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473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docx

中医统计学习题与答案

《中医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部分绪论

一、最佳选择题

1.抽样研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目的是研究(B)

A.样本B.总体C.抽样误差D.概率

2.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D)

A.总体中的典型部分B.总体中有意义的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

3.统计上所说的系统误差、过失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四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C)

A.四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过失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

C.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4.统计描述是指(C)

A.比较指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B.估计参数

C.用统计指标描述事物的特征D.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5.统计推断是指(D)

A.从总体推断样本特征      B.从总体推断总体特征

C.从样本推断样本特征      D.从样本推断总体特征

6.对某样品进行测量时,由于仪器事先未校正,造成测量结果普遍偏高,这种误差属于(A)

A.系统误差B.随机测量误差C.抽样误差D.过失误差

7.随机抽样的目的是(D)

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抽样误差D.减小样本偏性

8.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B)

A.数值变量资料B.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三个都不是

9.数值变量资料是(C)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0.无序分类变量资料是(B)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1.有序分类变量资料是(D)

A.用仪器测量出来的资料

B.按观察单位的类别,清点各类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C.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的大小的资料

D.按观察单位的等级,清点各等级观察单位数的资料

12.下列哪种不属于数值变量资料(C)

A.红细胞数B.血钙浓度C.阳性人数D.脉搏

13.下列哪种属于有序分类变量资料(A)

A.治疗痊愈、有效、无效人数B.各血型人数

C.白细胞分类百分比D.贫血和不贫血人数

二、判断题

1.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

3.设计是影响研究能否成功的最关键环节。

(√)

4.对200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的资料为分类变量资料。

(×)

5.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

6.要研究“降糖宁”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的总体是有限总体。

(×)

三、简答题

1.中医统计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3.统计资料分几类?

举出几个数值变量、有序分类变量和无序分类变量的例子。

第二部分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最佳选择题

1.计算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C)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

2.把P50、P2.5、P97.5标在一个数轴上,则(B)

A.P50在P2.5和P97.5的中点B.P50不一定在P2.5和P97.5的中点

C.P50靠近P2.5一些D.P50靠近P97.5一些

3.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的个体变异程度,宜用(C)

A.全距B.标准差C.四分位数间距D.标准误

4.各变量值同时加(或减)某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则(B)

A.均数不变B.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

5.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1.96σ的面积为(D)

A.95%B.45%C.49.5%D.47.5%

6.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D)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

7.要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D)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

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

8.要全面描述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宜用(C)

A.算术均数和变异系数B.几何均数和方差

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算术均数和标准差

二、判断题

1.当数值变量资料中有特大值或特小值时,描述其平均水平可用算术均数。

(×)

2.当观察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

3.主要用于描述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特征。

(√)

4.描述传染病潜伏期的离散程度可用全距或四分位间距。

(√)

三、简答题

1.描述数值变量集中性的指标有哪些?

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2.描述数值变量离散性的指标有哪些?

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3.正态分布的特点、用途是什么?

4.常用的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哪些?

适用条件是什么?

四、计算题

1.某地20人接种某疫苗1个月后,测定抗体滴度如下,求该疫苗的抗体平均滴度。

1:

2,1:

2,1:

4,1:

4,1:

4,1:

8,1:

8,1:

8,1:

16,1:

16,1:

16,1:

32,1:

32,1:

32,1:

32,1:

64,1:

64,1:

64,1:

128,1:

128。

(用几何均数)

2.用中药治疗18例小儿肺炎,治愈时间(天)如下:

3,3,4,4,4.5,5,5,5.5,6,6,6.5,7,7,7.5,7.5,8,8,20天以上。

求平均治愈时间。

(用中位数)

3.某地抽查120份黄连中小檗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为4.38,标准差为0.18,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95%的黄连样品中小檗碱含量在什么范围?

