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3132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docx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工艺标准

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连续梁主梁0#块必须按大体积混凝土工艺一次浇注完成,根据墩高采用落地支架或墩顶支架,落地支架必须采用大钢管或型钢做立柱,以保证支架刚度和安全、减少沉降;其他块段采用悬臂浇注法施工,先在主墩顶处用型钢组成支架和托架,预压后灌注0号段,在0号段上安装轻型挂篮,并进行预压,再对称向两侧顺序灌注其他标准梁段;在边墩墩顶搭墩旁支架施工边跨直线段,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现浇;连续梁(刚构)按设计要求顺序合拢。

1)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页“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框图”。

2、临时支墩、正式支座安装

临时固结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临时支墩来实现。

临时支墩布置于正式支座两侧,正式支座正位安装。

通过预埋在墩顶的钢筋与墩固结,同时设置钢筋伸入梁部与梁固结。

内设电阻丝的硫磺砂浆夹层,通过电阻丝内通电融化硫磺砂浆即可解除临时支墩。

在临时支墩顶设塑料薄膜隔离层。

 

 

3、墩顶现浇段(0#段)施工

墩顶现浇段(0#段)在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

0#段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1)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2)支架搭设

支架采用满堂支架,间距可按1.2m×1.2m布置,同时与箱梁支撑连接以保证稳定性。

墩顶0#段施工工艺框图

拆除模板、支架

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

混凝土浇注及养护

模板加固、调校检查

预应力管道安设、加固

钢筋绑扎、内外模安装

底模安装、预压、调整

支架搭设

钢筋、模板加工、各种材料准备

 

3)支架预压

为验证结构的安全性能及消除非弹性变形,连续梁0#段需在其施工前进行预压。

根据分布理论计算的变形值设置反拱度,并调整好模板,布好测点,做好测量工作。

预压材料采用混凝土块,预制块尺寸为1.0m×1.0m×1.0m,预压材料的重量要与梁体施工时的纵横向荷载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预压完成后,编制预压结果报告,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支架反拱度设置进行修正。

预压荷载按结构等效荷载考虑。

预压分级加载方式为:

0→50%→80%→100%,卸载时仍采用分级方式进行,卸载方式为100%→80%→50%→0。

在加载过程中注意各处支承、各处连接处的变形情况。

静置按以下时间考虑:

0→50%(12小时)→80%(24小时)→100%(48小时,每天2次观测)→80%(6小时)→50%(4小时)→0。

对静置时间小于12小时的,在静置时间结束后观测,对静置时间大于12小时的,按12小时观测一次进行观测。

如果在静置过程中变形还在继续,则需延长静置时间,特别是在100%荷载时,需等变形稳定后才能开始卸载。

自梁的实际跨中起算向两端,每4米设一断面,在两悬挑端跟部和端部各设一断面,底模边、底模中等七个点位进行预压观测。

底模测点设于底模下面,用倒尺寸法测量。

对静置时间小于12小时的,在静置时间结束后观测,对静置时间大于12小时的,按12小时观测一次进行观测。

如果在静置过程中变形还在继续,则需延长静置时间,特别是在100%荷载时,需等变形稳定后才能开始卸载。

根据各阶段测量数据,绘荷载、变形曲线及距离、变形曲线,求出支架弹性、非弹性及地基下沉值。

判定荷载等级的变形情况,同时确定每一荷载等级的残余变形量。

预压结束后,应对支架各接点、模板连接杆件及分配梁进行检查,确认各杆件是否变形,螺帽是否松动,做出杆件的安全性判定。

根据未加载时测点原始标高、加载及卸载时各测点测量标高,绘出梁中线上各点荷载与变形曲线图,求出各测点弹性与非弹性变形值,以及最大变形值,对梁反拱度进行修改,在砼施工前,按修改值调整支架反拱度后方可浇砼砼。

加载过程中设专人仔细观察主要受力杆件、联结件、模板联结有无异常变形,地基有无不均匀沉降、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载,必要时要立即卸载。

