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演讲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9363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弼演讲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王弼演讲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王弼演讲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王弼演讲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王弼演讲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弼演讲2.docx

《王弼演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弼演讲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弼演讲2.docx

王弼演讲2

王弼和《老子注》介绍:

《老子注》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河南焦作)人。

生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死于正始十年(公元249年)。

其祖父王凯是建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亲兄弟,父亲王业做过尚书郎。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十多岁时,就对《老子》颇有研究了。

后来,他把研究《老子》的心得写成《老子注》,何晏见后,感叹道:

“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

”他做过尚书郎,但由于拙于事功,加上资历又浅,所以不被重视。

正始十年,感染疠疾病故,年仅24岁。

王弼虽然只活了24岁,但著述颇丰,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等。

依靠这些著作,王弼与何晏成了魏晋玄学的创始人。

《老子注》是王弼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名义上是对《老子》作注释,但并不忠实于原著,而是通过注释发挥王弼自己的思想。

 

《老子注》是魏晋玄学的发端,是第一部系统地阐述玄学理论的著作,在玄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奠定了一代新学说,标志着哲学由宇宙论向本体论,由神学向思辨哲学的转变,代表和影响了一个时代哲学发展的趋向。

王弼通过对本末、静动、体用、一多等范畴,探讨本体世界“无”和现象世界“有”所构成的多重关系,反映了认识的深化,对我国古代理论思维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他的“名教出于自然”的观点,虽然肯定了名教,但由于把“自然”当作根本,却隐伏着削弱、否定名教的因素。

他的重思辨、尚简约的学术新风勘落了汉代经学的繁琐教条。

所有这些在哲学发展中都起了一种“净化”的作用,然而对唯心主义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

老子三十八章是《道德经》的《德》经的开头。

第一部分是前言部分。

王弼在真正着手于老子注释之前意图阐明了一些观念。

现在翻译如下:

(参加本子上的)

第二大部分是王弼对老子第三十八章注的正文翻译部分。

在讲解王弼的翻译的时候,把老子三十八章原文分为七个被注释的部分,逐一讲解,这七个被注释部分为: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3.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4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5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6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一部分

老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王弼:

①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②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

③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唯有德而无德名也。

④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

⑤求而得之,必有失焉。

为而成之,必有败焉。

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

翻译:

“唯道是用,不德其德”即上文的“何以尽德,以无为用”的意思。

“无执无用”的意思是不执着德之名,不用德之名。

“故能有德而无不为”的“有德”是“唯道是用”的“德”。

本句子的意思是:

因此,①拥有上德心性的人,它必唯道是从,它必义无为用,它必谨守道纪而为之。

②它的德性,必以道为主,由于道无形无名,无所偏执,便能无所不用。

因此它不会以德为私,以德为善。

它便能透过无为之道而守其德性。

③无为,便能不求而得,不为而成。

所以它虽有德性,因其不求不为,而无有德名。

④拥有下德心性的人,它虽然以道为主,但并非唯道是用。

它的德性,会因为有所求而得之、会因为有所为而成之。

它会树立至善的典范来治理万物,透过有为之道来获得德行名声。

⑤有所求而得的,必会自失。

有所为而成的,必会自败。

刻意为之的善,必定有它不善的一面。

因此,所谓的下德心性,是基于它有所偏为的缘故。

第二部分

老子: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王弼:

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

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

仁义礼节是也。

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

翻译:

无以为,意谓着无所偏私而为的心。

“无所偏为”意思是不偏私于某一方。

凡是不能乘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所偏私的心性来行事的人,就是下德的心性。

它实际表现在仁、义、礼节等各方面之上。

明辨德性的上下,列举出下德,把它与上德对立起来,是为了突显动息则静、道常无为的归终意义,以及静非对动、本末一体的整体意义。

第三部分

老子: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王弼:

至于(为之而)无以为,极下德之量,上仁是也,足及于无以为而犹为之焉。

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

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必有不济。

名虽美焉,伪亦必生。

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翻译:

