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2145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九下按章节 第八单元.docx

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九下按章节第八单元

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0.(2013·福安)近代以来许多新的科技发明改变了社会,使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职业。

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A.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飞行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火车司机—飞行员

在佛山某中学的演讲提纲

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

……

事例:

瓦特一英国工业革命、爱迪生—一电气时代

莱特兄弟——飞天梦想、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D.火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

15.(2013·佛山)据右图的演讲内容,该演讲者的主题是(D)

A.科技革命在全球的扩展‘

B.英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

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重大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

10.(2013·汕尾)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

以下各种职业出现时间,请按照最初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C)

A.汽车驾驶员→飞行员→铁路工人→网络工程师

B.火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石油工人

c.火车驾驶员→汽车驾驶员→飞行员→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飞行员→宇航员→轮船驾驶员

78.(2013·珠海)以下图片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D)

 

ABCD

12.(2013·河池)今年6月11日,神州十号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人再一次翱翔蓝天。

世界历史上,最先实现了“飞天梦”的国家是(A)

A.美国B.俄罗斯C.英国D.中国

18.(2013·牡丹江)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D)

A.生物工程B.航天技术C.原子能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2.(2013·荆州)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C)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15.(2013·随州)能源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下列属于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C)

①水力②煤炭③电力④石油⑤核能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⑤D.②③④

30.(2013·武汉)原子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

2003年,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人类进入太空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B)

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海洋技术

20.(2013·宜昌)有人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C)

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C.电子计算机D.原子能

15.(2013·衡阳)据朝中社13日报道,朝鲜当天上午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这颗卫星的发射是为迎接已故领导人金日成l00周年的诞辰,但很可惜,这颗卫星没有进人预定轨道。

卫星的发射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成就(D)

A.原子能B.生物工程C.计算机D.航天技术

16.(2013·湘潭)据报道,“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造访

“天宫一号”,“嫦娥三号”也将于下半年探访月球。

下列哪项与上

述科技成就属于同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

A.蒸汽机B.汽车C.克隆技术D.电灯

10.(2013·吉林)某班准备开展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性

学习,下列主题中最恰当的是(D)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C.电气时代的来临D.梦想成真的信息时代

20.(2013·苏州)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D)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20.(2013·扬州)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D)

A.蒸汽时代B.钢铁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25.(2013·大连)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列资料得出四个结论。

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发明者的身份

进入时代

首先开始的国家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蒸汽时代

英国

蒸汽机—80多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科学家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电动机—60多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家

网络信息时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原子能—6年

A.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22.(2013·东营)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B)

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克隆技术④互联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9.(2013·威海)今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的阅卷工作将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

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C)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印刷术的发明

20.(2013·潍坊)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

这说明互联网(D)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5.(2013·巴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包括(A)

①快速、便捷②高度智能化③全球化④多极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2013·乐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D)

A.中国李宁(服装)B.德国奔驰(汽车)C.美国麦当劳(快餐)D.美国微软公司

30.(2013·南京)科技创新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

①珍妮机的发明②瓦特蒸汽机的普遍使用③飞机的问世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

25.(2013·翠屏)“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

今天“克隆”这个词已被广泛应用,但它的原意源于哪个技术领域(A)

A.生物工程       B.建筑工程

C.海洋工程        D.材料工程

20.(2013·大理)在互联网上可以发布信息、聊天、购物等,这说明人类社会已进入(D)

A.工场手工业时期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

10.(2013·遂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今年遂宁市中考试卷首次实行网上阅卷,这一阅卷方式得益于(C)

A.电力的发明和应用B.电讯技术的兴起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D.航天技术的发展

20.(2013·雅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形成了地球村。

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是(B)

A.原子能技术B.计算机网络技术C.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

25.(2013·贵阳)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兴起于(B)

A.苏联B.美国C.德国D.日本

25.(2013·昆明)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C)

A.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B.驾驶汽车外出旅游C.利用网络相互交流D.在电灯下读书学习

27.(2013·广东)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美国迅速崛起,对世界发展和国际关系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请阅读下列材料:

【发展之路】

材料一现代美国是开始于内战(1861-1865年),结束于美国——西班牙战争(1898年)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

这个重新塑造了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关键时期,于1890年代到了顶峰。

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以上材料选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调整之路】

材料三1

938年,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时说:

这个国家昨天还是个不干涉主义,或处于守势的国家,现在,它却从事建设和开发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储贷货币,开办航运。

——洛克《今日美国的问题》

【争霸之路】

材料四见题27图

材料五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33年美国强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谈话节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内战对“现代美国”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

美国从此跨入了什么时代?

(2分)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政”有何特点?

“新政”的实施给美国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4分)

(4)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美国的发展历程有何感悟?

