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F的病因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603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RF的病因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ARF的病因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ARF的病因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ARF的病因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ARF的病因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RF的病因分类.docx

《ARF的病因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F的病因分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RF的病因分类.docx

ARF的病因分类

ARF的病因分类

1.肾前性:

为肾脏低灌注所致,多为功能性肾损害。

(1)血容量减少性:

(2)血容量正常性(心源性):

(3)“第三间隙”性:

(4)肾血管动力学异常性:

2.肾实质性:

为肾脏实质器质性损害所致。

肾小球疾病和肾脏微血管疾病(小儿>50%)

缺血性和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TIN)

急性肾脏大血管疾病(肾血管栓塞)

肾前性与肾后性发展而来

3.肾后性:

为急性尿路梗阻性疾病所致,即急性梗阻性肾病。

注意一过性梗阻性肾病,如感染性疾病、输尿管扭曲。

ARF的诊断思路

1.确定ARF的诊断

①尿量显著减少:

少尿或无尿,应注意非少尿型ARF,还须与急性膀胱尿潴留鉴别。

②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与生化表现。

③氮质血症及GFR急剧下降(标准尚不统一,见前述)。

④不同程度的急性尿毒症症状。

⑤排除CRF及CKD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三者转化问题)。

2.进行临床分型

①少尿型:

少尿(<250ml/m2·d)或无尿(<50ml/m2·d)。

②非少尿型:

尿量达不到少尿或无尿标准(但仍较正常时少)。

③高分解型:

组织分解代谢极度增高,毒物的产生超过了肾脏排泄能力,每日血BUN升高>14.3mmol/L,SCr升高>177μmol/L,血钾升高>1.0mmol/L,血HCO3-下降>2.0mmol/L。

高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常较严重,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

多见于大面积烧伤、挤压伤、大量内出血、大手术后、严重感染、败血症等。

确定病因类型

先确定ARF发生部位:

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对肾性者进一步确定:

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肾间质性、肾脏大血管性。

4.确定具体病因应考虑年龄因素,必要时进行肾活检确诊。

5.并发症与合并症的诊断。

非少尿型ARF的临床特点与病因诊断

1.定义:

确诊为ARF,但无少尿或无尿者,发病率逐渐增高。

2.病因:

(1)ATN,尤其是中毒性ATN

(2)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3.机制:

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时,肾单位损伤存在不同一性。

4.特点:

肾脏损伤较轻,主要是尿浓缩功能障碍及其他肾小管

功能障碍表现,一般病情轻,水肿、高血压、高钾血

症可不明显,极容易漏诊。

5.预后:

良好,并发症少,恢复较快。

但病情加重时仍可发展

为少尿型ARF。

临床上如何鉴别ARF、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的ARF及CRF三种情况?

1.病史资料分析

2.体格检查与其他脏器检查

3.血、尿常规检查

4.血生化(包括钙磷与碱性磷酸酶)检查

5.指甲或头发Cr测定

6.双肾B超检查

7.肾活检具有决定意义

8.病程演变与转归(ARF可在短期内转化为CRF)

如何鉴别肾后性ARF与肾实质性ARF?

1.临床表现:

如突然发热、腰痛、呕吐、肉眼血尿等。

2.尿量突然变化:

尿闭与多尿交替出现,注意急性尿潴留。

3.尿液沉渣检查。

4.影像学检查异常。

5.病程与转归判断。

如何鉴别肾前性ARF与肾实质性ARF?

项目/类型

单纯肾前性

肾小球性

肾小管、间质性

病因(病史)

 

体征(体检)

实验室检查

尿量

尿沉渣

 

尿蛋白

尿比重

尿渗透压

尿/血渗透压比

尿钠浓度

肾衰指数

尿钠排泄分数

血CR/血BUN

其他小管功能

特殊检查与试验

肾活检

静脉压测定

 

补液/利尿试验

肾功能恢复速度

多有肾外疾病,如

呕吐、腹泻、少食

脱水征,低血压等

多可有体重下降

少尿型,持续短

基本正常,可有少量透明管型

可有微量蛋白尿

>1.018

(多>1.020)