“本”“母”指“无名”,“无为”。

“子”指美名,大功。

“兴”指举。

“不兴而治”的意思是,不举刑法,不起仁义而使民自然而治。

贯彻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心性去为之,并以无所偏私的态度去对待万物,浑然与物同体,这种“为之而无以为”的行为,叫做上仁。

但仍然不能避免有为之患。

自大体观之,天地之本在于无为,万物之母在于无名,舍弃无为之道的本心与母亲,适从于有为之德的执着与结果,功业虽大,必然面临有所不济的命运。

德名虽美,伪巧的现象必定由之而生。

因此,(在无为的本心上,)不能以无所偏为的心性去成就功业,不能以不求与盛的觉悟去治理政事,而在德行上博施仁爱,无所偏私的浑然与物一体,这叫做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第四部分

老子: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王弼:

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翻译:

“抑”是“退”。

“抗”指“进”。

不能保持无为之本心,又不能以无所偏私的仁爱之心兼顾万物,遏过举善的偏为于某一种义理。

径分彼此,行助彼攻此之实,对事事物物产生了用心计智慧而为之的心态。

这种心性。

叫做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第五部分

老子: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王弼:

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

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翻译:

“直”正直。

“笃”实的意思。

“直不能笃”意思是不能笃守正直。

“游饰”浮华之外表。

‘修文”追求礼敬等外在形式。

“校”指计较。

“责”责备。

“校责往来”,意思是互相计较责备。

“攘臂”捋臂的意思。

“扔”的意思是拉引。

此处形容气势汹汹,强迫人遵守礼节。

不去正直的笃守义理,而专念于粉饰浮华的外表,追求于礼敬这种外在的形式,计较于彼此往来的态度,一旦对方不以相应的礼节往来,就心生忿怒。

气势汹汹的强迫人遵守其礼。

这叫做上礼为之,莫之应则攘臂扔之。

第六部分

老子:

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②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①王弼:

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

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

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瞻。

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

翻译:

“犹各得其德”之“德”意思是“有”。

大之极者,唯有道之本心。

舍此本心,又有那些事物值得尊敬的呢?

因此,就算德业多么盛大,心存万物,但这些仍然是有所偏为的成就其德行,这种德行无法自全自济。

也就是说,舍弃无之本心,天就不能为其承载,地就不能为其覆盖,人便不会瞻仰其德。

万物虽然尊贵,但都必须透过无才得以为用。

万物不能舍弃无的本心而自成其体。

舍弃无的本心而自成其体,就是成小体失了大体。

这叫做失道而后德。

②王弼:

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

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

翻译:

若能以无为用,以「道」为德之母。

以「无」为德之本,一己便不需劳心,万物则莫不治理得宜。

一旦失道而后德,就是忘却了有之为用的无为本心(母)。

不能保持无为之德,而以博施万物为仁念。

这叫做失德而后仁。

忘却博施万物之仁,而奉正直义理为上,这叫做失仁而后义。

不勤笃行正直义理,而以着重在如何粉饰浮华表面的礼敬态度,这叫做失义而后礼。

第七部分

老子: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虚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王弼:

夫礼也,所始首于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于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于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

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

翻译:

笃,实。

阳通畅,“通简不畅”意思是天地不为,不劳之至德不通畅。

表:

外表,指的是礼节等游饰。

“机”当做“几”意思是细小。

“制”通“执”,“机微争制”意识极微笑之事,也有要争执。

“外饰”指礼节等仪式。

“前人而识”是指先于人而认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事实上礼法仪式的开端就是因为真实与信用不够确实,而且贯彻与简单“不再”明确,“以致于”所有重要的都交付给外在“形式”的“事物”,并且尽力在琐碎细微处争执。

仁爱与正义由内心产生,并且在实现它们的时候就已经“制造”了虚伪,注意到外在的装饰能够保存多少的长久!

这就是为什么“原文说”:

“礼仪‘因此’是销薄真实与信用的‘结果’,也‘因此’是混乱的开端!

