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738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学.docx

《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学.docx

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⑴研究对象和任务: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规律。

具体任务:

研究城市发展规律;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培养城市研究人才。

⑵研究内容:

历史层面—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宏观层面—城市的空间组织研究,将城市看成“点”;微观层面—城市内部结构研究,将城市看成“面”;现实层面—城市问题研究(交通、污染、贫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⑴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阶段:

1840-1849萌芽阶段;1949-1966萧条阶段;1967-1976停滞阶段;1976-1990初振兴阶段;1990-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⑵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领域拓宽;强调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科研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手段、方法更新。

⑶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城市转型与空间结构。

⑷发展趋势: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拓展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加强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

第二章城乡规划和城市地域

1城市:

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2城市地域分为:

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⑴行政地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市区和市管县。

⑵实体(景观)地域:

城市景观所覆盖的地域范围,一般包括建成区和近郊区。

⑶功能地域:

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游憩等基本功能的地域范围。

A都市区:

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B大都市带:

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上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C都市连绵区:

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D城市群: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交通和通讯网络构成的一个相当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城市地理位置:

某一城市与外界在客观事物间的空间联系的总和,是城市与外部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互结合的特点。

3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大、中、小位置;中心、重心位置与邻接、门户位置;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沿河城市、海港城市、铁路沿线城市)

4中心位置:

城市位于区域的中央,这种位置便于中心城市与周围的联系,交通费用低,自然形成交通枢纽。

重心位置:

当区域的人口、资源等要素严重分布不均时,中心位置将偏离几何中心而接近重心位置。

邻接位置:

城市位于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离区域中央。

门户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域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个方向时区域的中心城市偏于主要联系方向的一边。

5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增强效应。

6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

(?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1城市化:

是一个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乡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和非农业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2城市化的机制:

⑴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前提:

为城市人口提供粮食;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为城市工业产品提供消费市场;为工业生产提供劳动力。

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创造物质财富支援农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并促进规模扩大。

(笔记)

⑶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生产性服务如金融、保险、广告信息等;生活性服务如住房、购物、文化教育等;

农业生产发展所产生的外推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内引力,在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形成城市化过程。

3城市化的类型:

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与功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P74图);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5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与阶段:

霍尔城市演变模式(5个时期、6个阶段P77)

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消失中分散

6逆城市化:

指人口从大城市或大都市区向晓得、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传统城市化模式相反。

原因:

对居住环境偏好的变化;发达国家生产的地域格局变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达。

7绅士化:

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低收入居民,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改变的过程。

三大特征:

低收入居民从原居住地被置换出来;居住质量提升,人群的社会经济特征会改变;文化特征改变。

8郊区化:

指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的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的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

(郊区城市化不等于郊区化?

郊区化成因:

制造业的郊区化;人口郊区化;零售业郊区化;办工业郊区化。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1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主流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明显;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2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⑴城市化速度由慢变快,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改革开放以前——发展缓慢:

农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户籍制度僵化;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改革开放后——速度加快:

经济快速增长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高校招生改革和规模扩大;户籍制度放宽;城市第三产业大发展。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⑵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

正常发展期(1949-1957年);剧烈波动期(1958-1965年);徘徊停滞期(1966-1976年);加快发展期(1977-)⑶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总数增加快,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导致城市规模体系动态变化加快。

⑷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

P120表5-11(120-121看一下,不同要素与城市化省际差异的正相关、负相关关系)⑸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

指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的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的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的现象。

⑹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核心地区。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

1城市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可分为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经济活动中为外地服务的部分;非基本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要的经济活动,包括为生产服务的部分和为生活服务的部分。

2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了解):

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或宏观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

3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即BasicandNonbasic)①城市人口规模:

规模越大,B/N比越低②专业化程度:

专业化程度高,B/N比大(中心性城市专业化程度低,B/N比小;卫星城大,独立城市小)③发展历史:

老城市小,新城市大

4乘数效应及乘数大小的影响因素。

乘数效应:

城市基本活动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增加,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乘数大小和城市就业职工的基本/非基本比率是有关系的。

城市规模越大,B/N越小,N/B越大,m越大,故城市有规模效应。

5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教材P141-P142那一段(笔记“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框图”,结合书上思考题“用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理论来解释城市发展的机制”)

6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

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着眼于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城市性质:

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联系: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区别:

职能是城市的现状,性质是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职能有多个,性质只关注最主要的职能;职能是客观存在的,性质是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的主观意念。

7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按照城市职能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将职能相似的城市进行归类,即城市职能分类。

分类方法:

一般描述方法、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城市经济基础法、多变量分析法。

注意哈里斯的统计描述法和纳尔逊的统计分析法。

8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两段式?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

1首位城市:

规模上与第二位的城市保持巨大的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

S=P1/P2;4城市指数S4=P1/P2+P3+P4

2位序-规模法则:

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后的位序之间关系的规律。

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lgPi=lgP1-qlgRi(捷夫模式是q=1时的特例。

3对双对数坐标图进行Y=a+bX形式的回归分析。

a是截距,反映第一位城市的规模。

b是斜率,|b|接近于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b|>1,说明规模分布集中,大城市突出;|b|<1,说明城市人口分散,低位次中小城市发育。

当进行多年对比时,|b|变小,城市规模分布趋于分散;|b|变大,城市规模分布趋于集中。

(要能读懂图)

4城市规模分布类型:

位序-规模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首位分布及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P169图7-4

5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属于哪一种类型?

(选、判、填)

6最佳规模类型、含义P184图7-14。

P1是城市最小合理规模(最小门槛规模),AB=AC;P2人均最大收益规模,AB-AC最大处;P3社会最适规模,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达到最大,MC=MB;P4城市最大规模,AB=AC。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空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条件。

类型:

第一类,物质和人口流动;第二类,各种交易活动、货币流动;第三类,信息、技术流动。

条件:

互补性;中介机会;可运输性。

2城市吸引范围:

一个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

3空间扩散的类型:

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

4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的系统。

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

1,3,9,27…在交通原则下,次一级中心地的分布位于连接两个高一级中心地的道路干线上的中点位置,由此形成K=4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4,16,64…在按行政原则组织的K=7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

1,7,49,343…

5克里斯塔勒学说与廖什景观的比较。

①克氏理论的推理是自上而下的,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从高门槛货物开始逐步到低门槛货物为止;廖氏遵循超额利润最小化原则,从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须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自下而上到最高档货物为止。

②克氏分析的对象只限于第三产业,适合于解释第三产业的区位;廖氏的模式弹性较大,涉及到第二产业即加工业、制造业。

③克氏体系中,同一级中心地具有……因此克氏的体系是非常严格、僵化的;在廖什的景观中……④克氏的市场区网络,在图形上十分严谨,但推导、计算并不十分严格;廖氏的市场网在图形上不太拘泥,只要不背离正六边形的要求即可,但其推导过程却严谨、严密。

⑤克氏理论的推导过程是先用归纳法,然后再通过演绎法得出普遍的结论;廖氏直接采用演绎方法得出理论模型,然后到现实中验证。

6生长极:

7生长极理论:

8城市空间分布四阶段:

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9中国城镇密度空间差异的原因(及关系表达式?

