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1140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docx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

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填写治疗申请单。

二、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三、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

四、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五、治疗室工作人员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经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

六、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

七、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理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理疗患者,由接诊医生填写治疗申请单,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2、理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填好治疗卡并妥善保管,供临床观察总结疗效。

需继续治疗时应与医生联系、确定,因故中断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

4、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

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地板接触。

超高频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

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5、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

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或紫外线灯管。

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6、康复医师应经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并与理疗室工作人员经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不断改进理疗方法,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

7、理疗工作人员要坚持自觉及重点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定期重点分析总结本科前本五位病种的临床疗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理疗效果。

针灸室工作制度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凡留针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

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

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

定期分析总结本科前五位病种的针灸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效果。

5、针灸室工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和临床科研,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脊髓损伤程度的评定(ASIA)

●A:

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损伤:

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

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

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E:

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节段和皮肤感觉区的关系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锁关节的顶部

●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T1--肘前窝的尺侧

●T2--腋窝

●T3--第3肋间锁骨中线

●T4--第4肋间锁骨中线

●T5--第5肋间锁骨中线

●T6--剑突水平

●T7--第7肋间锁骨中线

●T8--第8肋间锁骨中线

●T9--第9肋间锁骨中线

●T10--脐

●T11--第11肋间锁骨中线

●T12--腹股沟韧带中点

●L1--T12~L2之间上1/2处

●L2--大腿前中部

●L3--股骨内髁

●L4--内踝

●L5--足背第五柘趾关节

●S1--足跟外侧面

●S2--国窝中点

●S3--坐骨结节

●S4-5--肛门周围

FIM量表评定内容

自我照料

1.进食

2.修饰

3.洗澡

4.上身穿着

5.下身穿着

6.用厕

括约肌控制

7.大便管理

8.小便管理

转移

9.床-椅转移

10.进出厕所

11.进出浴盆和淋浴间

行走

12.步行/轮椅行

13.上、下楼梯

交流

14.理解(听觉和视觉理解)

15.表达(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

社会认知

16.社会交往

17.解决问题

18.记忆

能力

得分

评分标准

独立

完全独立

有条件独立

7

6

不需要辅助具

能独立,要辅助具,时间长,考虑安全

有条件的依赖

监护或准备

最小量帮助

中等量帮助

5

4

3

活动时需要帮助者,没有身体接触,只有提示或帮助穿戴矫形器

帮助限于轻触,患者付出75%的努力

多轻触,患者付出50%--74%的努力

完全依赖

最大量帮助

完全帮助

2

1

患者主动完成25%--49%的活动

患者主动完成<25%的活动,完全由别人帮助

▪六个方面,共18项,其中13项运动性ADL和5项认知性ADL

▪评分为7分制,最高7分,最低1分

▪总积分最高126分,最低18分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

等级

肌张力

标准

0级

不增加

被动活动患肢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

1级

稍增加

被动活动患肢在终末时有轻微的阻力

1+级

稍增加?

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2级

轻度增加?

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

3级

中度增加?

被动活动患肢时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级

高度增加

患肢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

上肢:

1期:

无随意运动

2期:

开始出现轻微的屈曲共同运动(肩伸展过度,肘屈曲,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

3期:

能充分进行上两项运动,能进行伸展共同运动(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旋前)

4期:

(1)肘屈曲前臂能部分旋前、旋后

(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90°

(3)将手向腰后旋转

5期:

(1)肘伸展位肩能外展90°(前臂旋前位)

(2)肘伸展位肩能前屈180°

(3)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6期:

正常动作或稍欠灵巧,快速动作不灵活

手指:

?

1期:

无随意运动

?

2期:

稍出现指的联合屈曲

?

3期:

指能充分联合屈曲,但不能联合伸展

?

4期:

(1)全部手指稍能伸,总的伸展达不到全关节活

?

动范围

?

?

(2)拇指能侧方捏握

?

5期:

(1)总的伸展可达全范围,能抓圆柱状物体、球

?

?

形物、完成第三指对指

?

?

(2)指伸展位外展

?

?

(3)手掌抓握

?

6期:

指屈曲位外展,能投球、系纽扣,稍欠灵巧,大

?

?

体上正常

下肢:

?

1期:

无随意运动

?

2期:

下肢的轻微随意运动

?

3期:

坐位、立位时有髋、膝、足的屈曲

?

4期:

(1)坐位,膝屈曲90°时可将脚向后滑行

?

?

(2)坐位,足跟接地,足能背屈?

?

5期:

(1)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

?

(2)立位,膝伸展位,脚稍向前踏出,足能背屈

?

6期:

(1)立位,髋能外展并能超过骨盆上提范围

?

?

(2)立位,小腿能内旋、外旋,伴有足内翻及外

康复治疗工作流程

1、康复医师开具医嘱单,给康复科主任;

2、科主任根据康复对象的临床诊断、评定结论、康复项目,指定相应的治疗师负责;

3、责任治疗师全面、合理的安排各种康复(包括一对一康复技术、物理因子和传统)项目实施时间(具体到10分钟),并开具治疗单给康复对象;

4、康复对象持“康复项目治疗单”按时到相应治疗区接受康复治疗;

5、科主任组织、管理、协调、改进康复治疗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