拥有预先知识的意思是在他人‘拥有’之前先拥有它因此‘属于’的范畴是‘下层的能力。

’”

王弼:

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得)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

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

翻译:

“营”是谋求的意思,“庶事”众事。

“德其情”应为“得其情”即得事物之实情。

“务”指努力。

“秽”指荒芜。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致力于将聪明才智于创造预先知识,运用他的知识力量来管理众多杂事,他就会,即使他能得到讯息只导致那种狡诈与机巧变的更隐密。

即使他强化他的声誉,只导致那种安稳与诚实更受到损害。

他愈工作,事务会愈昏沈他愈努力,秩序会愈缠扰。

即使他耗尽智能与知识,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只会更严重。

王弼注:

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

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耽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茍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

翻译:

泰,安。

”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

”的意思是如能舍弃己之“聪明”“智力”而任物自然之性,则无为而安泰。

顺,循。

典制,刑法制度。

“夫”通“失”“耽”为嗜,乐之意。

“耽彼所获”意思是沉溺于其“竭聪明”“役智力”而获得之“情”。

“弃此所守”即放弃“素朴”“苟”如果。

“母”是“无为无用”的意思。

:

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只会更严重。

如果统治者“抛弃他自身”如同舜一般并且将自己放置在其它事物的处境上,那么没有他的干预也会有极大的好处;并且如果他保持简单与无装饰,他将不需要规则与法令。

那是因为预先知识受惑于前者使用智能与知识或许能够得到与排除后者抛弃自身的保存因此原文说“预先知识是道成为外在形式的结果,也因此是愚蠢残暴政府的起源!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统治者能够保有根源以获取成就,众事就会不需他的努力而有所保存。

王弼:

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

翻译:

在运用众物时,在管理事务时他将不会依照它们的名称。

依照它们的形状。

因此他的对于仪式与尊敬的理解。

仁慈与正义感能够显现,能够彰明。

王弼:

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为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

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

翻译:

载,承受。

“载之以大道”意思是,用无为之大道来承载天地万物。

“尚”是崇尚。

贞,正。

如果他真的能够经由伟大的道来支持它们,“以没有名称来使他们平静,”其它的物将不会有任何他们更高推崇的价值,野心将没有使它们扰乱自身的对象。

并且如果当各别的物能保存他的真正本质,过程能完全运用它们的真诚,仁爱的包含就会丰富正义的实践就会正确,并且仪式与敬重也会纯净。

但是如果他放弃支持他们众物的,运用他们众物的完整形态;排斥生长它们过程的,建立它们过程的机巧,仁爱就会变成伪装,正义就会变成竞争,而且仪式会变成争夺。

这就是为甚么仁爱的丰富包含不能经由运用仁爱来获得;正义的正确实践不能经由运用正义来达到;而且仪式与敬重的纯净不能经由运用仪式使它有效。

王弼:

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

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

翻译:

经由通过道来支持他们众物,一个统治者能够让他的仁慈与正义显明而其不会使其它众物有任何高度视为价值的事物;只有经由真正运用没有名称,名称才能够有所笃实!

只有经由真正运用没有形态,形态才能得到完整!

王弼:

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

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

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

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

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忧患。

翻译:

分,份位。

止,限止。

“形则有所止”意识是,有形之物事有局限者。

如果根源获得保存以作为保持她的产出物,根本能被推崇以作为推举它根本的枝节,那么万物的形态与名称就能够长久保存它们的完整而且邪恶也不会产生;他们成就的伟大以及他们名称的美好将能够符合天与道转化成永恒而华丽装饰将不会产生。

这就是为甚么一个统治者不应该远离根源。

不可以丧失根本。

仁爱与正义是由根源产生的,但是它们不可以被当成根源!