加载均匀,避免偏载。

4)模板

梁底模板:

两端悬臂部分采用大块钢模板(挂篮底模),两悬臂端梁底纵坡的调整,利用调模装置调整坡度,从而使底模达到坡度要求。

外侧模:

采用大块钢模板,在梁变宽部分利用调模装置调整立模宽度,当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Φ18对拉螺杆对拉,拉杆间距按水平0.5m,竖向1.0m布置。

顶板底模与外侧模连接处镶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

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

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用脚手架连接。

倒角模板采用木模。

人洞模板及支架:

隔墙人洞采用木模板、木支架,顶板临时人洞模板采用钢板焊接,支撑用Φ12钢筋与梁顶板钢筋网片焊接。

端模:

端模用自行加工的钢模板,与内外模及其骨架连接牢固,中间留进人洞,方便捣固人员出入,待混凝土浇注到位后再行补加。

4、悬灌梁段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2)施工挂篮

全部悬灌梁段施工完毕

0#梁段支架、模板拆除

挂篮拼装、试压

调整、固定

梁段模板、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养护

预应力筋张拉、管道压浆

封锚

拆除挂篮

进入下一悬灌梁段施工

合拢段施工

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框图

 

(1)挂篮结构

施工挂篮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液压菱形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该挂篮承载能力和刚度大,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挂篮结构见下页图:

(2)挂篮拼装

挂篮结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后,利用塔吊或吊车吊至已浇梁段顶面,在已浇好的0#梁段顶面拼装,拼装完毕后,对挂篮施加梁段荷载进行预压,充分消除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悬灌施工过程中,将挂篮的弹性变形量纳入梁段施工预拱度计算。

挂篮结构拼装详见下“挂篮拼装流程图”:

(3)挂篮静载试验

挂篮拼装完毕后,进行荷载试验以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荷载试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

根据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绘出挂篮的荷载—挠度曲线,为悬臂施工的线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可以计算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了解挂篮使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确保安全可靠。

挂篮预压方案同“0#段支架预压”。

 

挂篮结构示意图

(4)挂篮的移动与拆除

在每一梁段混凝土浇注及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将挂篮沿行走轨道移至下一梁段位置进行施工,直到悬灌梁段施工完毕。

箱梁悬灌梁段施工完毕后,进行挂篮结构拆除。

拆除顺序为:

箱内拱顶支架→侧模系统→底模系统→主桁架,吊带系统及行走锚固系统在其过程中交叉操作。

箱内拱顶支架采取拆零取出,侧模、底模系统采用卷扬机整体吊放,主桁架采取先退至墩位附近再利用吊机进行拆零。

(5)挂篮拼、拆装注意事项

挂篮拼装、拆除保持两端基本对称同时进行。

挂篮拼装顺序操作,作业前对吊装机械及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地上、空中有专人进行指挥。

挂篮的拼装、拆除是高空作业,每道工序务必经过认真的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轨道安装、锚固

主桁片安装

后锚杆锚固

主桁前、后横梁桁片安装

主桁上下平联安装

底平台安装

外模系统安装

内模系统安装

悬吊工作平台安装

挂篮拼装流程图

 

3)悬臂灌注施工

悬臂灌注施工主要包括挂篮前移、挂篮调整及锚固、钢筋及孔道安装、混凝土灌注及养护、预应力施加、孔道压浆六个工序循环进行。

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

挂篮前移:

在前一梁段施工完毕后,解除各吊点,使模板脱离梁体,解除梁上后锚点,进行锚固转换,行走小车托力转换在滑道上,通过手拉葫芦拖拉主桁,挂篮前移至下一梁段位置。

挂篮调整及锚固:

挂篮就位后,先进行主桁梁上锚固转换给梁体的锚筋上和底篮后锚安装转换在梁体上,然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中线、高程测量、定位,通过千斤顶进行标高调整,经过检查确定合格后,最后进行全面锚固。

