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984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docx

届高三生物二轮实验专题7

安徽二轮实验专题7

第三部分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巩固练习

安徽阜阳一中李凤趄

五、巩固练演

一、选择题

1.(2006上海)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

【解析】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视野中细胞在右上方,物就在右下方。

【答案】A

2.(2005江苏)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

【解析】高倍镜头的进光量小,所以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

【答案】A

3.(2000广东高考试题)用显微简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解析】高倍镜的放大倍数与长短成正比,载玻片不动时,换上高倍镜后,镜头与载玻片的距离变近。

【答案】D

4.(07模拟:

山东淄博)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象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光圈

【解析】略

【答案】B

5.(07模拟广东佛山)11.某学生用徒手切片法制作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在高倍镜下转动细准焦螺旋,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比较清晰,而另一部分细胞比较模糊,其原因最可能是----------------------------()

A.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好B.反光镜未调节好

C.子叶切片染色不均匀D.子叶切片切得厚薄不均

【解析】载玻片上的细胞理论上在一个平面上,此时各个细胞均成像清晰。

【答案】D

6.(07••广东)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此题考查质壁分离实验。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也会验中需要的细胞是活细细胞,因此不能加热,硝酸钾浓度过高也使细胞细胞,不再发生复原;不再发生复原的细胞说明是死细胞,不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将细胞置于清水中,由于细胞壁的作用,细胞吸水涨大但不会破裂。

【答案】B

7.(07•山东理综)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解析】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长短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变化。

由于分裂间期时间长,所以绝大多数细胞都处在间期,因此A选项错误。

赤道板是指细胞中央的一个位置,不是实际存在的一种细胞结构,所以看不到,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已使细胞死亡,因此看不到整个动态过程,因此C和D错误。

【答案】B

8.(05•广东)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中、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有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解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是根据与某种试剂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反应进行的。

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都不需要加热,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水浴加热,而非直接加热产生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B

9.(07•上海)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考查了叶绿素提取的有关知识,在叶绿素提取的过程中,将新鲜的菠菜叶(若不新鲜,叶片中的叶绿素可能部分被破坏,使色素的含量下降)剪碎,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和石英砂研磨,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使细胞中的色素充分释放出来。

加入无水洒精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若加入的无水酒精过多,会造成叶绿素的浓度下降,出现浅色现象。

【答案】D

10.下列实验中除了哪一项外要求的实验材料自始至终要保持生活状态()。

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解析】略

【答案】C

11.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l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解析】B选项中有机质是增多的,这是动物数量增加的原因。

【答案】A

1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B.4个C.16个D.32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D)(A)(D)

二、非选择题

1.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

他用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解析】色素含量的高低可以通过色素带的宽窄来判断。

【答案】

(1)叶绿素b

(2)吸收光谱

(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得出结论。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关于“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请根据材料补充方法步骤

(2),并完成问题。

目的要求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问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材料用具材料:

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用具:

塑料餐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

试剂:

质量分数为0.1%的NaCl溶液。

方法步骤

(1)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

注意,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

(3)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来,用纸巾把它们吸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

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

记录测量结果(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

(4)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填写下表。

琼脂块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

/体积)

NaOH扩散

的深度/cm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3

2

1

(5)实验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6)思考讨论:

①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

为什么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细胞通过细胞膜吸收物质的,此模拟实验的琼脂表面积就是模拟细胞膜的;细胞整个内部结构都消耗物质,此实验的琼脂的体积就是模拟细胞内的各种结构。

【答案】

(2)将3块琼脂块放在烧杯内.加入NaOH溶液,将琼脂块淹没,浸泡10min。

(5)减小减小(6)①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

②因为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

而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就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3、图2--11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发酵过程中液体的量以进入移液管的液体量来表示。

下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单位:

mL)。

 

温度

数据

时间

第1

分钟

第2

分钟

第3

分钟

第4

分钟

第5

分钟

4℃

0

0

0.1

0.2

0.3

10℃

0.2

1.0

1.9

3.1

4.0

20℃

0.4

1.3

2.2

3.3

4.5

35℃

0.7

1.2

2.8

4.4

5.0

55℃

0

0.1

0.2

0.3

0.4

 

请回答:

(1)实验开始时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该实验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数据表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的量,20℃时它产生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mL/min。

(4)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实验温度是__________,在此温度条件下预计在第5分钟到第6分钟之间移液管中增加的液体量比第4分钟到第5分钟之间增加的量____(填“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当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装置的压强增大,锥形瓶中的液体就进入移液管。

当葡萄糖消耗将尽时,无氧呼吸就减弱。

【答案】

(1)除去氧气和灭菌

(2)略(3)CO20.9(4)35℃少葡萄糖因消耗而减少

4.(2007江苏高考)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2---12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

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将一个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2---13的曲线。

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图2---14中的图中的虚线。

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中马铃薯片的数目相当于酶的浓度,当片数增加时,只改变反应的速度,不会改变气体最大量,所以选择C。

【答案】.