有形的器具是由工匠所制造的,但是它们不可以被当成工匠不能和工匠互相混淆。

如果统治者,却因此排斥它们过程根源而运用她的产出物,放弃它们万物的根本而处理它的支节,因此当然,由于一个名称有它特别界定的对象,也因此当然,由于一个形状有它特别限制的对象,即使极端化它的伟大它仍然会基于必要而有它所无法包含的某物。

即使名称促使它的美好丰富,它仍然会基于必要而有某些忧愁与痛苦。

王弼:

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翻译:

处,居守。

“岂足处也”,意思是岂能以“名”“形”为可居守者。

简单来说只要成就是依赖干扰它万物,它们将如何满足作为「居住者」呢相对于原文中的圣王而言?

三十八章后半部份主要探讨“礼”以及“先识”作为政治策略之领域的问题,由“道”至“礼”正代表这种依不同价值判断对应的政治秩序,腐败的政府即展现在借用各种机巧形式以把持权力的行为上,真正价值逐渐消失,而统治者则会透过各种矫诈手段建立扭曲的价值观。

王弼如何把老子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建立自己的学说?

老子的中,道是核心思想,王弼注老子,无则是核心思想。

王弼“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是通过注老子来完成的。

他在继承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需要,对《老子》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对老子宇宙哲学思想进行了大量的本体论的改造。

王弼对老子宇宙哲学思想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将老子的本源论思想的改造为本体论思想。

其二是将老子对道的实存性描述,即并未涉及道的本源论,或本体论的思想改造成本体论思想。

其三是将老子本源———本体合一论的思想改造成本体论思想。

王弼注老子第三十八章

(翻譯,整理,編排:

郭瀛昕、徐力中)

前言:

有二點提醒:

第一,由於王弼在真正著手於老子注釋之前意圖闡明一些觀念,因此我將這些前見的觀念放在前頭。

分為前見的部分、結構的部分跟本文的部分。

第二,我的翻譯策略不在於多白話多具體,而是透過老子王弼注其它方面的角度出發,突破視域的界限,往復其道,以灌注其理解的深意。

前見的部分

王弼:

德,得也。

(畜之而得)(註1)。

常得而無喪,(持而不失德。

)(註2)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

翻譯:

德,是一種畜而得之的心性品質。

若能夠恆常的畜養心性、把持一己的真心而不喪失,肯定一切而不思及戕害,我們就可以把這種心性定名為「德」。

王弼:

何以得德?

由乎道也。

何以盡德?

以無為用。

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

翻譯:

德的心性是由乎何處而得的呢?

由乎道而得。

德的心性如何才能盡情發揮呢?

以空無為本而盡德之用,則萬物莫不成。

(什麼叫盡德之用?

以空為德,一切動作皆從於道、合乎於道,則能盡也。

)(註3)

王弼:

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

有焉,則不足以免其生。

翻譯:

因此,如果一存在之物,

它以「無」為本,就能因物而用,功自彼成(註4),而無物不經。

它以「有」自存,它就不能夠免除它「有身」之大患(註5),也就是說,它不足以免除其生身所必然招致的禍患。

這是由於生之厚,必入死之地之故。

王弼:

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

聖王雖大,以虛為主。

翻譯:

所以說,天地雖然廣大,必以「無」作為它的心性。

這是由於,無是天地起始的根源(註6),天地任憑自然而行,無所為無所造作。

(註7)

聖王雖然志大,必以「虛」做為它的心主。

這是由於,聖人的治理精神,必先虛其心,以致實其腹。

(註8)

王弼:

故曰以復而視,則天地之心見。

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覩也

翻譯:

所以說,若能以復歸於無物的反本之心來觀照天地(註9),天地的本心便能由此顯現。

在冬至、夏至的陰陽往復中思索,先王的大志便能由此一窺(註10)。

王弼:

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近莫不至。

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

翻譯:

因此,若能滅除我執之私而無為於身、則必能後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註11),(使萬物)放諸四海,莫不仰望於我。

不論遠近,莫不朝我靠近。

若以有身而為其私心(註12),則不能成其以一御眾之全體,彼此之間也必然不能相容於一體肌骨之結構。

注腳

註1:

畜之而得:

參考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王弼注:

何由而生?