(95%参考值范围。

)估计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大样本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

第三部分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一、最佳选择题

1.均数的标准误表示(A)

A.各样本均数分布的离散情况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

C.样本均数与样本均数之差D.表示某个样本均数的区间范围

2.标准误的大小(D)

A.与S的大小成正比,与n成反比

B.与S的大小成反比,与n成正比

C.与S的大小成反比,与n的平方根成正比

D.与S的大小成正比,与n的平方根成反比

3.从某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若增加样本含量,则会使(D)

A.标准差加大B.标准差减小C.标准误加大D.标准误减小

4.在同一总体中多次随机抽样用来估计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靠性大的是(C)

A.均数小的样本B.标准差小的样本C.标准误小的样本D.标准误大的样本

5.统计推断的内容是指(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两者都不是D.两者都是

6.总体均数的99%可信区间是(D)

A.±t0.05/2,νSB.±t0.05/2,νC.±t0.01/2,νSD.±t0.01/2,ν

7.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t0.05/2,ν表示(C)

A.总体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B.样本95%个体值在该区间内

C.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所得出的该区间包括总体均数

D.平均每100个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样本均数在该区间内

8.由两样本均数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B)

A.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性B.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性

C.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差别都有显著性

D.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别有显著性

9.在两组资料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差别有显著性。

P愈小,则(C)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10.在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中,结果P<0.05而拒绝H0,是由于(C)

A.无效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小于5%B.备择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大于95%

C.从该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小于5%

D.从另一个总体(μ≠μ0)抽得该样本的可能性大于95%

11.第Ⅰ类错误是(A)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12.第Ⅱ类错误是(B)

A.无效假设成立而被拒绝B.无效假设错误而被接受

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13.若取α=0.05,当∣t∣>t0.05/2,ν时,则P<0.05,可认为(D)

A.两样本均数相等B.两样本均数不等

C.两总体均数相等的检验假设不能拒绝D.两总体均数不等

14.配对资料分别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和成组资料的t检验进行检验,两者相比(B)

A.成组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B.配对资料的t检验效率高些

C.两者效率相同D.两者效率不可比

15.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

A.SS组内<SS组间B.MS组间<MS组内

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SS组内

二、判断题

1.所有参数检验的H0假设都是针对总体参数而言的。

(√)

2.用95%可信区间比用99%可信区间估计总体均数的准确性要高。

(×)

3.确定假设检验的水准后,同一资料双侧t检验有显著性,单侧t检验必然有显著性。

(√)

4.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若P<0.05,可推断两总体均数有差别。

(√)

5.独立样本的t检验,若P<0.05,可以说此差别一定有专业或临床实际意义。

(×)

6.组间变异的程度与离均差有关,与自由度无关。

(×)

7.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都是方差。

(√)

8.若将随机区组设计资料做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SS区组+SS误差=SS组内。

(√)

三、简答题

1.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

2.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3.标准正态分布(u分布)与t分布有何不同?

4.试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5.试述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有何区别和联系?

6.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7.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在设计和变异分解上有什么不同?

8.为什么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H0、接受H1之后,对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要用多重比较的方法?

四、计算题

1.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测定了某地100名11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40.1cm,标准差为16.0cm。

问该地11岁男童平均身高95%的可信区间是多少?

(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

2.某地职业病防治医院使用二巯基丙磺酸钠与二巯基丁二酸钠作驱汞治疗效果比较,现分别测两药驱汞与自然排汞的比值(是正态分布)如下,问两药的驱汞效果何者为优?

(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

丙磺酸钠3.3414.196.804.825.220.936.348.5412.596.11

丁二酸钠3.842.620.933.832.602.468.501.192.753.50

3.某医院对9例慢性苯中毒患者用中草药抗苯1号治疗,白细胞总数(109/L)结果如下表。

问该药是否对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有影响?

(配对t检验。

病人号123456789

治疗前6.04.85.03.47.03.86.03.54.3

治疗后4.25.46.33.84.44.05.98.05.0

4.健康成年男性白细胞的平均数是7.0×109个/L。

某医生随机抽取某工厂40名苯作业男工,其白细胞均数为5.1×109个/L,标准差为1.8×109个/L。

问苯作业男工与健康成年男性的白细胞均数是否有差别?