>500

>1.5

<20

<1

<1

<10

正常

正常

颈静脉塌,CVP<5cmH2O

阳性

最快

肾小球疾病与

肾脏微血管病

明显水肿,高血压等

体重上升(动态)

少尿型,持续长

血尿,各种管型尿,可有白细胞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1.018

(多>1.020)

>500

>1.5

<20

<1

<1

>10~20

多正常

异常

颈静脉怒张,CVP

>10~15cmH2O

阴性

较快

急性肾小管坏死与急性

间质性肾炎的相关病史

轻微水肿,高血压等

体重上升(动态)

非少尿型多见,可为少尿型

血尿,白细胞尿,上皮细胞管型与粗颗粒管型

轻、中度肾小管性蛋白尿

<1.016

(多<1.010)

<350

<1.1

>40

>1(多>2)

>1(多>2)

>10~20

多种肾小管功能异常

异常

颈静脉怒张,CVP

>10~15cmH2O

阴性

稍慢

注:

1.FENa(%)=尿Na×血Cr/血Na×尿Cr×100%

2.RFI(mmol/L)=尿Na×血Cr/尿Cr

3.各指标应在使用利尿剂与甘露醇之前进行检测并计算

4.各项指标均采用国际单位进行计算

5.FENa(%)准确性最高,达到98%

ARF的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减轻各种尿毒症症状,防治并发症与合并症,保护肾脏功能,去除病因或诱因。

对肾前性ARF,主要是补充液体、纠正细胞外液量及溶质成分异常,改善肾血流,防止演变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对肾后性ARF,应积极解除尿路梗阻。

对肾实质性ARF,治疗原则如下:

少尿期治疗:

1.加强监护与监测。

⑴生命体征测量与心电监护

⑵计24小时出、入量

⑶定期测量体重与其他体征

⑷定期检测血、尿生化指标

2.ARF早期利尿治疗的意义与方法:

新利尿合剂:

采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各0.3~0.5mg/kg,呋塞米2mg/kg,一起加入10%葡萄糖100~200ml中,按多巴胺2~5μg/kg.min速率静滴,利尿效果优于单用呋塞米。

强调关于甘露醇与低右的使用问题。

3.控制液体摄入量:

每日液体入量=前日尿量+异常丢失量+不显性失水量(400~500ml/m2.d)-内生水量(100ml/m2.d)。

可简化为每日液体入量=前日尿量+异常丢失量+30ml/kg(<1y)或20ml/kg(1~2y)或15ml/kg(>2y)。

补液适量的判断标准。

4.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①高钾血症:

可用5%碳酸氢钠3~5ml/kg静滴;10%葡萄糖酸钙0.5~1ml/kg·次(<20ml/次)静滴;胰岛素(0.1u/kg)加入葡萄糖液(0.5g/kg)静脉滴注;阳离子交换树脂聚苯乙烯磺酸钠1.0g/kg加20%山梨醇50~100ml口服或保留灌肠,每2~3h一次;上述措施无效时,血K+仍>6.5mmol/L应透析治疗。

②低钠血症:

一般为稀释性,体内钠总量并未减少,因此仅在<120mmol/L或虽在120~130mmol/L但有低钠症状时补给。

补钠量(mmol)=[130—Na+]×0.5×体重(kg),折合3%氯化钠(ml)=(130—Na+)×体重(kg),或5%碳酸氢钠(ml)=(130—Na+)×0.85×体重(kg),可相互配合使用,先补一半,后酌情再补剩余量。

③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

补钙用10%葡萄糖酸钙0.5~1ml/kg·d(<20ml/d),高磷血症应限含磷饮食摄入,并可服用氢氧化铝60mg/kg·d或碳酸钙200~400mg/kg·d。

④代谢性酸中毒:

轻度酸中毒不必过份强调补碱,当PH<7.20、HCO3-<15mmol/L或有症状时应纠酸至HCO3-至17mmol/L,5%碳酸氢钠(ml)=(17-HCO3-)×体重(kg)×0.85。

5.控制氮质血症:

保证足够热卡,至少55~60kcal/kg,补充多种维生素;控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宜为0.3~0.5g/kg,且为优质蛋白;可输注5.53%肾必安(9R)3~4ml/kg·d,或口服复方α酮酸(开同或肾灵);蛋白质合成激素:

