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144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 历史 含答案.docx

吉林重点高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含答案

2019年省重点高中高三月考

(二)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

必修1+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成公二年》载:

“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见。

”巩朔为诸侯国大夫,于礼不合,因此王不接见。

类似事例很多。

这反映出

A.周王室衰微而诸侯势力的膨胀B.礼乐制度仍影响着当时的政治生活

C.孔子礼的思想左右统治者决策D.宗法制保障了西周贵族特权的延续

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集中了民间手工业的主要优势资源,来自社会下层、由政府征召的民间各类工匠成为官营手工业中所谓“经典造物”的主要创造者。

由此可知,官营手工业

A.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B.具有垄断经营特征

C.高水平工匠来自民间D.工艺制作水平较高

3.中国古代考中进士就具备了担任官职的资格。

下表是学者研究唐代(618~907年)可确定家庭出身的进士人数统计表。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扩大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影响B.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C.改变了寒素家庭的社会地位D.终结了贵族政治的历史使命

4.《农政全书》记载有新的植棉方法,即“张五典种棉法”。

它对棉花的制种、栽种气温、土壤选择、根株行距、田间管理、定苗锄耘、打叶掐尖等生产技术都有科学的规定。

这表明明代

A.植棉技术有了重大进步B.棉花种植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D.棉纺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5.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才可。

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

这反映出明朝

A.内阁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B.皇权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C.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D.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完全不符

6.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产自中国内地的某些产品如土糖、烟草、甘蔗等往往运往香港,再打着洋货的招牌运回国内销售。

这一现象客观上说明了

A.广大民众普遍的崇洋媚外心理B.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特征

C.中国土货质量低劣、缺乏竞争力D.列强利益驱动下的经济投机

7.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甲午中日战争失利并未中断中国近代化进程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8.近代上海有竹枝词题咏商人妇与夫暂作别离的轻松心情:

“生小家临黄浦滨,行年老小嫁商人。

妾身惯设风波险,郎欲趁船大火轮。

”这反映出

A.上海地区成为近代商贸的中心B.轮船成为近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C.崇尚富贵的婚姻观念日益盛行D.人们认识到新式交通工具的便捷

9.下面是1919年5月2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申报》刊登的广告。

其中有一首打油诗:

烟枝虽小,负担甚重。

爱国同胞,选择是用。

民贫国弱,痛定思痛。

不早回头,利权断送。

双喜纸烟,气味香浓,吸之吸之,乐亦无穷。

此广告

A.有效地抵制了欧美列强的经济侵略B.表明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C.反映出外国烟草在华销售业绩锐减D.体现南洋公司借用爱国思想进行营销

10.1919年11月16日,由日本领事馆一手制造了“福州惨案”,但福建当局竟将中国瞥民缉拿的凶犯送交日方,事后日方反诬中国学生为肇事者。

消息传开,北京等12个城市的民众举行声讨政府的游行示威,迫使日本撤换了驻闽总领事。

这一事件

A.表明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B.得益于工人发挥的领导作用

C.大大动摇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根基D.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1927年11月28日,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

该政府主席谭震林号召全县人民行动起来,恢复工会、农会,建立基层政权,惩治土豪劣绅。

这表明

A.井冈山道路得到党内一致认可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的开始

C.中国共产党尝试新的革命道路D.中国共产党已从初期幼稚走向了成熟

12.晋察冀边区采用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代表组成边区政府,为此,边区政府颁布了选举法,规定选举人资格:

“边区境内的人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阶级、党派……居住年限,年满十八岁者,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一民主选举方式

A.推动了民主革命新道路的探索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大革命的社会基础D.反映了国人对和平建国的期盼

13.1952~1957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9.2%上升到32.1%;沿海地区由70.8%下降到67.9%。

由此可知,这时我国

A.沿海工业发展放缓B.内地工业发展更快

C.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国家工业体系形成

14.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

万人)。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客运量数据的变化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流动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D.交通工具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15.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海军的创始人塞米托克利率军打退了波斯军队的进攻,保卫了雅典的安全;他凯旋后,却被雅典公民投票确定为放逐对象,只好流浪他乡。

这表明,当时雅典

A.政治生活缺乏合法程序B.直接民主存在一定的弊端

C.民众要求和平反对战争D.贵族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

16.《十二铜表法》的排列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

而《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内容排列顺序依次是:

第一是有关私法主体即人法的规定;第二是有关财产关系,即物法的规定;第三是有关契约和诉讼程序的规定。

这一差异反映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由城邦公民法发展为帝国万民法

C.注重调解公民间经济与民事纠纷D.公民权利意识与观念占主导地位

17.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经过大量辩论,设立了一位被宪法授予了可制衡议会的足够权力的行政长官。

这一行政长官的设立

A.体现了民主共和的基本理念B.实质上是中世纪国王的翻版

C.践行了联邦体制的基本原则D.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政治需求

18.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在1539~1563年间著有《亚洲史》一书,该书第一次向欧洲介绍了明代十五行省。

西班牙历史学家门多萨在1586年出版的《大中华帝国史》中介绍过中国的一些情况,内容涉及政治、科技、法律、医术等。

这反映出

A.中国当时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D.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已拉开序幕