(单样本t检验)

5.某医院研究劳动类型与血清胆固醇的关系,调查结果为脑力劳动组537人,平均胆固醇水平为4.8mmol/L,标准差为0.72mmol/L;体力劳动组643人,平均胆固醇水平为4.6mmol/L,标准差为0.81mmol/L。

问两种劳动类型的人其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否有差别?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

6.研究不同中药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将SD成年雄性高血糖大鼠3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A组和中药B组。

用药10天后进行血糖(mmol/L)测定,结果如下表。

问各组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有无差别?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不同中药对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12345678910

模型组14.216.517.815.616.516.118.116.714.615.7

中药A组6.96.57.37.88.27.57.28.37.17.2

中药B组8.88.29.910.08.39.59.07.99.19.4

7.某医师为研究三种中药A、B和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将40只大白鼠感染肝炎后,按同性别、体重接近的条件配成10个配伍组,然后将各配伍组中4只大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三种中药组中,对照组不给药物,其余三组分别给予A、B和C药物治疗。

一定时间后,测定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IU/L),结果见下表。

问四组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是否相同?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四组大白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浓度(IU/L)

区组对照组实验组

中药A组中药B组中药C组

1825.3641.3634.8438.1

2830.6691.6681.8456.1

3823.1662.9642.1359.2

4817.3582.8468.4351.8

5796.8491.8456.2339.7

6752.6452.8435.7332.1

7741.1494.6474.8288.9

8678.1369.1378.7284.2

9784.8397.8463.4325.7

10835.7436.7472.3421.5

第四部分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

1.使用相对数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A)

A.把构成比当成率B.把率当成构成比

C.用构成比代替相对比D.用相对比代替构成比

2.某年某地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个指标是(B)

A.患病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

3.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C)

A.麻疹易感儿数B.麻疹患儿人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4.计算某年总死亡率的分母是(B)

A.年初人口数B.年中人口数C.年末人口数D.年任意时刻人口数

5.由样本估计总体率的95%可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D)

A.π±1.96SPB.P±1.96σpC.π±1.96σpD.P±1.96SP

6.构成比的特点是(A)

A.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B.各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1

C.每部分的构成比可小于1D.每部分的构成比可大于1

7.总体率95%可信区间的含义是(D)

A.95%的正常值在此范围内B.95%的样本率在此范围内

C.95%的总体率在此范围内D.总体率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8.两个样本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的目的是(C)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差别大小

C.推断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显著性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

9.在R×C的χ2检验中,计算理论数的公式为(C)

A.TRC=(nR+nC)/2B.TRC=(nR+nC)/n

C.TRC=(nR×nC)/nD.TRC=(nR×nC)/2

10.四格表χ2检验使用基本公式的条件为(D)

A.ARC>5B.TRC>5C.ARC>5和n>40D.TRC>5和n>40

11.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1/2,3,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2.做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时(D)

A.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B.任一格理论数小于5,要将相应组合并

C.若1/5以上格子T小于5,要用校正公式

D.若1/5以上格子T小于5,要考虑合理并组

13.R×C表资料χ2检验的自由度为(D)

A.R-1B.C-1C.RC-1D.(R-1)(C-1)

14.设两定性因素为A和B,每因素的两水平用+和-表示,则配对四格表是检验(B)

A.A+B+和A+B-的差别 B.A+B―和A―B+的差别

C.A+B+和A-B+的差别 D.A+B+和A―B―的差别

二、判断题

1.调查100名某病患者,其中有60名是吸烟者,可认为吸烟是该病发生的原因。

(×)

2.对3个样本率做比较,χ2>χ20.05,2,P<0.05,可认为各总体率均不相等。

(×)

3.有一理论数小于1时,四格表资料不能做χ2检验。

(√)

4.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分析,不宜采用χ2检验。

(√)

三、简答题

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它们在意义和计算有何不同?

2.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何区别与联系

3.简述χ2检验的基本思想及χ2检验的用途。

4.R×C表的分类有哪些?