苯丙酸诺龙25mg/次,每周1~2次;防治感染,控制发热,减少内出血;口服爱西特、大黄苏打等药物;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6.对症治疗:

消化道出血、贫血、其他并发症合并症的治疗。

7.透析治疗:

指征及方法另述。

8.保护肾功能:

禁用肾毒药物,多种药物应减量,防治感染。

㈡多尿期的治疗

1.防治水、电解质失衡:

补液宜适当,防治低钾、低钠血症。

2.加强营养,纠正贫血,防治感染。

3.观察并控制多尿期高血压。

㈢恢复期的治疗

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防治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保护肾功能,坚持定期随访,直至完全正常。

㈣原发病因及诱因的治疗

对ARF应尽可能治疗原发病因;对CKD基础上的ARF应消除病情加重的诱因,使肾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㈤肾脏保护及促进修复药物:

如大剂量VitE(1g/m2.d)、促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中药冬虫夏草等。

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学会肾脏学组93年制订)

⒈诊断依据

①尿量显著减少:

少尿(<250ml/m2)或无尿(<50ml/m2)

②氮质血症:

血清肌酐(Scr)>177mmol/L,BUN>15mmol/L,或每日Scr增加>44~88umol/L或BUN>3.57~7.5mmol/L,有条件时测肾小球滤过率(如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常<30ml/min/1.73m2)。

③常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无尿量减少者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⒉临床分期

①少尿期:

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水过多(体重增加,水肿、高血压、脑水肿),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高磷、低钙等)代酸,并可出现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②利尿期:

尿量渐多或急剧增加(>250ml/m2)浮肿减轻,氮质血症未消失,甚至轻度升高,可伴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

③恢复期:

氮质血症恢复,贫血改善,而肾小管浓缩功能恢复较慢,约需数月之久。

⒊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室鉴别参数

表1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衰实验室鉴别要点

项目

肾前性

肾性

尿常规

(1)

正常

早期不正常

尿比重

>1.020

<1.010

尿渗透压(mmos/L)

>500

<350

尿/血渗透压

>1.5

<1.0

尿素氮/血肌酐(mg/mg)

>20

10-15(同步升高)

尿/血肌酐(mg/mg)

>40

<10

尿/血尿素氮(mg/mg)

<30

<10

尿钠(mmol/L)

<10

>50

FENa(%)

(2)

<1

>2

FR1(3)

<1

>2

补液试验(4)

有效

无效

利尿试验(4)

有效

无效

注:

⑴肾小球疾病时尿比重可不降低

⑵FENz=尿钠(mmol/L)/血钠(mmol/L)/尿肌酐(g/L)/血肌酐(g/L)×100%

⑶FR1=尿钠(mmol/L)×血肌酐(g/L)/尿肌酐(g/L)

⑷补液试验,利尿试验:

给予2:

1液体(2份生理盐水:

1份1.4%磷酸氨钠)15ml/kg,30分钟滴完,2小时尿量升至6-10ml/kg为有效,即可考虑肾前性肾衰,无效者不再补液。

在纠正或排除血容量不足、循环充血或心力衰竭后,可用20%甘露醇(0.25g/kg),无反应者给予速尿(1-2mg/kg),如2小时尿量达6-10ml/kg,即为有效。

也可考虑肾前性功能衰竭。

⒋新生儿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①出生后48小时无尿或出生后少尿(每小时<1ml/kg)或无尿(每小时<0.5ml/kg)。

②氮质血症:

Scr>88-142umol/L,BUN>7.5-11mmol/L,或Scr每时增加>44umol/L,BUN增加>3.57mmol/L。

③常伴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心衰、惊厥、拒奶;若无尿量减少者,可诊断非少尿型肾功衰,肾前性与肾性的实验室鉴别见下表。

表2新生儿肾前性与肾性肾功衰实验室鉴别要点

项目

肾前性

肾性

尿常规

正常

异常

尿渗透压(mmos/L)

>350

<300

尿/血渗透压

>1.2

1.0左右

尿素氮/血肌酐(mg/mg)

>10

同步升高

尿/血肌酐(mg/mg)

>20

<10

尿/血尿素氮(mg/mg)

>20

<10

尿钠(mmol/L)

<20

>25

FENa(%)

<2.5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