钢筋及预应力孔道安装、内模安装、混凝土灌注及养护、预应力施加、孔道压浆等工序见后详述。

5、边跨现浇段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框图

搭设支架

墩顶支座安装

铺设底模

堆载预压(持荷2天卸载)

根据预压结果调整底模标高

留设预拱度

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底、腹板预应力管道

支立内、外模

搭设架子,支立顶板、翼缘和端头模板

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预应力管道

预设合拢段施工预埋件及预留设施

混凝土浇注、养护

拆除侧模和内模

 

2)施工方法

(1)支架搭设:

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

支架搭设后,设纵、横向斜杆,以确保支架结构稳定。

铺设底模时在底模与分配梁间设置圆钢管作为滑动层,以确保边跨合拢临时束张拉时梁体与支架之间的相对滑动,但在边跨合拢锁定前,采取临时措施限制底模的纵向移动。

(2)支架预压:

按设计预压重量进行预压,并进行支架变形观测。

预压方案同“0#段支架预压”

(3)模板:

底模、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内、外侧模板拼装后用Φ18的对拉螺杆对拉;内模采用组合钢模,箱梁内顶板采用钢管支架支模,钢管支架直接支撑在底模板上,脚手架底垫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其调模、拆模采用木楔调整完成。

(4)混凝土灌注:

采用泵送砼浇注,砼施工顺序由支架中间向支点和悬浇端扩散,以减少支架沉降的影响。

6、合拢段施工及结构体系的转换

三跨连续箱梁合拢施工时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

合拢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合拢段两端悬臂标高及轴线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1)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连续梁悬灌梁段施工完毕

边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拆除支架

边跨挂篮后移

中跨合拢段吊架安装,加水箱配重

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锁定

边浇注中跨合拢段混凝土,边卸水箱配重

中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完毕,拆除合拢吊架

边跨合拢段支架搭设

铺底模,加载预压

边跨合拢段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合拢锁定,加水箱配重

边浇注边跨合拢段混凝土,边卸水箱配重

边跨现浇段浇注完毕

合拢段施工工艺框图

 

2)边跨合拢施工

(1)施工准备:

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悬臂挂篮;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有序放至墩顶;在“T构”两悬臂端预备配重水箱。

(2)边跨合拢段支架及模板

边跨合拢段采用万能杆件支架或吊架立模施工。

悬臂梁段浇注完毕,拆除挂篮,接长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支架,搭设合拢段支架或安装吊架,支架搭设与现浇段要求一样。

外模及底模采用挂篮模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3)设平衡重

采用在悬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设平衡重,近端及远端所加平衡重吨位由施工平衡设计确定。

配重及合拢步骤见下图:

边跨合拢施工步骤图

(1)悬臂浇注及边跨等高度现浇段施工完毕。

搭设合拢段支架。

(2)加水箱配重,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安装,边跨合拢段锁定。

(3)选择当天最低温度时间浇注混凝土,逐级卸除水箱配重。

(4)边跨合拢段预应力张拉及锚固完毕,拆除合拢段支架,临时固结支座解除,合拢段支架卸载。

拆除边跨模板、支架

 

(4)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普通钢筋在地面集中加工成型,运至合拢段绑扎安装,绑扎时将劲性骨架安装位置预留,等劲性骨架锁定后补充绑扎。

底板束管道安装前,试穿所有底板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合拢段底板束管道采用钢管或双层波纹管,管道内穿入钢绞线芯模,以保证合拢段混凝土浇注后底板束管道的畅通。

其余预应力束及管道安装同箱梁悬灌梁段。

(5)合拢锁定

合拢前使悬臂端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临时连接,尽可能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拢段混凝土在浇注及早期硬化过程中发生明显的体积改变,锁定时间按合拢段锁定设计执行,临时“锁定”是合拢的关键,合拢“锁定”遵循又拉又撑的原则,即“锁定”包括焊接劲性骨架和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支撑劲性骨架采用“预埋槽钢+连接槽钢+预埋槽钢”三段式结构,其断面面积及支承位置根据锁定设计确定,合拢时,在两预埋槽钢之间设置连接槽钢,并由联结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