相应的假设检验方法是什么?

四、计算题

1.某医院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中药口服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结合西药灌肠治疗。

实验组治疗40例,有效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50例,有效42例,有效率为84.0%。

问两组的有效率有无差别?

(四格表χ2检验)

2.为了比较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将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消心痛治疗组,各治疗两个月。

治疗效果见下表。

问两种疗法的有效率有无差别?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两种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结果

组别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复方丹参滴丸1441877.8

消心痛1081855.6

合计24123661.1

3.某医院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苦参素、干扰素和常规护肝治疗6个月,HBeAg转阴率的观察结果见下表。

问各种治疗方法的HBeAg转阴率是否相同?

(行列表χ2检验) 

3种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HBeAg转阴率

组别转阴未转阴合计转阴率(%)

苦参素组17335034.0

干扰素组26245052.0

常规护肝组446508.0

合计4710315031.3

4.某医院对4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尿液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法检查尿潜血,结果见下表。

问两种方法对尿潜血的检出率是否相同?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300例患者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法检查尿潜血结果

尿液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法合计

阳性阴性

阳性12811139

阴性18143161

合计146154300

第五部分秩和检验

一、最佳选择题

1.不同人群血清反应(-、+、++)资料比较宜用(C)

A.t检验B.χ2检验C.秩和检验D.F检验

2.符合t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则(B)

A.第Ⅰ类错误增大B.第Ⅱ类错误增大

C.第Ⅰ类错误减小D.第Ⅱ类错误减小

3.秩和检验适用于(D)

A.数值变量资料B.有序分类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变量资料D.数值变量和有序分类变量资料都可以

4.分布类型不清楚的数值变量资料宜用(C)

A.t检验B.χ2检验C.秩和检验D.u检验

5.秩和检验又叫做(B)

A.参数检验B.非参数检验C.近似正态检验D.中位数检验

6.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若无效假设H0成立,则表示(A)

A.两个样本来自分布相同的两个总体B.两个样本均数相同

C.两个样本来自均数相同的两个总体D.两个总体均数相同

7.秩和检验与t检验比较,其缺点是(A)

A.检验的效率低B.计算方法简便C.适用于任何资料D.不受分布限制

二、判断题

1.非参数检验方法不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

2.对于适合用参数检验方法的资料,如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会导致检验效率下降。

(√)

3.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时,秩和检验和t检验的无效假设是一样的。

(×)

4.在秩和检验编秩时,不同对比组间出现相同数据要计算“平均秩次”,而同一组的相同数据可不必计算“平均秩次”。

(√)

三、简答题

1.何时用参数检验方法?

何时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2.非参数检验方法有哪些特点?

3.两组或多组等级资料的比较,为什么不能用χ2检验,而用秩和检验?

四、计算题

1.某医院用补虚药治疗了10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总数如下表,问该药是否对患者的血小板总数有影响?

(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10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总数结果(109/L)

编号12345678910

治疗前40.142.537.045.852.335.650.265.746.170.8

治疗后55.380.672.483.289.527.089.795.932.0105.6

2.某医院将1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用消心痛治疗了80例,消心痛加通心络胶囊治疗了90例,疗程均为两个月。

结果消心痛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7例,无效23例,消心痛加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显效58例,有效27例,无效5例。

问两组的临床疗效是否相同?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3.某医院采用“母痔基底硬化疗法”治疗198例内痔的结果如下表,试分析对三、四期内痔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别?

某医院母痔基底硬化疗法治疗内痔疗效

分期痊愈基本痊愈好转合计

三期104104118

四期5319880

合计1572912198

4.某研究者测定了不同中医证型Ⅱ型糖尿病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s),见下表,问不同中医证型的凝血酶原时间有无差别?

(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不同中医证型Ⅱ型糖尿病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s)

组别凝血酶原时间(PT,s)

风火阳亢组10.1210.2310.1610.1510.1810.1310.259.8610.15

风痰瘀阻组10.7112.6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