道也。

何得而畜?

德也。

註2:

持而不失德:

參考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

王弼注:

持,謂不失德也。

註3:

盡德之用

參考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王弼注:

孔,空也,惟以空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

註4:

參考老子第二章:

功成而弗居

王弼注: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註5

參考老子第十三章: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王弼注:

大患,榮寵之屬也。

生之厚,必入死之地,故謂之大患也。

人迷之於榮寵,返之於身,故曰大患若身也。

註6

參考老子第一章: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王弼注: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為其母也。

註7:

參考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王弼注:

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註8:

參考老子第八章: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註9:

參考周易注:

復卦

王弼注:

復者,反本之謂也。

註10:

關於至覩的至,波多野太郎疑為「志」的偽稱。

註11:

參考老子第七章:

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王弼注:

無私者,無為於身也。

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註12:

殊其己,意謂「有身」。

有其心,意謂「有私」。

結構的部分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2)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3)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4)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5)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6)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本文的部分

老子:

(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王弼:

是以

(c)上德之人,唯道是用。

翻譯:

擁有上德心性的人,它必唯道是從,它必以無為用,它必謹守道紀而為之。

(a)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

翻譯:

它的德性,必以道為主,由於道無形無名,無所偏執,便能無所不用。

因此它不會以德為私,以德為善。

它便能透過無為之道而守其德性。

(b)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

翻譯:

無為,便能不求而得,不為而成。

所以它雖有德性,因其不求不為,而無有德名。

王弼:

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

翻譯:

擁有下德心性的人,它雖然以道為主,但並非唯道是用。

它的德性,會因為有所求而得之、會因為有所為而成之。

它會樹立至善的典範來治理萬物,透過有為之道來獲得德行名聲。

王弼: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

為而成之,必有敗焉。

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

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

翻譯:

有所求而得的,必會自失。

有所為而成的,必會自敗。

刻意為之的善,必定有它不善的一面。

因此,所謂的下德心性,是基於它有所偏為的緣故。

(2)

老子: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

王弼:

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

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

仁義禮節是也。

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

翻譯:

無以為,意謂著無所偏私而為的心。

凡是不能乘持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種無所偏私的心性來行事的人,就是下德的心性。

它實際表現在仁、義、禮節等各方面之上。

明辨德性的上下,列舉出下德,把它與上德對立起來,是為了突顯動息則靜、道常無為的歸終意義,以及靜非對動、本末一體的整體意義。

(3)

老子: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

王弼:

至於(為之而)無以為,極下德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

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

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捨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

名雖美焉,偽亦必生。

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翻譯:

貫徹下德「無為而有以為」的心性去為之,並以無所偏私的態度去對待萬物,渾然與物同體,這種「為之而無以為」的行為,叫做上仁。

但仍然不能避免有為之患。

(原因何在?

自大體觀之,天地之本在於無為,萬物之母在於無名,捨棄無為之道的本心與母親,適從於有為之德的執著與結果,功業雖大,必然面臨有所不濟的命運。

德名雖美,偽巧的現象必定由之而生。

因此,

(在無為的本心上,)不能以無所偏為的心性去成就功業,不能以不求與盛的覺悟去治理政事,而在德行上博施仁愛,無所偏私的渾然與物一體,這叫做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4)

老子: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

王弼:

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真而義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翻譯:

不能保持無為之本心,又不能以無所偏私的仁愛之心兼顧萬物,

遏過舉善的偏為於某一種義理。

逕分彼此,行助彼攻此之實,對事事物物產生了用心計智慧而為之的心態。

這種心性。

叫做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5)

老子: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

王弼:

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閒,忿怒生焉。

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翻譯:

不去正直的篤守義理,而專念於粉飾浮華的外表,追求於禮敬這種外在的形式,

計較於彼此往來的態度,一旦對方不以相應的禮節往來,就心生忿怒。

氣勢洶洶的強迫人遵守其禮。

這叫做上禮為之,莫之應則攘臂扔之。

(6)

老子: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