)P233

10城市经济区:

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商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11城市经济影响区:

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12周一星中国一级、二级城市经济区P237-238表8-8,表8-9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

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

2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

3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

笔记要点+书上细节)P244-246

4城镇体系规划在工作方法上要做到四个结合:

注重调查研究上下结合;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文字表达和地图表达相结合。

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的特征:

自然特征(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经济特征(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区位的效益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市场交易的低效性)、法律特征

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类型10大类:

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其他(知道分10类,具体哪十类可能不须记)

3城市气候与城市的相互影响关系。

①气候与城市区位:

通过气候对人口流动的而影响来实现,而且是一个循环过程。

(城市分布密度:

30°-40°范围最集中;沿海地区数量多、规模大;极端气候区城市小而少)②气候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行星风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之前,分析规划地的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绘制风向玫瑰图;地方性风系的影响——海陆风、山谷风③气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④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下垫面性质,人工散热,废气、尘埃)

城市风——由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异导致气压差异,形成了从郊区向城区运动的风

4城市植被的布局原则:

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1均质性与均质地域。

均质性:

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均质地域:

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2伯吉斯同心环模式的形成基础。

地租理论对同心圆理论的解释:

商业租金——土地拥有者使用土地所得到的报酬称为商业租金,由转移收入和经济地租构成。

转移收入——对土地消耗的补偿,经济地租——反映土地稀有价值的支付。

3城市中心商务区:

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特征:

最高的中心性、最高的可达性、最高的人员和信息交流量、最高的地价、最高的服务集中性。

4中心商务区的形成原因:

①竞争性的关联——面向同一个市场,而且内容相似的活动在CBD的集结,如多个百货商场在同一地区的集中。

②补充性的关联——服务于同一个市场的相关活动由于相互间存在互补性而集结在一起。

如计算机公司与软件公司的集中。

③辅助性的关联——不同的功能活动的集结导致了辅助或附属性质的活动产生,如CBD的展览中心。

④商务性的关联——不同的企业或机构由于依赖与同一个供应商而集结在一起,如法院和律师行的集结。

5城市开发区:

以城市为依托,以实现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由政府通过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一定规模的特定区域。

6城市开发区的区位特征:

宏观区位——沿海指向性(大连、天津滨海、上海浦东、海南旅游岛);中观区位——区域首位城市指向性(合肥);微观区位——城市近郊区指向性(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7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景观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1城市内部商业布局类型:

多层次商业中心、带状商业网点、专门化商业区。

2社区:

指占据一定的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包括五要素:

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特有的文化、居民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

3环境是指一个人以外的所有能影响感应的部分。

环境可分成四部分,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人类活动的部分)、绝对客观环境。

行为地理学感兴趣的是行为环境和感应环境。

水文学复习资料

1水文学发展简介:

远古至今约14世纪末—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自15世纪初至约19世纪末—水文学科学体系形成阶段;自20世纪至50年代—应用水文学兴起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水文学阶段。

2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水循环永无止尽;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3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

4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水平方向:

(1)水温有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

(3)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东侧:

等温线均匀稀疏。

西侧:

等温线密集。

(4)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5)南北半球同纬度水温,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原因:

a热赤道北移,南半球的热带水一部分流入北半球。

b欧亚大陆阻挡了北冰洋冰水的南侵。

c南半球三大洋相连通,并与南极直接相连)。

综合性特例:

印度洋热带海区三面受亚,非,澳大利亚大陆包围,并受暖流影响,所以水温最高。

垂直方向:

随深度增加,海水水温不均匀递减。

0—1000米:

表层暖水对流层;0—100米:

扰动层(垂直分布均匀);100—1000米:

温跃层(垂直变化大);1000米以下:

深层冷水平流层(垂直变化小)

5湖泊水库水温的垂线分布:

正温层—热带湖泊;逆温层—寒带湖泊;同温层—热带湖泊。

6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

盐度、压力、温度。

7现场密度(当场密度):

在现场温度、盐度和压力条件下所测定的海水密度。

8天然水的化学成分:

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9天然水的矿化过程:

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混合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还原作用、氧化作用。

10矿化度:

天然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

11天然水按水化学成分分类:

20

极热水-—(T:

40-100);HCO3-(K+Na+Ca)型水—(>25%);淡水—低矿化(M<1G/L)

12各地的实用盐度小于绝对盐度:

即S

13世界大洋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盐度值)变幅不大(33/1000—37/1000);