(1)过氧化氢量有限

(2)c增加过氧化氢浓度a(3)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

5.19世纪中期,人们已知酿酒是活酵母利用糖类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但对“糖类是怎样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不同观点:

一是糖类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需要活酵母菌的参与;二是发酵是酵母菌细胞内某些物质引发的。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内某些物质(酶)引起的”,请利用下列材料加以证明。

材料用具:

带孔的橡皮塞和锥形瓶(500ml)两个,新鲜酵母粉,5%的葡萄糖溶液,恒温箱,玻璃导管,澄清的石灰水,蒸馏水,研钵,石英砂,离心机,量筒,烧杯和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推论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⑥本实验可不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实验过程中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为验证实验,把酵母菌充分研磨,取离心后的上清液,就可排除酵母菌活体对实验的影响.本题若为探究实验,也不需要另设一组来了解加入酵母菌活体后的实验现象.

【答案】.

将100ml5%的葡萄糖溶液倒入1个锥形瓶中;

取10克新鲜酵母放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石英砂充分研磨,将充分研磨的新鲜酵母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放在在离心机內离心(离心可不作要求)。

的顺序可颠倒)

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倒入装有葡萄糖的锥形瓶中。

取另一锥形瓶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将两锥形瓶用橡皮塞和玻璃导管相连通,放在37℃的恒温箱中保温10分钟,取出后观察石灰水的颜色变化。

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发酵是酵母菌所含有的某些物质引起。

⑥活酵母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已知的,且该实验是单一的验证实验

⑦温度。

6、(2002年上海卷)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

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l:

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

(1)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香烟浸出液对水蚤有无影响?

(只要一种指标)

(2)做该实验时必备的实验器材是

(3)写出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

实验原理:

烟草细胞中所含烟碱、焦油等对动物有毒害作用(生物学科知识定位),通过测定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如:

每分钟心跳次数,单位时间内的死亡率或相同数量的水蚤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时间等任一种明确的、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评价。

【答案】

实验器材:

显微镜、秒表(计时工具)、量筒、烧杯、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材料:

香烟浸出液、蒸馏水、水蚤

主要操作步骤:

(1)材料准备:

用蒸馏水稀释烟草浸出液原液,配成3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2)分组、编号:

准备4组生活状况相同(或相似)的相等数目的适量水蚤

(3)对不同对象作不同处理(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等):

用3种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和蒸馏水(对照)分别处理4组生活状况相同或相似等数适量水蚤,观察和记录一定时间内水蚤在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数,重复三次。

(4)结果预测,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5)观察结果,分析数据,作出结论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每分钟心跳次数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

浓度1

浓度2

浓度3

蒸馏水(对照)

【点拨】从宏观上讲,“研究性学习”立意题仍属实验题,不过它带有课题性质和专题指令性内容。

所以,在关注社会、捕捉信息、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实验能力训练是关键。

由于这类题目纯粹是一种能力测试,必须通过长期知识积累和同化、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才能充分调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手段,完成课题研究;而题海战术对此无能为力。

7、(09安徽六校联考)图2--15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互联系的部分神经组织,利用这部分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Ⅰ验证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式和探究神经——肌肉间兴奋传递的方式

①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a、b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一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隙刺激C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②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阿托品不破环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结构,不影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重复①;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①;

③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①;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不偏转;

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①中每一次刺激指针偏转次数和方向是。

(2)上述实验说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填结构名称)以信号传递兴奋。

Ⅱ验证ATP的生理作用

①在载玻片的中央滴5滴质量浓度为0.65g/dL的氯化钠溶液,分离部分具有正常功能的腓肠肌及神经置于载玻片的NaCl溶液中,使腓肠肌呈直线状,测量肌肉长度;

②用微电流间隙刺激肌肉,直到肌肉不能再收缩;

③向刚丧失收缩功能的肌肉滴加适宜浓度葡萄糖溶液,用微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联系的神经。

结果肌肉不收缩;

④用吸水纸吸去葡萄糖溶液,再向肌肉滴加适宜浓度A溶液,用微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联系的神经。

结果肌肉收缩;

⑤用微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联系的神经,直至肌肉不再收缩;重复步骤三。

结果肌肉不再继续收缩。

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滴加0.65g/dL的NaCl溶液的原因是;

(2)步骤④中滴加的A溶液是溶液;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和步骤④(能、不能)颠倒。

(4)该实验的结论是。

【解析】C处是传入神经,a、b处是传出神经。

刺激C神经冲动到达B时,B处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此时A处膜外带负电(未兴奋状态);神经冲动到达A时,A、B两处的状态与前面的相反。

当阿托品作用于神经肌肉连接处时,由于阿托品的作用,化学信号传递受阻,所以肌肉不收缩;当阿托品作用于脊柱内部处时,由于阿托品的作用,化学信号传递受阻,信号中断传递,也就不可能再传到肌肉。

【答案】

(1)向相反方向偏转两次

(2)突触化学信号

(1)蛙细胞内液渗透压和0.65g/dLNaCl溶液的渗透压基本相同

(2)ATP(3)不能

(4)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