19.下表为部分关键年份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

万英镑)的变化情况。

这种变化造成的主要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1832年的议会改革B.加强了英国国王的经济力贫

C.英国国王开始“统而不治”D.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20.1917年11月7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发表了一则声明:

“它保护地主的、皇室的和寺院的全部土地,将它无偿地转移给农民委员会;它将创立工人监督工业生产制度;它将以面包供给城市,以首要必需品供农村。

”这则声明反映了俄国革命

A.缔造人民政权与社会主义的改造并举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C.以人民民主权力的实现为根本出发点D.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21.在九年(1932年~1941年)的时间里,美国民间资源保护队动员和组织了大约300万人,在遍布全国的大约5000个野营地进行资源保护工作,所从事的工程项目达l万个。

这些工作

A.从根本解决了当时工人的失业问题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危机

C.揭开美国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序幕D.得到了美国社会各界全方位的支持

22.二战后,美国极端反共的福音派传教士约翰·布鲁格提出“战斗的自由”理念,得到决策高层的重视,布鲁格强调“自由”(Liberty)是附带责任的“自由”(Freedom),并声称这是全世界人民“无论其文化传统,无论其社会风尚”都应当遵守并享有的。

这反映出此时的美国

A.决策高层赞成宗教改革B.成为民主自由思潮发源地

C.政府支持冷战思想传播D.自由理念得到全世界认同

23.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又一次激烈抨击斯大林模式,但同时规定近十年在工业产量方面要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伏尔加河以东地区生产的军用产品要占到总数的20%。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重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B.经济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

C.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改革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24.下图为2019年1~2月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数据,该图反映了

A.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B.国际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加速

C.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冲击了经济旧秩序D.国际区域集团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1902年,控制美国烟草市场的美国烟草公司与盘踞欧洲市场的英国帝国烟草公司感到“同行为敌,必至两败俱伤”,双方联合投资600万英镑,后增资3600万英镑,组成英美烟公司,在伦敦注册并组建。

英美烟公司在英美两国都无卷烟工业,只是经营卷烟的输出商。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不得在对方国内市场开展贸易,但有权在各自的市场范围内使用对方品牌和商标。

两家公司在英国或美国“本地”市场外的业务均交由英美烟草公司经营。

——摘编自上海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

材料二

英美烟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只是一家浦东的小工厂,但在买办邬挺生的努力下,几年之间,就从上海进入内地,在华北和东北抢占并巩固了市场,形成垄断。

邬为公司献策,每年都要印制大量精美的月份牌,分送各处扩大影响,很多穷乡僻壤的乡民不知道孙中山,却知道英美烟公司的红锡包。

以烟税为例,英美烟跟清廷签有《庆亲王合约》,跟北洋政府有《声明书》,跟蒋介石国民政府有《统税合约》,于是,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资本卷烟厂税率不断提高,而英美烟的税率却不断降低。

为整垮本土公司,英美烟大打价格战。

仅两年时间,南洋兄弟在河南的分公司终于支撑不住,宣布停业。

驻华英美烟公司的销售网将中国划分为香港、上海、武汉、天津、满洲等5个部,部下设分公司,区下设段办事处,段下设“分段”,管辖相当于县级的业务。

在“分段”以上均设有仓库。

这些机构主要是监督、管理各级经销商,调查了解“敌牌”竞争情况,执行公司的销售政策等。

一般来说,部、区的负责人皆由外籍华人负责,段长则由华人负责。

——摘编自张晓辉《近代西方大公司的华南销售网——以石油、烟草业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烟公司组建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烟公司迅速入驻中国并形成较大影响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驻华英美烟公司对中国的影响。

(7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在专制主义制度下,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皇权的行使还需要凭借统一的官僚机构和军队。

从战国时起,便建立起了选官、俸禄、上计、玺印等各项制度。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官吏的任免、栓选、考课、奖惩、监察等逐渐制度化,并有相应的行政法令加以确认。

历代的政治制度,虽然在政府组织的安排上,皇权可以因宰相和御史大夫等高级官吏而受到一定的制衡,但当发生矛盾冲突时,胜券总操在皇帝手中,因为宰相和御史大夫根本就是由皇帝任命的,因此可以随意撤换,没有任何制度保障其地位。

皇帝打破一般的官制常规而任免官吏,这就造成了官吏职位的不稳定。

这就是“有治人,无治法”。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主要国家及其实力资源(1500~2000年)

——摘编自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提出建设具有近海作战能力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

20世纪70年代鉴于钓鱼岛纠纷,中国声明: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邓小平访日时建议双方先搁置争议。

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确立“近海积极防御”战略并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

对南沙群岛主权争端,多次宣示主权并进行有限自卫还击,20世纪80年代,出台了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重要的海洋法规。

20世纪90年代与东盟有关国家就对话与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端达成协议,并与东盟国家在促进航运、通信安全、打击海盗活动、保护海洋环境等领域进行合作。

1996年以后,中国先后编制《全国海洋开发规划》《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等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可持续协调发展,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10年上升了6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从1980年的26位升至2012年的第一位。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

辽宁舰列装海军,中国海军全面战略转型。

——摘编自罗德希《论我国海权的发展演变与海权互动——国家身份转换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权战略的特点。

(5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