(2)马鞍型分布:

有亚热带海区向高、低纬度递减;

(3)南半球等盐线较规则,几乎与纬线平行,而北半球较凌乱(原因:

南半球海域辽阔,三大洋相连;北半球大陆边缘有大量河水注入)。

(4)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以大西洋最高,而印度洋、太平洋都在35/1000,北冰洋只有34/1000(原因:

大西洋沿岸基本上是平原地区,无高山阻挡,大气运动不受阻碍,降水量偏少;流入大西洋的河水量偏少;地中海高盐度海水流入大西洋。

14水资源(狭义):

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水体。

特点:

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两重性—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15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东南沿海—西北内陆递减;

(2)多年变化:

以丰枯变化规律反映多年变化过程;以极值比表示年际变化幅度。

(3)季节变化:

秦岭淮河以南,雨水补给区;华北、东北、西北少部分:

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西北内陆、西南高山地区: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16我国水资源存在问题:

(1)总量不少,但人均亩产均较少(要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2)水土组合不合理,进行水量的地区调配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3)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4)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5)北方地下水较丰富,要合理开发利用;(6)水污染严重,防治水质恶化,保护水资源是当务之急。

17水循环:

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的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18水循环整个过程可分为:

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渗透以及地表,地下径流等五个基本环节。

19水循环的类型:

大循环、小循环(海洋小循环、陆地小循环)

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圈层,海陆间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20水循环的作用:

(1)通过水循环的五个环节,可把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沟通,形成统一有联系的水体。

(2)三态水体形成统一运动系统。

(3)调节各圈层能量。

(4)引起各种天气,气候的变化。

(5)是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因素。

21蒸发类型:

水面蒸发是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影响因素:

温度);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水分);植物蒸发。

22供水条件影响蒸发:

充分供水时:

水面蒸发、潮湿土壤蒸发;

不充分供水时:

稍潮湿土壤、干燥土壤蒸发。

23紊动扩散是大气扩散的主要形式。

扩散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上的扩散物质(E),与该地面上的的浓度梯度成比例。

24我国水汽输送的基本特点:

(1)存在三个基本的水汽来源,三条输出入途径,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极地西北水汽流;南海水汽流;孟加拉湾水汽流)。

(2)既有大气平均环流引起的平均输送,又有移动性漩涡输送。

(3)地理位置,海陆分布与地貌上的总体格局,制约了全国水汽输送的基本态势。

(4)水汽输送场垂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25降水历时:

指一次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过的时间。

(自然现象)

降水时间:

指某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人为规定)

26可能最大降水:

可能最大降水(pmp)或可能最大暴雨(pms),是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

27下渗的阶段划分:

渗润阶段(非饱和水流运动,分子力作用)、渗漏阶段(非….毛管力和重力作用)、渗透阶段(饱和水流运动,重力作用)。

28下渗水的垂向分布:

饱和带、过渡带、水分传递带、湿润带。

29径流:

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径流系数a<1

30径流形成的阶段(过程)(选择填空)

降雨阶段、流域蓄渗阶段(植物截留、下渗、填洼、蒸发4个条件)、坡地汇流阶段(坡面漫流、壤中流、地下径流)、河网汇流阶段

31陆地表面水的结构(填选):

(1)河流是地表唯一的畅流液态水,交替更新周期16天,在水循环中起主干作用

(2)湖泊沼泽是地表洼地的滞流液态水体,交替更新周期平均约17年,水循环能力弱,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起调蓄、传递水量的作用。

(3)冰川是地表第一大水体,交替周期1600年,水循环的活力最弱,在水循环过程中起储存、补给作用。

32产流过程:

是指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的再分配过程。

33产流方式—指多种产流机制的组合。

a.超渗产流方式:

遵循超渗地面径流的产生机制,超渗产流主要发生在地下水埋藏深、包气带厚度大、土壤透水性差,植被也较差的丘陵地区或干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