层热阻(m2K/W),项目围护结构无空气间层,该项不考虑;

——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

同上计算得:

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

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

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

9)Δφ的计算和β的再确定

根据和,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计算:

其中,——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查附表2.7,东向

——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

计算得:

这里再计算和的比值:

得到,,,取其中较大值作为分子,,

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重新得。

10)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由此可以求出东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

同理,可计算出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为35.6℃。

11)小结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35.6℃,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1℃,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要求。

3.3西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西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过程与东外墙类似,在此不作赘述,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1)内表面平均温度

2)相位差修正系数

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

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

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

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9)Δφ的计算和β的再确定

 

10)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11)小结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35.4℃,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1℃,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要求。

3.4屋面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1)内表面平均温度

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

其中,——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上海地区取值31.2℃;

(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

其中,——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H昼夜平均315.4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标准规范取0.5;

(3)屋顶传热阻:

内表面换热系数:

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

2)相位差修正系数

(1)与比值

其中,——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上海地区取值4.9℃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

其中,——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节能计算书取0.5;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m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H(水平方向)12时取967W/m2;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上海地区H昼夜平均315.4W/m2;

——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0W/(m2.K);

根据以上结果,取与中较大值为分子,按照的比值计算结果为3.5。

(2)与差值

——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5时;

——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2时(水平);

根据以上条件,水平向: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

0.94(水平)。

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

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

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围护结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

其中屋顶热惰性指标D值,按围护结构参数表取值;

与分别为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取8.7W/(m2.K),19.0W/(m2.K)。

屋顶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

1)第一层:

钢筋混凝土

D1=1.19>1,S1=17.2,R1=0.069,则:

2)第二层:

加气、泡沫混凝土

D2=0.49<1,S2=3.59,R2=0.091,则:

3)第三层:

水泥砂浆

D3=0.24<1,S3=11.37,R3=0.022,则:

4)第四层:

泡沫玻璃保温板

D4=0.91<1,S4=0.81,R4=0.941,则:

5)第五层: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D5=0.35<1,S5=17.2,R4=0.02,则:

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6)多层围护结构的总延迟时间

总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8)计算:

其中,——围护结构延迟时间(h);

——围护结构外表面(亦即最后一层外表面)蓄热系数[W/(m2K)],取最后一层材料的外表面蓄热系数,

——空气间层热阻(m2K/W),项目围护结构无空气间层,该项不考虑;

——空气间层内表面蓄热系数[W/(m2K)];同上

计算得:

7)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

室内谐波传至内表面的延迟时间,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0)计算:

8)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

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

9)Δφ的计算和β的再确定

根据和,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计算:

其中,——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查附表2.7,水平方向取13。

——室内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通常取16。

计算得:

这里再计算和的比值:

得到:

,,取其中较大值作为分子,,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附表2.7,重新得。

10)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由此可以求出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

11)小结

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为36.0℃,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1℃,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要求。

四结论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对本项目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

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为36.0℃,东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为35.6℃,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35.4℃,均低于上海市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36.1℃,故该项目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1.6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