(2分)

答:

(1)意义:

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气时代。

(3)特点: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积极影响:

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4)由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演变。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开放性题目,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1.(2013·安顺)以下图片是三次科技革命中重大科技突破的成果,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①②③

④⑤⑥

请回答:

(1)请你把图片展示的成果分别归入到三次科技革命中(请按问题顺序将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分)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2)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说说你所了解的负面效应有哪些?

(至少答出两项)(2分)

(3)从“神五”到“神十”发射成功及一系列科技成就的突破,中国正一步步地实现着“中国梦,强国梦”,作为青少年学生时代赋予了我们怎样的职责?

(4分)

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

②⑤。

第二次科技革命:

③④。

第三次科技革命:

①⑥。

(2)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资源浪费等。

(3)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科学观和创新精神;注意保护环境,趋利避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放性试题,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013·齐齐哈尔)33.科技与创新

材料一二百多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飞机赶赴地震震中灾区,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

(1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1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体现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分)请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一个标志性领域。

(1分)

(4)材料三中提到“李克强总理乘飞机赶赴地震震中灾区”,你知道飞机是谁发明的吗?

(1分)

(5)怎样理解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谈谈你的想法。

(1分)

答:

(1)英国。

(2)电气时代。

(3)第三次。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任选其一回答即可得分)。

(4)莱特兄弟。

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31.(2013·黄冈)(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

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材料三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评述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

31.(9分)评分标准:

一等(9~7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6~4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3~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3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

国。

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

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

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低碳

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

年猛增至6.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

70年代约占60%,80年

代达到80%。

(1)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两项发明属于哪个领域?

(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个重要特点。

(2分)

(3)根据以上材料,从三次科技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于我们生活的积

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

(3分)

答:

(1)原因: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在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蒸汽机大量投入使用,大机器生产已成为主要工业生产方式。

(此答案的要点是蒸汽机大量用于大机器生产。

)交通领域.

(2)特点:

①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并且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②科技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3)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但也造成环境污染(选择其他发

明,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应该依靠新的科技发明,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污染

问题(此问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31.(2013·武汉)纵横联系,探求新知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突破都会推动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并促进世界的融合。

近代以来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先是以一种极不情愿的方式融入世界,后经过艰难探索、主动适应并最终走向民族复兴。

阅读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图示中的“”处填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国的迅速发展,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哪一重要探索?

(1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大国经济在二战后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趋势加速发展。

(1分)

(4)新中国成立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0年代,通过的实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70年代,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重大行动,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最终走上了民族复兴道路?

(2分)

答:

(1)蒸汽机。

(2)戊戌变法。

(3)经济全球化。

(4)第一个五年计划。

改革开放。

38.(2013·连云港)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1)史料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下列两段史料,均属于一手史料。

这两段史料分别标志着中国和西欧进入怎样的历史时期?

(2分)

甲: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乙:

(法外长)要求“创造具体事实,作为团结行动的先决条件,以克服德法之间的旧日仇恨。

”签订……是沿着这条道路迈出了第一步。

……(这就)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兵戎相见的状态。

(《阿登纳回忆录》)

(2)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

写出一例落实甲精神的具体措施。

写出乙中“第一步”的名称,及迈出这“一步”后的直接效果。

概括丙中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

(5分)

丙:

美国与欧共体六国GDP统计表

1975年

1983年

1991年

1999年

西欧六国

3213870

3836859

4672299

5403597

美国

3516825

4433129

5775948

7651223

(单位:

百万1990年国际元。

采编自《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3)史料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和检验历史成果。

举一史实,说明甲的实施效果。

据丙,指出法德等国迈出“第一步”后的效果。

举两例能导致丙中美国经济特征的科技成就。

由上述史料,概括当时世界发展的共同主题。

(5分)

(4)运用史料的前提是判断史料真伪,一手史料具有权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西欧走向联合。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结束了法德战争局面,持续增长。

(3)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促进西欧各国经济增长。

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都谋求经济发展。

(4)比较客观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原貌。

(类似表述均对)

30.(2013·淮安)(9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为断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了解历史】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

场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⑴请写出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和另一位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的贡献。

【感受生活】

材料二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题30图一             题30图二           题30图三

⑵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

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

图三所示产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⑶依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学以致用】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⑷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⑸从材料三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

对此,你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答:

⑴哥伦布。

环球航行。

⑵史蒂芬孙。

内燃机。

第三次科技革命。

⑶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科技革命)。

⑷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⑸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35.(2013·无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大大超越了早先在罗马人时代、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四:

据下图和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

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的最主要影响。

(1分)

(3)材料三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分)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

(1分)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任举1-2例即可)(1分)

答:

(1)新航路的开辟。

(2)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任一答案即可)。

(2)第三次科技革命。

(3)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召开APEC会议;成功举办2012年上海世博会;科举兴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一答案即可)。

(2013·锦州)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

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人类在更多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中的“借助电灯照明”利益于谁的发明?

(1分)在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3分)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